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建筑中的防排烟设计教材课件.ppt

    • 资源ID:1518753       资源大小:1.16MB        全文页数:93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建筑中的防排烟设计教材课件.ppt

    建筑中的防排烟设计,消防工程系建筑防火教研室 蔡 芸,一、烟气的危害与流动机理二、防排烟设计基本理论三、防排烟设计要求四、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防火设计五、防排烟工程验收,第一节 烟气的危害及流动机理 一、火灾烟气的产生与危害(一)火灾烟气:火灾时物质燃烧和热解的产物,是含有悬浮固体和液体微粒的气体。1、影响火灾烟气的成份和性质的因素(1)物质的化学组成(2)燃烧条件2、火灾烟气的组成(1)燃烧和热解所生成的气体(2)燃烧和热解所生成的悬浮微粒(3)剩余空气,(二)常用参数1、烟气的浓度(1)质量浓度:以单位容积中的烟粒子重量表示。(mg/m3)(2)粒子浓度:以单位容积中的烟粒子个数表示。(个/ m3 )(3)光学浓度:以烟气中透过的光量,减光系数表示。( m1)2、烟的浓度与能见距离:CsD=常数对建筑物熟悉者:疏散视距为5m。对建筑物不熟悉者:疏散视距为30m。,I0,I,光源,受光器,设烟气中的光强度为I,则I= I0 e CsLCs=,1,L,I0,I,ln,发光型:K=5-10反射型:K=2-4,(三)烟气的危害1、毒害性:有毒、缺氧、高温、尘害2、减光性3、恐怖性,二 、火灾烟气的流动(一)烟气层流动的驱动力1、烟囱效应,H,T0 0,Ts s,设竖井底部有一个开口:则Ps(H)=P0 s gh P0(H)=P0 0 gh则竖井顶部内外压力差:Ps0=( 0 s )gH在P0= Ps处形成压力中性平面:Ps0=( 0 s )gh,2、燃气的浮力与膨胀力燃烧刚生成的高温烟气,处于火源区附近,其密度比常温气体低得多,因而具有较大的浮力。当燃气温度达到600C时,其体积约膨胀到原体积的三倍。,3、风的影响Pwl=1/2(Kw 0V2)由风引起的建筑物两个侧面的压力差为: Pw=1/2( Kw1 Kw2) V2,4、机械通风系统造成的压差风机不开动时,通风空调系统的管道起到通风网的作用。5、电梯的活塞效应电梯在电梯井中运动时,能够使井内出现瞬时压力变化。,(二)中性层理论1、具有连续开缝的竖井,外窗:,=,h2,h1,Tn,Tw,1/3,2、具有上、下双开口的竖井,房间,=,h2,h1,A1,A2,Tn,Tw,2,h2,h1,h2,h1,(三)烟气的有效流通面积1、并联流动,A1,A2,A3,A4,2、串联流动,Q=Q1Q2Q3 Q4 ,Qi=CAi,2P/ ,A=Ai,Q= Qi,P= Pi1/A2= 1/ Ai2,A1,A2,A3,A4,3、混联流动:应用串并联的公式,1,2,3,4,5,6,A1,A2,A3,A4,A5,A6,A7,A8,1,A1,A2,2,3,4,A4,A3,A5,A7,A6,A8,5,6,室外,室外,室外,第二节 防排烟设计基本理论一、防排烟的作用1、为安全疏散创造条件2、为消防扑救创造有利条件3、可控制火势蔓延扩大,二、防排烟分区1、防烟分区定义:指采用挡烟垂壁隔墙或从顶棚下突出不小于50cm的梁而划分的防烟空间。目的:保证在一定时间内使火场上产生的高温烟气不随意扩散,并加以排除,从而控制火势蔓延和减少火灾损失。,1、设置排烟设施的走道、净高不超过6米的房间,应划分防烟分区。2、每个防烟分区的面积不宜超过500,当建筑物顶棚高度在3m以上时,防烟分区面积可取为不超过1000 。3且不能跨越防火分区。4有特殊用途的场所应单独划分防烟分区。,高规5.1.6高层建筑,建规1、2001版没有规定。2、报批稿:9.4.2需设置机械排烟设施且室内净高不超过6米的场所应划分防烟分区,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500m2,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利用隔墙、顶棚下凸出不小于500mm的结构梁以及顶棚或吊顶下凸出不小于500mm的不燃烧体等作分隔物。,上海:民用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4.1.6 防烟分区不宜大于2000m2,长边不应大于60m。当防烟分区面积超过2000m2或长边大于60m时,应采用挡烟垂壁、隔墙或梁划分防烟分区,其下垂高度应由计算确定,且应满足疏散所需的清晰高度。最小的清晰高度应由公式5.2.1计算确定。,3、挡烟设施(1)挡烟垂壁:用不燃材料制成的,从顶棚下垂不小于500 mm的固定式或活动式挡烟设施。固定式或活动式;采用不燃材料制作;活动式的应具有联动能力;下端距地面高度应大于1.8m 。(2)挡烟隔墙(3)挡烟梁:高度大于50cm的梁说明:顶棚为不燃材料,挡烟垂壁紧贴顶棚;顶棚为非燃烧材料,要穿过顶棚平面,紧贴非燃烧体楼板,完全隔断。,三、防排烟方式1、防烟方式:(1)非燃化防烟(2)密闭防烟(3)阻碍防烟(4)正压送风防烟,2、排烟方式(1)自然排烟(2)机械排烟,四、设置场所1、除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居住建筑外,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宜采用自然排烟方式。