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概论课件.ppt
第一章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概论,Welcome to HollandEmily perl kingsley 艾米莉 帕尔 金斯利,I am often asked to describle the experience of raising a childwith a disability to try to help people who have not had the unique experience understand it, to imagine how it would well.well, it is like this,when you having a baby, Its like palnning afabulous vacation trip to Italy. you buy a lot of guide books, youmake your wonderful plans, The Colosseum, The MichelangeloDaivd, The gondolas and Venice.,you might learn some handy phrase in Italian and its all veryexciting. After your months of eager anticipation, the day finallyarrives and you pack your bags and off. you go several hours later the plane lands and the flight attendant comes in and says,welcome to Holland.Holland? you say,what do you mean Holland? I signed up for Italy!I signed up for Italy! All my life I dreamed of going to Italy! But theres been a change in the flight plan. theyve landed in Holland and there you must stay.,The important thing is that they havent taken you to a horribleplace. Its just a different place. so you must go out and buy newguide books, you must learn a whole new language, and youll meet a whole new group of people you never would have been exposed to otherwise.Its just a different place. Its slower paced than Italy.But after youve been there a while and catch your breath, you look around and you begin to notice that Holland has windmills, Holland has tulips. But everyone you know is going to Italy andthey are all bragging about what a wonderful time theyve there.,And for the rest of your life ,you will say, yes, thats where I was supposed to go. thats where I planned. And the painof that will never go away because the loss of that dream is very significant loss. But if you spend your life mourning thatthe fact that you didnt get to Italy, you may never be free toenjoy the very special and very lovely things in Holland.,本章主要内容,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概述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意义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发展趋势,第一节 学前特殊儿童概述,一、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基本概念,教 育,儿 童,学 前,特 殊,施加的积极的影响,018岁,06岁,特别的、与常态不一样,(一)什么是“特殊儿童”?