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教学教学心得体会范文两篇.docx
思想品德教学教学心得体会范文两篇思想品德教学教学心得体会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初中教学工作而言挑战与机遇并存,而思想品德课作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重要课程,其教学质量的高低对学生的学习及社会生活等方面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1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现状及问题概述近年来,在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工作的理念及方法也产生了较大的转变,教学成果与成绩突出。而从全局来看,仍存在影响教学质量提升的一系列问题,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以及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具体如下:教学观念陈旧且以硬性灌输为主:在目前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且存在片面化的误区。一方面,有些教师的思想观念仍以“应试”为主,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的与作用认识不足,领悟不深。对该课程的评价标准也单一凭借学生的考试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挥和创新精神。另一方面,部分教师认为思想品德课教学应以灌输为主,即通过死记硬背来掌握学习内容。这无疑偏离了新课程改革的思路,即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思想。教学方法单一且手段相对滞后:受思想品德学科理论性教强特点的限制,教师多运用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对多媒体教学工具的使用及案例教学的掌握还不全面。在这样的教学方法下,学生学习兴趣下降,难于应对灵活题目的情况,也不能很好地实现知行统一教学目的。此外,在教学手段方面,有些思想品德课教师刻意的减少讲课内容而盲目地看重学生主体的地位,这使得学生很难抓住重点。还有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着重添加了课外信息来吸引升学生的注意,但同时也导致了“丢了西瓜拣芝麻”而最终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除此之外,还有相当部分的教师和学生对思想品德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无需像学习语文、数学那般花费的太多时间和精力,只要在考试时简单应对即可,这使得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那么教师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总之,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当前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其教学质量的提升势在必行。2.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质量提升的对策牢固树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新理念:首先,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思想品德教学主要是加强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以帮助达到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的目的,而不单只是为“应试”而教学。其次,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单一的以学生成绩来评学生优异的观念,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创新及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评价。第三,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转变自身学生观、教学过程观的角色意识,充分认识到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双向互动的对话交流过程,而学生是思想品德学习的主体,即在教学中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正确进行自身角色定位,在教学中,加强与学生的思想、知识与情感交流,优化初中思想品德教学。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为践行新课程思想理念,提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质量,对教学方法进行实时更新,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学习的兴趣,还能在某种程度上培养与完善学生的实践能力。注重使用实际教学法: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要将实践与理论学习相结合,在实中将理论渗透进去,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能对生活的具体实例产生深刻的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利用实践教学法,通过模仿现实生活情景,使初中的思想品德课堂理论教学真正地走入具体生活之中,更好地为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提供更为熟悉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最大化地激发学习的积极和主动性,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打好基础。此外,思想品德课教师也可以通过组织“正确认识与评价自己”的相关活动,让学生踊跃地进行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进一步加深让学生在这一实践活动中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使分层教学法与因材施教相结合:这种方法是能够充分体现新课改精神的并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它是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的基础上,强调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归属于因材施教的分层教学。