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研究的方法内容(新)课件.ppt
词汇研究的新趋势与 英汉词汇对比研究的方法和内容张维友华中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词汇与词汇学,研究词汇的起源和发展历史的,叫“历史词汇学”;研究某一个时期的词汇系统的,叫“描写词汇学”;研究语言词汇的一般理论的,叫“普通词汇学”。狭义的词汇学,只研究词的构造和词汇的发展、构成;广义的词汇学,还包括词源学、词义学、辞书学等。,词汇与词汇学,几个问题:1. 词汇研究有哪些新的动向?2. 英汉词汇研究有何异同?3. 词汇对比研究有那些方法和内容?4. 应该注意什么问题?,一、现代语言学与现代词汇研究,汉语词汇学研究起步于历史悠久的训诂学。英语过去虽没有词汇学一说,但词汇研究也由来已久。两种语言的词汇研究历来是各行其是,各有特色。,一、现代语言学与现代词汇研究,100多年来,现代语言学经历了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几个历史阶段。,一、现代语言学与现代词汇研究,历史比较语言学(第一时期):19世纪随着生物进化论的创立,历史比较语言学应运而生。历史比较语言学从大量的现代语言的具体分析以及大量的考古语言文献的对比材料中,发现了语言不断演变进化的客观历史。历史比较语言学把语言历史发展中各个时期的语音、词汇、语法对应关系加以详尽的对比研究,构拟出上古印欧语的主要面貌。,一、现代语言学与现代词汇研究,功绩:人们跨出本族语言的藩篱,寻找“亲属 语言”之间的谱系关系与发展规律。问题: 历史比较语言学过分偏重语言的纵向研究,而忽视了“共时性”的系统研究。,一、现代语言学与现代词汇研究,结构主义语言学 (第二时期):20世纪初产生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的鼻祖索绪尔把语言结构比作象棋,象棋里的棋子都有一定的代表意义和动作范围;但是它们的存在都是因为以若干区别特征跟其他单位相对立,并按照一定的规则相互起作用。离开了象棋的结构关系,这些单位不过是一些无意义的木块或石块而已。语言中的词或语素都可比拟为这样的棋子儿。,一、现代语言学与现代词汇研究,根据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观点,语言跟物质一样有某种层次结构。人们可以用实验手段和统计方法,去分析物质和语言的结构。所以,实验语言学则将语言结构划分出词句层次、音节层次、音素层次和最小的区别特征单元。,一、现代语言学与现代词汇研究,转换生成语言学(第三时期):20世纪中叶,现代语言学走上了语音、语法、语义、语用的综合研究的道路。20世纪20-30年代产生的现代语义学,对现代词汇研究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第一个流派结构语义学,其代表人物德国的语言学家G. Ipsen(伊普生)1924 年提出了语义场理论,后L. Trier(特里尔)等1934年进一步确立并发展了语义场理论模式。,一、现代语言学与现代词汇研究,196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J. Katz(卡茨)和J.A. Fodor(福多)把语义学从哲学带到语言学领域,设计了一套元语言(metalanguage)来界定自然语言的词语,并对句子进行语意分析。70年代产生的Montague(蒙塔古)语义学用数理模式处理、描写自然语言。,一、现代语言学与现代词汇研究,不同时期的语言研究特点:“现代语言学的三大时期是连续性的,每个阶段都得出了丰硕的成果。以特色而言,如果说传统语言学是干枯的规定型的,那么,应该说历史比较语言学是活跃的发展型的,结构语言学是严谨的描写型的,而转换生成语言学则是指挥的解释型的。”,一、现代语言学与现代词汇研究,现代语言学显示了不同学科范畴的语义学合流趋势,研究的范围扩大,重点突出,理论方法不断更新等,强有力地推动着词汇研究的发展转向,已经形成不可阻挡的趋势。,二、英汉语词汇研究普遍关心的问题,汉语词汇研究情况:汉语词汇学研究发展于千百年来盛行的训诂学。但传统的训诂学主要关注的是词的产生和词义的来源。词汇学是近当代演化的产物。过去汉语词汇研究的著作很少冠以词汇学的名称。