2、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1)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或有直接自然通风,长度超过60m的内走道。(2)面积超过100,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无窗房间或设固定窗的房间。(3)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或净高超过12m的中庭。(4)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高规,3、下列部位应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1)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2)封闭避难层。,高规,9.1.2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应设置防烟设施。(加压送风选择同前)9.1.3 下列场所应设置排烟设施:1 丙类厂房中建筑面积大于300m2的地上的车间;人员、可燃物较多的丙类厂房或高度大于32.0m的高层厂房中长度大于20.0m的内走道;总建筑面积大于10000m2、室内净高度大于10.0m的丁类厂房;2 建筑占地面积大于1000m2的丙类仓库;3 公共建筑中: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且建筑面积大于300m2的地上房间;长度大于20.0m的内走道;4 中庭;,建规报批稿,5 设置在四层及四层以上或地下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6 总建筑面积大于200m2或一个房间建筑面积大于5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空间、地下商店或地下商业营业厅;7 其它建筑中长度大于40.0m的疏散走道。9.2.1 按本规范第9.1.3条规定应设置排烟设施的场所和除建筑高度超过50m的厂房(库房)外,按第9.1.2条规定应设置防烟设施的场所,宜采用自然排烟设施。9.4.1 按本规范第9.1.3条规定应设置排烟设施,但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场所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建规报批稿,民用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3.1.1 下列部位应设置防烟系统: 1疏散楼梯间; 2 消防电梯前室;3 避难层(间)。 3.1.2公共建筑中高度超过100m的电梯井宜设置机械加压送风方式的防烟系统。 3.1.3下列楼梯间或前室可以不设置防烟系统: 1 防烟楼梯间设有机械加压送风时的独立前室;2 利用敞开的阳台、凹廊作为防烟楼梯间的前室、合用前室,或前室内有不同朝向可开启外窗的楼梯间; 3 建筑高度低于100m的居住建筑,前室设有符合要求可开启外窗的楼梯间: 十八层或十八层以下的居住建筑,楼梯间设有符合要求可开启外窗的前室或前室设有符合要求可开启外窗时的楼梯间; 4 消防电梯井设有机械加压送风的消防电梯前室; 5 走道和前室设有机械加压送风的楼梯间。,4.1.1 下列部位应设排烟系统:1 公共建筑的中庭;2 高层建筑和地下建筑的办公室(局部管理用房除外)、走道;3 设有集中式空气调节系统旅馆的走道;4 商场、餐厅、公共娱乐场所等人员集中且可燃物较多的活动场所;5 汽车库;6 舞台、演播室。 4.1.2 下列部位可不设排烟系统:1 除旅馆外,走道的装修采用不燃材料,且室内设有符合要求的排烟设施或房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小于20m的走道;2 走道或回廊设有排烟设施,单元的建筑面积小于100m2的房间;3 当室内或走道没有符合要求的排烟设施时,无可燃物或可燃物较少且高度大于30m的中庭、大堂;4 机电用房;5 机械立体汽车库及建筑面积小于2000m2的单层汽车库;6 烟缕充满储烟仓的时间超过10min的一般场所。,民用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4.1.3 排烟系统可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或机械排烟方式,多层建筑宜采用自然通风方式。4.1.4 无回廊的中庭,其建筑的使用层面宜设机械排烟系统;有回廊的中庭,其建筑的使用楼层无排烟系统时,其回廊宜设机械排烟系统;中庭与回廊或室内部位之间宜设挡烟垂壁或卷帘。4.1.8 设有排烟系统的部位宜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并应设补风系统。补风系统可采用机械送风方式或自然进风方式。