用几个词来描述你所见过的特殊儿童 哪些儿童属于特殊儿童?,特殊儿童就是“不正常的”、“异常”的儿童。特殊儿童是指在生理上、心理上及智能上异于普通儿童,具有特殊的教育需要的儿童。必须借助特殊方法,才能使其有最大的发展。,(二)什么是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为06岁的、有特别需要的儿童提供的特别的帮助和支持,以促进他们的发展。,三层含义:,采用不同的安置状态、教材教法、辅助器材等,使受教育者能达成最佳的学习效果。为不同发展需要的儿童创设有利于他们潜能发展的教育计划,促进他们的潜能发展在早期提供支持性教育环境,使他们在关键期内获得良好的发展机会。,二、学前特殊儿童的类别,1、认知发展障碍智力落后:智力功能低、有适应行为的缺陷学习障碍:智力正常,但有明显学习困难和缺陷(不属于学前范围),二、学前特殊儿童的类别,2、生理发展障碍视觉障碍:盲童、低视力儿童听觉障碍:耳聋、重听健康障碍:肢体残疾、患慢性病、脑瘫、癫痫等,二、学前特殊儿童的类别,3、语言发展障碍言语异常:构音异常、发音异常、流畅度异常语言发展异常:速度、程度低(不会说话或说话令人费解)语言与读写障碍,二、学前特殊儿童的类别,4、情绪和行为问题孤独症(自闭症)多动症(注意缺陷障碍)社会适应性问题,二、学前特殊儿童的类别,5、超常儿童智力超常(智商高)语言超常(阅读与写作能力强)艺术超常(音乐、美术)创造性超常领导型超常,第二节: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意义,【讨论】有人说:普通教育都没有搞好,还搞什么特殊教育?有人说:政府对特殊教育的投资还不如用来帮助贫困山区的普通儿童。 有人说:特殊教育是国家和社会的负担。有人说:特殊教育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和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对于一个又聋又盲又有肢残的儿童,需要不需要教育?如果需要,教育有什么意义?说说你的意见和理由。,一、直接效益对特殊儿童成长的意义(一)帮助学前特殊儿童建立全面发展的基础1、早发现、早干预,能帮助他们减轻障碍的程度2、在发展的关键期予以特别的教育,可以使他们获得机能的补偿性发展。,借助医学手段早发现:第一阶段:-10岁,婚前检查和婚后孕前检查。第二阶段:胎儿时期,加强孕期指导和检查。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约有80120万缺陷儿出生缺陷儿出生,占全部出生人口的4%到6%,其中约有22万例先天性心脏病、10万例神经管畸形、5万例唇腭裂及3万例先天愚型。第三阶段:06、7岁婴儿期,对婴幼儿进行系统的体检,及早发现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先天性听觉障碍等问题,及时诊断和治疗。,早期干预的途径:(1)家庭干预:03岁的婴儿主要生活在家庭中,在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的帮助下认识世界。(2)托幼机构干预:有固定的场所、有受过专业训练的教育者以及具备适宜的教育环境、设备和场地。(3)社区干预:侧重于医疗和福利救助。医院的康复中心、矫正中心和一些儿童福利院来开展。,婴儿脑的可塑性表现在,某些神经元在它们的功能尚未专门化的时候,可以取代那些受损的细胞。环境的改善也可以使受损伤不严重的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继续生长和传导功能恢复。 这说明,神经细胞损伤的补偿效果只有在早期发现、早期补救才有可能。,3、帮助特殊儿童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帮助他们进入主流社会4、对特殊儿童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二)充分促进学前特殊儿童潜能的发展生理障碍儿童:挖掘潜能,产生生理的补偿性功能或代偿型功能心理障碍儿童:帮助儿童认识自身障碍,行程学习的进取心超常儿童:使他们进一步提高,案例,舟舟,原名胡一舟,1978年4月1日,出生在武汉,先天性愚型儿。不会识字、不会计算十以内的加减法,智商只有30。 “弱智指挥家”,足迹遍布20多个国家。 2006年中国湖北舟舟交响乐团成立。,案例:2012年8月23日南方都市报:,哥哥黄浩斌从美国名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被录取到耶鲁大学读博,弟弟王嘉乐 ,13岁参加高考,成绩超过重本线,进入深圳南方科技大学,(三)有效预防学前特殊儿童第二障碍的出现生理的障碍会引发心理的障碍、智能的障碍,学前特殊教育可以有效预防学前特殊儿童第二障碍的出现,二、间接效益对特殊儿童家庭的意义(一)有助于家长认识孩子的特殊需要,并积极参与教育过程去帮助孩子 心理上接受行为上帮助,(二)有助于家长减轻精神和物质方面的负担 有专门机构教管,减轻家长精神负担 费用不高,大多数在家长能够支付范围内。