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简介课件.ppt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河南篇 制 作 人:赵祺平 学号04 资 料 :许敬文 学号03 张帆 学号02,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千年帝都 牡丹花城” 洛阳,洛阳之历史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由周公营建,建于公元前12世纪,是八大古都和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的城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感动世界的中国品牌城市”。洛阳因地处古洛水之北岸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这里有第一个王朝“夏”王朝,有三代之居“夏、商、周” ,是“河图洛书”的故乡,有105位帝王定鼎九州,是华夏民族的精神故乡,是“最早的中国” 。 千年帝都,华夏圣城,文明之源,天下之中; 丝路起点,运河中枢,牡丹花都,山水之城; 三代创世,魏晋风流,汉唐雄风,宋家文气。 洛阳城,雄踞中原,北临邙山,南系洛水,东压江淮,西挟关陇;更有群山环绕,东据虎牢关,西控函谷关,北通幽燕,南对伊阙,人称“山河拱戴,形势甲于天下。”另有传说洛阳是中华大地的龙脉集结之所,所以历朝历代均为诸侯群雄逐鹿中原的皇者必争之地,成为历史上最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洛阳,出河图洛书育三皇五帝,“天下之中” 的地位不仅是地理上的,更是华夏先民对祖地心理上的认同。无论是从神话英雄传说的角度,还是从历史考古断代的角度,洛阳都是中华文明的发端之地中国70%宗族大姓的起源地,全球1亿客家人的祖籍地,儒释道三教的滥觞地。可以说,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对于世界而言,欲探中华文化之源,必到河洛之间的古都洛阳。 洛阳,立河洛之间,居天下之中,既禀中原大地敦厚磅礴之气,也具南国水乡妩媚风流之质。开天辟地之后,三皇五帝以来,洛阳以其天地造化之大美,成为天人共羡之神都。她不仅是中国最早的政治首都,更是中华思想与文化的源头圣地,可谓中华民族历史的精神首都,是最早的中国,也是最本色的中国、最渊深的中国。 历史曾用名或别名,斟鄩、西毫、洛邑、洛师、成周、王城、雒阳、东都、东京、神都、洛京、京洛、洛都、洛中、嵩京、中京、西京。,十三朝古都洛阳,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都城。 十五朝古都“十三朝”古都是官方沿用的说法,但根据史书记载和考古发现,加上西汉、武周两个朝代的都城,总共十五个正史(二十五史)朝代,这是目前学者普遍认可和接受的事实。 十七朝古都在“十五朝古都”基础之上加上战国韩、民国两个朝代。 二十二个朝代依史书记载和建都时间,洛阳先后有夏、商、周、战国韩、汉、曹魏、晋、北魏、隋、唐、武周、后梁、后唐、后晋、中华民国十五个建都朝代,新、后赵、东魏、北周、后汉、后周、北宋、金八个陪都朝代,因此洛阳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早、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都城。 注释: 洛阳曾经是中华民国的行都,“一二八”淞沪之战和八年抗战中,曾两次迁都;第一次迁洛阳为“行都”,第二次迁重庆为“陪都”,南京作为中华民国法定首都的地位不改。,古代伏羲、宓妃、仓颉、后羿、嫦娥、夏桀、杜康、商汤、伊尹、周武王、周公旦、周成王、周平王老子、苏秦、伯夷、叔齐、白圭、张仪、吕不韦、刘邦、贾谊、桑弘羊、师史、卜式、 汉光武帝、马援、董宣、班超、班固、班彪、班昭、窦宪、蔡伦、张衡、许慎、张仲景、华佗、蔡邕、王充、皇甫嵩、司马懿、关羽、蔡邕、蔡文姬、嵇康 阮籍、刘禅、袁绍、吕布、司马师、邓艾、钟会、钟繇、马钧、司马炎、左思、陈寿、祖逖、刘琨、陆机、潘岳、韩寿、刘徽、皇甫谧、裴秀 、石崇、绿珠、桓温、杜预、拓跋宏、檀道济、高欢、兰陵王、高长恭、杨广、韩擒虎、贺若弼、宇文恺、陈叔宝、独孤信、李世民、长孙无忌、王之涣、武则天、太平公主、上官婉儿、宋之问、李白、杜甫、李隆基、狄仁杰、白居易、李贺、玄奘、韩愈、吴道子、颜真卿、刘禹锡、元稹、刘希夷、朱温、李存勖、李煜、赵匡胤、程颐、程颢、赵普、吕蒙正、司马光、富弼、范仲淹、邵雍、欧阳修、李格非、文彦、博尹洙、藤子京、李龟年,历史名人,玩在洛阳,龙门石窟是中国著名的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2公里处的伊河两岸。经过自北魏至北宋400余年的开凿,至今仍存有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600余品,多在伊水西岸。数量之多位于中国各大石窟之首。