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品种资源及其利用课件.ppt
第五章 品种资源及保护利用,第一节 品种概述第二节 品种资源保护第三节 品种资源利用,第一节 品种概述,一、品种概述品种:人类为了某种经济目的,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下,通过长期选育而形成具有某种经济价值的动物类群。 举例:大白猪、荷斯坦奶牛、纯血马。,第一节 家畜的品种,品种应具备的条件来源相同 品种内个体间有基本相同的血统来源 个体彼此间有血缘上的联系 遗传基础非常相似 具有共同的基因库(gene pool)性状及适应性相似 体型外貌、生理机能、经济性状、适应性相似,品种应具备的条件,遗传性稳定 能将典型的特征遗传给后代使品种得以保持下去 纯种与杂种的根本区别一定的遗传结构 一个品种内可分为若干个品系、品族、类型 每个品系(或类群)各具特点 自然隔离形成,或育种者有意识培育,品种应具备的条件,品系:一群具有某种突出性状,能稳定地遗传,相互有亲缘关系的个体组成的类群。品族:以优秀母畜为共同祖先的类群。品种内还包括地方类型和育种场类型。如金华猪有东阳型和金义型等地方类型。,品种应具备的条件,足够的数量 个体数量足够才能避免过高的近交,才能够正常的进行选种选配工作。 保持品种内的异质性和多样的市场需求,品种应具备的条件,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一个品种之所以能存在,必然有某种经济价值作为一个品种或是生产水平高,或是产品质量好或是有某种特殊的用途,或是对某一地区有良好的适应性。举例:中国荷斯坦奶牛、三河牛等,第一节 家畜的品种,品种形成的条件自然条件 光照、海拔、温度、湿度 气、水质、植被等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需求 生产性能水平 集约化程度,二、品种的分类,原生态品种 原生态品种,驯化后受人类的控制程度低,种群基因库基本上保持着长期自然选择、自然进化的结果。个体适应野生时期原有的生态环境,未经严格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品种。对地域环境高度适应,是家畜遗传资源中可贵的成分。云南贡山县一代的独龙大额牛。,(1)按培育程度分,二、品种的分类,(1)按培育程度分,地方品种 在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经历长期无计划选择所形成的品种晚熟,个体相对较小体格协调,生产力低但全面体质粗壮、耐粗耐劳,适应性强,抗病力高,地方品种,原始品种可能是地方品种,如蒙古羊,既是原始品种,又是地方品种;地方品种不都是原始品种,因为在地方品种中,也有一些培育程度较高的群体。如金华猪、秦川牛等,培育品种,培育品种: 有明确的育种目标 在遗传育种理论与技术指导下 经过较系统的人工选择育成的品种 集中了特定的优良基因:产品相对专门化 适应性、抗病力不如原始品种 例如:瘦肉型猪、蛋鸡、肉鸡、奶牛、肉牛等,生产力高且专门化早熟,体型较大要求较高的饲养管理条件和选种选配技术,对性能进行保持和提高分布区超出原产地范围品种结构复杂,包括地方类型、品系、品族等育种价值高,与其它品种杂交时,能起到良好的改良作用。,培育品种(育成品种),高度培育品种,在严格控制的饲养管理与长期闭锁繁育的条件下,对少数特定性状进行连续多代高强度培育所形成的品种。特性是基因座纯合化水平高,且只能生活在人为控制的特定环境中,其生产性能、健康和生殖能力对环境变化有敏感、强烈的反应。如英纯血马、北京狮子犬。,专用品种:专门化品种,因人们长期选育,品种的某些特征、特性获得显著发展,或某些组织器官产生了突出变化,从而出现了专门化的生产力。