钢铁产业的基本特点与发展趋势课件.pptx
钢铁产业的基本特性与发展趋势,河北钢铁集团战略研究院,钢铁生产与钢铁企业钢铁产业的基本特性钢铁产业的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钢铁企业转型发展的方向,一、钢铁生产与钢铁企业,钢铁钢铁生产工艺钢铁企业组成钢铁企业成本构成,钢铁(iron and steel),铁碳合金材料Fe (铁)与C(碳)、Si(硅)、Mn(锰)、P(磷)、S(硫)以及少量的其他元素所组成的合金。其中除Fe (铁)外,C的含量对钢铁的机械性能起着主要作用。工程技术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金属材料 按含碳量不同区分为钢与生铁两大类钢: 含碳量0.03%2%。生铁:含碳量2%4.3%。随着碳含量的增加,其硬度增加而韧性下降 。,钢铁(iron and steel),生铁(根据中碳存在的形态):白口铁:碳以Fe3C形态分布,断口呈银白色,质硬而脆,不能进行机械加工,是炼钢的原料(炼钢生铁)。 灰口铁:碳以片状石墨形态分布,断口呈银灰色,易切削,易铸,耐磨。 球墨铸铁 :碳以球状石墨分布,其机械性能、加工性能接近于钢。,钢铁(iron and steel),钢(按化学成分):碳素钢:钢中除铁、碳外,只含有少量锰、硅、硫、磷等元素的铁碳合金,按其含碳量的不同,又要可分为:低碳钢(c0.25%) 、中碳钢(c:0.25%0.60%) 、高碳钢(c0.60% )。合金钢:为了改善钢的性能,在冶炼碳素钢的基础上,加入一些合金元素而炼成的钢,如铬钢、锰钢、铬锰钢、铬镍钢等。按其合金元素的总含量比例,又可分为: 低合金钢(5% )、中合金钢(510%)、高合金钢(10%)。,钢铁(iron and steel),钢材(按品质和用途):(1)按品质分(主要是指硫、磷等杂质含量): 普通钢、优质钢、高级优质钢。(2)按用途分: 结构钢 、工具钢、特殊钢、专业用钢(3)按生产工艺分: 热轧钢、冷轧钢,钢铁产品的基本特征,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可大量持续获得不可被大规模替代可多次循环再生利用性价比优良,钢铁生产工艺(production engineering),炼铁ironsmelting 在高温下用固体或气体还原剂将铁矿石及含铁原料中的铁还原得到生铁的冶炼过程,主要有高炉法(95%以上)、直接还原法。还原:Fe2O3+3CO=2Fe+3CO2 Fe3O4+4CO=3Fe+4CO2 氧化:C+O2=CO2 C+CO2=2CO 造渣:CaCO3=CaO+CO2 CaO+SiO2=CaSiO3,烧结,炼铁工艺,高炉,钢铁生产工艺(production engineering),炼钢steel making 在高温下,用氧化剂把生铁里过多的碳和其它杂质氧化成气体或炉渣而除去的过程。主要任务是 “四脱”(脱碳、氧、磷和硫)、“二去”(去气和去夹杂)、“二调整”(调整成分和温度)。2FeO22FeOQ2FeOSiSiO22FeQFeOMnFeMnOQFeOCCOFeQ FeS+CaOFeO+CaS2P+5FeO+3CaO5Fe+Ca3(PO4)22FeO+SiSiO2+2Fe3FeO+2Al3Fe+Al2O3FeO+MnFe+MnO,炼钢工艺,钢铁生产工艺(production engineering),轧钢steel rolling 在旋转的轧辊间改变钢锭,钢坯形状的压力加工过程(主要是物理变形和内部结晶变化)。轧钢的目的与其他压力加工一样,一方面是为了得到需要的形状,例如:钢板,带钢,线材以及各种型钢等;另一方面是为了改善钢的内部质量,我们常见的汽车板、桥梁钢、锅炉钢、管线钢、螺纹钢、钢筋、电工硅钢、镀锌板、镀锡板。 轧钢方法按轧制温度不同可分为:热轧与冷轧。,轧钢工艺,钢铁生产工艺(production engineering),钢铁企业,现代钢铁产业生产流程:有长流程和短流程之分,长流程就是传统的炼铁、炼钢、精炼、轧钢生产线,短流程就是电炉炼钢、精炼、连铸、轧钢生产线。一个钢铁联合企业一般包括原料处理、炼铁、炼钢、轧钢、能源供应、交通运输等生产环节,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生产体系。,钢铁企业组织机构图,钢铁企业成本构成,生铁成本:铁矿石等原料成本占全成本的66%以上,钢铁企业成本构成,钢坯成本:生铁等含铁原料成本占全成本的58%以上,钢铁企业成本构成,钢材成本(中厚板):钢坯等含铁原料成本占全成本的48%以上,钢铁企业成本构成,钢材成本(热轧钢筋):钢坯等含铁原料成本占全成本的 51.8%以上,钢铁企业成本构成(实例),原料结构:烧结矿(73.78%)+自产球团矿(8.88%)+南非矿(10.67%)+澳矿(6.5%)+钛球(0.17%);高炉溶剂:硅石+萤石+石灰石。