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课件.ppt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电缆 工程的可靠性,电缆制造电缆线路线路设计电缆敷设竣工验收电缆运行,目录,1电缆的导体 2电力电缆芯数 3电缆绝缘水平 4电缆绝缘类型 5电缆护层类型 6电缆导体截面 7电缆敷设,1电缆导体材料,控制和信号电缆一般为铜导体移动式电气设备震动剧烈、爆炸危险、对铝有腐蚀的环境,耐火电缆紧靠高温设备安全性要求高的公共设施工作电流较大,需增多电缆根数时,2电力电缆芯数, 1kV 及以下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时,三相回路的电缆芯数选择。 保护线与中性线合用同一导体时,选用四芯电缆。 保护线与中性线各自独立时,选用五芯电缆。, 1kV 及以下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时,单相回路的电缆芯数的选择 。保护线与中性线合用同一导体时,应选用两芯电缆。保护线与中性线各自独立时,选用三芯电缆。, 335kV 三相供电回路的电缆芯数的选择: 工作电流较大的回路可选用 3 根单芯电缆电缆敷设于水下时可选用 3 根单芯电缆。 三芯电缆可选用普通统包型,也可选用 3 根单芯电缆绞合构造型。 110kV及以上供电回路;每回应选用 3 根单芯电缆,3电缆绝缘水平,交流系统中电力电缆导体的相间额定电压,不得低于使用回路的工作线电压。 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低电阻接地的系统,接地保护动作不超过 1min 切除故障时,不应低于 100%的使用回路工作相电压。,其他系统不宜低于 133%的使用回路工作相电压,实际为150%。在单相接地故障可能持续 8h 以上,或回路安全性要求较高的情况,采用 173%的使用回路工作相电压。 交流系统中电缆的耐压水平,应满足系统绝缘配合要求。,4电缆绝缘类型,低压电缆宜选用聚氯乙烯或交联聚乙烯绝缘,中压电缆宜选用交联聚乙烯绝缘类型。高压交流系统中电缆线路宜选用交联聚乙烯绝缘类型。 高压直流输电电缆可选用不滴流浸渍纸绝缘、自容式充油类型。,移动式电气设备等经常弯移或有较高柔软性要求的回路,应使用橡皮绝缘等电缆 。在人员密集的公共设施,以及有低毒阻燃性防火要求的场所,可选用交联聚乙烯或乙丙橡皮等不含卤素的电缆。,5电缆外护层类型,交流系统单芯电力电缆,不得选用未经非磁性有效处理的钢制铠装。在潮湿、含化学腐蚀环境或易受水浸泡的电缆,其金属层、加强层、铠装上应有聚乙烯外护层 。防火有低毒性要求时,不宜选用聚氯乙烯外护层。,用在有水或化学液体浸泡场所35kV 以上交联聚乙烯电缆应具有金属塑料复合或金属套等径向防水层。敷设于水下的中、高压交联聚乙烯电缆应具有纵向阻水层。,电缆承受较大压力时,应具有加强层或钢带铠装。 在流砂层、回填土地带等可能出现位移的土壤中或高落差电缆应有钢丝铠装。 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应选用聚乙烯外护层。,6电力电缆截面,导体温度不得超过电缆使用寿命的允许值。最大短路电流和短路时间作用下的电缆导体温度 。最大工作电流作用下连接回路的电压降不得超过该回路允许值。,影响载流量的因素。10kV 及以下电力电缆经济电流截面选用 。户外架空敷设无遮阳时的日照影响。,电缆持续允许载流量的环境温度,7电 缆 敷 设 一 般 规 定,满足电缆允许弯曲半径要求。 同一通道同一侧的多层支架上敷设, 应按电压等级由高至低的电力电缆、强电至弱电的控制和信号电缆。 单芯电力电缆的同一回路可采取品字形敷设,同一回路多根电力电缆,不宜叠置。 电力电缆相互间宜有 1 倍电缆外径的空隙。 单芯电力电缆的相间距离,应考虑电缆金属护层的正常感应电压。,7.1地下直埋敷设,电缆沟敷设,上、下铺以厚度不少于 100mm 的软土或砂层。 沿电缆全长应覆盖宽度不小于电缆两侧各 50mm 的保护板。 电缆至地下构筑物基础,不得小于 0.3m。 电缆至地面深度,不得小于 0.7m 1.0m 。,直埋敷设于冻土地区时,宜埋入冻土层以下。 电缆严禁位于地下管道的正上方或正下方。 接头与邻近电缆的净距,不得小于 0.25m。 并列电缆的接头位置宜相互错开,且净距不宜小于 0.5m。,7.2电缆隧道敷设,隧道内通道净高不宜小于 1900mm。隧道或工作井内通道的净宽8001000mm电缆隧道应满足防止外部进水、渗水的要求。,电缆隧道的纵向排水坡度,不得小于 0.5%。 电缆接头不宜设置在倾斜位置上。实施机械排水。,7.3保护管敷设,需采用穿管抑制对控制电缆的电气干扰时,应采用钢管。 交流单芯电缆以单根穿管时,不得采用未分隔磁路的钢管。 同一通道的电缆数量较多时,宜采用排管。,管的内径,不宜小于电缆外径或多根电缆包络外径的 1.5 倍,75mm。 每根电缆保护管的弯头不宜超过 3 个,直角弯不宜超过 2 个。 (6)埋管距地面深度不宜小于 0.5m;与铁路交叉处距路基不宜小于 1.0m 。,并列管相互间宜留有不小于 20mm 的空隙。 管孔端口应采取防止损伤电缆的处理措施。 电缆分支、接头处应设置工作井。