牛乳用型、肉用型、役用型、兼用型等羊细毛羊、半细毛羊、羔皮羊、裘皮羊、肉用羊等猪脂肪型(陆川猪),脂肪占胴体的5560%,瘦肉占30% 腌肉型(长白猪),瘦肉型,瘦肉占胴体的5560%,脂肪占30% 鲜肉型(约克夏),产肉、产脂力均强,肉、脂各占一半左右。,(2)按生产用途分,按主要用途分,兼用品种 :包括原始品种,以及专门培育的兼用品种。体质一般较结实,对地区的适应性强,生产力并不显著低于专用品种。,品种的主要分类方法,按品种的体型外貌特征 按体型大小分为: 大型(重挽马)、中型(蒙古马)、小型(矮马)肉牛中有大型肉用牛(夏洛莱牛)、中型肉用牛(德国黄牛)、小型肉用牛(安格斯牛) 按品种的主要用途 一般分为: 专用品种:三江白猪、仙居鸡、内蒙古绒山羊 兼用品种:藏羊、蒙古羊、三河牛,品种形成过程: 通过比较不同发展阶段的品种形成历史过程,可以发现都有以下共同之处:(1)动物群体内存在有符合人类需要的理想型个体 这类理想型个体在群体中往往与其它个体在谱系来源上相似难以区分。改良育种的关键在于能够识别这类理想型个体。(2)理想型个体集中到育种群体 集中理想型个体组成育种群后,应不再迁入或引进其它遗传物质(习惯上通称为血统)。集中后不能再行杂交混配。(3)有限育种群被迫或有意进行近交 通过近交可以集中其一理想个体的遗传物质。注意在近交过程中要加强选择淘汰。(4)增殖选育后的育种群体进行推广应用 改进后形成的品种,可以建立谱系、种畜登记薄与品种协会。结果新品种将以自己拥有的独特特点作为品种标记,并用此独特特点统一群体而闻名于世。,品种选育实例短角牛的选育短角牛是英国历史最悠久的牛品种之一。很早在英格兰梯斯河流域繁育有黄、红等毛色的牛只,其来源不清楚。18世纪中叶,当地养牛者就开始作牛只的相关记录,以利选种。由农场主伯克维尔主持,主要采用近交和严格淘汰的方法,对短角牛进行初期选育,以后育种家柯林兄弟采用他的方法继续选育,对短角牛的育成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还有其他育种者对短角牛的选育也相继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他们在有价值的群体中选购优秀个体,补入育种群,繁育出理想公牛并建立品系,巧妙地采用近交,也注意血缘更新,经几代人的持续选育而成肉用短角牛。1822年出版首册良种登记簿,1874年成立品种协会。20世纪初,随着乳牛业的发展,短角牛又向乳用方向选育,肉用方向受到一定影响,甚至在同一群体中肉用型、乳用型的公牛并用,结果使肉、乳生产性能提高缓慢。从1962年开始英国采取措施加强短角牛的育种工作。现代短角牛分肉用型及乳肉兼用型。,肉用短角牛,乳用短角牛,三、品种的审定,培育的新品种、配套系和家畜遗遗传资源在推广之前,应当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或鉴定,并由农业部公告。(一)品种审定的概念国家畜禽审定委员会按照规定的形式和程序,受理畜禽品种培育单位的申请,对其培育的品种进行审查和评价,并作出相应的结论,(二)我国现行品种审定行政规定,1.申请条件(1)品种主要特性特征明显,生产性能优良,遗传性状稳定,与其他品种有明显区别。(2)经试验增产效果明显,品质、繁殖率和抗病力等方面有一项或多项突出优良性状。,(二)我国现行品种审定行政规定,(3)培育品种数量及畜禽结构达到品种要求标准。(4)应按要求提供由畜牧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家畜品种检测机构出具的两年内的检定意见。,(二)我国现行品种审定行政规定,2.申请程序(1)提供的材料 国家级畜禽品种审定申请表,育种技术工作报告,报审品种的声像、画册资料及必要的实物等。