1、高炉原料成本1636.40元/吨铁.2、燃料成本600.19元/吨:焦炭520.9元/吨铁,喷吹煤79.28元/吨3、动能实际成本为-16.99元/t。4、工资福利:23.15元/吨,包含工资15.36元/吨。5、制造费用:48.32元/吨,包含折旧25.23元/吨,物料消耗14.96元/吨,修理费3.62元/吨,铁水成本=1636.4+600.1916.99+23.15+48.32=2141元。,钢铁企业成本构成(实例),二、钢铁产业的基本特征,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包括采矿、选矿、烧结(球团)、焦化、炼铁、炼钢、轧钢、金属制品及辅料等生产工序。“十一五”时期,我国粗钢产量由3.5亿吨增加到6.3亿吨,年均增长12.2%。钢材国内市场占有率由92%提高到97%。2010年,钢铁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万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0%;资产总计6.2万亿元,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值的10.4%,为建筑、机械、汽车、家电、造船等行业以及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保障。,钢铁产业的主要特征,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为上游的矿业、电力和运输等提供市场,为下游的建筑业、制造业等提供基础材料,钢铁工业在国民经济总量中所占比例不大,创造的经济价值仅占工业的7%-8%,创造的就业仅占工业的4%,工业化的支撑产业,内需主导型产业,欧盟和日韩等钢铁用生产资源贫乏铁矿石、煤炭基本依赖进口但成为钢铁技术和产品输出国,决定一国钢铁工业能否大发展的关键因素不是资源禀赋是否优越,而是内需规模的大小,澳大利亚、巴西、南非等钢铁生产用资源丰富的国家并没有成为主要的钢铁生产国,钢材品种与规格的多样性,遵循规模经济规律,一些国家不可能做到所有钢材品种都能自给自足,钢材质量和成本的差异以及企业追求利润的动机,国际钢铁贸易,与国民经济发展周期密切相关的产业,易受政府调控的产业,日本,倾斜生产方式(1945年-1950年)、钢铁工业和煤炭工业的合理化施策纲要(1950年8月)、关于产业合理化的方针对策(1951年2月)、特殊钢铁的合理化政策(1962年),韩国,钢铁育成法(1970年1月),德法意比荷卢,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西欧,1973年能源危机,西欧各国政府大规模注资钢铁行业,欧共体,1980年,欧共体限制各成员国钢铁产量,易受政府宏观调控的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资源消耗,环保材料,钢铁产品使用过程的生命周期是环保的。特别是钢铁产品是可再生利用的金属,在新一轮的生产中的能耗会明显减少,而且高强、耐蚀、长寿钢材对全社会节能减排的贡献是巨大的。,钢铁工业现有的工艺流程决定了“高”能耗,以及消耗大量的铁矿石、废钢和相关辅料;随着工业装备的改良和环保设施建设,除二氧化碳外,高排放和高污染已经逐步等到治理和改善。,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德国钢铁企业布局,钢铁企业布局的基本准则:资源全球配置、生产贴近市场,日本钢铁企业布局,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韩国钢铁企业布局,三、钢铁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理解钢铁产业发展的周期性规律对我国钢铁工业未来走势的判断,第一,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经济增速放缓 在历经四次排浪式消费热潮后,我国经济由连续多年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转为中速增长。这是政府主动调控的选择,也是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增长方式转变 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GDP实现10%以上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1、成本相对较低的要素成本,尤其是人工成本和环境成本。