,民用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第三节 防排烟工程设计要求一、自然排烟(一)基本原理,(二)设计要求(高规)(1)独用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2;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2)楼梯间每五层内可开启外窗的面积之和不应小于2。(3)走道和房间可开启外窗的面积不小于相应面积的2%。(4)净高小于12 m的中庭可开启天窗或高侧窗的面积不应小于该中庭地面面积的5%。(5)排烟窗应设置在上方,并应有方便开启的装置。,h,火灾时发生的上升气流使烟气在顶棚下形成水平流动,此时烟气流具有的动压等于浮力。2/2g=( 0- s)gh,9.2.2 采取自然排烟的场所,其自然排烟口的净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1 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不应小于2.0m2;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0m2;2 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五层内可开启排烟窗的总面积不应小于2.0m2;3 中庭、剧场舞台及厂房,不应小于该场所建筑面积的5%;4 按本规范第9.1.3条规定可采取自然排烟设施的其它场所,宜取该场所建筑面积的2%5 。9.2.4 用作自然排烟设施的窗口宜设置在房间的上部或靠近屋顶的外墙上方,并应有方便开启的装置,当设置在人员不易操作位置时,宜设置手动和自动开启装置。窗口距该防烟分区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0m。,建规报批稿,3.2.1 靠外墙的敞开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每五层内自然通风面积不应小于2.00m2,并应保证该楼梯间顶层设有不小于.80m2的自然通风面积。3.2.2 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自然通风面积不应小于2.00m2,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00m2。3.2.3 避难层(间)应设有两个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或百叶窗,且每个朝向的自然通风面积不应小于2.00m2。 4.3.1 可开启外窗或百叶窗应设置在排烟区域的顶部或外墙,当设置在外墙上时,其设置高度不应低于储烟仓的下沿或室内高度的l2,并应沿火灾气流方向开启。,4.3.2 可开启外窗的面积应符合下3个要求:1 当开窗角大于70o时,其面积可按其窗面积计算;2 当开窗角小于70o时,其面积应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3 当采用侧拉窗时,其面积应按开启的最大窗口面积计算。4.3.3 中庭及建筑面积大于500m2且两层以上的商场、公共娱乐场所宜设置与火灾报警系统联动的自动排烟窗;当设置手动排烟窗时,应设有方便开启的装置。,二、机械排烟系统:(一)排烟方式和系统组成1、方式:(1)局部排烟,(2)机械排烟2、系统组成:排烟口、排烟道、排烟防火阀、排烟风机、排烟口(二)风量确定1、担负一个分区:60m3/.h;担负二个以上分区,按最大防烟分区面积计算,排烟量为120 m3/.h。单台风机最小排烟量不应小于7200 m3/ h。2、中庭体积小于17000m3,其排烟量按6次/h 计算,中庭体积大于17000m3 ,其排烟量按4次/h 计算。最小排烟量不小于10200m3/ h。,机械排烟系统的最小排烟量,9.4.4 在地下建筑和地上密闭场所中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时,应同时设置补风系统。当设置机械补风系统时,其补风量不宜小于排烟量的50%。,建规报批稿,民用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排烟系统设计计算:5.2.1 最小的清晰高度应按以下公式计算:Hq1.6十0.1H (5.2.1)式中Hq-最小清晰高度(m)H-排烟空间的建筑高度(m)5.2.2 火灾热释放量应按以下公式计算Qat2 (5.2.2)式中Q-火灾热释放量(kW);t-排烟系统启动时间,一般取300s;a-火灾增长系数(按表5.2.2取值),表4.2.1 热释放量,注:设有快速响应喷头的场所可按本表减小40%。喷淋设置高度大于10米按无喷淋考虑。,表5.2.2 火灾增长系数,5.2.3 烟缕质量流量应按以下公式计算:1 轴对称型烟缕当ZZ1: M0.071Qc353十0.0018c (5.2.3一1)ZZ1 :M0.035Qc (5.2.3-2)ZZ1 :M0.032 Qc35Z (5.2.3一3)Z10.166Qc25 (5.2.3-4)式中 Qc-热释放量的对流部分,一般取值为0.7Q(kW) z-燃料面到烟层底部的高度(m) z1-火焰极限高度(m) M-烟缕质量流量(kgs),2 阳台型烟缕 M0.4l(QW)(Z十0.3H)1十0.063(B十0.6H1)W3(5.2.3-5)式中 H1-燃料至阳台的高度(m);Z-阳台之上的高度(m); W-烟缕扩散宽度(m);Ww+b W-火源区域的开口宽度(m) b-从开口至阳台边沿的距离(m)当Z13W,阳台型烟缕的质量流量可使用公式(5.2.3-1)。