,三、社会效益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1、特殊儿童在经济上变消费者为生产者,2011年6月南方都市报报道:智障男子“怡宝哥”自食其力踩三轮车沿公交车站点卖水(8路)。“阿姨,唔该帮我买支水啦,2文一支咋。”,(二)能有效减少社会承担的特殊教育和擦机机福利费用早期投入 纯粹的消费者变成生产者 减少后期资助/收益可能节约几百亿或几千亿 “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的经验都证明:残疾人有可能成为社会中有劳动能力的成员。如果从毕生的观点看问题,即使对那些有明显残疾或学习困难者,教育也是一项有积极意义的投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三)有助于我国精神文明的建设,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被歧视虐待,受同情保护,平等参与,特殊教育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一、学前特殊教育与学前普通教育逐步融合 回归主流不再让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截然分开,而是把两种教育体系尽可能地融合起来。,第三节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发展趋势,(一)回归主流的一体化融合教育 尽可能地把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安排在一起接受教育。20世纪60年代,回归主流运动。1、物理空间的回归: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在相同的学校或机构接受教育。2、社会交往活动回归:学习科学知识不在同一空间,但在一起进行社会交往活动。3、教学的回归:相互交往,特殊儿童接受个别化教育。,(二)全纳性的一体化教育 不考虑任何身体、智力、社会、情感、语言的条件,接纳一切儿童的教育。 三个层次:全纳性教育体系全纳性学校全纳性课堂,三个特征: (1)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级内教育所有学生;教育要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并能根据儿童的特殊情况提供特殊服务。(2)要成立特殊需要儿童工作小组,成员有:普通教师、特殊教育教师、家长(3)课程由一般课程和个别化教育计划组成,保证每个儿童都有同样的机会参加活动。,二、学前特殊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逐步走向专业化,(一)开设独立的学前特殊教育课程(二)学前特殊教育场所的布置与设计:分类设立专门活动室,如音乐教室、语音活动室、多媒体活动室、计算机室、手工教室、语训教室,都配有专门的设备和仪器。,三、学前特殊教育对象逐步包含了不明显的障碍儿童的教育,随着研究深入,人们发现有些儿童带有不易被发现的障碍,这些隐性障碍对儿童的发展极其重要,如果不及早采取教育和治疗措施,可能难以补救。如:精神障碍、交往障碍、学习障碍、人格障碍等。,目前存在的问题:,第一,教育机构规模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第二,学前特殊儿童入园、入学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2003年底,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等有关部门公布,全国约有06岁残疾儿童139.5万人,每年新增19.9万人。残疾儿童入学率为60%。第三,专业的学前特殊教育师资力量有待增强。,第二章 学前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本章主要内容,学前特殊教育的生物学基础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生态学基础学前特殊教育的心理学基础,第一节 学前特殊教育的生物学基础,一、生物学的基本观点生物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并揭示其发育规律的科学。特殊儿童的学习活动与个体大脑及神经系统发育水平及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儿童身心发展很大程度上要受生物力量的影响。生物学:强调遗传与基因的力量。,生物学基本观点:婴幼儿的语言、情感、行为都是生理原因造成的,是器官异常的结果,神经组织、生物因素或基因因素的异常是导致儿童出现发展障碍的根本原因。