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英国经济史课件.ppt
外国经济史,陶芸,一、课程体系分国别和地区对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进行介绍第一章英国经济史(6学时)第二章法国经济史(6学时)第三章德国经济史(6学时)第四章美国经济史(6学时)第五章俄国经济史(6学时)第六章日本经济史(6学时)第七章亚洲经济史(包括印度和东南亚)(4学时)第八章拉丁美洲经济史(3学时)第九章非洲经济史(3学时),二、学习内容及要求1、各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史的基本状况2、配套的视频帮助学生加深对经济发展史的理解3、各国家或地区现实经济状况重要资讯的分析解读重点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史了解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三、考试要求平时:1、考勤5次2、经济信息解读作业2次期末:开卷平时和期末的比例(4:6),第一节中世纪英国社会经济概况,一、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的村社经济从5世纪中叶起,盎格鲁撒克逊人和裘特人等日耳曼部落由欧洲大陆渡北海侵入不列颠。盎格鲁撒克逊人和裘特人征服了不列颠之后,形成了许多小国。到7世纪初,这些小国合并为7个王国,即南部撒克逊人的西撒克斯、南撒克斯和东撒克斯王国,东北部和中部盎格鲁人的麦西亚、诺森伯里亚和东盎格里亚王国,东南部裘特人的肯特王国。英国历史上称为“七国时代”。,第一章 英国经济史,在国家形成过程中,盎格鲁撒克逊人的氏族制度渐趋解体,村社代之而起。从氏族中分化出来的贵族,拥有较多、较好的土地,逐渐变成封建主。奴隶和半自由民,主要来源是被征服的克尔特人,也有一部分是丧失份地的自由民。自由农民在封建化过程中逐渐减少。国王把土地分封给亲兵, 受封的亲兵形成军事贵族。到7世纪末,军事贵族都拥有大量土地,其地位高于一般贵族。基督教从6世纪后期传入不列颠。教会因国王和贵族的赐予以及对农民的兼并而获得大量土地,高级教士成为大封建主。,二、诺曼征服及封建化的完成89世纪,诺曼人仍处于氏族公社阶段,主要从事渔猎,善于航海,农业不甚发达。诺曼人的军事首领经常率部落向外侵略。诺曼人的侵袭后来逐渐变为侵占土地,整族入迁。侵入不列颠的诺曼人部落称为丹麦人,侵袭开始于8世纪末,延续近300年。在与丹麦人的抗争中,盎格鲁撒克逊人等所建立的小国逐渐形成政治联合。后来还建立了骑兵队。这种骑兵与以前的亲兵不同,他们领受国王采邑,后来成为封建骑士阶层。,欧洲大陆上的丹麦人于1017年征服整个英格兰。丹麦国王卡纽特把英格兰、丹麦、瑞典、挪威都置于其统治之下。卡纽特去世后,盎格鲁撒克逊贵族恢复英国王统。新王爱德华登位后任用很多诺曼的教俗封建主,并与诺曼底公爵联盟,以与国内封建贵族相抗衡。爱德华去世后,诺曼底公爵威廉于1066年征服英国,史称“诺曼征服”。911世纪,盎格鲁撒克逊自由农村公社分化现象已有一定的发展,不少农村公社变成了封建庄园。对丹麦人的战争更是加速了农民的分化和破产。但到11世纪中叶,英国封建化过程还未完成,各地还有不少自由农民。诺曼征服后,威廉大批没收盎格鲁撒克逊贵族的土地,分给自己的亲属和部下。随着土地主人的更换,农民遭到进一步的奴役,许多自由农民和半自由农民都成为征服者的农奴。这样,诺曼征服后,英国的封建制度广泛确立。,三、封建土地制度1086年,威廉一世在英国全境实行广泛的土地调查,编成土地清册。这种土地清册被称为“末日审判书”。11世纪末到12世纪初,英国约有150万人口,其中有5%住在城市,其余住在农村。在诺曼征服前后已形成的庄园,是英国封建经济的基础。农业人口成分复杂。据土地清册中所列举的有维蓝、边农、茅舍小农、奴隶、自由农民等多种类别。到12世纪时,依附农民和奴隶已汇合成为农奴阶级。,四、城市的兴起及封建经济的发展到12世纪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英国城市数量及城市人口不断增加。12世纪时,城市中出现了商人公会和手工业行会。13世纪时,英国的封建经济已发展到较高的水平。耕作方法的改进使农业产量提高。国内外对羊毛的需求刺激了养羊业的发展。到13世纪中叶,城市已增加到160多个。以货币地租代替劳役和实物地租,在英国称为“折算”。货币地租的流行促进了农民的分化。羊毛和粮食的商品化引起封建主新的贪欲。他们从13世纪初起开始抢夺村社公地,将其变为牧场,或分成小块出租。,经济发展对不同封建主阶层也产生了影响。中小封建主日益失去在军事上的意义,开始变为经营农业的地主,形成“新贵族”或“乡绅”阶层。大封建主则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变化。他们大多将土地出租给富裕农民经营,依靠地租生活。他们的经济地位和社会作用大大下降了。,农业的发展及农业中商品率的提高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1415世纪,英国手工业中较为发达的是毛纺织业,许多城市都以制造精细呢绒而成为纺织业中心。在商业方面, 呢绒大量输出。英国商船出现于西欧沿海各地。到了15世纪,无论在农业还是手工业中,英国的资本主义关系都在萌芽。新贵族和城市富裕市民的经济力量和政治作用日益加强。,第二节封建经济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一、农奴制的瓦解农村中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导致英国农奴制度从14世纪起开始逐步瓦解。15世纪,英国成为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在农村中形成了一个广泛的独立小农阶层,其中主要是公簿持有农和自由持有农,还有茅舍农和租佃持有农。在15世纪英国的农村中,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但已开始发生分化。