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第十二讲资源安全二课件.ppt

    • 资源ID:1474329       资源大小:142.50KB        全文页数:59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十二讲资源安全二课件.ppt

    第 十 二 讲,资 源 安 全 之 二,101 资源安全的影响因素,评价一国或地区的资源安全状况,必须先考虑对该国或地区资源安全可能的影响因素。 影响资源安全的因素很多,大致上可以分为资源基础安全的影响因素和资源安全的外在影响因素两方面。后者包括政治因素、经济因素、运输因素和军事因素等。,(1)资源基础安全的影响因素。 主要指一国本身的资源储量、质量和分布状况,它是影响资源安全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自身的资源越丰富,其对经济发展的保障程度越高,资源供应的安全性就越高。 日本对资源安全问题高度重视,国内资源极度匮乏是最重要的原因。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利用本国资源受外界不安全因素影响的可能性较小,相对比较安全。,(2)政治因素。 对资源安全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资源进口国与资源出口国之间关系对资源进口国资源安全的影响,如第一次石油危机就是因为阿拉伯国家与西方国家政治关系紧张所导致的结果; 二是由于资源生产国国内的政治因素对资源安全供应的影响,如第二次石油危机就是由于伊朗国内政治与宗教因素所造成的。当今资源开发的重点地区,往往都是政治、民族和宗教矛盾相对突出的地区。,(3)运输因素。 与运输的安全程度与运输的距离、运输线的安全状况、运输方式以及运输国对资源运输线的保卫能力的强弱有关。 比如运输线上有没有海盗的侵扰,通过的海峡多少和海峡受控制、封锁的可能性大小,海域运输事故的多少等等都会影响到资源的运输安全。 一般来说,运输距离越远,影响资源安全的因素越多,资源的安全性就越低;反之,距离越近,资源的安全性就越高。也就是说,资源的安全性与生产国或地区与消费国之间的距离成反比关系。,(4)经济因素。 对资源安全的影响是一种间接的影响,对资源进口国来说,最主要的影响就是经济能否支持进口资源所需要的外汇,如果没有出口的前有力支持,就很难保证有充足的外汇用于资源产品的进口。 资源产品的价格变动是经济因素影响资源安全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对进口国来说,主要是价格上涨对进口能力和进出口平衡的影响,在和平时期,价格的剧烈波动是影响资源安全最主要的问题之一。,(5)军事因素。 对资源安全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对运输安全来说,拥有强大、反应快速的海上军事力量,资源运输就会受到很好的保护。 对重要海峡的控制能力也是保障资源安全的重要方面。 军事因素对资源安全的影响还表现在对主要资源产地的军事干预能力上,美国拥有对海湾地区和世界主要海运要道的军事控制和干预能力,保证了美国及其盟国石油和其他战略性资源的供应安全。,此外,影响资源安全的因素还包括技术进步方面的因素。 技术的进步可以加快未探明资源的勘探、已有资源的开发和替代资源的发现,同时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1945年末世界石油仅有剩余探明储量。795亿t,而到1998年世界石油探明储量已达到2479亿t,储量增加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探矿技术和开采方法的改进。 就中国来说,如果洁净煤技术能够有重大突破,能源安全形势就会明显好转,此外,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的进步也会改变各国资源安全的态势。,10.2 主要战略性资源安全,战略性资源是指关系国计民生、在资源系统中居支配地位,具有常态下市场垄断性和非常态下供给瞬时中断性特点的资源。 重要矿产资源、石油资源、水资源和食物资源是最为典型的战略性资源。 水资源安全,食物安全及与之密切相关的耕地资源安全,能源安全特别是国家石油安全,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是国家资源安全的基础和核心,构成了国家战略资源安全的主要内容。,10.2.1 水资源安全,水是环境中十分活跃的要素,是维持人类和一切生命系统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水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自然资源,是维持工农业生产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 水资源安全通常指由水资源(量与质)供需矛盾产生的对社会经济发展、人类生存环境的危害问题。水资源安全问题不仅是水资源本身的问题,而且还与食物安全、生态安全、环境安全等相互关联,共同影响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然而,当今世界水资源安全正面临着空前的危机,20世纪内世界人口增加了2倍,而人类的用水量却增加了5倍,水资源过度开发,无疑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通常认为,当径流量利用率超过20时就会对水环境产生很大影响,超过50时则会产生严重影响)。