早期干预的成效如何,要看神经系统被经验改变的程度而定。,二、生物学在学前特殊教育中的应用生物学观点强调生物因素对婴幼儿发展的决定作用,因此更多着力于医疗模式。以生物学为基础的医疗模式主要在医院实施,重点对特殊婴幼儿的身体状况和发展历程进行监控,有利于特殊婴幼儿疾病、障碍的减轻。但纯粹的医学模式并不太适用于教育取向的早期干预计划,家长形成“重医轻教”的观念,会贻误特殊婴幼儿在关键期语言、智力、情感等方面的发展。,第二节 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生态学基础,一、发展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婴幼儿处在多元的生态环境中,影响其身心发展的因素必然是多方面的,而不是单一的。美国学者Sameroff(1987)研究发现:10项环境因素与儿童社会情绪和认知能力相关母亲心理疾病的长久性;母亲焦虑;父母态度以及母亲对孩子发展所持价值观;婴儿期母亲与孩子积极互动;家长职业;母亲的教育程度;弱势少数族群的身份;家人的支持程度;生活压力事件;家庭大小。,母亲儿童 互动过程导致发展问题举例,出生并发症,焦虑,性情异常,逃避,语言迟缓,二、发展生态学在学前特殊教育中的应用互动干预模式互动干预模式包括治疗(remediation)、再界定(redefinition)与再教育(reeducation)三种干预策略。,(1)治疗重在改变婴幼儿对父母的行为方式,治疗重点在于婴幼儿。例如:儿童被认定有某种疾病,干预主要针对疾病的矫治,通过改善儿童的状况,使其成为更有互动特质的家庭成员。儿童将更可能得到父母的照顾。,(2)再界定重在改变父母诠释婴幼儿的行为方式。改变父母自身的信念与期望,来促进良好的亲子互动。例如,父母可能因为孩子的问题或任性而不愿与孩子有积极的互动,但如果将视角转换到孩子其他更多可接受的特质,就会有助于促进良好亲子互动。,(3)再教育改变父母对儿童作为的方式,即引导父母如何养育子女。,第三节 学前特殊教育的心理学基础,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处于某种条件限制(刺激环境)下所产生的反应,个体学习到的行为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关系的联结,学习的过程是一种积累归纳的过程。特殊儿童的障碍通常表现出问题行为,教育者可以通过树立榜样行为、强化合适行为,削弱问题行为。,设定需要改善的行为及达到的目标,设立基线,选定增强物,设立奖惩制度,观察行为并予以奖惩,激发与巩固正确行为,定期检讨计划之效益并做出修订,二、认知发展理论,学习的重点在于形成认知结构,并在具体的学习情景中运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去认识、辨别以至于理解各个刺激之间的关系,增加自己的经验,从而改变认知结构。特殊儿童的障碍出现在认知加工能力(特别是语言、思维等高级认知能力)的缺陷上,而不是行为反应上。教学的重点应加强特殊儿童信息处理加工能力,改进其认知过程,完善其认知结构,提高教学训练的效果。,认知行为矫正模式:重视内部思想的矫正,而不仅仅是外部行为的矫正贝克(1985年)归纳了几种认知疗法的基本技术和手段:(1)识别认知错误(2)真实性检验(3)去中心化(4)监测紧张或焦虑水平,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学习者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自己喜欢且觉得有意义的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教师设计的教学表演,而是学习者个人经验的积累;学习不是对某个内容的片面曲解,而是学习者自己人生成长的历程。特殊教育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儿童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倡导合作学习,第三章 :学前生理障碍儿童的教育,主要内容:,一、学前视觉发展障碍儿童的教育二、学前听觉发展障碍儿童的教育三、学前身体病弱儿童的教育,第一节:学前视觉发展障碍儿童的教育,一、学前视觉发展障碍概述(一)视觉障碍的概念视觉障碍,也称视力残疾、视觉损伤或视觉缺陷。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不同程度的视力损伤或视野缩小,难能从事正常人所能从事的工作、学习或其它活动。 包括盲和低视力两类四级。,我国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制定了新的视觉 障碍鉴别标准中国视力残疾标准,注1.盲或低视力均指双眼而言,若双眼视力不同,则以视力较好的一眼为准。如仅有单眼为盲或低视力,而另一眼的视力达到或优于0.3,则不属于视力残疾范畴。2.最佳矫正视力是指以适当镜片矫正所能达到的最好视力。3.视野半径10度者,不论其视力如何均属于盲。