(2)审定程序 材料初审专家评审评审结论,(三)品种审定的基本内容,包括品种来源、主要特性、特征、性能指标、遗传稳定性和数量指标等,核对所申请新品种是否符合要求,并作出相应审定意见。,第二节 品种资源保护,一、家畜遗传多样性概述 1、遗传资源,1)原位保存的群体遗传学基础,http:/,第二节品种资源保护,一、家畜品种资源保护的对象二、国内外畜禽品种资源状况三、家畜遗传资源保护的目标与任务四、家畜遗传资源保护的理论与方法,http:/,一、家畜遗传资源保护的对象,(一)保护物种多样性人类驯化的40多种哺乳动物和鸟类一些稀少畜禽:如高原地区豚鼠、羊驼、无峰驼、牦牛,沙漠地区的骆驼,北极地区的麝牛、驯鹿,南极地区的企鹅,重点保护目前广泛饲养的畜禽只有7种哺乳动物:水牛、黄牛、山羊、马、猪、绵羊、兔,6种禽类动物:鸡、鸭、鹅、火鸡、鸽子、鹌鹑。(二)保护品种的多样性,http:/,目前全球约5000余个畜禽品种近代良种在全球畜牧生产中逐渐占居主导地位 许多家畜品种正面临灭绝的威胁,约有1200到1600个品种处于危险境地每年大约有50多个品种消失相当大一部分品种的数量正日益减少,二、国内外畜禽品种资源状况,http:/,近代良种的局限性全都起源于西欧,起源地域狭窄,种内不同品种间亲缘关系密切,不足以保证稳定持续的畜牧业发展。长期繁育在温带气候及高度集约化的饲养体制或优良草地的特定环境中,不足以满足人类在世界上各种生态环境中发展畜牧业的需要。,二、国内外畜禽品种资源状况,近代良种的局限性,经历过长期闭锁繁育和近交育种,群体纯合程度较高。有许多未知的有利基因在纯合过程中随机损失,导致这些品种的进一步改进潜力很有限。在近现代高强度“专门化”选择的过程中,造成了产品类型单调,不能满足社会对畜产品多样化的要求。,http:/,我国畜禽品种资源状况:“七五”全国性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同种异名”归并后,确认全国拥有畜禽品种和类群596个。2004年调查统计,畜禽种质资源576个,其中地方品种426个,培育品种73个,引进品种77个;列入中国各畜禽品种志的品种280个。数十年来很大一部分品种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二、国内外畜禽品种资源状况,http:/,我国的地方猪种主要可以分为6个类型华北、华中、华南、西南、江海和高原型猪每一类型中都有许多具有独特性能的品种,例如高繁殖性能的太湖猪,耐寒体大的东北民猪,瘦肉率高的荣昌猪,适于腌制优质火腿的金华猪,体型特小的香猪,耐寒抗缺氧的藏猪等。,我国猪品种资源,(一)东北民猪【产地与特点】东北民猪是东北地区的一个古老的地方猪种。具有产仔多、肉质好、抗寒、耐粗饲的突出优点。,太湖猪,(三)荣昌猪 【品种特征】:毛稀、鬃毛粗长,头部黑斑不超过耳部,全身皮毛白色,身躯长,四肢结实,结构匀称。体型中等,头大小适中,面微凹,耳中等大小而下垂,背腹微凹,腹大而深。【生产性能】: 荣昌猪除具有性情温驯、育子力强、适应性好,成熟期早,瘦肉率较高。,http:/,我国饲养的一亿多头牛中,可以分为6个类型:乳用牛、肉用牛、乳肉兼用牛,黄牛、水牛和牦牛拥有许多著名的地方品种或类型乳肉兼用品种三河牛体高力大、步伐轻快、性情温顺的南阳牛行动迅速、水旱两用的延边牛产于湖南、江苏、四川等地的大型役用水牛等,我国牛品种资源,三河牛,国内品种延边牛产地: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制州的大片地区.培育历史:朝鲜牛和本地牛进行长期的杂交,经过精心培育而形成延边牛。外貌:头大小适中,角细而长,乳房发育良好,毛色呈不同浓度的黄色,鼻镜一般呈淡褐色.