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河广注释译文题解课件.ppt
卫风 河广,诗经 国风,作品介绍,卫风河广出自诗经国风卫风。河广描写一位被黄河阻隔的人思念宋国,希望回到宋国去的感情。诗用夸张的手法极言黄河不广易渡,但又总是没有归去,只好“跂予”而望,这其中的原因,诗人却留给了读者去想象。河广是诗经中的短诗之一,仅仅八句,就概括地速写了一位游子思乡的形象,和他欲归不得的迫切心情,栩栩如生。旧说这诗似是宋人侨居卫国者思乡之作。卫国在戴公之前都于朝歌,和宋国隔着黄河。本诗只说黄河不广,宋国不远,而盼望之情自在言外。旧说以为和卫文公的妹妹宋桓公夫人有关,未见其必然。,原文,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译文,谁说黄河广?一叶芦苇就可以渡过去。谁说宋国遥远?踮起脚来就可以看到了。谁说黄河宽?河道不够一艘小船航行。谁说宋国遥远?不用一顿早饭的时间就可以走到了。谁说黄河宽又宽,过河筏子芦苇编。谁说宋国远又远,抬起脚跟望得见。谁说黄河宽又宽,难容一只小小船。谁说宋国远又远,走到宋国吃早饭。,注释,1、杭:楚辞九章王逸注引诗作“斻(航hng)”,渡过。苇可以编伐,“一苇杭之”是说用一片芦苇就可以渡过黄河了,极言渡河之不难。2、跂(q):同“企”,就是悬起脚跟。予:犹“而”(大戴记劝孝篇“跂而望之”与此同义)。以上两句言宋国并不远,一抬脚跟就可以望见了。这也是夸张的形容法。3、曾:犹“乃”。刀:小舟,字书作“舠”。曾不容刀:也是形容黄河之狭。4、崇:终。从天明到早饭时叫做“终朝(召zho)”。这句是说从卫到宋不消终朝的时间,言其很近。5、河:黄河。苇:用芦苇编的筏子。6、宋:宋国,古址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南。,题解,存在着两种时间:心理时间和真实时间。存在着两种空间:心理空间和真实空间。情人分离,度日如年,心理时间远远长于真实时间。故国远隔万水千山,思念时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历历如在目前,心理上的空间远远小于真实的空间。我们就是在这一真一幻的时间和空间中生活看,同时存在于内心的世界和真实的世界之中。黄河虽然宽广,有时一叶小舟竞可飞渡,有时却容不下一叶小舟。世界很大,有时让人感到自己渺小得可以被忽略,有时又连一个小小的无名小卒也容不下。心的领域也很大,有时大得可以以容下天地万物,有时又小得容不下一根针。浪迹天涯的游子,面对世界、故乡、亲人,常有这种真、幻交错的时空感。简单解释一下:谁说黄河广阔呢?一条象芦苇一样的小船就可以航行,谁说宋国远呢?踮起脚尖就可以看到它。谁说黄河广阔呢?曾经不过容下刀一样的小船,谁说宋国远呢?曾经不过一天时间就可以到达。象这样的诗在诗经里俯拾皆是,优美,清新,一咏三叹,反复吟哦。,题解,在不同的朝代,诗经被冠带了不同的意义,朱熹的陈朱理学言称诗经多是淫奔之词,而远在民族文化启蒙时期,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则给予了比较公正的评语:诗经三百篇,概括为“思无邪”。解放后,国家对于传统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扶持,先后有不同的版本面世。郭沫若的译本中政治色彩过于浓厚了,动辄解释:其中反映了劳动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这与当时的社会大的背景是分不开的。而叶菊荪的译本参照了郭沫若的基础,在学术上属于一脉相承的关系。叶曾多次书面及当面与郭进行探讨和研究,可贵的是,叶的版本比之前人多了些尊重历史尊重原作的沈慎态度。