,3 窗口型烟缕M0.68(AwHw2)3(w十w)53十1.5AwHw(5.2.3-6)w2.4Aw25Hw5-2.1Hw (5.2.3-7)式中 Aw-窗口开口的面积(m2) Hw-窗口开口的高度(m) Zw-开口的顶部到烟层的高度(m) w-窗口烟缕型的修正系数5.2.4 烟气层温度应按以下公式计算或查表5.2.4:T Qc/( MC)式中 T-烟气平均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Cp-空气的定压比热,一般取1.02(kJkgK),5.2.5 排烟量应按以下公式计算或查表5.2.3:,式中 V-排烟量(m3s);o-环境温度下气体的密度(kgm3)通常t020,o1.2kgm3;To-环境的绝对温度(K);T-烟气的绝对温度(K),TTo十To可查火灾烟气速查表 表5.2.4,(三)系统的布置:1、机械排烟系统与通风空调系统宜分开设置,合用时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并符合排烟系统要求。2、排烟系统应与机械加压送风气流组织合理。3、排烟系统竖直方向可分成数个系统。4、排烟风机的全压宜按排烟系统最不利环路计算,其排烟量应增加漏风系数10-30%。5、每个排烟系统设有排烟口的数量不宜超过30个。6、独立设置的机械排烟系统可兼做平时通风换气使用。,(四)排烟口的设置要求1、每个分区应分别设置排烟口。2、排烟口距防烟分区最远点的距离不应超过30m。3、排烟口应设在距顶棚800mm以内的高度上,对顶棚高度超过3m的建筑,可设在距地面2 .1m的高度上。4、排烟口与附近安全出口沿走道方向相邻边缘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设在顶棚上的排烟口,距可燃构件或可燃物的距离不应小于1.0m。5、排烟口的尺寸,按烟气通过排烟口有效断面时速度不大于10m/s计算。6、排烟口应设有手动或自动开启装置,并与感烟探测器或消防控制中心联动。,(五)排烟风机1、应有备用电源,并能自己切换。2、耐热,变形小,应能在280C时连续运行30min。3、排烟风机与排烟口联动。,(六)排烟风道1、不应穿越防火分区。2、与可燃构件的距离不应小于15cm,或在排烟道外表面包有厚度不小于10cm的保温材料。3、排烟风道穿越建筑物的空隙,应用水泥沙浆等不燃材料填塞严密。,建规报批稿:9.4.3 机械排烟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横向宜按防火分区设置;2 竖向穿越防火分区时,垂直通风管道宜设置在管井内;3 穿越防火分区的排烟管道应在穿越处设置排烟防火阀。排烟防火阀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排烟防火阀的试验方法GB15930的规定。 7 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和排烟补风系统的室外进风口宜布置在室外排烟口的下方,且高差不宜小于3.0m;当水平布置时,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0.0m。9.4.7 排烟风机的风量应考虑10%20%的漏风量,风压应满足排烟系统最不利环路的要求。排烟风机应能在280的环境条件下连续工作不小于30min。在排烟风机入口总管上应设置与排烟风机连锁的排烟防火阀;当该防火阀关闭时,排烟风机应能停止运转。当排烟风机设置有软接头时,该软接头应能在不小于30min的时间内承受280的环境条件作用。,民用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4.4.2 排烟风机宜设在建筑物的顶部,烟气出口宜朝上,并应高于加压送风机的进风口,两者垂直距离不应小于3m或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0m。当系统中任一排烟口或排烟阀开启时,排烟风机应能自行启动。4.4.4 当吊顶内有可燃物时,吊顶内的排烟管道应采用不燃烧材料进行隔热,并应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50mm的距离。4.4.5 排烟系统与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宜分开设置。当合用时,应符合下列条件:1 系统的风口、风道、风机等应满足排烟系统的要求;2 当火灾被确认后,应能开启排烟区域的排烟口和排烟风机,并在15s内自动关闭与排烟无关的通风、空调系统。,4.4.6 排烟井道应采用耐火极限不小于1h的隔墙与相邻区域分隔;当墙上必须设置检修门时,应采用丙级防火门;水平排烟管道穿越防火墙时,应设排烟防火阀;当穿越两个及两个以上防火分区或排烟管道在走道的吊顶内时,其管道的耐火极限不应小于1h;排烟管道不应穿越前室或楼梯间,如确有困难必须穿越时,其耐火极限不应小于2h。4.4.7 排烟口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排烟口应设在储烟仓内; 2 排烟口应常闭,火灾时由火灾自动报警装置联动开启排烟区域的排烟口,且在现场设置手动开启装置; 3 排烟口的设置宜使烟流方向与人员疏散方向相反,排烟口与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小于1.5m(尽量远离安全出口); 4 排烟口的风速不宜大于10ms。