成年体高:公130.6cm 母121.8cm成年体重:公 465.5kg 母365.2kg性成熟年龄:13-14月龄适配年龄:20-24月龄平均单产:500-700kg乳脂率:5.8-6.6%适应性:耐寒,耐粗饲,耐劳,抗病力强,适应水田作业。,南阳牛,中国荷斯坦奶牛(1997年以前称中国黑白花奶牛):中国荷斯坦奶牛体格健壮,结构匀称。毛色呈黑白花,花片分明。母牛腹大而不下垂,胸部发育良好,乳头大小适中、分布均匀,乳静脉大而弯曲,乳井大而深。母牛泌乳性良好,泌乳期270-305天,产奶量在4500-10000公斤,乳脂率3.5%。,http:/,绵羊细毛羊、半细毛羊、粗毛羊、裘皮羊和羔皮羊山羊乳用山羊、毛用山羊、绒用山羊和皮用山羊我国羊品种中,生态适应性特别良好的蒙古羊、哈萨克羊和藏羊,以独特二毛裘皮闻名的滩羊,繁殖力高、适于舍饲、羔皮品质优良的湖羊,皮优良的中卫沙毛山羊,以及著名的辽宁绒山羊和内蒙绒山羊等。,我国羊品种资源,http:/,我国家禽品种资源,家禽:蛋用型、肉用型、兼用型、观赏型、药用型等骨细、肉嫩、味鲜的北京油鸡体小、省料、年产蛋200枚左右的仙居鸡丝毛、乌骨、名贵药用的泰和鸡体小、胸肌发达、能够飞翔的藏鸡生长快、产蛋多的北京鸭体型特大的狮头鹅。,3、北京油鸡(又名中华宫廷黄鸡,因过去专供皇宫食用而得名) 公鸡羽毛色泽鲜艳光亮,头部高昂,尾羽多为黑色。母鸡头、尾微翘,胫略短,体态墩实。北京油鸡羽毛较其他鸡种特殊,具有冠羽和胫羽,有的个体还有趾羽。不少个体下颌或颊部有髯须,故称为“三羽”(凤头、毛腿和胡子嘴),这就是北京油鸡的主要外貌特征。 北京油鸡以肉味鲜美、外形独特,生活力强,遗传性能稳定,鸡肉品质和蛋质优良 。,仙居鸡,1、乌骨鸡乌骨鸡,又叫乌鸡、药鸡,绒毛:鸡,泰和鸡。武山鸡、黑脚鸡、松毛鸡等,为我国土特产鸡种。1915年,泰和鸡以名鸡的身份,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展出,受到各国的好评,被定为观赏鸡。从此,国内外就把泰和鸡作为珍贵美丽的动物在公园内展出,藏鸡,狮头鹅,http:/,我国家畜遗传资源优势,畜禽品种资源种类多传统畜禽的固有品种多,育种素材丰富在起源系统方面具有优势与欧美品种关系疏远多数畜种包含着各有特点的不同种系畜禽与自然生息的野生原种并存具有多样化的生态类型具有丰富多彩的生产力类型,http:/,我国家畜的优良特性,肉脂品质好对农副产品饲料具有良好的利用能力繁殖力强水禽卵用和肉用生产力高多方面的抗逆性 群体中遗传性有害性状的频率相对较低,http:/,我国畜禽品种资源面临的形势,合计 14 148 53 185,http:/,世界性的家畜遗传资源危机,危机的表现地方品种呈急剧减少的趋势,甚至濒临灭绝品种高度单一化 猪:欧洲基本上是大约克和长白的天下;北美,除上述品种外,多数是杜洛克和汉普夏。奶牛:黑白花奶牛、西门塔尔牛鸡:蛋用品种基本上只有白壳蛋、褐壳蛋两大类型和一些合成品系;肉用鸡几乎都是白洛克和科尼什等少数品种的杂交种。危机的原因高产品种对低产品种的排挤 盲目杂交 掠夺性开发利用,http:/,三、家畜遗传资源保护的目的与任务,家畜遗传资源保护的概念:家畜的遗传资源又叫种质资源、品种资源或基因资源,保种就是保护人们需要的畜禽品种资源,使之免遭混杂或灭绝。家畜遗传资源保护的目的:获得最大的持续利益,并保持满足未来需求的潜力。,保种任务,妥善保存现有畜禽的种群(品种、品系、品族、类型或其它种群),使之免遭混杂和灭绝。严格地说,是妥善保存现有畜禽种群的基因库,使其中所有的基因都不丢失,无论它目前是否有利。,http:/,保种的意义,经济意义保护可利用的遗传变异,当畜产品消费结构和生产条件发生改变,借助品种资源,生产者能够迅速地作出相关的反应。科学意义畜禽遗传资源是动物遗传育种研究的基础;利用群体间以及个体间的遗传变异研究动物的发育和生理机制;分析动物进化、驯化、品种形成过程。