但是也有硬伤,找不到圆满的答案时,总会联系到是当时某贵族,某王室成员假托之词云云,比如燕燕中,“燕燕于飞,参差其羽”,本意大概是描述春天里大自然的美妙,而译者却联系到疑为卫国国君送别其妹出嫁,依依不舍的心情。这显然是不太站住脚的和没有说服力的。一种比较客观的态度是这些佚名的作者多是民间的老百姓,在田间地头,在织耕之余,在或有所醒悟,或欣喜若狂,或痛彻心痱的时候,用民歌的形式和最初的象形文字记下了中国文明史上光辉的一页。回头说说这篇河广,“宋”在中国文化里始终是一种代言高尚的符号,“宋”成了某人的理想之地,“河”成了他的眼前的障碍。而他没有灰心,对自已一再激励和鼓动,他用诗化的语言,用重复的字句标明向往的目的地,指出心中那支强劲的矢弩将要命中的方向。,题解,三千年来,他的励志诗以及这首诗所在的诗经在历史的长河里依旧浪花飞溅,在文明的星空上,依旧放射出让人不容忽视的光芒。诗经除了精致的描写和浓郁的抒情,也有不少夸张、豪放、粗犷的表达,比如“河广”。全诗可谓极尽夸张,将黄河、卫宋两间之间的距离形容得微不足道。然而,众所周知,黄河之宽广、之汹涌无庸置疑,卫宋两国间,也不可能片刻即到。但作者在一首结构和内容都似乎很简单的诗里,把这两个客观的常识故意推翻了。深思之,作者或许并非仅仅表达黄河不宽、卫宋不远的感觉。他要说的是,一个人真正要跨越地理上的距离,任何空间的距离都是微不足道的。然而,空间距离不是障碍,现在却还是不能实现这种对障碍的征服,所为何因?也许是年老体弱,也许是遭遇阻隔总之,有某种原因让自己无法实现愿望,这个原因,诗中无一字提到,要么不易说,要么不宜说。限于此,作者只能引发无奈的感叹。此时,读者明白,作者不是要评价黄河的宽窄和卫宋距离的远近。,鉴赏,河广是一首动人的思乡之歌。作者是春秋时代侨居卫国的宋人。这位离开家乡、栖身异国的游子,由于某种原因,虽然日夜苦思归返家乡,但终未能如愿以偿。当时卫国都城在河南朝歌,和宋国只隔一条黄河。诗人久久伫立在河边,眺望对岸自己的家乡,唱出了这首诗,发抒胸中的哀怨。河广是诗经中短诗之一,仅仅八句,就概括地速写了一位游子思乡的形象,和他欲归不得的迫切心情,栩栩如生。诗人到底用什么语言、艺术手法来塑造形象呢?全诗不过二章,每章四句,却有四种修辞格交错着。“谁谓河广?”“谁谓宋远?”是设问的辞格,意思说,黄河并不广,宋国并不远呀。特别是一开头就提出问题,使听者被这飘忽而来的提问所感染,从而去思考诗人的情绪为什么如此激昂。接着诗人自己回答了:“一苇杭之”、“曾不容刀”(杭,通航,渡过。刀,通舠,小船),黄河的河面那么狭,只用一束芦苇就可以渡过去了,它连一只小船都容不下呢!我们知道,黄河实际上还是比较广阔的,这里极言黄河的狭窄易渡;说多则子孙千亿,称少则民靡孑遗。襄陵举滔天之目,倒戈立漂杵之论。辞虽已甚,其义无害也。”刘勰把河广列入夸张的修辞格,并指出夸张的特点,是言过其实,完全正确。夸张是反映真实,但这种真实,是艺术上的真实,不是事实上的真实。正如李白的“白发三千丈”,杜甫的“白头搔更短”,也是艺术的真实,它们和“曾不容舠”,都无害于诗篇的思想意义,所以刘勰说“于义无害”。夸张是诗人的形象思维,在诗人主观上说,如果“辞不过其意则不畅”(汪中述学释三九语),不夸大其辞,诗人就不能痛快淋漓地抒写其思乡之情。在客观上说,能使“听者快其意,惬于心”(王充论衡艺增篇语)。它确实具有语语如在目前和一种诱人快意的美感。,鉴赏,河广诗人不但运用设问与夸张的语言加以渲染,而且还以排比、迭章的形式来歌唱。通过这样反复问答的节奏,就把宋国不远、家乡易达而又思归不得的内心苦闷倾诉出来了。今天吟诵这首诗,就象他是脱口而出,没有丝毫矫揉造作之态,好象现在顺口溜的民歌一样,通俗易懂。但又觉得它好象有一种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宋国既然“近而易达”,那么,他为什么不回去呢?这当然有其客观环境的阻力存在,不过这是诗人难言之隐,诗中没有明说罢了。这种“无声胜有声”的艺术魅力,是会引导读者产生各种猜想和回味的。