,三、加压送风系统(一)系统的送风量确定1、主要参数:(1)火灾时同时开启门的数量m当建筑物为20层以下时,取m=2,20层以上时,取m=3(2)开启门的面积F疏散门:2.01.6m,电梯门:2.01.8m(3)正压值:楼梯间:P=50Pa, 前室:P=25Pa(4)门洞断面风速(v):v=0.7-1.2m/s(5)门缝宽度:疏散门: 0.002-0.004m,电梯门:0.006m,2、加压送风量的确定(1)查表法防烟楼梯间(前室不送风)的加压送风量,防烟楼梯间和前室分别加压送风:,消防电梯间前室的加压送风量,防烟楼梯间采用自然排烟,前室或合用前室送风量,采用单扇门时,其风量可乘以0.75系数计算;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出入口时,其风量应乘以1.50- 1.75系数。,(2)计算法1)保持正压值的计算公式:Q=0.827AP1/21.253600 m3/h,不严密处附加系数,压力差,总有效漏风面积,漏风系数,2)保持开门门洞处的风速 mFv(1b),Q=,3600 m3/h,F每档门开启面积, m同时开启门数V开启门洞处保持的风速,b送风管道漏风附加率背压系数:走道机械排烟,0.8; 走道自然排烟,0.6,0.150.25,(二)设计要求1、风量由规范或计算确定。2、层数超过32层的建筑,送风量应分段设计。3、剪刀楼梯间可合用一个风道,其风量应按二个楼梯间风量计算,送风口分别设置。4、送风管道上不设防火阀。由烟感温感探头或自动喷水系统或中控室控制启动。5、采用常开式送风口。6、前室和楼梯间宜分别设置独立的送风系统。7、楼梯间宜每隔二至三层设一个加压送风口;前室的加压送风口应每层设一个。,建规报批稿9.3.2 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加压送风量应经计算确定。当计算结果与表9.3.2的规定不一致时,应采用较大值。表9.3.2 防烟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的最小机械加压送风量,9.3.3 防烟楼梯间内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余压值应为4050Pa;前室、合用前室,应为2530Pa。,3.3.10 封闭避难层(间)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应按避难层(间)净面积每平方米不少于30m3h计算。3.3.11 电梯井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可根据电梯井的缝隙量及烟囱效应大小,进行模拟计算或按每层送风量为1350m3h计算。 1、楼梯间宜每隔2-3层设一个常开式百叶送风口;合用一个井道的剪刀楼梯应每层设一个常开式百叶送风口;2、前室应每层设-个常闭式加压送风口,火灾时由消防控制中心联动开启火灾层的送风口。当前室采用带启闭信号的常闭防火门时,可设常开式加压送风口;3、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7m/s;4、送风口不宜设置在被门挡住的部位;5、只在前室设机械加压送风时,宜采用顶送风口或采用空气幕形式。,民用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3.3.4 当加压送风管穿越有火灾可能的区域时,风管的耐火极限应不小于1h。 设常开加压送风口的系统,其送风机的出风管或进风管上应加装单向风阀;当风机不设于该系统的最高处时,应设与风机联动的电动风阀。,四、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工程常见问题(一)自然排烟设施达不到排烟目的 自然排烟是一种经济、简单、易操作、维护管理方便的排烟方式,但由于部分工程在设计、施工过程中不按规范要求进行,往往导致工程完工后,自然排烟设施不具备排烟作用,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自然排烟窗的设置位置不当。从自然排烟效果考虑,排烟窗应尽量靠近墙的上部设置,目前有相当数量的自然排烟窗不是设置在墙的上部,而是下部,距顶板、吊顶的距离较大,不利于自然排烟。 二是自然排烟窗的开窗面积达不到规范要求。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采用自然排烟部位的开窗面积均有明确规定,但由于部分设计人员未按规范要求进行认真计算,或将固定窗的面积计算在排烟窗面积之内,导致部分工程排烟窗面积达不到规范要求,直接影响排烟效果。,三是自然排烟窗的结构形式不合理。有的把排烟窗做成不可开启的固定窗,有的将窗的上部做成固定窗,把可开启的排烟窗设在窗的下部,严重影响排烟功能。四是安装高度较高的排烟窗缺少便于于开启的操作机构。按规范要求,排烟窗应有便于开启的装置,但有些安装高度较高,开启困难的排烟窗均未安装开启操作装置,不利火灾情况下排烟窗的开启。,(二)设置机械加压送风防烟设施部位所要求的余压值难以形成,机械排烟设施的排烟效果不明显。