例如,在进行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法律就在我们身边”的讲解时,就需根据学生基础的不同,制定差异化的教学目标,以帮助学生能够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与观念,培养法律知识素养,以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法律的相关知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既是在对教学目标明确后,展开分层次教学。它主要将学生分类为三层次:建立学习小组,根据知识的难易层次,分别实施不同层次的教学,重点帮扶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使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并结合基于问题的教学法,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学会运用所学的相应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利用分层教学法以及基于问题教学法进行教学,利于学生激发学习兴趣以及提升教学效果。多方培养初中思想品德教师骨干:学校应该加强对思想品德教师骨干队伍培养的重视。学校不仅要鼓励教师认真掌握与时俱进的教学思路与方法,还要加强其对自身职业道德素养的注重,将最大的责任心与工作热情投入到日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为学生做表率,这样才能够指引学生提高思想品德学习水平。与此同时,学校需加强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师的考核管理,对每位教师都要进行阶段性考评,包括课堂教学评测与学生测评等,对于成绩不合格的教师,可以实行末尾淘汰制度。而对于成绩优异的教师,应给予奖励。这样才能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关键作用。总之,提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质量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需从思想品德教学理念的转变、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及培养初中思想品德教师骨干等几方面共同努力,这样才能有助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迈上新台阶。思想品德教学心得体会之二思想品德的课程标准要求加强教学的过程性、学生学习的体验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教育方式上,更要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作为终极目标,摆正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思想品德的综合知识和学生的亲身体验为载体,不断地诱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动机。我根据一年来在思想品德新课程教材运用过程中的经历,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一、应用中的感悟与收获1、给学生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也明显增强。课改前,课堂上我们以讲为主,使劲向学生灌输知识点,学生却不一定领情,老师也累得要命,费力不讨好。我也曾苦苦思索怎样改变面临的困境。新课改的试验和尝试,给了我极大的震动,赋予我比较全新的教学理念。只要把课设计好,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放手让他们去探讨,效率会明显提高。当然,老师要把握好课堂得控制力,并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实践证明,学生是愿意表现自己的,他们需要更多的鼓励和引导。2、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初步形成课改前,教学内容知识性很强。课改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新课程下,学生也掌握了一定的教学资源。从第一节课开始,我就对学生说品德课上积极参与的态度最重要。在上课交流的过程中,注意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和性向。学生讲得精彩的地方,我给予及时称赞。对于讲的不太好的学生也总是鼓励。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犯错误,也会受社会上不良影响,反映在课堂上,想法有错误有偏激,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要有关爱之心、理解之心、宽容之心。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在人格上要充分尊重学生,对他们的缺乏和错误要理解、宽容,很难想象一群互不尊重对方的人能将很好地互相合作的。同时需要教师要具有亲和力(包括课内课外),不要居高临下。作为教师,对学生要耐心引导。久而久之,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态度,自然愿意和教师亲近,课堂上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和困惑无保留地和教师同学交流。和学生的交流,我有时有和朋友聊天的感觉。学生处于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他们的思维也处于活跃、流畅的状态,这样才可以使各种观点自由畅通,可以为个性的发展提供最为广阔的空间。在宽松、民主的氛围中,学生才可以集中精力思考问题,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教师要抛弃所谓的“师道尊严”,要把自己作为平等活动的主体,学生才可能在课堂上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让课堂洋溢出宽松、和谐、愉悦的气氛,学生才会把课堂当作吐露自己心声的场所,这样才能启动学生的积极性、自发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真情投入,有话说、想说话;真情流露,说真话,说心里话。教师要无偏颇、无成见、无条件地关注全体学生,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平等参与活动的机会。