,二、英汉语词汇研究普遍关心的问题,1周祖谟汉语词汇讲话(1959)词和词汇,词义,同音词、同义词和反义词,现代汉语词汇和词汇的变化,词汇规范化,二、英汉语词汇研究普遍关心的问题,2张世禄词汇讲话普通话词汇(1957;1985)词,词和词组,语音和词义,同音词和同义词的产生,反义词的运用,多义词发生的原因;普通话词汇,基本词、基本词汇,文言词,外来词,专门用语,成语,词汇的发展变化,二、英汉语词汇研究普遍关心的问题,3孙常叙汉语词汇(1957)词的性质和结构,词义,造词法;现代汉语词汇的性质以及它和古汉语词汇的关系和区别,同音词,多义词,同义词,近义词和反义词;汉语词的造词音变,二、英汉语词汇研究普遍关心的问题,4张静词汇教学讲话(1957)词,词的构成,词汇和基本词汇,词的来源, 词义类型, 词汇的风格,语音、语法、文字和词汇的关系,汉语词汇的特点,解词应注意的事项,词汇和词典,二、英汉语词汇研究普遍关心的问题,5王勤、武占坤现代汉语词汇(1959)词,词汇,基本词汇,词汇的来源,构词法,词义,词义关系,成语,词典 6李行健、刘叔新词语的知识和运用(1959)词语的构成和发展,词和词义,同义词和近义词,反义词,成语惯用语和其他等,二、英汉语词汇研究普遍关心的问题,7张永言词汇学简论(1982)词,词的意义,词汇的类别,同义词、反义词、同音词,熟语8武占坤、王勤现代汉语词汇概要(1983)词汇,词的形式和内容,构词法,词与词的几种联系,词汇类型,熟语,简称、数字缩语、偶发词语,词汇的发展变化,词汇规范,词典,二、英汉语词汇研究普遍关心的问题,9葛本仪汉语词汇研究(1985)词,词素,词汇,造词和构词,词义,词汇的发展10郭良夫词汇(1985)语素和词,复合词和简称,词义,同义、反义、异义和偏义,词汇的发展,词汇的规范和词典,二、英汉语词汇研究普遍关心的问题,11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1985)词和词义,词的概括性,多义词和同音词,词义的发展,同义词、反义词和上下位词,词汇的构成,成语、谚语、俗语、歇后语,词义和构成词的语素义的关系,词典,二、英汉语词汇研究普遍关心的问题,12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1990)词汇的构成,词和固定语的形成,词和固定语的意义,词汇单位类聚,结构组织,词汇的体系性,二、英汉语词汇研究普遍关心的问题,13许德楠实用词汇学(1990)词汇的特点,词汇的构成,新词语,虚词的形成和发展,构词与构形,词的意义和义素,词语的歧义,反义词等与词义中二元性、三元性,词汇与信息处理,人名地名的使用,词语的节奏与意义,二、英汉语词汇研究普遍关心的问题,14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2001) 词汇,词,词素,造词,构词,构形,词义,词义的类聚(单义词、多义词、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同位词、类属词、亲属词),词义的演变,词汇的动态形式探索,二、英汉语词汇研究普遍关心的问题,在11个项目中,涉及到6项的有6部书,占35.7%。词汇与信息处理、词汇的动态探索两项分别只有一部书提到,如果去掉这两部书,那么,涉及6项的比例会达到75%之多。14部著作(包括不同时期的同一个人所写)中,讨论词的占71%;以各种方式讨论词汇的达100%;讨论词义的占93%;论及词义关系的占79%;研究构词法(包括造词法)的占79%;另外43%的著作探讨了熟语;34%的论及词典;论述词素或语素的有29%,还有21%的阐述了词的规范问题。,二、英汉语词汇研究普遍关心的问题,14部著作中,仅有一家研究词汇的实用问题,重在词汇与信息处理,另一家专题对词进行动态研究。虽各为一家之言,却代表了时代的潮流,也是词汇研究的重要方向。,二、英汉语词汇研究普遍关心的问题,英语词汇研究:英语中过去少用词汇学这一名称,现代词汇学的内容分别属于形态学、语义学和语法学的范畴。我国的英语词汇学基本上是借鉴前苏联的。上各世纪70年代以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词汇学著作。从80年代初,陆续出版了一些词汇学著作,这里把国内80年代以来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所涵盖的内容作以归纳。,二、英汉语词汇研究普遍关心的问题,1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汉)(1983;修订版1999)词的概述,词的结构和构成方式,词的理据,词的语义特征,词义的变化,词的语义分类,词的联想与搭配,英语习语,美国英语,(新版增加)词汇衔接,语篇连贯,二、英汉语词汇研究普遍关心的问题,2汪榕培、李冬实用英语词汇学(汉)(1983)构词法,词的意义,词义的变化,词汇的发展,成语,英语词典3汪榕培、卢晓娟英语词汇学教程(1997)词汇概说,构词法,词义构成,多义词和同形异义词,词义关系,词义变化,词汇的来源,词汇的最新发展,英语词汇的国别特征,成语,短语动词,词典,二、英汉语词汇研究普遍关心的问题,4林福美现代英语词汇学(英) (1985)词的定义,词汇的来源,词的结构,构词法,词的语义分析,词义变化,习语,英语区域变体,词汇类型,美国英语,词典学,词汇学研究方法,二、英汉语词汇研究普遍关心的问题,5张韵斐、周锡卿现代英语词汇学概论(英)(1986)词汇综述,词的结构,构词法,词的意义和语义特征,多义词和同形异义词,词义关系,意义和语境,词义变化,习语,美国英语,词典,二、英汉语词汇研究普遍关心的问题,6林承章英语词汇学引论(英)(1987)语言学和词汇学,词汇的来源,词义与语义关系,词汇的变化,构词法,习语,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词典,二、英汉语词汇研究普遍关心的问题,7张维友英语词汇学教程(英)(1997,修订版2004)词与词汇,词汇的发展演变,词的结构与构词法(修订版分成2章),词义与语义成分分析,语义关系和语义场,词义与语境,习语,词典,词汇学习 