,谢谢!,11醉翁亭记 1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培养文言语感。2结合注释疏通文义,了解文本内容,掌握文本写作思路。3把握文章的艺术特色,理解虚词在文中的作用。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政治理想。一、导入新课范仲淹因参与改革被贬,于庆历六年写下岳阳楼记,寄托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实际上,这次改革,受到贬谪的除了范仲淹和滕子京之外,还有范仲淹改革的另一位支持者北宋大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他于庆历五年被贬谪到滁州,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滁州市。也是在此期间,欧阳修在滁州留下了不逊于岳阳楼记的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教学提示】结合前文教学,有利于学生把握本文写作背景,进而加深学生对作品含义的理解。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背景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因此他又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关于“醉翁”与“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岂不为六一乎?”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醉翁亭记就是在这个时期写就的。目标导学二:朗读文章,通文顺字1初读文章,结合工具书梳理文章字词。2朗读文章,划分文章节奏,标出节奏划分有疑难的语句。节奏划分示例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节奏划分思考“山行/六七里”为什么不能划分为“山/行六七里”?明确:“山行”意指“沿着山路走”,“山行”是个状中短语,不能将其割裂。“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为什么不能划分为“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明确:“蔚然而深秀”是两个并列的词,不宜割裂,“望之”是总起词语,故应从其后断句。【教学提示】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划分朗读节奏,在划分节奏的过程中感知文意。对于部分结构复杂的句子,教师可做适当的讲解引导。目标导学三:结合注释,翻译训练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行疏通文义,并画出不解之处。【教学提示】节奏划分与明确文意相辅相成,若能以节奏划分引导学生明确文意最好;若学生理解有限,亦可在解读文意后把握节奏划分。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组内互助解疑,并尝试用“直译”与“意译”两种方法译读文章。3教师选择疑难句或值得翻译的句子,请学生用两种翻译方法进行翻译。翻译示例: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直译法:那太阳一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是山间早晚的景色。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泉水浅了,石底露出水面,这是山中四季的景色。意译法:太阳升起,山林里雾气开始消散,烟云聚拢,山谷又开始显得昏暗,清晨自暗而明,薄暮又自明而暗,如此暗明变化的,就是山中的朝暮。春天野花绽开并散发出阵阵幽香,夏日佳树繁茂并形成一片浓荫,秋天风高气爽,霜色洁白,冬日水枯而石底上露,如此,就是山中的四季。【教学提示】翻译有直译与意译两种方式,直译锻炼学生用语的准确性,但可能会降低译文的美感;意译可加强译文的美感,培养学生的翻译兴趣,但可能会降低译文的准确性。因此,需两种翻译方式都做必要引导。全文直译内容见我的积累本。目标导学四:解读文段,把握文本内容1赏析第一段,说说本文是如何引出“醉翁亭”的位置的,作者在此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明确:首先以“环滁皆山也”五字领起,将滁州的地理环境一笔勾出,点出醉翁亭坐落在群山之中,并纵观滁州全貌,鸟瞰群山环抱之景。接着作者将“镜头”全景移向局部,先写“西南诸峰,林壑尤美”,醉翁亭坐落在有最美的林壑的西南诸峰之中,视野集中到最佳处。再写琅琊山“蔚然而深秀”,点山“秀”,照应上文的“美”。又写酿泉,其名字透出了泉与酒的关系,好泉酿好酒,好酒叫人醉。“醉翁亭”的名字便暗中透出,然后引出“醉翁亭”来。