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交融是必由之路》演示文稿课件.ppt
文理交融是必由之路,季羡林,教学目标通过本文的学习,了解书评与读后感的区别通过本文的学习,明确文理交融的重要性学习季羡林先生自然朴实的文风和严谨谦虚的治学态度。教学重、难点通过本文的学习,了解书评与读后感的区别学习季羡林先生自然朴实的文风和严谨谦虚的治学态度。,导入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科学人文 和而不同了解了 “科学求真”、“人文求善”那么,艺术又是求什么呢?“艺术求美”。只有科学的美,没有艺术的美,是残缺的,反之亦然。因此,艺术和科学是可以交融的。今天我们学习一篇由科学与艺术的交融一书及文理交融是必由之路。,读后感和书评的区别:明确:本文是一篇读后感,是季羡林先生读吴全德和科学与艺术的交融纳米技术与人类文明,所写的读后感,也有人会评,那这是否是一种书评呢?,相关知识,1、从定义上看: 读后感,是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或读了一段话,或读了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书评,评论或介绍书籍的文章,是以书为对象,实事求是的,有识见地分析书籍的形式和内容,探求创作的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和艺术性,从而在作者、读者和出版者之间构建信息交流的渠道。,2、从表现手法看: 读后感多用夹叙夹议,必要时借助抒情的方法。 书评则公认有趣而充满智慧,实事求是分析。 3、从侧重点看: 读后感侧重“读”后有所“感”。 书评侧重评论或介绍书籍 。,小结: 本文是一篇读后感,具备读后感的基本特点和思路,即先交代读了何书,然后对该书做总体评价,接着介绍书中主要内容、观点(或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再针对这些内容或观点谈读后感受、认识。请根据这一特点,理清课文的思路。,(二)走近作者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精通12国语言。曾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2009年7月11日北京时间8点50分,国学大师季羡林在北京301医院病逝,享年98岁。 季羡林的学术研究,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散文随笔有:清塘荷韵、赋得永久的悔、留德十年、万泉集、清华园日记、牛棚杂忆、朗润园随笔、季羡林散文选集、泰戈尔名作欣赏、人生絮语、天竺心影、季羡林谈读书治学、季羡林谈师友、季羡林谈人生、病塌杂记 、忆往述怀、新纪元文存等。 季羡林被奉为中国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对此,季羡林在他的病榻杂记中力辞这三顶“桂冠”。,季羡林曾被授予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中称:“智者永,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三)、吴全德,电子物理学家、电子物理教育家。194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任教于物理系,1952年转入北京大学,任教至今。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长期从事光电发射材料、埋藏有金属超微粒子(纳米粒)的薄膜、薄膜的成核生长机理等研究,是我国光电阴极理论研究的开拓者,在国际上最先解开银氧铯光电阴极发射机理之谜。提出金属超微粒半导体薄膜光电子发射模型和固体基质中超微粒子的成核、生长理论,国际同行称之为吴氏理论。对光电子发射和超微粒固态基质薄膜物理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文本阅读 (一)本文是一篇读后感,具备读后感的基本特点和思路,即先交代读了何书,然后对该书做总体评价,接着介绍书中主要内容、观点(或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再针对这些内容或观点谈读后感受、认识。请根据这一特点,理清课文的思路。(二)文章用大量的引用来阐述科学与艺术交融的主要观点,也由此引发作者自己的观点,请梳理这些引言,看看哪些是吴全德在自己的书中引用的名言,哪些是季羡林自己引用的名言,这些引言分别起什么作用。 (三)筛选文章关键语句,说说吴全德和季羡林的主要观点和见解是什么。,整体阅读,感受文本: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划分段落: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 由自己“天人合一,文理互补”的学术讲座引出吴全德院士的新著科学与艺术的交融纳米科技与人类文明。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第8自然段): 结合吴全德先生的书论证科学与艺术交融的重要性,肯定吴全德先生著作的价值和意义。 第三部分(第9自然段第11自然段): 总结观点文理交融是学术发展前进的必由之路,并推荐此书。,学生自主阅读,筛选主要信息 (一)吴全德科学与艺术的交融中的主要观点和见解是什么? 认为科学与艺术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或者联系。 强调艺术中“美”与“妙”的区别。 强调了“开发右脑”。提倡应着重开发右脑,这样就能提高艺术鉴赏力,提高创新欲望,容易激发灵感,令人心平气和、生活平静与协调。,季羡林对科学与艺术的交融有何评价? “真是一部好书。” “引人入胜,给人以无穷无尽的启悟,发人深省。它给科学与艺术架上了一座可靠的桥梁。” “对科学与艺术交融问题讲得最全面、最彻底、最有系统的,还是吴全德教授的这一本书。”,科学与艺术的交融中引用了哪些名人的言论和看法?哪些是直接引用,哪些是间接引用?书中引用这些言论有何作用? 直接引用: 蔡元培先生美术与科学的关系:“科学虽然与美术不同,在各种科学上,都有可以应用美学眼光的地方。” 鲁迅:“皆所以致人性于全,不使偏倚,因此见今日之文明者也。”,爱因斯坦:“真正投身于科学事业的人是对自然和谐与美的追求。” 庞加莱雷:“科学家研究自然是因为他从中得到快乐;他从中得到快乐是因为它美,是根源于自然各部分和谐秩序、纯理智能够把握住的内在美。” 德国数学家魏尔:“我的工作总是尽力把真和美统一起来,但当我必须在两者中挑一个时,我通常选择美。”,间接引用: 鲁迅科学大教篇中指出,仅片面地推崇科学,人生必大归于枯寂。他又指出,人类所当希冀要求者,不仅是牛顿,也应有莎士比亚;不仅要有玻意耳,也要有拉斐尔那样的画家;既要有康德,也必须有贝多芬;既要有达尔文,也必须有卡莱尔似的著作家。 德国科学史家菲舍尔认为,所有伟大的科学家都追求美的感受,他们懂得从美学中获得科学灵感,从而揭示自然界的真理。 引言的作用: 说明了科学与艺术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就是不“全”,“科学与艺术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或者联系,这一点是无可怀疑的”。,季羡林由科学与艺术的交融引发了自己的什么观点? 科学与艺术的交融是一个事实,是无法否认的。 在21 世纪,文理交融是学术发展前进的必由之路,这一点我是敢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