8张维友英语词汇学(英)(1997)词与词汇,词汇的发展演变,构词法I(词的结构),构词法II,词义,语义关系,词义与语境,习语,词典,二、英汉语词汇研究普遍关心的问题,9汪榕培英语词汇学高级教程(汉)(2002) 词汇学研究的范围与方法,聚合关系,组合关系,历史,新词,国别,社会,文化,修辞,语用,语篇,词典,汉语借词,教学,二、英汉语词汇研究普遍关心的问题,汪榕培,王之江英语词汇学高级教程(汉)(2008) 英语词汇概说,英语基本构词法,其他构词法,词的意义,词的语用意义,词义关系,词义变化,英语词汇的来源,主要英语国家的词汇特征,英语词汇的新发展,英语的搭配,英语成语,英语词典的基本知识,词典使用,英语词汇记忆方法,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没有统计在内),二、英汉语词汇研究普遍关心的问题,统计结果显示,在引述的9部著作中,有6种涉及到15个项目中的9项,占总数的60%。构词、词义、习语在9种书中全部出现,词汇的发展演变、词典、词语义关系有8部著作论及,词义变化和词词汇在大多数书中也得到详细的讨论。其他如词义与语境、美国英语、词汇的国别、联想与搭配、词汇的语篇衔接、词汇的教与学、词汇的研究方法等,出现频率不高,但显示出各著作的一些独特之处。,二、英汉语词汇研究普遍关心的问题,英汉语词汇研究共同关心的问题:词,词汇,词义,语义关系,发展演变5项是英汉两种语言中共同关心的问题,尽管关注程度有所不同。英语习语是英语词汇学关注的重点,因为习语被看成词汇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在汉语中,往往把熟语作为专项研究。两种语言中对词典的关注程度有很大的差别,英语中关注词典较之汉语高。英语中把词义变化往往作专题讨论,但在汉语中多作为构词中语素义的一部分。,二、英汉语词汇研究普遍关心的问题,词素是词的形态结构的基本单位,英语词汇研究中必须讨论,但一般不独立阐释,然而汉语词汇研究中常把语素单独成章。因为,普遍认为汉语是语素文字,汉语的词由语素构成。语素相当汉语中的字,是英语中没有的概念。而词被不少学者认为是汉语中没有的东西。,二、英汉语词汇研究普遍关心的问题,讨论汉语中的词汇,语素是至关重要的概念,现在又成为汉学界语言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并有专著论及。词汇规范问题是汉语界长期以来所关注的问题。英语则不然。英语已经成为世界通用语言,出现了以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为代表的两大地域变体,变体中含变体,各种变体和平共处,彼此通融,互相接受,“规范问题”似乎不成问题,也就没有讨论的必要。,二、英汉语词汇研究普遍关心的问题,汉字信息处理是汉语词汇实用研究的重要课题,但与语义学联系更紧密,一般不作为英语词汇学研究的内容。,三、传统词汇学和现代词汇学的内容比较,传统词汇学的内容:1词汇类别: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共同词汇,方言词汇,术语和行业词汇,外来词汇,古语词汇,旧词汇,新词汇等。2构词法和造词法。3词义类聚:多义词,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类义词等。4词的中心义和色彩义。,三、传统词汇学和现代词汇学的内容比较,5词义跟概念、语音、事物的关系。6词源和词的理据。7词和词义的变化和演变。8词和词义的解释和教学。9词和词义的翻译等。,三、传统词汇学和现代词汇学的内容比较,现代词汇学研究的内容:1词汇和词义系统(结构)。2词义结构、界说和性质。3语义(词义)场。4位素理论:词位和语素、义位和义素,语素义、义素分析。5词位、义位的民族个性和共性。,三、传统词汇学和现代词汇学的内容比较,6语素的语义组合,义位组合,义从,义位组合的规则。7义位的语境语用义。8词汇和词义的外部因子,如社会、民族、历史、文化、思维、心理等。9可吸收的相关学科的成果:语义学、语音(音系)学、语法学、语用学、心理学、逻辑学、数理逻辑学、认知科学、哲学、文化学等。10词位、义位的变化和历时演变等。,三、传统词汇学和现代词汇学的内容比较,现代词汇学对传统词汇学有六大突破:1. 传统词汇学研究单位是一元的,只研究词及其意义,而现代词汇学已经多元化,不仅研究词及义位,而且研究语素及语素义,特别是义素、短语及义丛;2. 传统词汇学研究的对象是单层面的,只研究语言的词义结构,而现代词汇学不仅研究语言的词汇词义结构,而且研究集中于语言词汇词义的共性成分(如义素)、共性模式(如语义场)、共性系统、共性修辞功能、共性变化规则等;,三、传统词汇学和现代词汇学的内容比较,3.