,此外,饮用水安全问题带来的疾病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洪涝灾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危害;水资源的短缺则直接影响到食物或粮食安全,同时引起相关产业就业人数的下降,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经济衰退;水资源不足将影响到生态系统健康与环境安全等,制约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除水资源数量短缺外,水污染严重导致的水质恶化状况令人担忧,从某种意义上讲,水质恶化所引起得水资源危机甚至要大于水量缺乏所造成的危机,水质性缺水正成为影响中国和世界水资源安全的重要因素。,水资源安全问题很可能会成为21世纪全球资源环境的首要问题,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发出“水问题将成为一种社会危机“。为此,在1994年,近80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出席的首次国际饮用水和环境会议呼吁世界各国采取一致的行动,认真解决非常现实的水资源危机。,2002年,受联合国粮农组织、环境署、开发计划署、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银行资助的“世界水委员会”成立了“21世纪水世界委员会”。其主要工作就是指导制定21世纪水资源、生命和环境的长期构想,站在人类未来的高度,满足未来对水的需求和保证可持续用水。 联合国在评价各地区水资源状况时,根据用水量与可用水量的比例来说明水资源的紧张程度,如表10-1所示,这一指标也可以作为判断水资源安全状况的一个参考指标。,表10-1联合国衡量水资源紧张程度的指标,所用水量占可用水量的比例 用水紧张程度 水资源安全状况 40 用水高度紧张国家(地区) 水荒严重、水冲突一触即发,10.2.2 耕地与食物安全,作为一种特殊的战略物资,粮食不仅是一种经济资源,更是一种生命资源,粮食短缺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安危的政治问题。中国的古语“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就深刻地描述了食物安全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 食物安全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的,当时出现的世界性的粮食危机成为该概念产生的历史背景。 食物安全概念自提出以来,其内涵均在不断发生变化,联合国粮农组织1974年定义:食物安全为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物。,1983定义食物安全的最终目标应该是,确保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物。 1996进一步修改为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食物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时,才实现了食物安全。,食物安全,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社会对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关注,食物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密切联系,可持续性已经成为食物安全概念的重要内涵。 食物安全包含三项具体目标:1.确保生产足够数量的食物;2.最大限度地稳定粮食供应;3.确保所有需要食物的人们都能获得食物。,从战略全局考虑,粮食安全的实质内涵包括:在保证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增加必要的储备量并使其保持动态合理水平,同时充分利用国内国际粮食市场的调节作用,在确保全社会粮食总需求的前提下,实现相对充裕的供应能力。 粮食安全历来是事关一国政治、经济全局的重要命题,任何一国的经济发展必需建立在粮食安全与农业劳动生产率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由于中国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的自身特点,以食物生产的资源基础安全、生产过程安全和消费格局安全为核心的食物安全问题难以回避,土地、粮食与人口的矛盾问题需要我们长期面临。 也正因为此,食物安全和与之紧密相关的耕地资源安全成了国内较早涉及并最受关注的资源安全问题。,评估食物安全的主要指标是粮食储备水平和粮食的外贸易依存度。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曾经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一个确保食物安全的最低储备水平,即谷物的储量占需求量的1718,其中周转储备占12,后备储备占56。 就中国的国情和目前的发展水平来说,粮食进口依存度低于5,就能表明实现了粮食自给,进口依存度低于10,表明粮食供求处于安全状态。,耕地资源安全,耕地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耕地资源安全是食物安全的关键,耕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是粮食生产的基本保证。 