,2、资本高的储蓄率,40%以上的储蓄率成为资本积累的主要来源。,3、技术国外技术容易获取,资本与技术相结合很快形成一个产业。,4、市场长期短缺经济条件下,国内形成了强大的市场需求。,借助成本优势,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形成出口导向型产业,消化国内过剩产能。,中国成为制造业大国,30年来我国产业结构递进发展(与消费结构升级相关),1979-1985年,因日用品短缺,轻纺工业成为主导产业。,1985-1990年,日用品短缺解决后,家电产业成为主导产业。,2000-2010年,以住房和汽车为重点的第四个产业群。,1996-2000年,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产业成为第三个产业群。,未来,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将形成新的产业群?,世界经济发展格局转变导致现代国际分工变化,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遇到了发展动力问题,大部分制造业产能过剩,进入“去产能化时代”,而国内新的消费热点没有形成,发达国家经济下滑导致出口又受阻,制造业面临生存与发展的挑战。,1、要素成本全面上升,2、国外先进技术壁垒,3、国内外市场增速下降,4、制造业产能过剩,制造业竞争力和利润水平下降,“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未来的经济增长点在于“新四化”,第二,理解钢铁产业发展的周期性规律,产业是生产同类产品企业的组合,产业生命周期是指产业从产生到衰退的整个过程,包括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钢铁产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和一国经济发展进程密切相关。,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是研究产业发展状况的理论基础,美国、日本钢铁工业发展,美国、日本均已完成了工业化,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其钢铁产业随着工业化进程都相继经历了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1973年钢产量同时到达峰值,之后产业发展路径出现较大差异:美国钢铁产业又经过大约10年成熟期,自1982年起进入衰退期,钢产量徘徊在9000万吨左右;而日本钢铁产业至今仍处于成熟期,钢产量基本维持在1亿吨水平,并且在世界前沿钢铁技术领域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和高端产品的竞争优势。,美国已经经历了完整的钢铁产业生命周期,1953年美国钢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1954年钢铁产业开始进入成熟期,经过大约30年,到1981年成熟期结束;在此期间,1973年钢产量达到峰值,从成熟期起始点到峰值期间跨越大约20年时间,而这一时期恰好也是美国工业化后期及完成阶段。 1973年,美国钢产量达到峰值1.37亿吨,人均钢产量为646公斤,人均钢积蓄量为11000公斤,人均钢消费量711公斤;人均GDP为6525美元,三次产业比例为4.0:33.1:69.9,城镇化率达到74%,产业集中度为32% 。,美国已经经历了完整的钢铁产业生命周期,日本依靠技术创新延长成熟期,从1951年开始,日本政府钢铁工业“合理化计划”,进行三次大规模设备投资, 1973年钢产量超过1亿吨,达到峰值,进入成熟期。至今,年钢产量基本徘徊在1亿吨左右。1973年,日本钢产量达到峰值11932万吨,人均钢产量为1104公斤,人均钢积蓄量为4100公斤,人均钢消费量802公斤;人均GDP为3875美元,三次产业比例为6.1:45.2:48.7,城镇化率为73%,产业集中度(CR5) 约为77.65% 。1973年以后,钢的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量均没有突破1973年水平。,日本钢铁企业进入成熟期后曾引发利润大幅度下降,中国钢铁产业生命周期,2011年我国钢产量为68326万吨,人均钢产量为507公斤,人均钢消费量为482公斤,人均累计钢积蓄量约为4757公斤,产业集中度(CR5)为33.7%。人均GDP约为5555美元,三次产业比例为10.1:46.8:43.1,城镇化率为51.3%。