传统词汇学研究的方向是单向的、单角度的,只研究静态聚合现象,而现代词汇学的研究已经双向化,既研究静态的词语或词义的聚合,也研究动态的语素义组合规则,义位组合规则等;4.传统词汇学的研究思想是微观自治论和原子论,只局限于词和词义内部,没有把词和词义抽象出一个系统,而现代词汇学则进展到宏观非自治论、整体论和系统论,把词和词义研究扩展到它们的外部,即扩展到心理、逻辑、社会、历史、文化等等,把词和词义抽象出一个系统;,三、传统词汇学和现代词汇学的内容比较,5. 传统词汇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归纳法、综合法、定性法、单语描写法,而现代词汇学则更加注重演绎法、分析法、定量法和多语比较法;6. 传统词汇学的研究目的旨在词和词义的描写,同时偏重理论探讨,而现代词汇学则在描写的基础上更注重解释现象、规则,注重应用价值研究,如计算机识别自然语言、转换人工语言,其次是词汇教学和词典编纂。,四、英汉词汇对比研究的内容,(一)词汇形态学形态学(亦称词法)一般认为是语法学的一个分支,包括屈折形态学(inflectional morphology)和词汇形态学或派生形态学(lexical/derivational morphology) 屈折形态学主要研究词的语法结构形态,如印欧语中动词的体、时、态,名词的单复数,词汇在句中的变格变位形式等,是语法学所关注的中心之一。,四、英汉词汇对比研究的内容,词汇形态学或派生形态学研究的是词的内部结构,即将词分析为最小的结构单位词素(morpheme),汉语中通常称为语素,重在探讨这些结构单位的性质、语音、意义,以及如何相互组合而构成新词。英汉词汇对比关注的问题是后者。,四、英汉词汇对比研究的内容,形态学探讨词的结构形式和构词方式。具体说来,讨论词的派生和合成。英汉语中构词的最小单位都称为词素,但英语中的词素(morpheme)与汉语中的词素字有本质上的区别,在一些情况下,morpheme与字在两种语言中起同样的作用,但就morpheme是最小的不可再分的音义单位而言,它更像汉语的构字部件,所以汉语中有构词词素和构字字素,这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四、英汉词汇对比研究的内容,就构词方法而言,英汉语也有巨大的差别。英语是具有形态变化的半屈折语,汉语是缺形态变化的孤立语(isolating),词汇系统特征有许多不同之处,需要弄清楚。构词法中,英汉语中都有派生词,但英语中的派生除加缀外(包括加前缀和后缀),还有零位派生(zero-derivation);另有复合法、重叠法(reduplication)、 缩短法(subtraction, backformation)等。,四、英汉词汇对比研究的内容,汉语的构词以复合法为主,重叠法、加缀法被认为是新兴的构词法,除加前后缀外,汉语还可加中缀构词,这是英语中没有的。英汉语在构词上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但对比更主要的是找出两种语言在构词这个层面上的差异。词化现象比较:短语或短句的固化(词素的虚化,词素义不显示的词。如:打铁、刷黑 、口岸,四、英汉词汇对比研究的内容,(二)词汇语义学研究和分析词义以及词义之间的联系,不仅分析词的理性义,也分析词的附属义,但以前者为主。 首先要研究词的表达形式与词义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就是形式意义联系的论据或道理。,四、英汉词汇对比研究的内容,理据有广义的理据和狭义的理据。“广义的理据可指语言系统自组织过程中促动或激发某一语言现象、语言实体产生、发展或消亡的动因,其涉及范围可以包括语言各级单位以及篇章、文字等各个层面。语言的子理据是广义理据中的某一层面的理据,如音位理据、语词理据、句法理据、语义理据、形态理据以及造字理据”。,四、英汉词汇对比研究的内容,我门可以对英汉语两种语言中词的理据性和非理据性进行对比。词汇层面可集中于四种理据,即语音理据、形态理据、语义理据和文化理据。,四、英汉词汇对比研究的内容,要对词义的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进行对比。词汇根据意义彼此的关系可产生各种聚合:同义聚合、反义聚合、多义聚合、同形异义聚合、上下义聚合等。词汇根据意义还可产生组合关系,如词汇的搭配,词汇的习用表达方式,即习语或熟语。这些都是对比研究的重要课题。,四、英汉词汇对比研究的内容,词汇还可以形成各种语义场。通常用来进行语言对比的有核心语义场有亲属场、称呼场、颜色场、动物场、植物场、服饰场等等。语义场的范围及核心成员和边缘成员以及它们的名称,彼此的关系与语言使用的社会与文化关系密切。对语义场的对比不仅能显示两种语言表达的不同,同时还能反映相关的社会和文化价值观念。,四、英汉词汇对比研究的内容,英汉语词汇研究不仅要讨论词汇的静态义,还将探讨词汇的动态义,即词汇的语境义和语用义,考察词汇在两种语言中的实际运用,以及它们在语言环境和社会大环境中的意义变化。,四、英汉词汇对比研究的内容,注意可比性:对比研究的关键是选取的对象必须有可比性。