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龙门石窟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北京时间2000年11月30日洛阳龙门石窟被国际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作为佛教艺术宝库,早在1961年即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0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907年)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这些详实描述佛教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2006年1月龙门石窟被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联合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2007年4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2009年,龙门石窟被中国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中国现存窟龛最多的石窟,创造了现存窟龛数量中国之最。 洛阳龙门石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成为洛阳的一张名片。但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历朝历代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大多数佛像的头部均遭到破坏,难以见得其面部神韵。卢舍那大佛双臂被人砸去,难以见其整体造型,但剩下的部分足以说明其艺术水平之高超、神态之曼妙。,龙门石窟作为佛教艺术宝库,早在1961年即被国务院公布为 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0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907年)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这些详实描述佛教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2006年1月龙门石窟被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联合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2007年4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2009年,龙门石窟被中国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中国现存窟龛最多的石窟,创造了现存窟龛数量中国之最。 洛阳龙门石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成为洛阳的一张名片。但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历朝历代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大多数佛像的头部均遭到破坏,难以见得其面部神韵。卢舍那大佛双臂被人砸去,难以见其整体造型,但剩下的部分足以说明其艺术水平之高超、神态之曼妙。,龙门夜景,关 林,汉光武帝陵,马寺钟声是洛阳八大景中的另一景。白马寺到了北魏、唐、宋时代,因为佛教极盛,寺院殿堂巍峨,曾有僧众千余名,僧人们每天早晚按时上殿诵经。每当月白风清之夜,晨曦初露之时,殿内击磬撞钟诵佛,钟声悠扬飘荡,远闻数里,听之使人心旷神怡。到了明代,寺内有口大铁钟,重约5000余斤,钟声特别洪亮。据传这口钟与洛阳东大街钟楼上的一口钟音律一致,可以共鸣。人们往往在听到白马寺钟声的同时,紧接着洛阳城钟楼上的钟也响了,民间流传着“东边撞钟西边响,西边撞钟东边鸣”的佳话。因此,白马寺钟声被誉为洛阳八大景之一。,白马寺,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方营造的第一座寺院。白马寺建成后便成为东汉最主要的译经场所。摄摩腾、竺法兰首先在这里译出了第一部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之后天竺僧人昙柯迦罗又译出了第一部汉文佛律僧祗戒心。随着佛经汉译本的逐渐增多,佛教在我国日益广泛传播开来。所以尽管后来佛教派系繁多,刹庙林立,但白马寺一直被佛门弟子同尊为“释源”,即中国佛教的发源地。,天子驾六车马坑,隋唐城遗址公园,美在洛阳-,流连不止瞬间。