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骨折病人的护理课件.ppt
第二节 常见四肢骨折 病人的护理,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骨折的原因和分类熟悉骨折的概念、诊断和处理原则掌握骨折病人的护理,定义 骨折: 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中断称骨折。,常见四肢骨折的主要临床表现 一.锁骨骨折 二.肱骨髁上骨折 三.Colles骨折 四.股骨颈骨折 五.股骨干骨折 六.胫腓骨干骨折,一、锁骨骨折,好发于锁骨中外1/3处,多为斜形骨折,应注意臂丛神经和锁骨下血管损伤。骨折后近端受胸锁乳突肌的牵拉而向上、向后移位,远端因受上肢重量的影响而向下移位。,一、锁骨骨折,临床表现: 局部疼痛、肿胀、肩关节活动时疼痛加重。 畸形、异常活动、患侧肩下垂。,一、锁骨骨折,处理原则: 三角巾悬吊:3周 手法复位8字带固定 手术切开复位固定,1.肱骨远端内外髁上方的骨折,二、肱骨髁上骨折,处理原则: 持续骨牵引 手法复位和石膏托固定 手术切开复位固定,二、肱骨髁上骨折,1.指桡骨下端3cm范围内的伸直型骨折,以中、老年有骨质疏松多见,2.病因:间接暴力,三、Colles骨折,3.临床表现:Colles骨折具有典型的畸形: 侧面观呈“餐叉样”畸形, 正面观呈“枪刺样”畸形,三、Colles骨折,1.是指股骨颈与基底部之间的骨折。老年人常见,2.病因是拌倒时扭转伤肢,暴力传导至股骨颈,引起断裂,四、股骨颈骨折,四、股骨颈骨折,4.临床表现:主要有患肢缩短、内收外旋、屈曲畸形,四、股骨颈骨折,5.处理原则: 持续皮牵引 持续骨牵引 手法复位内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四、股骨颈骨折,1.指股骨小转子以下、股骨髁以上部位的骨折,多见于青壮年。,五、股骨干骨折,3.临床表现:股骨上1/3骨折:近段骨折段呈屈曲、外旋、外展畸形,远段骨折段向后上移位股骨中1/3骨折:移位视暴力方向而定股骨下1/3骨折:远段骨折段向后移位,近段内收向前移位,五、股骨干骨折,1.发生于胫骨平台以下至踝上部位的骨折,以青壮年和儿童多见,为长骨骨折中最为多见的一种。,2.病因:多为直接暴力所导致,3.临床表现同一般的骨折,六、胫腓骨干骨折,4.处理原则: 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 跟骨结节骨牵引 切开复位内固定,六、胫腓骨干骨折,七、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 加强营养 预防便秘 满足其生活需要,七、护理措施,(二)病情观察: 观察生命体征、神志 给予补液、输血、补充血容量 休克的护理,。疼痛护理 一、致痛因素 1、手术切口疼痛在术后3天内较剧烈,以后渐轻 2、骨折后继发感染所致疼痛,发生在创伤3日后,进行性加重或搏动性疼痛,皮肤红、肿、热、痛,伤口有脓性渗出后有臭味。 3、组织缺血疼痛:肢体剧烈疼痛,进行性加重,肢体远端缺血体征,七、护理措施,(三)疼痛护理: 评估疼痛原因 24h内局部冷敷 24h后局部热敷 患肢抬高、制动 药物镇痛 执行操作时注意事项,。(四)维持循环功能,减轻肢体肿胀 1、消除影响因素 2、选择合适的体位 3、止血、止痛,肢端血供情况,“三禁”。,七、护理措施,(五)预防感染监测有无感染症状体征:红、肿、热、痛及波动感。加强伤口护理合理应用抗生素体位:变更体位,预防坠积性肺炎,(六)保持有效牵引 1)维持牵引有效: 防止松脱 保持正确位置 重量不随意增减 牵引绳不随意放松 2)维持有效血液循环,牵引的并发症及预防,足下垂 压疮:卧气垫床 坠积性肺炎:深呼吸、有效咳嗽 便秘:多饮水、高纤维食物、按摩 血栓性静脉炎:功能锻炼,操作中的配合 1)摆好体位,一般取功能位 2)覆盖衬垫 3)浸透石膏 4)石膏包扎 5)捏塑 6)包边 7)标记 8)干燥 9)开窗:石膏未干前,石膏固定病人的护理,3、操作后的护理 石膏干固前的护理:(1)加快干固: 24-72h,灯烤(2)搬运:手掌平托、避免折断(3)体位:卧硬板床,8-10小时翻身 四肢:抬高患肢; 石膏背心:避免胸腹部受压 下肢:防止足下垂(4)保暖,石膏固定病人的护理,2)石膏干固后的护理 严格床头交接班 抬高患肢 观察血液循环:评估“5P”征(疼痛、苍白、感觉异常、麻痹、脉搏消失) 石膏:有无潮湿、变形、过紧、过松 感染迹象:生命体征变化、异味,石膏固定病人的护理,(八)并发症的护理1、脂肪栓塞2、血管神经损伤及骨筋膜室综合征3、坠积性肺炎和压疮,护理措施,(九)科学指导功能锻炼1、帮助患者认识到功能锻炼的重要性2、认真制订锻炼计划3、医护人员的指导,护理措施,健康教育,小 结,思考题,1、骨折病人的疼痛护理?2、骨折牵引病人的护理?3、骨折石膏固定病人的护理?4、骨折后并发脂肪栓塞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