作者利用空间变幻的手法,移步换景,由远及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特写。2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它和第一段有什么联系?明确:第二段利用时间推移,抓住朝暮及四季特点,描绘了对比鲜明的晦明变化图及四季风光图,写出了其中的“乐亦无穷”。第二段是第一段“山水之乐”的具体化。3第三段同样是写“乐”,但却是写的游人之乐,作者是如何写游人之乐的?明确:“滁人游”,前呼后应,扶老携幼,自由自在,热闹非凡;“太守宴”,溪深鱼肥,泉香酒洌,美味佳肴,应有尽有;“众宾欢”,投壶下棋,觥筹交错,说说笑笑,无拘无束。如此勾画了游人之乐。4作者为什么要在第三段写游人之乐?明确:写滁人之游,描绘出一幅太平祥和的百姓游乐图。游乐场景映在太守的眼里,便多了一层政治清明的意味。太守在游人之乐中酒酣而醉,此醉是为山水之乐而醉,更是为能与百姓同乐而醉。体现太守与百姓关系融洽,“政通人和”才能有这样的乐。5第四段主要写了什么?明确:写宴会散、众人归的情景。目标导学五:深入解读,把握作者思想感情思考探究:作者以一个“乐”字贯穿全篇,却有两个句子别出深意,不单单是在写乐,而是另有所指,表达出另外一种情绪,请你找出这两个句子,说说这种情绪是什么。明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这种情绪是作者遭贬谪后的抑郁,作者并未在文中袒露胸怀,只含蓄地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此句与醉翁亭的名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前后呼应,并与“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连成一条抒情的线索,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目标导学六:赏析文本,感受文本艺术特色1在把握作者复杂感情的基础上朗读文本。2反复朗读,请同学说说本文读来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1)句法上大量运用骈偶句,并夹有散句,既整齐又富有变化,使文章越发显得音调铿锵,形成一种骈散结合的独特风格。如“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2)文章多用判断句,层次极其分明,抒情淋漓尽致,“也”“而”的反复运用,形成回环往复的韵律,使读者在诵读中获得美的享受。(3)文章写景优美,又多韵律,使人读来不仅能感受到绘画美,也能感受到韵律美。目标导学七:探索文本虚词,把握文言现象虚词“而”的用法用法文本举例表并列1.蔚然而深秀者;2.溪深而鱼肥;3.泉香而酒洌;4.起坐而喧哗者表递进1.而年又最高;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表承接1.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4.水落而石出者;5.临溪而渔;6.太守归而宾客从也;7.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表修饰1.朝而往,暮而归;2.杂然而前陈者表转折1.而不知人之乐;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虚词“之”的用法用法文本举例表助词“的”1.泻出于两峰之间者;2.醉翁之意不在酒;3.山水之乐;4.山间之朝暮也;5.宴酣之乐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表代词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2.名之者谁(指醉翁亭);3.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指山水之乐)【教学提示】更多文言现象请参见我的积累本。三、板书设计路线:环滁琅琊山酿泉醉翁亭风景:朝暮之景四时之景山水之乐(醉景)风俗: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 太守醉宴游之乐(醉人)心情:禽鸟乐人之乐乐其乐与民同乐(醉情) 可取之处重视朗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并通过节奏划分引导学生理解文意,突破了仅按注释疏通文义的桎梏,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不单纯关注“直译”原则,同时培养学生的“意译”能力,引导学生关注文言文的美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足之处文章难度相对较高,基础能力低的学生难以适应该教学。,会员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