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一语文《汉乐府诗两首》课件.ppt
2021/4/14 星期三,1,汉乐府两首,2021/4/14 星期三,2,一、汉乐府的含义 乐府原指音乐机关。 汉武帝刘彻时扩充为大规模的专署。其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歌辞予以配乐,以及将文人歌功颂德之诗制谱,以供统治者祭祀和朝会宴饮时演奏使用。后代将乐府所唱的诗歌,直接称作“乐府”,于是乐府便由机关的名称变为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 “汉乐府”即是汉代的乐府诗。 根据宋代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的分类,汉乐府大抵保存于郊庙歌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之中。 汉乐府民歌是汉乐府的精华。,2021/4/14 星期三,3,二、汉乐府的内容与形式 汉乐府继承了诗经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其优秀作品真实、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叙事性是其基本艺术特色。成功之作往往能够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塑造出个性鲜明的形象,语言朴素而富有感情。 汉乐府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的四言格式,采用杂言和五言,长短随意,整散不拘,是一种具有口语化特色的新体诗。特别是其中的五言诗,为汉代民间首创,后来经过文人加工,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汉乐府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2021/4/14 星期三,4,三、汉乐府民歌对后世的影响(一)首先就表现在它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上。这种精神象一根红线似的贯串在从建安到唐代的诗歌史上,俨然形成一条以乐府为系统的现实主义传统。它们之间的一脉相承的关系是如此明晰,以至于我们可以用线条作出如下的表述:“缘事而发”(汉乐府民歌)“借古题写时事”(建安曹操诸人的古题乐府)“即事名篇,无复依傍”(杜甫创作的新题乐府)“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所倡导的新乐府运动)。,2021/4/14 星期三,5,(二)汉乐府民歌的影响还表现在对新的诗歌形式的创造上。汉乐府民歌的主要形式是杂言体与五言体。杂言体在当时尚未引起文人们的注意,但自建安后,它的影响已日趋显著。如曹操的气出唱、曹丕的陌上桑、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等,便都是杂言,至鲍照行路难,尤其是李白的蜀道难、将进酒、战城南等歌行更是极杂言之奇观,也莫不导源于汉乐府。五言体的影响,比之杂言更早也更大。据现有文献,可以肯定,文人拟作五言诗是从东汉初就开始了的。到汉末建安,更出现了一个“五言腾踊”的局面,自此以后,五言一体遂取诗经的四言、楚辞的骚体而代之,一直成为我国诗史上一种重要的传统形式。,2021/4/14 星期三,6,(三)在艺术手法上,特别是在叙事诗的写作技巧上,汉乐府民歌的影响也是非常显著的。诸如人物对话或独白的运用,人物心理描写和细节刻划,语言的朴素生动等,都成为后代一切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人的学习榜样。代表作品:孔雀东南飞陌上桑,2021/4/14 星期三,7,汉乐府诗歌二首上邪背景,诗经、楚辞之后,诗歌在汉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即汉乐府民歌。“乐府”原是西汉王朝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机构,后来人们便把这个机构所收集和配乐演唱的歌辞,也叫乐府。乐,指音乐。府,指官署。汉代的乐府诗,既有贵族和文人的创作,也包括相当一部分民歌。其中很多是用五言形式写成,后来经文人的有意模仿,制谱配乐,在魏、晋时代成为主要的诗歌形式。据记载,仅西汉 “乐府”收集的民间创作,就有首之多,涉及的地区几乎遍布当时的全国。但由于种种原因,流传至今的乐府民歌,包括东汉时期的作品在内只有大约四十多首,大都收在宋人郭茂倩编的 乐府诗集(为唐五代以前乐府诗的总集)中。汉乐府诗根据所用音乐的不同,被分为郊庙歌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和杂曲歌辞等类。汉乐府民歌最重要的艺术特色是它长于叙事,善于铺陈。汉乐府民歌中的叙事诗占绝大部分,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诗的最高峰。