一些富裕自耕农成为大租佃农场主。一部分农民因贫困而失去土地,沦为农村中的无产者。,二、重商主义政策及对外贸易的发展重商主义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一种经济学说和经济政策。它流行于1617世纪,是资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初的理论考察,是封建社会末期商业资产阶级和封建专制国家狂热追求金银货币的要求在国家经济政策上的反映。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只有金银才是一国真正的财富;除了开采金银矿,只有对外贸易才是财富的真正源泉。对外贸易的原则是“少买多卖”,追求外贸出超以使金银进口;为了保证贸易出超,国家应当干预社会经济,发展对外贸易,奖励和监督工业生产。,重商主义思想首先在英国得到了发展。1651年英国颁布的航海法成为重商主义政策的典型。重商主义政策的推行、地理大发现以及国内经济的发展,推动了16世纪英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工场手工业是以手工技术和雇佣工人的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大生产。它是从手工业生产向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过渡的准备阶段。在16世纪以前,英国的工场手工业并不发达,工业发展落后于法国、荷兰和西班牙等国。随着生产和技术的发展,从16世纪以后,毛纺织业加速向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过渡。,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在采矿、冶金、制盐等部门也都发展起来。造船业也因海外贸易的刺激而迅速发展,重要港口往往是造船中心。有些新兴的制造业部门由于生产过程比较复杂,一开始就采取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经营方式。,随着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行会制度日趋瓦解。行会的目的在于限制竞争,保护城市手工业者的利益。,行会:在封建社会,随着城市的兴起和手工业生产的繁荣,为了保护同行手工业者的利益不受外人的侵犯,为了阻止外来手工业者的竞争和限制本地同行业的手工业者之间的竞争,城市手工业者建立起一种组织叫行会。西欧行会是在反对封建领主和城市贵族压迫剥削斗争中产生的,也是在生产力底下市场狭小的条件下,出于排斥竞争目的而组织的。12世纪以前,行会在争取城市独立,保护脆弱的城市手工业,保存于发展手工技术和生产经验等方面起积极作用。随着生产发展,市场扩大,行会就越来越阻碍生产力的发展。14世纪起,西欧的行会开始解体。,四、圈地运动与资本原始积累1617世纪是英国从封建社会开始急剧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时期,是开始大规模资本原始积累的时期。对农民土地的剥夺是资本原始积累全部过程的基础。在英国历史上,对农民土地的剥夺采取了圈地的形式。毛纺织业对羊毛的需求大为增加,羊毛的价格不断上涨。许多逐利的地主贵族,利用暴力、退佃等方法,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侵占公用地,然后用栅栏或篱笆把大片土地圈围起来作为牧场。这便是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及殖民贸易使美洲的廉价金银大量流入欧洲,引起物价上涨,造成16世纪欧洲的“价格革命”。英国的贵族地主为了获取养羊业的巨大利润以及免受“价格革命”所造成的损失,继续掀起大规模的圈地运动,变小耕地为大牧场,出租给大租佃农场主或者自营。,圈地运动的重要后果是地主和租佃农场主增加了土地和货币收入,大批农民则失去土地,成为丧失了生产资料的无产者,不得不把自己的劳动力作为商品出卖。这样就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生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因为创造资本关系的过程,只能是劳动者和他的劳动条件的所有权分离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使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因此,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16世纪中,因打击教廷势力而进行的宗教改革与随之而来的对寺院土地的没收,也加速了剥夺农民土地的过程。宗教改革:开始于欧洲16世纪基督教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运动,该运动奠定了新教基础,同时也瓦解了由天主教会所主导的政教体系。该运动打破了天主教的精神束缚,为资本主义发展和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奠定基础。它使得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教学视频:英国资本主义的起源http:/,第三节英国工业革命,一、工业革命的社会经济条件从15世纪末到18世纪60年代,英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国内,通过圈地运动实现了对小农的彻底剥夺,从而基本上消灭了农业中的封建制度和小农经济,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广大的国内市场;大力发展了以毛纺织业为主的工场手工业,为过渡到机器大生产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权,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治保障。