,洛阳新区-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体育场夜景,历史曾用名或别名:斟鄩、洛邑、成周、王城、雒阳、东都、东京、神都、洛京、京洛、洛都、洛中、 中京、西京,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流域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核心发祥地。中国古代伏羲、女娲、黄帝、尧、舜、禹等神话传说多传于此。同时,洛阳也是中国5000年文明历史中最为古老的帝都王城,华夏,中华,中土,中国,中原,中州等称谓均源自于古老的洛阳城和河洛文明。洛阳二里头遗址距今大约38003500年,相当于中国历史上的夏、商时代。1960年在二里头遗址的上层发现一处规模宏大的宫殿基址,被认为是夏朝都城所在。,洛阳地理条件优越。它位于暖温带南缘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约15C,降雨量约630毫米,其中南部山区能达到1200毫米以上。东邻郑州,西接三门峡, 北跨黄河与焦作接壤,南与平顶山、南阳相连。东西长约179公里, 南北宽约168公里。 洛阳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山川丘陵交错,地形错综复杂,其中山区45.51%,丘陵40.73%,平原占13.8%,周围有郁山、邙山、青要山、荆紫山、周山、樱山、龙门山、香山、万安山、首阳山、黛眉山、嵩山等十多座山脉;境内河渠密布,分属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黄河、洛河、伊河、清河、磁河、铁滦河、涧河、瀍河等10余条河流蜿蜒其间,有“四面环山六水并流、八关都邑、十省通衢”之称。由于洛阳地处中原,山川纵横,西依秦岭,出函谷是关中秦川;东临嵩岳;北靠太行且有黄河之险;南望伏牛,有宛叶之饶,所以“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洛 阳 新 区,洛阳博物馆,洛阳是中华文化的读本和华夏文化从萌芽、成长走向繁荣、壮大的中心和象征。史学考证知,文明首萌于此,道学肇始于此,儒学渊源于此,经学兴盛于此,佛学首传于此,玄学形成于此,理学寻源于此。洛阳是中华姓氏主根、闽南、客家之根。中华民族最早的历史文献“河图洛书”出自洛阳。被奉为“人文之祖”的伏羲氏,根据河图和洛书画成了八卦和九畴。从此,周公“制礼作乐”,老子著述文章,孔子入周问礼,洛阳历代科学泰斗、学术流派、鸿生巨儒、翰墨精英,更是照耀史册,灿若繁星。中国传统文化儒、佛、道的产生和发展与洛阳密切相关,中国四大发明与洛阳息息相联。伏羲,作为人文始祖,发现了“河图”与“洛书”,发明了“八卦”,成为中华民族的瑰宝,老子著有道德经,杜康造酒、洛阳杜康名闻天下,苏秦佩六国相印,纵横游说于六国之间,班超出使西域,班固修汉书,许慎说文解字,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张衡发明浑天仪、地动仪,虞初的周说,陈寿的三国志,许慎的说文解字,欧阳修的新唐书等,无一不是在洛阳这块沃土上完成,程颐、程颢开创宋代理学,著名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金谷二十四友”云集此地,谱写华彩篇章,左思一篇三都赋,曾使“洛阳纸贵”,“洛阳才子”,“汉魏文章半洛阳”。张衡发明地动仪,蔡伦造纸,马钧发明翻车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和河洛文明,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和源头,构成了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 原 明 珠 电 视 塔,洛阳共经历二十二个建都朝代,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都城,累计建都史达1500年以上。同时,洛阳也有“九朝古都“九朝”之说,因乾隆帝御封嵩阳书院大门对联中的“九朝都会”而得名,同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也有虚指“多”“最多”之意,洛阳在历史上曾长期作为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存在,历代帝王贵胄、文人骚客等均对洛阳的都城地位有着极高评价。周公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焉”;汉高祖曰“吾行天下久矣,唯见洛阳”;汉班固曰“光汉京于诸夏,总八方而为之极“;北魏孝文帝曰”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唐太宗曰”崤函称地险,襟带壮两京“;唐玄宗曰”三秦九洛,咸曰帝京“;韦应物说”雄都定鼎地,势据万国尊“ 。,华夏的洛阳上古时期的洛阳-“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先秦时期的洛阳-“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 汉魏时期的洛阳-“崤函有帝王之宅,河洛为王者之里。”