耕地资源安全主要是指耕地资源供给的有效性和耕地生产力的持续性,至少包含四层相互联系的内容: 一是耕地供求平衡关系,可以通过耕地资源总量与人均量来反映(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认为人均占有耕地少于0.8亩为耕地的警戒线,这可以作为耕地资源数量安全的标准);,二是耕地质量状况,可以通过单位耕地面积的生产能力来衡量; 三是后备资源潜力,可以用后备耕地来源及其数量和质量结构来评价; 四是区域均衡性,可以通过区域人地、人粮关系状况来判定。 耕地资源安全既有量的含义,也有生产能力的含义,强化农业科技和基础设旋投入,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生产力,是耕地资源相对较贫乏国家抵御国际粮食市场压力,确保国家食物安全的主要手段。,以耕地资源安全为核心的粮食安全问题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 在世界粮食生产徘徊不前、国家经济实力不强、耕地后备资源有限、粮食生产面临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和人口日益增长双重压力的情况下,实施“藏粮于土”计划,提高中国土地资源的综合生产能力,理应成为中国耕地与粮食安全战略的长期选择。,美国副总统阿尔戈尔(1992)就曾指出,可持续发展归根到底是“养活后代”的问题。而养活后代的首要任务就是提供足够的食物,可以说,食物安全是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要求。,10.23 能源安全,作为现代社会生产与生活的一种重要物质来源,能源的安全问题是现代国家尤其是中国这种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和基本任务。 国家能源安全属于现代发展词汇范畴,它是随着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石油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危机而被提出来的。,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能源安全的概念基本局限在能源供应保障,特别是原油供应安全及其价格稳定的范围之内,80年代中后期以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大气环境质量的急剧下降,发达国家开始以持续发展的眼光审视自身的能源安全观念,在各国制订的新一轮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中,增加了使用安全的概念,能源安全,能源安全是指能源供给安全,主要是一次能源资源商业供给安全,以及由此引起的二次能源供给安全。 由此可见,能源安全有两个重要的组成层次:一是,能源供应的经济安全性,它指满足国家生存与发展正常需求的能源供应保障的稳定程度;二是,能源使用的生态环境效益安全性,指的是能源使用和消费不应对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环境构成危害。,供给安全表现在供给量、供给价格、供给渠道和供给方式的安全。 其中供给价格表现犹为突出,能源供给价格上涨,必然引起生产、运输等成本上升,使企业不能维持。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动也因此倍受世人关注。 能源在社会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使它成为国家战略安全的组成部分。,未来中国国家能源安全的应该兼顾供需总量平衡和生态环境改善,能源供需平衡绝对不能以继续牺牲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为代价,制止乃至逐步改善恶化的生态环境应成为未来能源供应总量平衡的基本前提。,能源安全程度取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能源消耗的需求以及可供能源的保障程度。 影响能源供给安全的因素包括国内因素和国外因素,主要是:本国能源资源储量、本国内开发利用制度、国际政治关系、供给渠道、主要供给国的政治经济状况,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最终表现在供给量和供给价格上。,本国能源资源储量是指可开发利用的能源资源数量,能源资源稀缺是影响一个国家能源安全的前提条件。 本国开发利用制度因素是由于本国开发利用制度不合理的原因而引起能源供应紧张。 以美国加州1995年以来电力能源危机产生机制最为明显,这种危机根源在中国也存在。国际政治关系因素是由于依赖国外能源供应,而受到国际政治关系的影响。 石油、天然气能源已然成为一个重要的国际政治筹码,历史上多次能源危机也是由这个因素引起的。,供给渠道是由于能源的区域性分布而引起的运输安全。 供给方式主要是指当发生国内能源危机时,储备能源能否及时、安全地供应。 主要供给国的政治经济状况的变化所引起供给减少,也是影响能源安全的重要因素,如当前委内瑞拉国内局势动荡对世界原油市场的影响,中东国家的能源政策变化等。,评价能源安全状况的指标主要是能源储备量。用储备天数来衡量。 有关储备天数有三个不同概念:一是储备资源相当于多少天的净进口量;二是储备相当于多少天的进口量;三是储备相当于多少天的消费量。 现在许多国家都把90天的消费量作为资源(石油)储备的标准。 评估能源安全的另一个指标是石油供应中断量占需求量的比例,一般认为如果超过7,就会严重影响石油安全,需要采取包括动用储备等措施进行干预。