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 课件.ppt
三国鼎立,三国鼎立,第16课,学习目标:识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交战双方、时间、特点、结果,三国的建立,三国经济概况;分析:曹操统一北方和三国鼎立形成的原因;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自主学习】 要求:( 1)认真阅读课文,完成自主学习;(2)在阅读课文时,要边阅读边勾画,对重点知识作出重要标记;(3)规范书写,认真完成;(4)力争把自主学习部分全部掌握。,要求:1、时间5分钟2、组内统一 【自主学习,夯实基础】 对于基础知识的答案,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订正,讨论疑难,并背诵记忆,准备教师检查。,一、激情投入,小组讨论,1、经“光武中兴”到105年,全国人口达5300万,可东汉末年,只剩下760万,2、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蒿里行,东汉末年的景象!,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匈 奴,刘 璋,刘 表,袁 术,张 鲁,袁绍,曹操,官渡之战,一、官渡之战,官渡之战的经过,十万人,三四 万人,曹 操,袁 绍,公元200年,官渡,官 渡 之 战,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以少胜多,乌巢,作用: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官 渡 之 战,200年,袁绍(10万)和曹操(3 万4万),以少胜多,曹操胜利 袁绍失败,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归纳:,合作探究一: 官渡之战中曹操为什么能以少胜多打败袁绍?,曹操:,政治: (1 )挟天子以令诸侯 (2 )重视人才,经济:招募流亡的农民垦荒,组织士兵耕田,军事:战术得当(火烧乌巢),袁绍:,骄傲轻敌,不能听取正确意见,官渡之战后的第6年,即建安207年,53岁的曹操曾作诗龟虽寿,其中有诗句: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你认为曹操在统一了黄河流域后,他又有怎样的千里之志、不已壮心呢?,统一中国,念奴骄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宋苏轼),二、赤壁之战,1、孙权、刘备势力的扩张,2、赤壁之战的经过,曹,刘,孙,孙、刘联军,刘,刘,刘,刘,赤壁之战,曹军,赤壁之战,二十万,五万,以少胜多,作用:,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08年,赤 壁 之 战,曹操(20万)和孙刘联军(5万),以少胜多,曹操失败 孙刘联军胜利,公元208年,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归纳:,火烧赤壁,2、曹操的骄傲自满情绪;,1、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3 、孙刘联军及正确战术;,4 、最根本的是当时统一的客 观条件尚未成熟。,为什么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取胜,而赤壁之战曹操在占据优势的条件下反而失败呢?,合作探究二:,总结:,200年,袁绍,曹操,袁绍失败曹操胜利,208年,曹操,孙权刘备,5万,20多万,3-4万,10余万,曹操失败 孙刘联军胜,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骄兵必败,我们宣誓:,做为新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要牢牢记住毛泽东同志的“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句名言,做一个勇于创造、刻苦拼搏、谦虚好学的人。,三、三国鼎立的形成,2、三国经济的发展,1、三国的形成,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定都成都。,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魏,蜀,吴,三国鼎立形势图,请结合课本上的描述,动手设计一幅三国鼎立简要示意图,要求能体现方位,并标明政权名称。,我是小小设计师,合作探究三:,魏,蜀,吴,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形成,设计,1、曹魏重视农耕,魏国修建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的生产明显恢复和发展起来,出现 “家家丰足,仓库盈溢” 的现象。,翻车,屯田,四、三国的治理与开发,蜀国的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2、蜀国的治理与开发,吴青瓷羊,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吴国的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吴国船只,3、孙吴开发江南,230年,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这是大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录。同时也说明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课堂回味,历史使人智慧,一种局面:两大战役:三分天下:四个人物:五个时间:,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魏蜀吴,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200年、208年、220年、221年、222年。,三国鼎立,系统总结:,考验你的时刻到了!,1、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是(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2、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关键一战( ) A、赤壁之战 B、官渡之战 C、巨鹿之战3.三国时期,第一个称皇帝的人是( )A.曹操 B.曹丕 C.刘备 D.孙权,B,A,B,1、轻松闯关,4、三顾茅庐、七擒七纵、空城计、借东风这些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民间故事与哪个人物有关( ) A曹操B刘备 C孙权D诸葛亮5、杜甫的诗句:“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赞扬的是( ) A.刘备 B.诸葛亮 C.曹操 D.孙权,D,B,6、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的“志”在何处( ) A.统一天下 B.消灭袁绍 C.废汉称帝 D.建立魏7、“今民困国虚,决战之资,唯仰锦耳”反映的是三国时期哪国的情况( ) A.蜀国 B.魏国 C.吴国 D.东晋,A,A,找一找:哪里错了?,下面这些歇后语都出自三国故事,请补上后半句。 周瑜打黄盖, ; 关公面前耍大刀, ; 刘备借荆州,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不自量力,有借无还,3、三国知识问答,随堂检测答案,1 、A 2、C 3、D 4、C 5、A 6、A7、D 8、A 魏 B 蜀 C 吴 a 洛阳 b 成都 c 建业9、(1)魏 蜀 吴 (2)周瑜 (3)赤壁之战 时间:208年 交战双方:曹操与孙刘联军 结果:曹操失败 孙刘联军胜(4)官渡之战(5) (1)政治:挟天子以令诸侯 重视人才 (2)经济:招募流亡的农民垦荒,组织士兵耕田 (3)军事:战术得当(火烧乌巢),【课后拓展】,自己动手,设计一个表格,统计我们以前学过的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内容包括:战役名称、作战时间、作战双方、结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