汉乐府民歌多采用口语化的朴素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故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感情真挚,富有个性。形式上自由多样,打破了诗经以来的四言格式,西汉以杂言为主,到了东汉逐渐趋向五言。此外,章法、句式的自由随意,描写手段的更趋多样,语言的淳朴自然,也达到了一个较高的艺术水平。乐府民歌标志着我国叙事诗的一个新的、更趋成熟的发展阶段。,2021/4/14 星期三,8,汉代乐府民歌的主要艺术特色,生动的叙事性初具规模的人物形象的塑造蕴含浓厚的生活气息 自由的诗体形式,汉乐府的代表作品,陌上桑孔雀东南飞十五从军征,2021/4/14 星期三,11,汉乐府诗歌二首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注释本篇选自 乐府诗集鼓吹曲辞,是汉乐府 “铙歌十八曲”之一。篇名取处首句二字。上邪 ():如现在的 “天啊”。上,指天。邪:同 “耶”,语助词,表示感叹。君:你,指情人。相知,相爱。长命无绝衰:要使爱情永远不断绝、不减弱。长,永远。命,使,让。这句说,使爱情永不衰竭。山无陵:高山化为平地。陵,山头。冬雷震震:冬天打起响雷。震震,雷声。雨 ():作动词用,落下的意思乃:才。敢,能,肯。,2021/4/14 星期三,12,上 邪,本篇是汉乐府饶歌中的一首情歌,全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呼天为誓,直抒胸臆,表达了一个女子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和执着坚定。,全诗共9句,分为两层。 前三句,诗的主人公在呼天为誓,直率地表示了“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的愿望 。余下部分,从“与君绝”的角度落墨,从反面证实了女子对爱情的坚贞不渝。,2021/4/14 星期三,13,诗歌大意,“苍天啊!我要与你相知相惜,使我长存此心不退减。(除非)高山夷为平地,滔滔江水枯竭,寒冬里响起雷声阵阵,夏天下起白雪,天与地合在一起,(我)才敢和你断绝(情谊)!”写一个女子的誓词,她希望和意中人长相厮守直到海枯石烂、天荒地老,她对爱情忠贞不渝,至死方休。,2021/4/14 星期三,14,写作特点这首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前三句指天发誓,用的是直笔。后六句则用曲笔。作者一连假设了五种不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以此作为“与君绝”的先决条件,恰因如此,使末句包含的实际语意与字面显示的语意正好相反,有力地体现了主人公“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的愿望,表达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坚定、永不变心的坚强性格。,2021/4/14 星期三,15,女子为了表明心迹,她发了哪些誓愿?正面:誓言与君相知,长命无绝反面:假设山河消失 四季颠倒 混沌世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排比 夸张夸张作用:增强表达效果,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共鸣。,2021/4/14 星期三,16,上 邪,简析题:,(1)作者假设了哪几种她认为不可能的自然现象?,五种:高山夷为平地,江水干涸,冬天打雷,夏天下雪,天地合一。,(2)为什么说“山无陵”以下六句,突出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忠贞?,因为作者认为这些自然现象是绝不可能出现的,所以以此作为“与君绝”的先决条件,就体现了她对爱情的忠贞。,2021/4/14 星期三,17,当山峰没有棱角的时候当河水不再流当时间停住 日夜不分当天地万物化为虚有我还是不能和你分手不能和你分手你的温柔是我今生最大的守候当太阳不再上升的时候当地球不再转动,当,当春夏秋冬 不再变化当花草树木全部凋残我还是不能和你分散不能和你分散你的笑容是我今生最大的眷恋让我们红尘作伴 活的潇潇洒洒策马奔腾 共享人世繁华对酒当歌唱出心中喜悦轰轰烈烈把握青春年华,2021/4/14 星期三,18,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s,mi,wi,png,注音,yn,文题理解,“饮马长城窟行”是汉代乐府古题。相传古长城边有水窟,可供饮马,曲名由此而来。“行”:古乐府诗的一种体裁,有“奔放”的意思,所以此类作品大多放情长歌,慷慨疏放,与“歌”的性质相似,常合称“歌行体”。,汉乐府民歌的叙事性很强,它主要是通过对人、事的描写和叙述抒发感情。本诗写了什么人,写了什么事情,表达什么样的感情?,主人公:一个女子;一个正在思念丈夫的女子(古代称这类女子为“思妇”)。,事情:昼思夜想(开头展转不可见)寒门独居(枯桑知天风谁肯相为言) 喜获夫信(客从远方来下言长相忆),感情: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妇人对远行未归的丈夫的思念。),女性,是很情绪化的。