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於我归处诗经课件.ppt
诗经 国风,曹风 蜉蝣,蜉蝣,蜉蝣1之羽,衣裳楚楚2。心之忧矣,於我归3处4?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於我归息?蜉蝣掘5阅6,麻衣如雪。心之忧矣,於我归说7?,注释,1,2,3,1.蜉蝣:(f浮yu游)昆虫名,幼虫生在水中,成虫褐绿色,有翅两对,在水面飞行。成虫生存期极短,交尾产卵后即死。2.楚楚:战国策秦策:“不韦使楚服而见。”这里用为鲜艳、华丽之意。3.归:易泰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易归妹辞:“归妹,征凶,无攸利。”诗曹风蜉蝣郑玄笺:“归,依归。”老子二十二章:“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战国策燕策:“樊将军以贫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广雅释诂一:“归,往也。”又:广雅释诂三:“归,就也。”这里用为合并、向往、归附、归依之意。4.处:易旅九四:“旅,于处,得其资,斧;我心不快。”诗召南江有渚:“江有渚,之子归,不我与。其后也处。”诗邶风日月:“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诗邶风击鼓:“爰居爰处?爰丧其马?”诗邶风旄丘:“何其处也?必有与也!”论语里仁:“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礼记射义:“处者处。”国语楚语:“譬之如牛马处暑之既至。”说文几部:“处,止也。”广雅释诂二:“处,止也。”“处”即“處”的古字,于六书为会意。金文加声旁“虍”变成了形声字。本义:中止、停止。这里用为停止之意。5.掘:(ju)通“崛”。战国策秦策:“穷巷掘门。”汉书扬雄传:“洪臺掘其独出兮。”后汉书卢芳传论:“掘强岁月之间。”丘迟与陈伯之书:“唯北狄野心,掘强沙塞之间。”这里用为突起、翘起之意。6.阅:诗邶风谷风:“我躬不阅,遑恤我后!”诗小雅棠棣:“兄弟阅于墙,外御其务。”左传襄公九年:“商人阅其祸败之衅,必始于火。”小尔雅:“阅,具也。”说文:“阅,具数于门中也。”广雅:“阅,数也。”这里用为在门内考察、计算事物之意。7.说:(yue悦)诗召南草虫:“我心则说。”诗北风静女:“说怿女美。”诗陈风株林:“驾我乘马,说于株野。”诗鄘风定之方中:“星言夙驾,说于桑田。”诗小雅頍弁:“未见君子,忧心奕奕。既见君子,庶几说怿。”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雍也:“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礼记中庸:“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孟子梁惠王上:“王说曰。”这里用为喜悦之意。,译文,蜉蝣有对好翅膀,就象衣裳鲜又亮。可是心儿却忧虑,于我向往哪停止。蜉蝣有对好彩翼,就象华彩新衣服。可是心儿却忧虑,于我向往哪歇息。蜉蝣翘尾来计算,就象麻衣白如雪。可是心儿却忧虑,于我向往哪喜悦。,说明,这是一首感叹的山歌,如诗桧风隰有苌楚一样,感叹自己的生活就象蜉蝣一样茫无头绪。诗桧风隰有苌楚感叹的是人不如羊桃那样无知无识无家无室,本山歌则是感叹自己与蜉蝣一样生命短暂,虽然有美好的翅膀,虽然有鲜艳华丽的衣裳,可是找不到栖止的地方,找不到歇息的地方,更找不到让人喜悦快乐的地方。这种感叹到如今仍有很多人有,而这种感叹的思想根源却是对生活的无望与无奈,也就是说,这种人根本没有树立起生活的目标,不知道自己一生该干什么。而那些对生活有目标的人,有追求的人,就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了。,说明,孔子说:“三十而立。”立什么?不是成家立业,立业在人生十余岁时就已基本定下,是读书?是跟随父母学他们的手艺?还是干什么?这在人们青年时期就已经定下了。孔子所说的“立”,是树立起自己的思想,经过少年时期的学习,以及青年时期的就业,人们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应该怎样对待社会、对待人生,自己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到了三十岁,人们就应该树立起自己的看法了。可是很多人青少年时期不学习,不思考,及至到了三十岁,仍是茫茫然,不知道自己应该树立什么,自己的人生道路应该怎样走,所以他们感叹,这个社会让人找不到立足之地。,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