,保种的意义,文化和历史意义畜禽遗传资源的保存可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历史遗产提供活的见证;对于濒危畜禽遗传资源的保存,应该象对待一个国家其它文化遗产一样给予高度的重视。,http:/,四、家畜遗传资源保护的理论与方法,(一)原位保存保存一个群体基因库的平衡,力争保存每个基因。一个规模大的群体,实行随机留种和交配,保证不受突变、选择、迁移、遗传漂变等影响。闭锁的有限保种群体很易导致群体随机遗传漂变遗传漂变的大小可依据群体有效含量来预测,http:/,理想群体:群体含量世代间保持恒定、公母各半、随机交配、没有世代交替、无选择和突变的群体。群体有效含量:是指实际群体的遗传漂变程度与近交速率相当于理想群体时的个体数,用Ne表示。Ne=4Ns.ND/Ns+NDNe决定群体近交系数增量的大小,反应群体的遗传结构中基因的平均纯和程度。,保种群的有效含量,http:/,影响近交系数增量的因素,群体规模性别比例留种方式亲本贡献交配系统世代间群体规模的波动世代间隔,http:/,近交增量 群体遗传多样性减少的概率,一般以一代间群体平均近交系数增量来表示,即由来自父母双方的同一种等位基因占据一个位点的概率群体规模是影响群体平均近交系数增量最重要的因素,对理想群体而言,两者的关系如下:,群体规模与近交增量,http:/,一般家畜群体中种公畜数量(Nm)远少于母畜数量(Nf ),这使得群体有效含量比实际群体规模要小:,性别比例与近交增量,随机留种条件下,群体近交系数增量为:种公畜数量对群体有效含量的影响远大于种母畜,为了在保种群中维持较大的群体有效含量,必须保持有一定数量的种公畜。,http:/,在保种群体中,留种方式有两种,即随机留种和各家系等量留种。家系等量留种条件下,群体平均近交系数增量为:,留种方式与近交增量,当种母畜数与种公畜数目相等,家系等量留种时的近交系数增量仅相当于随机留种时的一半,这时的群体有效含量提高近一倍。,http:/,在一个设计的保种群体中,有种公畜10头,种母畜50头。 若采用完全随机留种,群体平均近交系数增量为:,例题, 若采用家系等量留种,群体平均近交系数增量为:,http:/, 如果保持种公、母畜各30头,并且采用各家系等量留种,近交增量为:,四、保种群规模的确定,1.确定每世代近交系数的增量基础群在繁殖过程中,必须使其中每一世代的近交系数增量不要超过使群体可能出现衰退现象的危险界限。一般认为每世代近交系数增量为0.5%1%;家禽为0.250.5%。2.确定群体公母比例群体适宜的公母比例是猪、鸡1:5,牛、羊1:8,3.计算最低需要的公母数量,在随机留种时,计算需要公畜数的公式是:在家系等量留种时,计算公畜数公式是例题见P102,http:/,原位保存的基本方法,划定良种基地:基地禁止引进其它品种的种畜建立保种群:在良种基地建立足够数量的保种群实行各家系等量留种制定合理的交配制度:在保种群体中避免同胞交配适当延长世代间隔,也可以降低群体近交系数增量外界环境条件相对稳定,防止基因突变在保种群中一般不进行选择,2、保种的方法,http:/,二、冷冻保存,家畜品种资源易位保存的主要形式之一。低温冷冻技术对大多数畜禽的精液进行长期保存已基本可行。冷冻精液的缺陷是,若想要获得与现有遗传特性基本一致的纯种,必须通过利用冷冻精液对畜群进行一系列的回交。为了克服冷冻精液的缺陷,最好是结合冷冻胚胎来进行畜禽的易位保存。,http:/,第三节 新技术在遗传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一、种群遗传变异分析(分子遗传学技术)分析种群内和种群间的遗传变异,是家畜保种的基础工作。对遗传变异的分析已经从表型、蛋白质多态深入到DNA分子水平。利用DNA多态性可以更全面、准确地分析种群的遗传变异。