,视野是指人眼球固定注视一点时所能看见的空间范围。正常人:60、75、60、100视野小于20度的人,只有把物体直接放在目光下才能看见。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人口数推算,约有0-6岁视力残疾儿童10.9万,占残疾儿童总数的6.20% 。全国每年新增0-6岁视力残疾儿童约1.6万,(二)造成视觉障碍的原因1、遗传与先天性因素遗传:白化病、先天性白内障、虹膜缺损、视网膜色素变性、小角膜等母体受侵害:风疹感染、甲状腺机能低下早产:暖箱高浓度的氧气环境中,刺激未成熟的视网膜组织,使其血管增生,继而在晶体后形成纤维团块。,(二)造成视觉障碍的原因2、疾病白内障:晶体混浊,通过晶体光线减少,视力下降沙眼:脏手揉眼所致,具有传染性角膜炎:增生、穿孔、疤痕视网膜脱落:视神经萎缩 ,(二)造成视觉障碍的原因3、意外事故外力性眼外伤化学品腐蚀热或辐射性眼外伤,二、学前视觉障碍儿童的主要心理行为特点(一)感知觉你认为,视觉障碍儿童的听觉和触觉比正常儿童更加敏感吗?听觉和触觉是他们认识世界、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刘艳红(2004)的研究表明,视力残疾的儿童听力损失出现率为41.5%,比普通小学生听力损失出现率19.2%高两倍。注:听力损失是人耳在某一频率的听阈比正常听阈高出的分贝数。原因:(1)先天性因素,影响视觉器官发育的同时也影响到听觉器官的发育;(2)视力残疾儿童对听觉有更多的依赖而使听觉系统受到更大的压力而引起的。,为什么我们会认为视觉障碍儿童听觉更灵敏呢?受过训练的盲童有较高的听觉注意力和较强的听觉记忆力。由于丰富的视觉信息,往往会忽略环境中一些线索声音。,触觉在视觉障碍儿童的学习和生活中起着其他任何一种感觉通道都不可替代的作用。手指触摸辨识盲文;脚底触觉辨识路面国外研究者让28岁儿童触摸一些物品,如钥匙、梳子、剪刀、几何图形来检验触觉鉴别能力,视觉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无差异。,2022/12/1,.,71,由于视觉的缺失,儿童丧失了认识世界的清晰的视觉感性材料,所以他们对事物的感知就会受到局限,造成视觉表象和运动表象的缺乏,方位和空间知觉形成困难,知觉的完整性差等消极特点。“盲人摸象”,二、学前视觉障碍儿童的主要心理行为特点(二)注意力的特点 视觉障碍儿童具有较高的听觉注意力 视觉障碍儿童具有较强的听觉选择性 视觉障碍儿童具有较高的听觉辨别能力 视觉障碍儿童对第二信号系统的注意大大加强。 视觉障碍儿童更容易将听觉、触觉、嗅觉等注意指向和集 中于某一具体事物上。,二、学前视觉障碍儿童的主要心理行为特点(三)记忆力的特点记忆力很强,听力记忆很强,长时记忆牢固缺乏意义记忆,只能靠机械记忆,二、学前视觉障碍儿童的主要心理行为特点(四)语言没有智力上的缺陷,听力敏锐,语言能力发展速度与生理年龄同步增长,语言水平完全可以达到同龄儿童的正常水平。不懂也不会用表情、手势和动作,帮助语言的表达。,二、学前视觉障碍儿童的主要心理行为特点,(五)思维思维水平正常,但由于他们对事物的感知受到局限,进行分析和推理就很容易产生错误的判断。缺乏视觉表象为形象思维提供素材;难以建立完整的触摸觉表象;缺乏形象经验,某些概念难以形成。,二、学前视觉障碍儿童的主要心理行为特点(六)个性特点盲童由于行动能力与经验的限制,以及无法看到行为的结果,多显得被动、依赖与孤弱。情感体验较细腻。易出现焦虑、抑郁的情绪,情绪活动不稳定。对自己的缺陷敏感,注意别人对自己的议论、看法,比较自卑。,二、学前视觉障碍儿童的主要心理行为特点(七)动作行为行动缓慢,步调与姿势不协调出现“盲态”表现为快速地摇头,按揉眼睛,偏着脑袋,以自己的手在眼前晃动做出光影摇曳的样子绕圈子转,表情呆滞,虚笑。,三、视觉障碍儿童的评估与鉴定(一)主观的早期发现1.目光呆滞,表情呆板2.走路胡乱躲闪,蹒跚不稳3.害怕有光的物体4.斜眼阅读或看东西5.看东西上身前倾、颈部前伸6.看细微物体时揉眼、皱眉、眨眼、眯眼7.阅读书籍过远或过近,三、视觉障碍儿童的评估与鉴定(二)客观的专业检查1.视力检查25岁的幼儿能够配合做一定的视力检查,可以用儿童图形视力表。5岁以上的可以用国际标准视力表,2.视野检查视野卡片:白色卡片上画两个同心圆,圆心为5毫米直径大小的黑圆点,两圆的半径分别为3厘米和6厘米,圆环用1毫米的黑线绘制。置于儿童眼睛平视高度一尺远处,遮盖其中一眼,另一眼注视中心不动,若不能看见内环,视野半径小于5,属于一级盲。若看不见外环,视野半径小于10,属于二级盲。,3.眼位检查双眼交替遮盖法:检查者坐儿童对面,将右手食指放在儿童水平视线的前方,让儿童注视手指。同时检查者用遮盖物交替遮盖儿童的两眼,先遮住右眼,然后迅速遮住左眼,仔细观察遮住左眼时,右眼是否转动。,四、对学前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干预(一)教育原则1.早发现、早诊断、早教育 原因:原因?后天?发生的年龄:5-6岁是个关键期,在此之前失明,其视觉表象不易保留,而此这之后失明,则可望使早期的视觉经验保持住,对以后的学习发挥积极的作用。 