在我的思品课上,不管是什么层次的学生,都愿意起来交流自己的看法,课堂气氛也是轻松和谐的,我想这就是课改带来的新变化。3、突出了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指导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是思想思想品德课的一大特点。首先,我坚持搞时事演讲活动。鉴于现在每节课只有40分钟,我在每节课的开始1分钟,学生都要进行时事演讲。时事演讲依据学生集体订阅的时事杂志,内容一般选自国内外有意义的大事,同时与每课内容有些联系。如在网络交往新空间演讲时,学生讲了因为迷恋网络,初中生荒废学业故事和年轻人被不良网友设陷阱诈骗的故事,增强了说服力,起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当然,从选材到评价,教师要指导。其次,思想品德内容基本都是围绕学生的成长来设置的。如果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来进行,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小组合作探究效果明显以往的教学中,学生活动很少,有时也能让学生讨论一下,但那基本是教师提问题,学生顺着教师的思路想一想,学生被动式学习没有太大改观在学校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大背景统一安排下,我根据思想品德课的特点,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我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模式:一是小组间的互相检查。每节课前都拿出3分钟左右的时间由组长对调互查,检查上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根据掌握程度给出一个分数,当场公布。掌握不好的小组要提出批评,由组长课后组织组员反思与改进。第二个模式是小组内的讨论合作。根据每节课内容,设计一些需要学生间讨论的环节问题,这是一个发挥学生主动性,培养自尊自信得过程。通过兵教兵的合作学习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5、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现行教材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联系很大,课上通过对一些活动题的交流与合作,可以最大限度的引起学生的注意,如果让他们带着问题再去交流,有时候,会从学生身上得到意想不到的答案,尽管他们的语言不是那么丰富,条理也不是那么清晰,但能超出老师的预期效果。二、遇到的困惑与不足1、教师角色的转换需要更彻底。尽管尝试了一年的时间,想了很多办法,作了很多探索,但我自己觉得,在我的脑海里,仍然没有彻底摆脱我作为老师对学生的控制力,这种或隐或现的旧思想仍然时而影响着我,左右着我。有时候情不自禁的出现大包大揽的现象,始终不敢放手让开,生怕学生做不好,做不到,尽管我每节课后总要反思,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垄断和霸道的现象,其实说到底,这是我自己思想观念没有很好更新的结果,不相信别人,其最终结果只能导致别人就不会有创新,不愿意为之突破,学习起来自然就不会发挥最大的主动性。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动者,是知识的主人,是认知的主体。活泼好动的青少年一一初中学生,求知欲较强,善于表现自己,因此作为我们教师在课堂中应根据学生的特点,给学生提供充分发表见解、张扬个性的空间,鼓励、帮助、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探究、讨论、合作与交流活动,锻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老师做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促进者、引导者,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2、如何育人,这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我们评价学生的主要指标。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这一观点。重视对学生德育方面的引导和教育,文化成绩差一点不要紧,只要能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就是一种进步。但在考试是指挥棒的影响下,从我个人的影响来说,是很难改变这一状况的。3、如何采取更为有效的评价方法。目前以分数为主的量化评价方式重在学生个体评价和课堂评价,时间长了,会导致学生带有功利主义的错误趋向,甚至会出现重智育轻德育的苗头。我认为这是非常不好的现象。上学期我们在稷下中学听了一节展示课,课上老师的评价之一就是要给学生买笔芯。在评课的时候,有的老师就问,给学生买笔芯是谁买?这位老师说是自己掏钱,在肯定了这位老师这种舍己为人的品质之后,实验中学的一位老师就提出来这样做也不对,因为教育以育人为目的,既然是育人,就不能单纯以物质奖励为主,更要让学生知道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为谁而学,怎样学,懂得了这个道理,才会达到我们教育的真正目的。这位老师的这一看法,得到了所有评课老师的认可。但与会老师都对现在我们面临的这一困惑感到无奈。我也是深有同感,自己也不知道如何才能做到长效得激发学生,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4、如何更为有效地创设适合教材内容也适合学生实际的情境,以及如何顾及到学生体验水平的个别差异,最大限度地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深刻的体验,这也是一个难点。5、导语和过渡语的设计比较困难思想品德课是让学生明理的,而每一课的知识点又比较多,如何做到上下知识点的自然过渡,让学生能在上一个情境中进入到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这对于我来说是个挑战,有好几次都是生吧吧的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学生接受起来有些生硬。6、小组合作的困惑小组合作是好事,但我发现了这么一个问题,就是“合而不作”、“作而不合”。要不就是光听别人的,自己主动不参与,只是假装在小组内合作,什么都不做,别人说啥他就是啥。另一种就是他也在作,只是自己独立做,不去与别人合作,我行我素。7、如何与学生沟通,这是一个难题。人与人需要理解,师生之间更需要沟通。在校园中如果处理不好师生之间的关系,不但难以提高教学成绩,还有可能使师生关系走向对抗。现在的学生不好教育,说轻了不管用,他不当回事,无所谓的样子。说重了又说伤害了自尊心,弄不好会走向极端。给弄出个惊天动地来让我们难堪,这就需要管理的艺术和技巧,这一点我一直在寻找答案,力求提高自己,但鉴于我能力所限,实在难以做到尽善尽美。希望同行们能给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