和美国、日本钢产量达到峰值时的各种指标相比,人均累计钢积蓄量略高于日本、产业集中度(CR5)和美国基本持平外,其它均低于美国、日本水平,表明我国钢铁产业尚未进入成熟期,应该处于由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阶段。从美、日发展经验看,这一阶段一般为3-5年。,中国钢铁产业处于由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阶段,近20多年来,我国钢铁产业发展周期和经济周期具有强相关性,发展趋势基本吻合,都经历了1993年2007年完整周期,现处于第二个周期的收缩阶段。,生产增速趋缓。需求增长乏力。产能不合理过剩。以价格为主的同质化竞争加剧,新增需求能通过产能释放迅速得以满足。市场竞争充分,产销基本平衡,价格跌至平均成本线并保持相对稳定(受成本和需求支撑);行业进入微利时代,大部分企业徘徊在微利与亏损边缘;行业投资的积极性锐减。,产业进入谷底的主要表现:,1,我国钢铁产业正处于由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阶段,钢材生产和消费仍将较长时间保持78亿吨水平。 虽然钢铁产量和消费量居世界首位,对照美国、日本钢铁产业生产和消费达到峰值时的各项指标,可以判断钢铁产量和消费量尚未到达峰值。预计到2020年左右我国钢材消费达到峰值,届时粗钢产量和钢材消费量大约在7.18.5亿吨。到达峰值后,钢材消费量在峰值附近还将继续波动增长至工业化基本完成,钢材消费进入相对稳定状态。 因此,我们要对钢铁产业充满信心!,第三、对我国钢铁工业未来走势的三个基本判断,2,当前正在进行的钢铁产业调整大约需要56年时间,需要做好以稳健经营应对困难形势的各种准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钢铁产业发展同其它产业一样都具有周期性,都存在扩张期和收缩期。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钢铁产业经历两次大的产业调整:一是本世纪之交亚洲金融风暴的洗礼,通过将近6年的产业调整,迎来新世纪以来大约10年的高速发展;二是在10年后的今天,钢铁产业再次面临产业调整。综合我国钢铁产业发展依赖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大约2亿吨的过剩产能以及消化过剩产能途径等因素,预计当前正在进行的钢铁产业调整大约需要56年时间。,对我国钢铁工业未来走势的三个基本判断,3,进入新一轮增长期后,我国钢铁产业盈利能力将有较大提高,但只会理性回归到工业行业平均利润水平。 “十二五”以及今后时期,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增长以投资拉动为主向扩大内需,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落,房地产回归理性发展,三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第一动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钢材需求强度下降,钢铁产业整体盈利能力低于2003年2007年约7%的最好水平。假定未来我国经济中速发展,GDP增速为7%8%;进口铁矿石到岸价在100美元/吨左右;我国落后钢铁产能能够按期淘汰,产能过剩矛盾得到有效缓解。 在这种条件下,参考日本钢铁产业在成熟期的盈利状况及产业发展的经济背景,结合我国未来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以及经济转型发展引起的钢材需求变化趋势,预计我国钢铁产业在本次产业调整结束、重新进入新一轮增长期后,整个产业盈利能力将有较大改善,但低于历史最好水平。预计整个产业盈利率为3%5%。,对我国钢铁工业未来走势的三个基本判断,供求规律决定市场态势和价格走向: 我国钢铁行业是高度竞争的市场结构,而上游原料供给方(特别是铁矿石)是垄断程度较高的市场结构;在钢铁产业供过于求的情况下,钢铁行业受制于上游的现状短期难以改观。当钢材价格上升时,铁矿石价格也同步上升,但上升幅度高于钢材价格上升的幅度;而当钢材价格下降时,原燃料价格的降幅反而小于钢价下跌的幅度。由此导致钢铁行业的利润空间被上游侵蚀。,当前钢铁企业面临的现实困境,1、供求矛盾加剧导致价格下滑,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钢需求由高速增长低速增长,产能不合理过剩,同质化竞争加剧,价格大幅度下滑,需求:国内用钢需求强度和增速下降,需求:国内用钢需求强度和增速下降,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常态,只有过剩才有竞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能利用率在80%左右,属于合理的产能过剩。 