因此,英汉语词汇学中涉及到的内容,有不少不宜比较,也没有比较的价值。所以,比较研究的内容与词汇学概括的内容不尽相同,只能经过严格的筛选,做到“比”有所值。,五、英汉词汇对比研究的方法,季羡林先生说过,研究方法“不是个小问题,而是个根本性的问题。不管搜集了多少材料,如果方法不对头,那么材料都毫无意义。”,五、英汉词汇对比研究的方法,主要方法:有宏观的对比和微观的对比;有共时的对比和历时的对比;有归纳法分析,有演义法比较;有静态的分析,有动态的考察;有定性研究,有定量统计;有语言的分析,也有逻辑思辨,等等。,五、英汉词汇对比研究的方法,要做到几个结合 :1. 历时研究与共时研究相结合,以共时为主。传统的词汇研究注重词义的历史变化,如词义的变化方式包括词义的扩大、缩小、升华、贬降、转移等;而共时的研究把词义分为多义词、同音词、同义词、反义词、本义、转义等,并加以探讨,对词的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对比,对语言的使用和教学更有意义。,五、英汉词汇对比研究的方法,2. 归纳法与演绎法相结合。传统的词汇研究以归纳为主,在大量的语言材料上归纳出规律,上升为理论。现代的词汇研究更注重探索性的演绎法,运用语言哲学、现代语言学、逻辑学、数理语言学等理论分析语言事实。,五、英汉词汇对比研究的方法,3. 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传统的方法是以思辨性的定性分析为主,固然重要,但过于主观,往往缺少根据。现代词汇研究更重视建立在定量分析上的定性结论。通过数据说话,分析更有科学性。如词素的数量、词的数量、义素的数量、义位的数量、语义场的数量、同义词的数量、反义词的数量等等都可以进行数据统计。,五、英汉词汇对比研究的方法,4. 微观的对比与宏观的对比相结合。在词的形态结构上,我们可以微观地分析词素或语素,分析他们的音义关系,彼此的组合关系。在词的意义上,进行成分分析,分析义素和义位,义位的聚合,即语义场和组合形式等,达到研究词义的系统。宏观上把词义放到语言语境和社会文化的大语境中去研究,研究词的语篇义和语用义。,五、英汉词汇对比研究的方法,5. 静态的分析和动态的研究相结合。静态的研究采取基本范畴分析法,即选定若干范畴为标志,以逻辑为基础,研究静态的、词典式的固定性的词义分类,研究封闭性的系统;所谓动态研究着重研究以经验为依据的联想意义、社会意义,研究词义的开放系统和实际运用中的发展变化。,五、英汉词汇对比研究的方法,总之,在词汇对比研究的方法上显示现代哲学、现代语言学、现代语义学的特色。,参考书目,2Saussure, F. de.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M. Ed. by C. Bally & A. Sechehaye. 普通语言学M.高名凯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16/1980.3 陈明远.语言与现代科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4 Katz, J.J. & Fodor, J.A. The Structure of a Semantic TheoryJ. Language 39, 1963.5 Montague, Richard. The Proper Treatment of Quantification in Ordinary EnglishA. In R.H. Thomason (ed.). Formal PhilosophyC.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4.,参考书目,5Montague, Richard. Universal GrammarA. In R.H. Thomason (ed.). Formal PhilosophyC.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4.6张志毅、张庆云.词汇学的现代化转向A.李如龙、苏新春编.词汇学理论与实践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7 周祖谟.汉语词汇讲话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8张世禄.词汇讲话M.普通话词汇M.北京:新知识出版社,1957. 重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参考书目,9 孙常叙.汉语词汇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57.10 张静.词汇教学讲话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11 王勤、武占坤.现代汉语词汇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59.12 李行健、刘叔新.