,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RFL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AFLP)可变数目序列重复(VNTR)微卫星(microsatellite)简单序列重复(SSR)单链构象DNA多态(SSCP)双链构象DNA多态(DSCP),http:/,二、基因工程技术,构建遗传图谱和物理图谱克隆特定基因基因转移核移植通过构建DNA文库保存特殊基因,目前得到的克隆动物,疾病诊断和控制:在引入国外遗传资源的时候,可能会伴随疾病的引入,而种质进口的检疫程序很繁琐且昂贵。精液过滤和胚胎冲洗技术,改善种质的健康情况,http:/,畜禽遗传资源保存的三种主要方法:,四、保种方式的多样化,活体原位保种:需要设立保种群体,维持成本很高,可靠性差。超低温冷冻方法保种(配子、胚胎、体细胞)作为活体原位保种的补充方式,技术、费用和可靠性在不同的家畜有所不同。DNA基因组文库保种目前基本上处于研究阶段,这是一种最安全、最可靠、维持费用最低的遗传资源保存方法。,三种方法各有利弊,需要共同使用,互为补充。,http:/,第三节品种资源利用,直接利用:对地方良种和新育成的品种,可直接用于生产畜产品。间接利用作为杂种优势利用的原始材料;作为培育新品种的原始材料。,一、本地品种资源的开发利用,1.开发利用的政策、法规及机构 我国十分重视品种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各级政府有关部门除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法律、技术手段外,还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和加强相关技术研究。为了不断选育提高畜禽品种的质量和生产水平,还成立了家畜家禽等协会和育种委员会及育种中心。,2.猪遗传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国猪种繁殖力高、耐粗饲、适应性强等特点外,有的品种具有独特的肉质和用途。太湖猪、香猪、五指山猪,香猪,五指山猪,3.牛遗传资源的开发利用,水牛在稻作区主要作为役用,其次才是奶用和肉用;牦牛在中国西北高原区为乳肉役兼用,近年来对牦牛绒开始开发利用。中国的牛肉主要来自秦川牛、晋南牛、南阳牛、鲁西黄牛、延边牛。牛奶主要来自良种及改良种奶牛,中国荷斯坦奶牛成年母牛约占奶牛总头数的60%,4.绵山羊遗传资源的开发利用,选用适应性强、生产性能需提高的当地品种做母本,导入生产性能高的引入品种作为父本进行杂交,先后对哈萨克羊、蒙古羊等当地粗毛羊品种进行改良,育成了中国美利奴羊、新疆细毛羊等品种。利用吐根堡与成都麻羊杂交,育成了生长速度快、屠宰率高的肉用型南江黄羊。裘皮、羔皮用品种的发展。,5、家禽遗传资源的开发利用,肉鸡,南方地区对肉鸡风味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在生产中使用的主要品种是有色羽的优质肉鸡,主要利用中国的地方品种资源。北方对风味、毛色、胫色等很少有特殊要求,生产中使用的主要是从国外引进的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的白羽肉鸡品种。 蛋鸡、速生型肉鸡和瘦肉型鸭生产大量使用持续引进的国际育种公司销售的品种。鸭和鹅的生产中,基本都是利用地方品种。绍兴鸭、金定鸭等。,二、引种与风土驯化,一、基本概念1、引种:把外地或者国外的优良品种、品系或者类型引进当地,直接推广或者作为育种材料的工作,叫- 引种时可以直接引入种畜,也可以引入良种公畜的精液或优良种畜的胚胎。2、风土驯化:指家畜适应新环境条件的复杂过程。其标准就是品种在新的环境下,不但能生存、繁殖,正常的生长发育,而且能够保持其原有的基本特征和特性。