,在国外,先后战胜了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和法国,消除了竞争者,取得了海上霸权和世界贸易中心的地位;进行殖民掠夺和奴隶贸易,掠取了巨大的财富,积累了为发展资本主义大工业所必需的货币资本。所有这些,都为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准备了必要的条件。总之,18世纪中期,英国不仅具备发展大机器生产的一般条件劳动力和资本,还拥有欧洲最先进的工场手工业。因此,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机器的出现是工业革命的起点。手工工场的发展为机器的发明和应用创造了技术条件。,二、工业革命的一般进程工业革命是以机器为技术基础的工厂制度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手工工场的革命。它既是技术的革命,又是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工业革命变革了生产工具,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起始阶段。而以机器为技术基础的工厂制的出现,使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最终确立,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1733年,机械师凯伊发明了飞梭。飞梭的使用提高了织布的效率,使棉纱供不应求。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手摇纺纱机“珍妮机”, 这被认为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开端。1769年,钟表匠阿尔克莱制成了水力纺纱机,并于1771年在曼彻斯特建立了纺纱厂,这是英国的第一个工厂。1799年,工人克隆普顿发明“缪尔”纺纱机,兼有珍妮机和水力机的优点 。纺纱技术的不断革新,促使织布技术的相应改进。1785年,埃地蒙德卡特莱特发明水力织布机,把织布效率提高了40倍,从此出现了大规模的织布工厂。蒸汽发动机的采用,为英国整个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原动力,使工厂制得以完全确立。,在棉纺织业的带动和刺激下,毛纺织业、麻纺织业、丝织业也从工场手工业逐步向机器大工业过渡。其他轻工业部门如造纸业、印刷业等,也纷纷实行技术改革,采用机器。机器的大量制造,蒸汽机的广泛运用,推动了冶铁和采煤工业的发展,为大机器工业奠定了基础。冶铁和煤炭工业的发展,为机器制造业的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工业革命所引起的生产增长,以及国内外市场的扩大,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技术革新。英国的工业革命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3040年代,各主要工业部门都已采用机器。英国从工场手工业占统治地位的国家变成了机器大工业占优势的国家。,三、工厂制度的确立及工业的发展工业革命不仅是生产技术和生产力的革命,同时也是整个生产方式的革命。机器只是一种生产力,以应用机器为基础的现代工厂则是生产上的社会关系。工业革命使工厂制度在英国工业中占了统治地位。,工业革命开始后,英国工业生产迅猛发展,逐渐成为“世界工厂”,在世界工业生产和国际贸易中取得了垄断地位。工业革命使英国的社会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确立了主要地位,工业无产阶级逐渐形成和壮大。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教学视频:英国工业革命http:/,第四节19世纪英国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一、工业经济的高涨从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到1870年的100多年,是资本主义上升发展的全盛时期。这期间,从19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的20年间,又是资本主义经济的黄金时代。19世纪中叶,英国已用机器制造机器,进入经济蓬勃发展的时期。工业革命的完成和机器的普遍使用,交通运输业的发达,殖民扩张和自由贸易政策的推行,都给英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有“世界工厂”之称。,二、农业经济的发展在英国,农业中的资本主义关系是在16世纪至18世纪末通过圈地运动对农民进行长期的、彻底的土地剥夺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大农场的发展及工业革命的开展为农业的技术变革创造了条件。,三、对外贸易和殖民扩张工业的飞跃发展和海上运输业的优势,保证了英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在工业迅速发展的基础上,英国实行了自由贸易政策。英国的经济繁荣是与它不断掠夺殖民地的扩张政策相联系的。英国力图把一切其他国家都变为供应原料和农产品的经济附庸,以保证它在世界上的最大工业中心的地位。英国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四、经济危机在19世纪70年代以前,英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家和殖民帝国,在世界工业、贸易、海运和金融方面,都居于垄断地位。