词语的知识和运用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59.13 张永言.词汇学简论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14 武占坤、王勤.现代汉语词汇概要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15 葛本仪.汉语词汇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16 郭良夫.词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参考书目,17 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18 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19 许德楠.实用词汇学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0.20 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21 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修订版,1999.22 汪榕培、李冬.实用英语词汇学Z.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3.23 汪榕培、卢晓娟.英语词汇学教程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参考书目,24 林福美.现代英语词汇学Z.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5.25 张韵斐、周锡卿.现代英语词汇学概论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26 林承章.英语词汇学引论Z.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27 张维友.英语词汇学教程Z.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修订版,2004.28 张维友.英语词汇学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29 汪榕培.英语词汇学高级教程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30 吕叔湘.语文常谈M.北京:三联书店,1980.,参考书目,31 赵元任.汉语词的概念及其结构和节奏A.1975.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选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32 徐通锵.语言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33 潘文国.字本位与汉语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4 杨锡彭.汉语语素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35 Crystal, David. A Dictionary of Linguistics and PhoneticsZ. London: Basil Blackwell Ltd in association with Andr Deutsch Limited, 1985.36 Matthews, P.H. MorphologyM. 2nd Edition.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2000.,参考书目,37 Richards, Jack C., Platt, John, and Platt, H. 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 Applied LinguisticsZ.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38 王艾录、司富珍.语言理据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39 季羡林.印度语言论集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转引自许威汉.二十世纪的汉语词汇学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0.,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