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蜇伤课件.ppt
.,1,毒虫咬伤的诊断和治疗,.,2,毒虫咬伤的诊断和治疗,1,概述2,发病机制3,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4,介绍几种常见的虫咬伤5,病例展示,.,3,概述,常见动物咬伤对人体的伤害分三类 :1,对人体的伤害多局限于叮咬部位,全身反应常见于继发性的过敏反应,如:马蜂、大黄蜂、蝎、蜈蚣;当成批毒虫如马蜂群起攻击青壮年者也可造成严重伤害,马蜂蛰伤引起死亡的事件常有发生,应予注意。2,咬伤后引起全身毒性反应,表现为肢体的肿胀、疼痛,咬伤部分的坏死,严重者引起多系统损害,甚至危及生命,如:毒蛇咬伤。3,本身无明显毒性,但能传递寄生微生物,引起其他微生物的感染,严重者危及生命,如:蚊虫叮伤、跳蚤叮伤、蜱虫咬伤等,寄生微生物所致的疾病偶然性较大,预防困难,防范重于治疗。,.,4,二、发病机理,毒虫毒液中含有如激肽、蜂毒肽等多肽类物质,透明质酸酶、磷脂酶A等酶类,和5羟色胺、组胺等胺类物质。可产生神经毒性、血液毒性和细胞毒性等,引起病人伤口局部剧痛、水肿、瘀斑、甚至坏死,严重者可出现全身过敏反应,休克,溶血,肌损伤,神经麻痹,意识丧失,抽搐等,甚至出现MOSF而死亡。,.,5,发病机制,毒虫毒素,多肽类物质,酶类,胺类物质,神经毒性、血液毒性和细胞毒性。,伤口局部剧痛、水肿、瘀斑、甚至坏死,严重者可出现全身过敏反应,休克,溶血,肌损伤,神经麻痹,意识丧失,抽搐等,甚至出现MOSF而死亡。,.,6,蜂螫伤,.,7,蜂螫伤,病因与发病机理 蜜蜂、黄蜂和马蜂最常见,蜂的腹部后节内有毒腺,与蜂的管状尾刺相通,蛰伤人时射出毒液,注入组织中。蜜蜂尾刺有逆钩,蛰入人体后,会留在局部蜜蜂毒液为酸性。黄蜂毒液为碱性,比蜜蜂毒性更强。蜂毒含组胺、5-羟色胺、透明质酸酶、磷酯酶A、胆碱酯酶等蛋白酶类、致敏物质、缓激肽、和血清素等,造成神经毒、心血管毒、溶血毒、肌溶解、凝血障碍等毒性反应,可引起局部及全身症状,并可引起过敏反应和MODS。,.,8,临床特征与诊断,1当地存在有上述毒虫生活的环境和伤人记录,多见于春、夏较暖季节。2患者有毒虫接触史或发现毒虫及被打死的毒虫。3检查被咬部位肿胀处的细小咬、蛰痕及毒刺等。4有相应的临床表现 。,.,9,临床特征与识别 局部表现:受伤部位刺痛,随后出现触痛、痒感和红肿。若伤口内遗留有蜂刺,则易引起感染,一般情况下,局部症状可于数小时内自行消失。如蛰伤头、颈、胸部和上肢症状多严重,,.,10,全身症状:全身不适,乏力,头昏、发热、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全身震颤、痉挛或瘫痪,对蜂毒过敏者还可出现皮肤荨麻疹、气喘、呼吸困难、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黄蜂马蜂蛰伤比蜜蜂更严重,常有溶血、血红蛋白尿,因急性心、肝、肾等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11,毒虫咬伤的治疗,1,局部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外用激素、抗感染等);2,系统治疗:抗过敏;抗炎;抗感染;预防并发症及合并症;,.,12,蜂螫伤,蜜蜂与马蜂,.,13,.,14,蜂螫伤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红、肿、热、痛;# 严重者出现的过敏反应;# 毒性症状:恶心、呕吐、腹痛等,.,15,蜂螫伤的紧急处理,拔出毒刺,注意在拔除蜜蜂刺时不要挤压毒囊;中和毒素,黄蜂毒液呈碱性,可用弱酸性溶液冲洗;蜜蜂毒液呈酸性,可用3氨水或23碳酸氢钠或肥皂水冲洗,确信伤口内已无蜂刺,局部消毒水消毒;冷敷,以减少肿胀和疼痛,一般不要在伤口上直接用冰敷。若先前有被蜂螯的记录,下次如再被螯到,有 35-60% 的机会会造成过敏性休克;,.,16,蜂螫伤的过敏反应,部分患者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全身性的红斑、风团,瘙痒明显,严重者可急性喉头水肿、肺水肿、过敏性休克等 。,.,17,病例展示,蜜蜂叮伤,.,18,病例展示,蜜蜂叮伤,.,19,过敏反应的处理,1,糖皮质激素抗炎、抗过敏,扑尔敏、非那根、葡萄糖酸钙抗组胺。2,有过敏性休克表现者,注意监测血压,予以补液,肾上腺素抗休克治疗。,.,20,蜂螫伤所致的严重并发症,肾功能衰竭:早期表现为血红蛋白尿,中后期表现为少尿、或者无尿。发生机制:蜂毒溶血毒素引起溶血,导致红细胞大量破坏,血红蛋白入血,阻塞肾小管,引起肾功能不全。处理:予糖皮质激素抗毒素,控制液体量,利尿防止肾小管阻塞,若红细胞计数进行性下降,血红蛋白尿不能纠正,应尽早行血液透析治疗。,.,21,蜂螫伤的预防,预防比治疗更重要,对蜂蛰过敏的症狀,通常一次比一次严重; 请专业人员去除居家附近的蜂巢; 户外不要赤脚或穿拖鞋; 在户外避免穿花色或鲜亮的衣服; 避免使用香水等含香料的物品;在户外穿长袖、长裤;不要去招惹蜜蜂;,.,22,昆蟲咬傷及螫傷,痕癢,腫脹,疼痛,刮去毒針,冷敷傷處,抗过敏、抗感染,预防并发症,留院观察,.,23,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