,风土驯化,不仅包括育成品种对于不良生活条件的适应能力,也包括地域品种对于丰富的饲料和良好的管理条件的反应,还包括家畜对某些疾病的免疫能力。,二、风土驯化的途径:1、直接适应 被引入的个体,本身在新的环境下直接适应开始,经过后代每一世代个体发育过程中不断对新环境的直接适应,直到基本适应新环境为止。(通过直接适应就能达到风土驯化的目的),2、定向改变遗传基础: 由于新迁入的地区环境条件与原产地的环境条件差异很大,超越了被引入的个体的反应范围,导致新个体不能很好的适应新环境。要通过选择的作用和交配制度的改变,淘汰不适应的个体,留下适应的个体繁殖,从而逐渐改变个体的基因频率。使引入品种家畜在基本保持原有特性的前提下,遗传基础发生改变。 两种途径相互关联,三、引种时要注意的问题1、正确选择引入的品种1)引入的品种要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和育种价值2)引入品种要有良好的适应性(包括:抗寒、耐热、耐粗放等等),2、慎重选择个体1)要注意品种的特性、外形体质、健康和发育情况。2)加强系谱的审查,防止有害基因和遗传疾病的带入。3)年龄也需要考虑:选择幼年健壮的个体,引种易于成功。4)引入良种公畜的精液及良种种畜的胚胎,可节省引种成本和运输费用,有利于引种成功。,3、妥善安排调运季节如果气候环境与原产地相差过大,会超过牲畜的适应范围。为了使引入家畜在生活环境上的变化过于突然,使有机体有一逐步适应的过程,在引入家畜调运时间上应注意原产地与引入地的季节差异。4、严格执行检疫制度 切实加强种畜检疫,严格实行隔离观察制度,防止疫病传入。5、加强饲养管理和适应性锻炼: 按照原来的饲养习惯,防止水土不服。,6.采取必要的育种措施,在选种时选择适应性强的个体,淘汰适应性差的个体。在选配时为了防止生活力下降的退化,应避免近亲交配。,引种后的主要表现,1.暂时性变化 引入品种在体制外形、生长发育、生产性能以及其他生物学特性和生理特性等方面发生一系列暂时性的变化。2.遗传性变化(1)适应性变异 在体质外形和生产性能上有某些变化,但适应性却显著提高。,(2)退化 指家畜的品种特性发生了不利的变异其主要表现是家畜抵抗力较差,发病率增加,生产性能下降,生长发育缓慢,繁殖力下降,性征不明显,甚至出现不育,畜群中畸形、死胎等现象增多。而且这种不利变异会遗传给下一代的称为退化。,退化原因,(1)由于畜群长期处在不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造成生长发育受阻;(2)选种时过分强调生产力而忽视体质的结实性;(3)群体太小又没有一定的选配制度,长期滥用近交等。,四、引种后的管理和选育1、集中饲养(重要): 同一品种的引入种畜,要集中饲养,建立以繁育该品种为主要任务的良种场,以利风土驯化和开展选育工作。2、慎重过滤: 要创造有利于引入品种性能发展的饲养管理条件,进行科学饲养。如:如果从国外引入的良种猪,原产地的饲料为精料,蛋白质含量高,应该慢慢增加青料比例,使之适应我国的饲料类型。,3、逐步推广: 饲养过程中要详细观察引入品种的特性:生长、繁殖、采食等。做记录,为饲养和繁殖提供必要的依据。摸清引入品种的特性后,再逐渐推广。4、开展品系繁育: 1)选择适应性强的的个体,淘汰适应性弱的个体。 2)进行品系繁育,复习:1、理解家畜的驯化与驯化过程,及其在驯养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了解各主要家畜物种的祖先,起源的时间和地点。2、了解家畜品种形成的条件,理解品种的概念及作为品种应具备的标准,掌握品种的分类类型及各类型的特征。3、理解遗传多样性的概念,了解家畜遗传资源保护的现状和意义。 4、掌握保种的原理及方法5、掌握引种与驯化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