视力残存的程度如何?,四、对学前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干预(一)教育原则 2、多重感官协同原则合理利用残余视力充分借助听觉、触觉、味觉等其他感觉途径,提高他们的感知能力3、自然性原则 在自然情景中进行干预和教育,四、对学前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干预(一)教育原则 4、安全性原则 合理利用残余视力 避免其他感觉的过度疲劳 防止以外伤害5、全面性原则 日常生活、智力开发、品德和良好个性的培养。,四、对学前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干预(一)教育原则 6、持久性原则 要长期、不间断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和训练。,四、对学前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干预(二)教育内容 1、 视觉训练: 利用手电筒和颜色鲜艳的玩具 23岁的婴儿,看鲜艳颜色的图画,说出名称。 3岁之后,剪纸、贴纸、搭积木,走迷宫。 家长和教师要用语言描述,告诉儿童看到了什么。,2、听觉训练 听觉训练包括听觉辨别、听觉选择、听觉理解、听觉记忆等几个方面。(1)辩音游戏 让儿童听环境中的各种声音,分辨汽车声、铃声、动物叫声、各种乐器声,日常生活中的脚步声、开门声、切菜声等,让儿童分辨。,2、听觉训练(2)听觉选择游戏 让儿童在噪杂的环境中听指定的声音,要求儿童能维持听觉注意并有意识地把注意转移到某一具体的声音上面。如:让儿童听、数跳绳次数和皮球的弹跳次数;判断过往哪些汽车是空载的;取硬币、石子、小钢环等几种物件,每次取两种以上投掷,让儿童判断投掷的物品是否有硬币。,2、听觉训练(3)听觉理解游戏给儿童叙述一段话,故意将某些话说得很轻或者不说,让儿童联系上下文理解整个句子。要求儿童根据录音带提供的信息,说出其内容或做出其动作。(4)听觉记忆游戏 通过简短的顺口溜、听话表演、耳语传话、复述数字等游戏来训练。,3、触觉的训练教会视觉障碍儿童认识物体,家长和教师要在其辨认各种物体时,给予生动的语言描述。教给儿童一些触摸的方法:先整体、再局部、再整体;从头到尾;从上到下。掌握基本的分辨能力给儿童不同形状的几何实体,让他们用触觉分辨大小、粗细、长短、软硬、厚薄、光滑、毛糙等。,4、运动技能训练 视觉障碍儿童缺少活动动机,需要家长和教师给予鼓励和刺激。定向行走技能训练:培养视觉障碍儿童善于利用各种线索,如声音、气味来帮助自己定向,并采用辅助工具独立行走。,5、智力的培养视觉障碍儿童缺乏表象,难以形成正确的概念,主要应帮助他们认识周围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现象(四季变化、周围环境、日常生活用品、交通工具、蔬菜水果等),学习一些基本的概念(方位与距离、时间等)。,6、语言训练经常与孩子说话教孩子表达复杂的意思教儿童运用面部表情和姿态7、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鼓励儿童与同龄人交往培养儿童良好的个性正确运用语言与人交往,第二节 学前听觉发展障碍儿童的教育一、学前听觉发展障碍概述(一)听力障碍的定义听觉障碍是指由于传音系统或感音神经系统受损,导致听觉困难,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和语言的声音。前者为传导性听觉障碍,后者为感音神经性听觉障碍。,(二)听觉障碍的发生率 根据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资料推算,我国5,164万残疾人中,听力言语残疾人为1,755万余人,居各类残疾之首。 在听力言语残疾人中,014岁听力障碍儿童约占同龄残疾儿童的10.8,全国约有听力障碍儿童86.6万人。 0-7岁听觉障碍儿童74万人,每年新增2-4万人。,(三)听觉障碍的分类 1、按生理分,(三)听觉障碍的分类 如果儿童是在学会说话前(4岁)丧失听力,通常是由遗传或怀孕时所造成的,就称作学语前聋;如果儿童是在学会说话后(4岁)丧失听力,就称作学语后聋,(四)听觉障碍的原因1、学语前遗传原因 遗传性耳聋是指遗传物质即基因和染色体异常所致的耳聋,是先天性耳聋的一个重要因素,约占所有聋童的35%。 早产或难产 孕妇分娩时难产、早产、产伤引起的新生儿头颅外伤、缺氧等,影响神经及内耳,导致耳聋。母亲风疹,(四)听觉障碍的原因2、学语后中耳炎 由中耳发炎引起,是6岁以下儿童最常见的耳病。脑膜炎 是细菌或病毒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这种感染也可扩展到其它器官,包括脑和耳。药物中毒 有毒化学物质和某些药物引起感觉神经性耳聋。,二、听力障碍的鉴定(三)幼儿和不易测验儿童测验的方法1、反射测听法 新生儿对声音有条件反射 6-12个月的婴儿能向生源方向转动头部和身体2、受激反应测听法 用脑电图测脑电波活动的变化状况3、游戏法(3-5岁) 儿童听到声音就敲鼓、或者摇铃等,二、听力障碍的鉴定(一)纯音测听法 测量时播放音强为0-110分贝,频率为125-8000赫兹的各种纯音.