送风口、排烟口风量、余压值达不到规范要求的现象在工程中比较普遍,有的送风口、排烟口的风速甚至接近于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风机选型不当。按规范要求,防烟楼梯间及前室、合用前室和消防电梯间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应由计算确定,当计算值和规范规定的值不一致时,应按两者中较大值确定,有的设计直接按规范给定的值确定,往往导致选用的风机风量、风压偏小,不能满足要求;有的设计采用通风与机械排烟合用系统,但施工中未按设计要求选用双速风机;有的建设单位不按设计的风机型号订货,购买功率规格较小的风机,导致风机风量严重不足。,2、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与自然排烟设施重复设置。对于建筑高度超过50米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居住建筑,按高规要求,宜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有的工程在上述部位同时又采用了自然排烟,导致火灾情况下,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与自然排烟窗同时开启时,防烟楼梯间难以形成正压,达不到防烟效果。 3、合用正压送风系统未设计压差调节装置。 按规范要求,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楼梯间和合用前室,宜分别独立设置送风系统,当必须共用一个系统时,应在通向合用前室的支风管上设置压差自动调节装置。目前很多设计的合用正压送风系统没有设计压差调节装置,无法形成楼梯间的余压值高于前室。,4、防烟分区不按规范要求设置挡烟设施。有相当一部分工程,尤其是大型商场设置机械排烟的部位未按规范要求在吊顶下设置挡烟垂壁,有的地下室虽然采用建筑的梁作挡烟设施,但排烟系统的排烟口未按规范要求设在顶棚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而是设在梁的下面。5、送风口设置不符合要求。有的竖向防排烟系统的送风口采用固定百叶窗式常开风口,风口规格尺寸基本一致,造成各层送风口的风量风速严重不平衡,离风机较远的送风口的风量不足,甚至末端的送风口的风速、风量接近于零。,6、风管竖井施工质量差,漏风严重。有相当多的工程因通风竖井不抹灰、管道连接不严实,常闭风口关闭不严密,漏风十分严重,导致送风口、排烟口的风速、风量达不到规范要求,有的施工单位甚至取消了竖井连接吊顶风口的风管,利用吊顶闷顶空间代替风管,也往往造成风管风口风速接近于零。同时有的将排烟系统的风机排烟口设在室内,致使火灾情况下烟从室内排到室内,不仅失去了排烟作用,而且还可能造成火灾的蔓延扩大。,(三)防排烟风机的配电不符合规范要求一是风机的供配电达不到高层民用建筑负荷级别要求。有的供电线路不是接自消防电源,而是接至楼层照明配电箱,有的设计采用单回路配电线路,有的设计未设末端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均达不到一、二级供电负荷要求的专用双回路,设末端自动切换装置的规定。 二是明敷配电线路的安装不符合要求。有的防排烟风机的配电线路穿PVC塑料管,有的穿金属管未涂刷防火涂料,不符合穿管的防火性能要求。,(四)应设机械防排烟设施的部位未按规范要求设置 1、带裙房的高层民用建筑防烟楼梯间及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当裙房以上部分利用可开启外窗进行自然排烟,裙房部分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时,其前室或合用前室未按规范要求设置正压送风系统。 2、超过20米无自然排烟的内走道,有的设计人员因与其相连的防烟楼梯间前室有自然排烟,认为其具备自然排烟的条件,未按规范要求设置机械排烟设施。,(五)其它常见问题1、机械排烟系统的排烟量偏小,机械防烟系统的正压送风量偏小。 2、高层建筑的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未设机械防烟设施。 3、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的楼梯间及前室采用自然排烟,而未设机械防烟设施。 4、设置机械排烟的地下室未设置送风量不小于排烟量50%的送风系统。 5、地下室机械排烟系统的排烟口与排风口不能联动切换。 6、排烟口、送风阀打开不能联动风机启动。,7、通风、空调系统的风管穿越防火分区、穿越通风空调机房及重要的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未设防火阀。8、厨房、浴室、厕所等垂直排风管道,未采取防火回流的措施,未在支管上设置防火阀。这一点是许多设计人员经常疏忽的地方。9、防排烟风机远程不能停止,并未设手动直接控制,原有的大部分工程防排烟风机远程控制均能启动,但远程停止不能实现。10、同一楼层的几个送风阀(排烟口)的反馈信号不应并接应串接。 11、排烟风机入口处和在排烟支管上未设排烟防火阀,排烟防火阀未与排烟风机联锁,能自动关闭的排烟防火阀。另外为了阻止烟火的垂直蔓延,也为了不使烟火蔓延到排烟风机所在层(通常在顶层),在排烟风机入口处应装自动关闭的排烟防火阀。