她们的感情细腻,而且容易发生变化。那我们就来看看,主人公感情的变化过程是怎样的?,2021/4/14 星期三,23,抒情女主人公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漫长的失落,独居的苦闷,思念的炽热,世情的炎凉,等候的喜悦,品味鉴赏 本诗表现的是妇女对丈夫的思念,那么“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等描写岂不是与诗歌主要内容无关?是否可以删除?说说你的理由。,“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A、艺术手法:比兴。比,比喻。这里的 “绵绵”既是指草的绵绵,也是指思念的绵绵,是一种暗喻。兴,“先咏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这里是先言草的“青青”来引起后面的思念绵绵。它是全诗的第一句,起到领起全诗,奠定凄婉的情感基调的作用 B、表达效果:开头用比兴的手法,既写眼前景:春草绵延不绝,也喻含对远方征人悠悠的思念。,“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艺术手法:采用了比兴的手法,写出了季节的特点,烘托女子的孤独和寂寞。,2021/4/14 星期三,25,意象“草”的象征意义:离恨、思念、荒凉、物是人非、昔盛今衰、生命力顽强相思的意象有:草、枫叶、月、红豆、鸿雁,课外拓展,2021/4/14 星期三,26,青青河边草悠悠天不老野火烧不尽风雨吹不倒青青河边草绵绵到海角海角路不尽相思情未了青青河边草悠悠天不老,青青河边草,野火烧不尽风雨吹不倒青青河边草绵绵到海角海角路不尽相思情未了无论春夏与秋冬一样青翠一样好无论南北与西东但愿相随到终老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合作探究,细细品味诗歌的结尾两句,思考(1)你认为诗中主人公最后的感情是怎样的?这样的结尾有何妙处?,收到丈夫的来信,本来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情,这封信给主人公带了短暂的欣喜和慰藉,但是从“下言长相忆”中,我们可以看出,欣喜和慰藉过后,应该还是漫长的等待和思念,因为夫妻间还得长时间的相思。 妙处:A、言有尽而意无穷,言简义丰。 B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全诗写思妇对于远方亲人的思念,从开始的魂牵梦萦,忧心缠绵,到收信的欣喜,再到看信后重逢的希望落空,通过多方描写,將思妇复杂而微妙的內心世界,作了完整而深入的刻画。而就在思妇的相思苦闷发展到顶点时,诗却在含蓄得近乎平淡中结束,留下不尽的余味让读者去体会,去思索。全诗纡回曲折,缠绵殷切,情切语真,读之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在素朴的语言表现里,情味无限,感人至深。从诗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的真谛。,一个女子对远行未归的丈夫的思念。第一层(开头到“展转不可见”):思妇昼思夜想的殷切和悲伤;第二层(“枯桑知天风”到“谁肯相为言”):寒门独居的痛苦和不平;第三层(“客从远方来”到最后):喜获夫信的情况。,第一层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河边春草青青,连绵不绝伸向远方,令我思念远行在外的丈夫。远在外乡的丈夫不能终日思念,但在梦里很快就能见到他。梦里见他在我的身旁,一觉醒来发觉他仍在他乡。他乡各有不同的地区,丈夫在他乡漂泊不能见到。,绵绵:绵延不绝。,之:代词,指“远道”。,展转:同“辗转”。指丈夫在他乡各地漂泊。,远道:指代远行在外的丈夫。,第一层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来表达女主人公的感情?,以沿河的青草连绵不断作为起兴,引出对远行在外的丈夫的无尽思念。它是全诗的第一句,起到引领全诗,奠定凄婉的情感基调的作用。,起兴,“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顶真,这是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方法。前句的结尾用作后句的开头,上递下接,环环相扣,这种修辞方法叫“顶真” 。 运用顶真能使句子首尾连接,语气连贯,环环紧扣,叙事清晰,吸引读者的作用。,第二层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桑树枯萎知道天风已到,海水也知道天寒的滋味。同乡的游子各自回家亲爱,有谁肯向我告诉我丈夫的讯息?,知:感知,知道。,入门:各回自己家门 。,媚:亲爱。,言:问讯,告诉讯息。,以枯桑和海水起兴,同时用枯桑感知到风吹,海水感知到天寒,来比喻自己感受到丈夫外出不在家的痛苦、悲凉。