(二)言语测听法 测验一个人对言语的察觉和理解情况,三、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一)感知觉发展1.视觉敏锐度更高,视觉记忆能力更好。(后天)2.知觉范围狭窄,知觉加工不完整。(视听结合)3.知觉的选择性、系统性和准确性不强。(试图最大限度强化自己的视觉,过分注重每一个细节,难以形成整体概念,影响思维条理性、层次性和清晰度,从绘画作品和书面表达中反映出来。),三、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二)注意的发展听觉障碍儿童优势兴奋中心主要保持在视觉感受区,其注意大都是由视觉刺激引起并保持的。听觉障碍儿童对一些新颖的、刺激强烈的、运动变化着的事物产生注意,故在生活、学习中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水平较低:视觉刺激引起的注意很难被保持。注意稳定性较差。知识相对贫乏,注意范围狭窄。,三、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三)言语的发展常言说:“十聋九哑”大声说话:60分贝听力损失在4055分贝,儿童推迟说话1年听力损失在5670分贝,儿童推迟说话2、3年,并带有发音缺陷。“半语子”听力损失在70分贝以上,又聋又哑五六岁以后发生听力障碍,儿童已有的语言技能不会丧失。,三、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四)认知与思维听觉障碍儿童思维主要依靠事物具体形象,他们能够掌握具体事物概念,不能掌握抽象概念。例如:动物、水果。思维具有明显的形象性(到了14、15岁):白大褂打针的、我不哭医生主要利用形象和动作思维来表达。,抽象思维的发展听觉障碍的儿童多半是通过列举概念的方法来阐明概念,而不是通过概念的内涵来揭示概念的,所以思维过程中容易出现扩大或缩小概念的错误。理发:妈妈理的还是理发店理的?答:不是理的,是买的。“买”的概念被扩大到了所有用货币的地方。分类能力发展缓慢。依据感知特点、生活情景分类。,关于聋童的智力发展特点 到目前为止,对聋生的智力发展问题仍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一种认为,聋生因语言发展的落后而引起思维发展的落后,从而也影响智力的发展。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思维不一定要靠语言,与语言概念相关的思维发展可能受到一些影响,但与语言关系不大的动作思维、表象思维则不会受到影响。 总的来讲,聋生的智力发展、学习的潜能都是存在的,但需要采用各种方法加以培养和训练。 从学业情况的调查材料来看,聋生在阅读方面较差,而数学方面的学业成绩较好。,三、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五)社会化发展听力语言障碍会妨碍社会交往,往往难于结交同龄的正常儿童,社交表现不成熟,愿意呆在家里自寻乐趣。容易产生自卑感,缺少自信心,情绪不稳定,容易发脾气。倾向于与同类儿童交往,使用自己的语言、表情、动作等交流系统,四、听觉障碍儿童的早期干预(一)考虑是否有医治的可能性传导性耳聋:中耳受损而减少传至内耳的信息,不会完全消失,可以医治神经性耳聋:耳蜗或听觉神经受损,全聋和重听,不可医治,四、听觉障碍儿童的早期干预(二) 进行早期干预的基础1、尽早发现听力障碍问题 生理方面,行为方面,四、听觉障碍儿童的早期干预(二) 进行早期干预的基础2、尽早佩戴助听器 5岁前佩戴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四、听觉障碍儿童的早期干预(二) 进行早期干预的基础3、进行师资培训 鼓励幼儿园老师学会手语,四、听觉障碍儿童的早期干预(三)听觉障碍儿童的语言训练 1、听觉训练 听觉察觉 是指听觉系统对听刺激的感受能力,或称听感受性。如:听到声音拍拍手 听觉注意 指聋儿在建立了听觉察觉能力之后,能排除来自各方面的无关刺激的干扰,把注意力集中在要听的内容上,养成聆听的兴趣和习惯。,听觉定位指在感知声音刺激后去寻找声源的测向定位能力。听觉识别 听觉识别是在聋儿已经熟悉声音的基础上,认识和识别各种声音所包含的意义和代表的事物。 如:分辩各种动物的叫声、交通工具的声音、区分语音等。,四、听觉障碍儿童的早期干预(三)听觉障碍儿童的语言训练 2、发音练习 包括构音器官运动、呼吸练习、嗓音练习等舌操、口腔操、呼吸操等。,舌头操的练习方法如下:(1)每天早晨,洗脸后对着镜子,舌头伸出与缩进各10次。然后,舌头在嘴巴外面向左、向右各摆动5次。(2)坐在椅子上,双手十指张开,放在膝盖上,上半身稍微前倾。首先,由鼻孔吸气,接着嘴巴大大地张开,舌头伸出并且呼气,同时睁大双眼,目视前方,反复操练35次。,(3)嘴巴张开,舌头伸出并缩进,同时用右手食指、中指与无名指的指尖,在左耳下边至咽喉处,上下搓擦30次。 