“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河洛自古富才强,汉魏文章半洛阳。”“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隋唐时期的洛阳-“帝业初起,崤函乃金汤之地;天下大定,河雒为会同之府。”“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长安重游侠,洛阳富才雄。” 两宋时期的洛阳-“天下之治乱,候于洛阳之盛衰;洛阳之盛衰,候于园圃之兴废。”“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遥知小陆羞时荐,定告王师入洛阳。”“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人间佳节惟寒食,天下名园重洛阳。” 历史的洛阳-“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决眦斜阳里.品江山,洛阳第一,金陵第二。” 民族的洛阳-“辉煌祖宗业,永怀河洛间。” “根在河洛。”,周王城广场,洛 河,城市荣誉 主要荣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世界文化名城”。,洛浦风光,十三朝古都洛阳,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都城。 十五朝古都“十三朝”古都是官方沿用的说法,但根据史书记载和考古发现,加上西汉、武周两个朝代的都城,总共十五个正史(二十五史)朝代,这是目前学者普遍认可和接受的事实。 十七朝古都在“十五朝古都”基础之上加上战国韩、民国两个朝代。 二十二个朝代依史书记载和建都时间,洛阳先后有夏、商、周、战国韩、汉、曹魏、晋、北魏、隋、唐、武周、后梁、后唐、后晋、中华民国十五个建都朝代,新、后赵、东魏、北周、后汉、后周、北宋、金八个陪都朝代,因此洛阳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早、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都城。 注释: 洛阳曾经是中华民国的陪都,“一二八”淞沪之战和八年抗战中,曾两次迁都;第一次迁洛阳为“行都”,第二次迁重庆为“陪都”,南京作为中华民国法定首都的地位不改。,洛阳城东西,长作经时别。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南北朝范云别诗 背山见楼影,应合与山齐。座上日已出,城中未鸣鸡。无限燕赵女,吹笙上金梯。风起洛阳东,香过洛阳西。公子长夜醉,不闻子规啼。 唐曹邺四望楼(楼在洛阳东,今废。秦时有贵公子贾虚每日宴其上。) 洛阳吹别风,龙门起断烟。冬树束生涩,晚紫凝华天。单身野霜上,疲马飞蓬间。凭轩一双泪,奉坠绿衣前。 唐李贺洛阳城外别皇甫湜 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唐李益洛桥 春 游 (宋)邵雍 人间佳节惟寒食,天下名园重洛阳。 金谷暖横宫殿碧,铜驼晴合绮罗光。 桥边杨柳细垂地,花外秋千半出墙。 白马蹄轻草如剪,烂游于此十年强。,诗在洛阳,戏答元珍欧阳修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始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闻归雁增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吃在洛阳,卤面,花在洛阳,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欧阳修,中国是牡丹的故乡,洛阳又是中国牡丹的发祥地之一。洛阳牡丹以花大色艳、富丽端庄名扬天下。她始于晋、兴于隋,盛于唐,极盛于宋。自隋唐以后,洛阳牡丹在四川天彭、江苏盐城、浙江杭州、安徽毫川、山东曹州、广东韶关等地相继引种栽培,如今已遍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洛阳牡丹已溶入了中国牡丹的花海之中,并且香飘海外。公元724年,中国牡丹传入日本;公元1330至1850年引入法国;公元1656年荷兰开始引种;公元1789年英国引进中国牡丹,培育出100多个园艺品种;美国在公元1826至1830年也开始引进。 “春来谁作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洛阳牡丹以其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众多的品种、宏大的生产规模、丰富的野生资源、高超的栽培技艺、日臻完善的科学理论体系以及具有深邃内涵的牡丹文化,在国际园艺界及文化界享有崇高地位。 唐著名诗人刘禹锡有诗“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可见在当时洛阳牡丹之盛,名动京城。,-THE END-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