王国维人间词话评宋白石道人词,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今天我们读河广诗,对王氏的评语的体会,更加深切了。,鉴赏,旧说河广是宋桓夫人所作,毛序:“河广,宋襄公母归于卫,思而不止,故作是诗也。”按宋襄公母即宋桓公夫人,卫戴公、文公、齐子(嫁齐桓公)、许穆夫人(载驰作者)的姊妹。她被宋桓公遗弃,回到娘家卫国。毛序认为河广是宋桓夫人思子之作。陈奂诗毛氏传疏说:“当时卫有狄人之难,宋襄公母归在卫,见其宗国颠覆,君灭国破,忧思不已;故篇内皆叙其望宋渡河救卫,辞甚急也。未几,而宋桓公逆诸河,立戴公以处曹,则此诗之作,自在逆河以前。河广作而宋立戴公矣,载驰赋而齐立文公矣。载驰许诗,河广宋诗,而系列于庸、卫之风,以二夫人于其宗国皆有存亡继绝之思,故录之。”陈奂认为河广是宋桓夫人希望宋桓公渡河救卫的诗,和毛序稍有不同。毛序的说法有什么根据,不得而知。至于陈奂,虽言之凿凿,但今人多不信其说。录此作为参考。,艺术,奇特的夸张,往往能在出人不意之中,发挥令人拍案叫绝的强烈感染效果。所以中国古代诗人李白,状摹北方冬日之飞雪,便出口呼曰:“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如“席”之雪铺天而降,那是怎样一种旋转朔风的天地壮观!若非夸张,怎能有这种惊心动魄的奇境跃现?西方一位作家,赞叹祖国大地之肥沃,便忽生奇思:“你就是在那里插上一根车杠,也会长出枝叶来!”大地之丰饶,正是借助这匪夷所思的夸张,造出了只有在神话中才可见到的奇迹!那摇曳着绿叶青枝的无数“车杠”,该带给你怎样的惊奇和狂喜?卫风河广之传诵千古,所得力者亦在其夸张之奇特。诗中的主人公,按毛序旧说当是归于卫国的卫文公之妹宋襄公之母,因为思念儿子,又不可违礼往见,故有是诗之作;现代的研究者多不从此说,而定其为客旅在卫的宋人,急于归返父母之邦的思乡之作。因为在卫与宋国之间,横亘着壮阔无涯的黄河,诗之开篇即从对黄河的奇特设问发端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艺术,发源于“昆仑”的万里大河,在古人心目中本是“上应天汉”的壮浪奇川。当它从天泻落,如雷奔行,直闯中原大地之际,更有“览百川之弘壮”、“纷鸿踊而腾鹜”之势。对这样一条大河,发出否定式的“谁谓河广”之问,简直无知得可笑!但是,我们的主人公非但不以此问为忤,而且断然作出了傲视旷古的回答:“一苇杭之!”他竟要驾着一支苇筏,就将这横无际涯的大河飞越想像之大胆,因了“一苇”之夸张,而具有了石破天惊之力。凡有奇特夸张之处,必有超乎寻常的强烈情感为之凭借。诗中的主人公为什么面对黄河,会断然生发“一苇杭之”的奇想?那是因为在他的内心,此刻正升腾着无可按抑的归国之情。接着的“谁谓宋远?跂予望之”,正以急不可耐的思乡奇情,推涌出又一石破天惊的奇思。为滔滔黄河横隔的遥远宋国,居然在踮脚企颈中即可“望”见(那根本不可能),可见主人公的归国之心,已急切得再无任何障碍所可阻隔。强烈的思情,既然以超乎寻常的想像力,缩小了卫、宋之间的客观空间距离;则眼前的小小黄河,又怎么不可以靠一苇之筏超越?,艺术,所以当诗之第二章,竟又以“谁谓河广,曾不容刀”的夸张复叠时,读者便不再感到吃惊或可笑,反倒觉得这“奇迹”出现得完全合乎情理。强烈的感情不仅催发了作诗者的奇思,也催发了读诗者一起去大胆想像:夸张之荒谬已被情感之认同所消解,现实已在奇情、奇思中“变形”。此刻出现在你眼中的主人公形象,当然已不再是隔绝在黄河这边徙倚的身影,而早以“一苇”越过“曾不容刀”的大河,化作在所牵念的家里欣然“朝食”的笑颜了以突兀而来的发问,和奇特夸张的答语构成全诗,来抒泻客旅之人不可遏制的思乡奇情,是河广艺术表现上的最大特色。否定式的发问,问得如一泻汪洋的黄河怒浪之逆折;石破天惊的夸张,应答得如砥柱中流的峰峦之耸峙。其间所激荡排奡着的,便是人类所共有的最深切的思乡之情,它怎能不令千古读者为之而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