19世纪70年代以后,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技术革命浪潮推动下,英国也开始建立了一些新的工业部门。这一时期,在英国各主要工业部门中发展较快的是炼钢业、机器制造业和造船业。英国的新工业部门发展很慢,规模很小。整个工业的发展速度下降了。,英国工业发展趋于缓慢,也和这一时期英国发生的经济危机和萧条有关。英国自从1825年发生第一次经济危机到1866年,共发生了5次危机,在18781907年间也发生了5次危机。19世纪70年代以后的危机比70年代以前的危机,其深刻性大大加强了。这不仅表现在危机对生产和贸易的打击越来越沉重,也表现在危机和萧条的时间延长。频繁而深刻的危机、短暂而微弱的高涨、慢性的长期萧条,使社会生产力受到很大的破坏,从而使这一时期的生产发展速度减慢了。英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到19世纪末已经丧失了。,第五节20世纪上半期英国经济概况,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9世纪五六十年代,生产和资本集中的趋势在英国开始发展。股份公司不断增加,这一企业制度形式不仅便利了大资本企业的建立,而且也为原有的大企业扩大资本和吞并竞争对手提供了有效手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英国国内各主要工业部门中,都产生了不同形式的垄断组织。与美、德等国相比,英国垄断组织较少,垄断程度也较低。英国银行业发展的规模和垄断程度都超过了美国和德国。,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经济状况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是由英、德矛盾引起的。德国在其经济力量急剧增长的同时,在全球范围内向英国这个殖民地大国展开了攻势。在英、德矛盾基础上,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以英、法、俄一方组成协约国集团(以后日、美、意、中等国加入),以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后转入协约国)、保加利亚、土耳其等国结成同盟国。,战时英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是在国家的统制下实行全面的军事化。在政府大力扶植下,直接为战争服务的冶金工业、化学工业和汽车工业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原料缺乏、出口萎缩和民用工业衰落,在战争期间,整个工业生产是下降的。,协约国战胜了同盟国。大批德国殖民地归入英帝国统治范围。然而,战争给英国带来的损失比它获得的要大。首先,在德国的袭击下,英国丧失了原有的70%的船只, 丧失了海运垄断地位。其次,德国的封锁、商船的减少、民用工业生产的下降,使英国的对外贸易受到严重打击。英国在世界贸易和金融上的优势地位被美国取代。最后, 英国的殖民地和自治领都发展了民族工业,对英国的经济依赖有所削弱。因此,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殖民统治的基础开始动摇,“大英帝国”开始衰落。,三、20世纪2030年代的经济衰落20世纪20年代,英国的工业生产不甚稳定大体上看,纺织、采煤、钢铁、机器制造、造船等5个老工业部门的生产是绝对地衰落了。而汽车、电气、有色金属和化学等若干新工业部门则有相当的发展。这些工业部门的发展使英国的工业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新工业部门的产值上升。英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下降, 美国和德国上升。20世纪30年代,英国遭受严重经济危机的打击。,四、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经济状况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国民经济的军事化,使英国的工业生产在1939年以后有了较快的发展。战时,政府采取干预农业生产的措施。提高农产品价格,供给产业机械,奖励开垦荒地。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英国损失惨重。战争使英帝国内部的离心力增长,英国的殖民体系趋于瓦解。,第六节20世纪下半期英国经济概况,一、19501980年英国的经济状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美国政府实行了援助西欧恢复重建的“马歇尔计划”,英国的经济迅速得到恢复。英国的经济状况在西欧国家中是最好的,国内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居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二位。英国从1956年经济走势开始下行。,英国经济增长缓慢与固定资本投资的不足紧密相关,伦敦市场的高利率吸引着大量短期投资的热钱,20世纪70年代上半期国内投资才有所增长。同时作为老牌的殖民帝国,英国长期依赖殖民地的廉价原材料,原材料的大量进口导致了巨额贸易逆差。生产技术较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进步缓慢也是影响英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到了20世纪70年代,原本发展缓慢的英国经济又陷入“滞胀”,引起西方经济学家的重视,称之为“英国病”。造成经济不振的主要原因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一是经济危机频繁。