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魏万之京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唐】李颀课件.ppt
-
资源ID:1489889
资源大小:127.5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送魏万之京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唐】李颀课件.ppt
朗诵,送魏万之京 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度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看注解,发挥想像,理解下列加线词句,离歌:云山况是客中过:催寒近:向晚:空令岁月易蹉跎:,离别的歌。何况你途中要经过重重云山。催得寒气越来越近。傍晚。容易虚度年华徒然让岁月流逝。,请整体理解,补出跳跃的内容,用现代语言译写,早晨听你唱着离别的歌,昨夜初下微霜你刚刚渡过黄河。心中惆怅听不进去鸿雁的哀鸣,何况客中要经过重重云山。函谷关的树色催得寒气越来越重,冬天已经近了,长安城中傍晚时分捣衣的声音分外多。不要把长安看作行乐的地方,容易虚度年华徒然让岁月流逝。,赏析 先思考,再和同学交流,1、李颀送魏万之京以长于炼句而为后人所称道 ,请从叙事、写景、抒情 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说说这首诗的炼句之妙。(课文思考题)诗人是把叙事、写景和抒情交织在一起来写的。如第一联,“朝闻游子唱离歌”,先说朋友要走,再说“昨夜微霜初渡河”,点明昨晚的景象,倒叙的笔法。将深秋时节朋友告别的萧瑟气氛渲染得极为凄清,叙事中有景、有情。如次联两句用了倒装的手法,加深了描写。“鸿雁”、“云山”是感官接触到的物象,但出以“愁里听”和“客中过”,即是由事见景、由景生情,容易唤起人们的共鸣。同样,第三联的“关城树色”和“御苑砧声”,虽是记忆中的形象,联系气候、时刻等环境条件,有声有色,非常自然。而“催”字、“向”字,更见推敲之功。,2、“关城树色催寒近”本来是寒气使树变色,诗人却说树色带来了寒气,说说这样写的妙处。本来是寒气使树变色,但寒不可见而树色可见,好象树色带来寒气,见树色而知寒近,是树色把寒催来的。再加一个“催”字,把平常景物写得有情有感,十分生动。,3、砧声也是诗人常常引进的意象,说说这个意象的情愫。砧声一般在傍晚或者月夜出现,又为长安特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砧声里渗透的情愫有:亲人即将别离,怀一种思念之意,或者衬托夜的寂静,突现那种旷阔幽眇的意境。,4、分析最后两句寄寓怎样的意味。“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纯然是长者的语气,予魏万以亲切的嘱咐。这里用“行乐处”三字虚写长安,与上二句中的“御苑砧声”相应,一虚一实,恰恰表明了诗人的旨意。他谆谆告诫魏万:长安虽是“行乐处”,但不是一般人可以享受的。不要把宝贵的时光,轻易地消磨掉,要抓紧时机成就一番事业。可谓语重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