,专题:中国石油储备,中国石油供应能力和石油安全有三个特点: 一是石油消费总量将出现大幅度增长。2020年的石油消费量至少比2000年翻一番,将达到4.56.1亿吨。中国石油消费占世界消费总量的比重也将进一步提高。,二是即使在相同汽车保有量的情况下,由于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2020年的石油消费量将有十分明显的差异。如果政策得当,石油消费量可减少到4.5亿吨;如果不对现行政策做出相应调整,2020年的石油消费量可能达到6.1亿吨,从而对我国的石油供应和石油安全带来更为严峻的挑战。,三是我们还有巨大的节油空间,应对石油供应和石油安全等方面的严峻挑战。 目前,我国石油生产形势比较严峻。一方面,东部老油区的主力油田已进入高、特高含水率和高采出程度的双高阶段,油田生产总体上已出现产量下跌的趋势,后续开发难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西部地区石油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地质条件十分复杂,自然环境恶劣,尚未形成储量、产量战略接替区。,从目前我国石油勘探开发形势看,在新探明储量无重大突破的情况下,中国石油产量将在2020年之前呈现稳定或小幅度增长态势。20102020年期间的原油最大年产量也有可能达到2亿吨。但这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国内石油产量越来越无法满足国内需求已成定局。 在石油资源日益紧张的现实面前,作为影响石油消费的首要因素,机动车的燃油消耗却十分突出。,2020年之前,中国汽车保有量将持续快速增长,机动车燃油消耗是石油消费总量中增长最快的部分,成为影响石油消费总量和发展趋势的首要因素。 目前我国机动车燃油效率明显较低。如果对相同或相近车型进行燃油效率比较的话,中国汽车每百公里平均油耗比发达国家高20%以上,其中轿车油耗比日本高20% 25%,比欧洲高10%15%,比美国高5%20%。这些问题的存在,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如果有关政策处理不好,石油稳定供应和石油安全问题有可能在不长的时期就会尖锐起来,成为制约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进而影响到经济发展的大局。,中国石油储备相关数据与资料,由于石油价格弹性很大,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全球石油危机以来,各国都开始建立石油储备。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我国对能源需求也是高速增长。2006年我国石油消耗量为3.47亿吨,国内产量仅为1.84亿吨,中国在2008年总共消耗了2.15亿吨石油产品,比2007年增加了11.9%。,中国在2008年进口了1471万吨石油产品,其中包括汽油、柴油和煤油,比2007年增加了107.4%。据中国最大的石油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预测,中国2009年将消耗3.79亿吨原油、6440万吨汽油、1.44亿吨柴油和1310万吨煤油。,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大石油进口国。并且短期内国内油气产量很难有大的增长,随着需求量的不断增长,对外依赖度还将不断提高。 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石油对外依赖度将达到60%左右。建立和完善战略石油储备体系,已经迫在眉睫。,自2003年起,我国开始在镇海、舟山、黄岛、大连等地建设第一批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可储备相当于十余天石油进口量,从时间来说,比国际上晚了30年。目前,镇海、舟山两大基地已基本建成并开始注油,第二批基地的选址工作也已开始。同时,国家石油储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也正在制定中。,但目前并不是采购储备石油的最佳时机。因为国际油价居高不下,储备成本太大;但如果储备设施长时间空置,又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浪费,同时维护设备也需要相当大的成本。目前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但对市场主动控制力却相当有限,进口石油的绝大部分是按现货价格交易。这就意味,如果要完全依靠国际市场来建立战略石油储备,必将会对已经高企的石油价格进一步推波助澜,储油成本将是难以承受的。,由于短期内国内石油增产乏力,份额油的重要性就得到了彰现。目前我国也正在与一些非洲产油国合作,以获取稳定的份额油,从而保证低成本的石油供应。同时,如果将部分份额油逐步进入石油储备,对国际市场也不会有太大的冲击,不失为解决储备基地来源的可行途径。2008年5月,中石油在渤海湾滩海地区发现超级大油田冀东南堡油田,这也使我国对石油供应保障有了更多信心。,目前,中国战略石油储备量在200万至300万吨之间,2010年前将增至1200万吨,也就是相当于1个月进口量的水平,2020年将增至相当于3个月进口量的水平,基本达到国际能源署(IEA)建议标准。当然,再加上企业的商业石油储备能力,中国总的石油储备能力届时还是比较可观的。,自国家能源局获悉,中国国家石油储备从无到有,石油安全有了初步保障,迄今已完成了一个巨大的跨越。二0二0年以前,中国将陆续建设国家石油储备第二期、第三期项目。 