,12、送风口设置位置偏高,排烟口设置位置偏低。13、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的建筑面积超过100m2的地下室未设机械排烟系统。 14、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的无直接自然通风,且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或虽有直接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60m的内走道未设机械排烟系统。 15、正压送风系统的新风入口设置位置不当。 排烟出口应加接一段风管,使排烟出口高出送风系统的新风入口。为防止意外,有必要在送风机入口设感烟探测器与送风机联锁,一旦有烟气侵入,送风机要立即停止运行。 16、高层建筑的裙房部分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或合用前室)不宜设置局部机械排烟设施,应设置局部正压送风系统。,17、防排烟间前室的正压送风系统应在其加压风机的吸入管上设置止回阀或与风机开启连锁的电动阀;中庭的机械排烟系统也应在排烟风机的吸入管上设置止回阀或设置常闭排烟阀(排烟防火阀联动时打开) 18、防烟楼梯间和合用前室共用同一加压送风系统,在通向合用前室的支风管上未设压差自动调节装置。 19、防排烟风机设计位置不当。 20、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吸入口未设置止回阀或与风机联锁的电动阀。,六、审核要点1、防排烟风机、补风机在建筑物内部时,应设风机房(上海民用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3.3.1-2条),如吊装设置应用具有一定耐火极限的材料做防火保护。 通风机、新风机组、吊柜式空调机均在建筑物内部时,是否设机房问题:应据防火、防爆、风机噪声、维修管理、更换空气过滤器、冷凝水泄漏等因素考虑,一般应设机房。 2、高规8.5.7条 建规9.3.13条 管道和设备的保温材料、消声材料和粘结剂应为不燃材料或难燃材料。 保温材料一般都有说明的,消声材料和粘结剂大家比较容易忽视,可在设计说明中写上。 3、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其裙房部分(不超过24M)靠外墙楼梯间排烟问题:按高规6.2.2条处理,如裙房部分封闭楼梯间不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据6.2.2.1条规定,应设防烟楼梯间,设机械加压送风系统。,4、高规5.2.4条 “管道穿防火墙时,应采用不燃材料将其周围的空隙填塞密实,不燃材料”强条。大家设计时可在设计施工说明或者附注里加上:“管道穿防火墙时,应采用不燃材料将其周围的空隙填塞密实”。 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库设计防火规范8.2.7条 设置机械排烟的汽车库,最好尽量设机械补风系统,还是因为防火卷帘要关闭的问题。排烟口可利用平时排风口,但作为排烟口的排风口距室内最远点不能超过30M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库设计防火规范第8.2.3条。 6、建规9.3.11条 规定防火阀须设单独支架、易熔片应能顺气流方向自行严密关闭 强条。设计时可在设计施工说明或者附注里加上:“防火阀应注意安装方向,设单独支架。”,7、高层建筑大于30M走道只有单侧可开启外窗,应采取机械排烟措施,并应满足高规8.4.5条、8.4.2条及8.4.2条条文说明的要求。 8、厂房排烟:依据工厂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和生产工艺要求及当地消防部门审查意见办理。 9、吊装新风机组风管不穿过防火分隔物,在一个防火分区内可不设防火阀。(如穿过普通隔墙时) 10、高规8.4.9条 规定了防热变形,就必须采用隔热措施,隔热层也应采用不燃材料,所以安装在吊顶内的排烟管道,应采用不燃材料隔热。,11、地下、半地下汽车库平时排风是否要遵循下排2/3,上排1/3的问题:不一定了,目前汽车库停放汽油车多,燃料为无铅汽油,废气较空气轻,排风口的布置可据具体情况处理。 12、建规9.3.12条 高规8.5.6条:风管软接头应注明采用不燃材料或难燃材料制成。 13、人防工程通风强调: (1)、清洁式、滤毒式通风共用风机时设增压管。 (2)、人防防化规范规定测压管必须设在进风口部一侧,并且必须设置在防化值班室内。 (3)、各类人防口部各防毒通道密闭隔墙上均应设置气密测量管,内径50mm,并且两端应有密闭措施。,七、高层建筑地下汽车库通风与排烟设计问题 (一)高层建筑地下车库通风量的计算(1)排风量:规范规定:“地下车库一般应设机械排风系统,排风量应按稀释废气量计算。如无计算资料时,可参考换气估算,一般排风量不少于6次/时,送风不小于5次/时。”以上规定应是针对专用车库而言,高层建筑的地下车库由于受核心筒、柱网、服务配套用房布置的影响,其停车位利用率低于专用车库,简单套用换气次数计算通风量,会出现通风量过大现象,所以应根据实际停车数,计算其通风量。地下车库按全面通风设计考虑,所需通风量可根据公式计算。