截至2012年底形成的炼钢产能就达9.7亿吨,2012年粗钢产量7.17亿吨,产能利用率73.4%。由于产能不合理过剩,造成钢铁行业的议价能力弱,对上游铁矿石的涨价,不能通过消化传导到下游,进而造成争相定价、恶性竞争。,供给:产能不合理过剩,新增需求能通过产能释放迅速得以满足,国家统计局: 国家钢铁产业政策颁布以来,2005年-2012年底,共开工建设钢铁项目700多个,累计减少产能7600万吨,累计新增产能44243万吨。截至2012年已形成产能9.76亿吨;其中未经国家发改委审批的有2.6亿吨以上,并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符合准入条件,并依法取得土地、环评的产能约8000多万吨;第二类:符合准入条件,但环评或土地手续不完善的产能7000多万吨;第三类:准入条件、环评、土地都不符合的产能约1亿吨。国家工信部: 生产经营规范条件(2012)产能调查,截至2011年底,粗钢产能9.76亿吨;到2015年底,粗钢产能将达11.2亿吨。,2、要素成本保持刚性,企业成本压力加大原燃料价格高位,资金成本大幅度上涨,影响未来铁矿石市场价格趋势国产铁精粉增产速度与规模国产铁精粉制造成本 在产:100美元/吨的约占总产量的 75%,100美元/吨以上的约占总产量的25%。 在建:大多在100美元/吨左右国外矿山的增产速度与规模进口铁矿石的到岸成本我国废钢资源对铁矿石的替代,3、价格跌至成本线,行业进入微利或微亏时代,钢材价格跌至接近18年前水平,而铁矿石、煤炭价格是18年前水平的3-4倍。,揭秘“国企不如民企”,半年吨钢固定费用对比:,当前体制下,因为社会责任国有企业 “死不起”,民营企业凭借成本优势“死不了。”,扣除期间费用,民营企业仍然具有近400元的成本优势。注:排名前10位的大型国有企业吨钢固定资产19254元,相应民企3054元,高出16200元,主要原因是国企以板材为主且环保、土地投资额大。,“十五”期间,钢铁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46.1%,钢产量年均增长23.8%;“十一五”期间,钢铁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4.0% ,钢产量年均增长11.1%;2011年,钢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6%,钢产量同比增长9.7%。 2012年,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321亿元,同比增长21.4%。,钢铁行业投资积极性锐减,行业吸引力减弱,2013年1-6月钢铁行业完成投资变化情况 单位:亿元,导致钢铁企业困难局面的主要原因分析,钢铁供求态势发生根本性变化,钢铁行业发展的周期性规律,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供给增速过快,需求增速下降,要素成本高位,钢铁企业 经营困难,四、钢铁企业经营与发展策略的调整方向,当前钢铁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形势,是钢铁行业结束高盈利、高增长期后,在外部资源、市场环境发生根本变化后,行业发展出现的必然结果。 钢铁企业要在应对危机中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彻底改变在高盈利、高增长期形成的以速度、规模为中心的盈利模式,建立以用户为导向,以效率和质量为中心的盈利模式,增强快速反应市场的应变能力和化解经营风险的管理能力。,钢铁企业经营与发展策略的调整方向,提高成本竞争力 核心:建立长周期的低成本高效率的生产组织模式 措施:优化原料结构,“经济料”替代“精料”; 优化库存结构,减少资金占用成本; 优化资产和负债结构,减少资金成本; 提高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钢铁企业经营与发展策略的调整方向,提高产品盈利能力,以用户为中心,加快由钢材生产商向综合服务商的转型;“点对点”、“一对一”的个性化差异化服务;产业链、价值链向下游终端用户延伸;,钢铁企业经营与发展策略的调整方向,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投资风险: 避免投资过度分散和盲目多元化、国际化经营风险: 避免因价格波动造成的跌价损失 财务风险: 开辟低风险、低成本融资渠道,以上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