二是英国工业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三是英国殖民体系的瓦解,使严重依赖殖民地经济的英国经济受到严重影响。英国的农业由于科技进步、机械化和电气化的普及而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增长速度居欧洲前列。,二、20世纪80年代保守党改革中的英国经济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出现了两次国有化高潮,第一次是1945年7月至1951年10月,第二次是1975年3月到1979年5月。第二次国有化高潮之后,到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之前,英国政府控制了主要的基础工业部门。撒切尔夫人上台之后,一改原来信奉凯恩斯主义的政策取向,以新自由主义的货币主义理论来制定经济政策,由此制定的经济政策包括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控制政府的财政支出等。,三、20世纪90年代英国经济概况在连续7年的增长之后,英国经济在1989年增长减速。随着整个西方经济的不景气,1990年开始英国也出现了负增长。1992年第三季度开始缓慢回升,1992年下半年到1996年,英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始终保持在2.8%的水平。以布莱尔为首的政府提出“第三条道路”的主张,强调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的平衡、经济发展与社会公正的平衡。,第三条道路:是一种走在自由放任资本主义和传统社会主义中间的一种政治经济理念的概称。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吉登斯为布莱尔设计了这个道路的总纲,具体包括:1、政治改组:主张通过结构性改革来改造国家和政府,扩展公共领域的作用,国家必须提高其行政管理效率。政府要迈向更大的透明度和开放性的宪法政策制定,并建立防止腐败的新措施。国家要提高他们管理风险的能力,改变旧的风险观念。,2、经济重组第三条道路支持一种新的混合经济,它主要不是指在国有企业与私有企业之间达成平衡的关系,而是指实现管制与解除管制、社会生活的经济方面与非经济方面之间的平衡。新的混合经济试图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建立一种协作机制,在最大限度利用市场的动力机制的同时,把公共利益作为一项重要因素加以考虑,以广泛的社会后果作为其经济发展的衡量标准。,3、福利国家的改革吉登斯提出了变消极福利为积极福利、改福利国家为社会投资型国家的构想,其核心观念是“关怀社会”,认为旧的福利形式无法减少不平等和消除贫困。首先,要转变观念,调整人们的社会福利观,强调从社会索取的权利和为社会尽责的义务同时存在。第二,转变方式,其基本原则是: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在人力资本上投资,而最好不要直接提供经济资助。第三,发展一套积极的供方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实现“从福利到工作的转变”。最后,福利供给的重组应当与积极发展的公民社会结合起来。,布莱尔执政后的几年里,英国保持着“低通胀的稳定增长阶段”。个人实际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和消费信心的增强,直接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布莱尔政府的政策也显著提高了就业水平。,四、现代英国经济2016年7月7日,世界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前六大经济体依次是美国、中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英国作为一个重要的贸易实体、经济强国以及金融中心,并连续第二年成为世界最大的海外投资国。私有企业是英国经济的主体,是世界第六大经济体系,也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在过去的三十年间,政府大量减少了国有资产,并减缓了社会福利计划的发展。,英国拥有大量的煤、天然气和石油储备;英国的主要能源生产大约占总GDP的10%,在工业国家是算非常高的。服务业,特别是银行业、金融业、航运业、保险业以及商业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最大,而且处于世界领导地位,首都伦敦更是世界数一数二的金融、航运和服务中心。英国的名牌国际工业包括劳斯莱斯、路虎等汽车和引擎,名牌国际服务业包括马莎百货公司和汇丰银行。,英国旅游业收入占世界第五位,仅次于美国、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旅游业是英最重要的经济部门之一,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从业人员约210万。,伦敦与美国纽约同为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它拥有现代化金融服务体系,从事跨国银行借贷、国际债券发行、基金投资等业务,同时也是世界最大外汇交易市场、最大保险市场、最大黄金现货交易市场、最大衍生品交易市场、重要船贷市场和非贵重金属交易中心,并拥有数量最多的外国银行分支机构或办事处。,知识链接:英国的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https:/,经济信息解读:从快递“老哥”看英国互联网经济http:/ 英国零售业经历“倒春寒”http:/,作业:同工不同酬,英最大零售商面临40亿英镑巨额索赔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