全面通风所需通风量为:L0=LM(m3/h)L=Q/C-CO(m3/h)式中:L0-车库排风量(m3/h);L-车库单位地面面积排风量(m3/h);,M-车库存面积(m2);Q-单位地面面积汽车CO排放量(mg/hm2);C-在下停车场内CO允许浓度,C=100mg/m3;CO-室外大气中CO含量,CO=3.0mg/m3 单位在地面面积汽车CO排放量(mg/hm2):Q=ABCD/E式中:A-车库单位在面面积停车数;B-汽车出入频度(每小时出入台数与设计容量之比),可取50100%;C-每辆汽车在车库内发动机运行时间取3min;D-汽车单位时间CO排放量,g/s。国产的桑塔汽车CO排放量为0.577g/s,进口福特汽车CO排放量0.319g/s;E-CO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百分比,取0.89。,例:一个2000m2地下停车库,层高3.6m(梁板折算后净空高底3.5m),停车量45辆(按进口、国产车型各占一半计),计算全面通风量(出入频度取0.85%)。经用上述计算公式,计算得:单位地面面积汽车CO排放量:Q=1574(mg/hm2);单位地面面积排放量:L=16.2(mg/hm2);通风量 L0=32400 (m3/h);换气次数 A4.8。,(2)地下车库送风量为防止地下车库废气溢出,车库内必须保持负压。因此,送风量应小于排风量,一般取70%85%排风量,其余由车道渗入补充。,3 怎样解决好排风量与排烟量不一致的问题地下车库排风排烟合用系统设计过程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排风量与排烟量不一致的问题,常用方法:a.选用二台或二台以上风机并联运行,平时仅运行一台风机进行通风。火灾时,启动另一台风机运行,使二台风机的风量、风压满足排烟要求。这种方式,排风机数量多,安装及日后管理操作难度大。b.选用双速风机,平时排风为低速运行,火灾时高速运行,这种方式解决了上述a存在的问题,但存在在满足排烟量时,其平时排风量偏大的现象。c.合理划分防烟分区面积,使最大防烟分区的排烟量与平时排风量一致或略小,这样采用一强风机(风量按排风量选用)即可满足平时排风及火灾时排烟,这种方式解决了上述a、b存在问题。,4 排风排烟合用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下面着重介绍采用上述第3条c方式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a、防烟分区的划分:(1)在高规中,对防烟分区的面积划分只有上限的限制即“不宜超过500m2”。对下限最小防烟分区面积末明确的限制,那么防烟分区面积是否可无限制的缩小呢?根据高规8.4.2.1中对排风机的风量的规定:“担负一个防烟分区排烟时,风量应不少于60m3/hm2计算(单台风机最小风量不应小于7200m3/h)”,由此推算单个防烟分区面积应不少于120m2,才能满足要求,所以可以把120m2,作为下限的参考依据。(2)合用系统中最大防烟分区面积的确定:因合用系统中排烟量与排风量基本一致,所以根据高规第8.4.2.2条,最大防烟分区面积=排风量120(m3/hm2)(并要求其面积值大于120m2),根据此值划分防烟分区。,例:某大型地下停车库其中一个防火分区(设一个排风排烟系统),面积1984m2车库净高3.2m(扣除板后空间),排风量按5次/小时计。计算得排风量31744m3/h,防烟分区面积S=31744/120=265m2120m2。根据柱网、梁系布置,划分为:最大面积265m2,排烟风机要求的风量=30720m3/h排风量。,b.排风(排烟)风口规格布置:风口规格尺寸,除满足平时排风外,同时满足排烟要求,每个防烟分区根据其面积大小布置12个风口,采用百叶风口并配设电动密闭阀、重力式防火阀(动作温度280)。c.排风(排烟)风机选用:采用消防排烟风机,风机风量按排风量选用,风机出口设风管止回阀、重力式防火阀(动作温度280)。d.补风系统:利用平时送风系统进行补风,风量应满足高规要求。e.火灾发生时,排送风机继续运转、关闭非着火防烟区的阀门、集中对着火防烟区排烟,送风系统继续补风,使气流由非着火区向着火区流动。当烟气蔓延至相邻防烟区,该防烟区风口打开,排烟烟气温度超过280时重力式防火阀关闭,停止对该防烟区排烟。,第四节 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防火设计,一、一般要求10.1.2 甲、乙类厂房中的空气不应循环使用。含有燃烧或爆炸危险粉尘、纤维的丙类厂房中的空气,在循环使用前应经净化处理,并应使空气中的含尘浓度低于其爆炸下限的25%。10.1.4 民用建筑内空气中含有容易起火或爆炸危险物质的房间,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或独立的机械通风设施,且其空气不应循环使用。二、 采 暖10.2.1 在散发可燃粉尘、纤维的厂房内,散热器表面平均温度不应超过82.5。输煤廊的采暖散热器表面温度不应超过130。,10.2.2 甲、乙类厂房和甲、乙类仓库内严禁采用明火和电热散热器采暖。10.2.6 建筑内采暖管道和设备的绝热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注意事项

    本文(建筑中的防排烟设计教材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