石油是现代经济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能源和原材料,石油的稳定供应关系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国家安全。,目前,国际能源机构成员国共持有石油储备五点七亿吨左右。而二00六年之前中国的政府石油储备,特别是原油储备基本上是空白。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石油消费不断增加,石油进口数量逐年增大。未来,受石油资源限制,中国对外依存度将进一步提高,石油供应中断风险持续加大,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建立中国国家石油储备体系刻不容缓。,据国家能源局介绍,镇海基地于二00六年九月建成并进入试运行阶段,是中国第一个建成投入使用的国家石油储备基地。黄岛、大连和舟山基地分别于二00七年十二月、二00八年十一月和二00八年十二月建成投运。到二00八年底,中国国家石油储备一期项目四个基地己全部建成。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的组织下,目前已基本完成国家储备石油的收储任务。,二0二0年以前,中国将陆续建设国家石油储备第二期、第三期项目,形成相当于一百天石油净进口量的储备总规模,进一步增强中国应对石油中断风险的能力,为保障石油供应安全、稳定石油市场,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发挥积极作用。,10.24 矿产资源安全 矿产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材料来源。 据估计,矿产资源约占现代社会需要的自然资源总量的70,为工业提供了95的能源和90的原料,因此被称为现代工业的粮食。,矿产资源实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应对国际经济、政治和军事危机的能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从发展经济的角度考虑,如果矿产资源安全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就根本无法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 一些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法国、德国、瑞典、瑞士、挪威、芬兰、英国和韩国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建立了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制度。 列入其储备名单的主要是“战略矿产”,在一定程度上还有“急缺矿产”。,战略矿产和急缺矿产,所谓战略矿产,美国原矿业局的定义是,“国防所必须的、战争期间将全部或部分依赖国外供给并需要严格定量控制储存和分配的矿产”。 所谓急缺矿产的定义是,“国防所必须的矿产,战争期间其获得虽然困难,但不如战略矿产紧缺,因为可以在国内生产或买到较充足数量的这种矿产,或者其必须程度较低,对这类矿产只需要一定程度的储存和分配控制”。,各国所储备的矿产品的种类及目标,随国际政治、经济、市场、技术的变化而随时调整。 建立战略矿产储备的目的主要是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在目前国际政治经济新格局下,一些国家的储备目的开始从以国防安全为主转向以经济安全为主。 战略矿产应指国家安全所必需的,国内供应无法满足需求并且国外供应十分脆弱,达到了急缺危险点的矿产。,战略矿产标准,一般情况下,战略矿产应符合如下标准: 属于国防所必需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关键矿产,在军事、工业关键领域用途广泛;缺乏已知的代用品;其几个月的供应中断,将会严重影响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国内产量无法满足需求,并且进一步发现重大矿体的前景不明,回收再利用的前景也不乐观;进口依赖程度在40以上,并且此进口依赖程度很可能是逐年增加的;进口来源相对单一(少于三个国家),并且主要供应国可能处于敌对的立场或者运输距离远,不可靠;国内需求处于平稳增长状态。,急缺矿产系指国内供应无法保障国民经济建设的需求或无法满足国民经济建设预期的需求的矿产。 一般情况下,急缺矿产应符合以下标准: 具有广泛的终端用途且缺乏已知的代用品;国内产量无法满足需求,并且进一步发现重大矿体的前景不明;进口依赖程度在20以上,并且很可能将是逐年增加的。,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工业化基础薄弱的大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类矿产资源的保障程度和供应能力,要保持经济的高速与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一个廉价而稳定的矿产资源供应体系,在加强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和节约使用资源的同时积极参与全球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注意事项

    本文(第十二讲资源安全二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