,比兴,“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第三层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有位客人从远方来到,送给我装有绢帛书信的鲤鱼形状的木盒。呼唤童仆打开木盒,其中有尺把长的用素帛写的信。恭恭敬敬地拜读丈夫用素帛写的信,信中究竟说了些什么?书信的前一部分是说要增加饭量保重身体,书信的后一部分是说经常想念。,遗:赠与。,烹鲤鱼:比喻打开装书信的木盒。,长跪:古代坐姿,臀部离开脚跟而将腰身伸直,表 示恭敬。,加餐饭:增加饮食。指保重身体。,双鲤鱼:指代书信。,2021/4/14 星期三,36,表现手法:比兴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以绵绵“青草”起兴,既形容青草的蔓延,有形容相思的缠绵,奠定全诗凄婉的感情基调。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诗歌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来书写女主人公内心的相思之痛?,2021/4/14 星期三,37,修辞手法:顶真:青青河边草展转不可见借代:遗我双鲤鱼(鲤鱼指代书信)比喻:烹鲤鱼(比喻打开装书信的木盒),小结本诗艺术特点,叙述、抒情结合自然,情感真挚运用比兴的艺术手法和多种修辞手法,形象生动语言质朴,通俗易懂,想 一 想,发挥想象力,想想诗中女子的丈夫为什么要远行和接下来女子与她的丈夫的命运又会怎么样?,想一想,2021/4/14 星期三,40,十五从军征,乐府诗,2021/4/14 星期三,41,主题,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作品真实、深刻、令人感愤,催人泣下。,2021/4/14 星期三,42,正音: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里中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zhng,du,zh,ki,gng,y,chng,2021/4/14 星期三,43,理解字词,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始:才,道逢:在路上遇到,阿:语气词,无意义,冢:坟墓累累:连续不断的样子,狗窦:狗洞 雉:野鸡,旅:野生 葵:葵菜,羹:糊状食物,贻:送,赠送,舂:放在石舂里把谷类的壳捣掉,2021/4/14 星期三,44,译文,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十五岁就应征去参军,八十岁才退伍回故村。道逢乡里人,“家里有阿谁?” 路上他碰到一个乡邻,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远远看过去是你家,松树柏树中一片墓坟。”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近前看兔子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去飞来。,2021/4/14 星期三,45,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捋些野谷舂米来做饭,摘下葵叶煮汤算是菜。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独自一人吃得很悲哀。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2021/4/14 星期三,46,分析,这首诗通过一个老兵返乡,反映了动荡社会中人民生活的艰苦流离。 描写了一个老兵回乡后所面临的人亡家破的悲惨情景,反映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艺术上,通过环境描写和人物行动描写,表现了老兵归来后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语言朴实自然,生动活泼,句式整齐,全用五言。,2021/4/14 星期三,47,此诗围绕老兵的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谋篇结构,巧妙自然。其返乡经历是:始得归归途中返回家中“出门东向看”;情感变化为:急想回家,急想知道“家中有阿谁?”,充满与亲人团聚的希望(归途中)希望落空彻底失望(返回家中,景象荒凉,了无一人)悲哀流泪,心茫然(“出门东向看”)。这些又归结为表现揭露黑暗社会现实的诗之主题。全诗运用白描手法绘景写人,层次分明,语言质朴,且以哀景写哀情,情真意切,颇具特色,也颇能体现汉乐府即景抒情的艺术特点。,2021/4/14 星期三,48,十五从军征,从军之久:回乡所见:行动:回乡心情:,远望:近看,狗窦:梁上:中庭:井上:,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松柏冢累累,兔入,雉飞,生旅谷,生旅葵,舂谷、作饭、采葵、作羹,泪沾我衣,兵役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