接着,在舌头伸出与缩进时,用左手3指的指尖,在右耳下边至咽喉处,上下搓擦30次。(4)对着镜子,嘴巴张开,舌头轻轻地伸出,停留23秒钟,反复操练5次。 然后,头部上仰,下巴伸展,嘴巴大大地张开,伸出舌头,停留23秒钟,反复操练5次。,第三节 学前身体病弱儿童的教育一、病弱儿童概述(一)概念 长期患有慢性病,体质虚弱,并因此需要特别照顾和教育的儿童。 没有感观、肢体、智力方面的障碍,只是体弱多病。(二)病弱儿童的诊断 由专业的医务人员诊断,一般情况下孩子入园时家长会告知教师。 也有的入园后才由教师发现,若发现孩子异常,及早告诉家长。,一、病弱儿童概述(二)病弱儿童的类别(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糖尿病肾炎贫血、血友病癫痫,一、病弱儿童概述(二)病弱儿童的身心特征体能不足智力正常认知发展正常注意力不够集中,注意力的持久性差学习兴趣不大,情绪差依赖性强,自信心不足,交往能力弱,二、脑瘫儿童及其教育干预(一)脑瘫的定义 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内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脑损伤或发育缺陷所致的运动障碍、动作协调困难及姿势异常。,(二)分类1、按部位分单瘫:单个肢体受累; 双瘫:四肢受累,上肢轻,下肢重; 三肢瘫:三个肢体受累; 偏瘫:半侧肢体受累; 四肢瘫:四肢受累,上、下肢受累程度相似。,(二)分类2、按运动特性分(1)痉挛型: 痉挛是肌肉僵硬和紧张的意思。肌肉的僵硬使运动缓慢和笨拙。(2)震动型: 不随意运动增多,表现为手足徐动,缓慢地扭动样运动,舞蹈样动作, 震颤等,(二)分类2、按运动特性分(3)共济失调型: 失调是不稳定的摇晃运动的意思。以小脑受损为主。这种不稳定的运动只在小儿试图平衡、走路及手做事时见到。(4)无力型:往往是其他类型的过渡形式(5)混合型。许多脑瘫儿呈现出不止一种类型的特征,(三)脑瘫儿童的行为与心理1.运动障碍:运动能力低于,运动自我控制能力差。程度轻的只是手、脚动作稍显得不灵活或笨拙,严重的则双手不会抓东西,双脚不会行走, 有的甚至不会翻身,不会坐起,不会站立,不会正常的咀嚼和吞咽。 2.姿势障碍:在运动时或静止时姿势别扭,左右两侧不对称,有些严重的病例头部常不能像正常的孩子那样处于坚直正中位置,而是习惯于偏向一侧,或者左右前后摇晃。,(三)脑瘫儿童的行为与心理3.智力障碍 智力正常的孩子约占有1/4,智力轻度、中度不足的约占1/2,重度智力不足的约占1/4。 4.语言障碍有的语言表达困难,有的发音不清或口吃,有的为失语症,即能理解别人的语言,但自己无法讲话.5.视、听觉障碍近视或斜视,听力减退,(四)轻度脑瘫儿童在幼儿园的辅助性训练1、运动能力训练下肢训练:上下楼梯、平路行走、跨越障碍物等上肢训练:手提重物、传递物品、伸手取物、俯撑练习等精细动作训练:抓握训练、敲打乐器、搭积木、叠纸等协调训练:做操、拍球、推球、跳跃等,(四)轻度脑瘫儿童在幼儿园的辅助性训练2、生活能力训练 穿脱衣服、解系纽扣、进食、大小便等3、认知能力的训练 训练感知觉、认识周围事物4、语言能力训练 口腔肌肉的训练、发音训练、语言模仿训练、语言表达训练,(四)轻度脑瘫儿童在幼儿园的辅助性训练5、注意保护脑瘫儿童的安全 防止摔倒、碰撞 远离开关、电器、开水 提醒其他小朋友不要对脑瘫儿童进行碰撞,三 、癫痫症儿童及其教育干预(一)什么是癫痫 由脑损伤造成的,大脑对神经细胞所释放出的过多电流无法做有效的控制。表现为痉挛和抽搐的发作。 大发作:1分钟20分钟 小发作:几秒几十秒,(二)癫痫儿童发病时,教师应当学会紧急处理的办法1、保持呼吸道通畅 迅速将病儿仰卧,垫上枕头,松解其衣领和裤袋,将病儿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内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二)癫痫儿童发病时,教师应当学会紧急处理的办法2、防止患儿受伤 用毛巾、手帕或纱布缠裹的压舌板(或筷子)插在病儿的上下齿之间,防止舌咬伤。用床单、衣服保护病儿的各关节,不可强行按压肢体,防止肌肉撕裂及骨折。3、注意休息 病发过后,让病儿原地休息,不要立刻起来。,(三)教师对病儿的特别关注1、未发病期象对待正常儿童一样对待他2、教育全体儿童不要歧视癫痫儿童3、按家长的嘱咐按时为病儿服药4、密切关注,留意发前先兆5、保证患儿充足的休息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6、避免情绪激动,四、哮喘儿童及其教育干预 (一)什么是哮喘 呼吸道受阻塞、大量痰液分泌,所导致的呼吸困难。 原因:过敏、情绪波动、活动过度(二)心理特点 智力正常;感知觉、运动能力等正常,没有特别的不良心理状态。,四、哮喘儿童及其教育干预 (三)教师对哮喘儿童的特别支持1、发作时让儿童休息、喝水或服药。2、不安排病儿参加剧烈的运动3、避免受凉和情绪激动4、注意环境卫生,减少过敏源,2022/12/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