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ppt课件.ppt

    • 资源ID:1466079       资源大小:42.53MB        全文页数:114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ppt课件.ppt

    第6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考点一大气受热过程和逆温,地理图形信息获取二等压线图,课时作业,考点二热力环流与等压面,考点三大气的水平运动与等压线,内容索引,大气受热过程和逆温,大气的受热过程,吸收,反射,散射,大气的削弱作用:,太阳短波辐射,地面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吸收,大气逆辐射,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地面,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云层越厚云量越大,大气逆辐射越强,大气气温的垂直分布,正常情况下,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但在不同地点及不同时间,可能会小于0.6或大于0.6,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1)温室气体与全球变暖,(2)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提高生产效益,(3)利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一地区太阳能的多寡,高海拔地区: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内陆地区:气候较为干旱晴天多、阴雨天气少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四川盆地:,(4)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方面分析,(5)逆温的形成及其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会出现实际气温高于理论气温,甚至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的现象,称为逆温,辐射逆温的形成及消失过程图解,逆温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基础自测,1.中低纬度地区对流层厚度随季节而明显变化,厚度最大的季节是夏季。原因是夏季A.近地面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强,对流旺盛B.近地面大气反射作用较强,对流旺盛C.近地面大气逆辐射作用较强,对流旺盛D.近地面大气散射作用较强,对流旺盛,答案,解析夏季近地面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强,温度高,对流旺盛,A正确,B、C、D均错误。故选A。,解析,2.读下列气温垂直分布图,其中最有利于雾霾天气形成的情况是,答案,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答案,(1)从波长长短的角度来说,图甲中,编号为_辐射。(2)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主要是由于大气削弱作用中的_作用。(3)图乙中,B层的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是_,原因是_,风、云、雨、雪等复杂多变的天气现象多发生在图乙中的_(填字母)层。,短波,散射,高气温增加,随高度升,臭氧层吸收大量紫外线升温,A,(4)近年来,全球变暖的趋势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请结合本节内容谈谈为什么“开发利用新能源,能够减缓全球变暖”?,答案,答案开发利用新能源能使大气中的CO2减少,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也会减少,大气逆辐射会变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减弱,使气温升高趋势减缓。,命题探究,结合过程性数据或结果性数据考查大气热力原理,解析,答案,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12题。,1.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A. B. C. D.,结合过程性数据或结果性数据考查大气热力原理,解析材料中提到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效果显著,说明为覆盖地膜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排除。又根据枯雪年降水少,昼夜温差较大,丰雪年降水多,昼夜温差小,可进一步判断:为丰雪年覆盖地膜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为枯雪年覆盖地膜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因此答案选B。,结合过程性数据或结果性数据考查大气热力原理,2.该地寒冷期A.最低气温高于16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解析,答案,结合过程性数据或结果性数据考查大气热力原理,解析由图可知,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的平均气温日变化,不能确定当地最低气温,因此A错;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即平均气温变化状况和昼夜温差)大致相同,因此B错;膜内温度日变化丰雪年小于枯雪年,主要是由于丰、枯雪年积雪厚度存在较大差异,因此C正确,D错误。,结合过程性数据或结果性数据考查大气热力原理,答案,雾是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右图为“中国年平均雾日空间分布图”。据材料回答34题。,3.下列地区中,年平均雾日最少的是A.福建沿海 B.黄海沿岸C.准噶尔盆地 D.柴达木盆地,解析根据图例和中国区域地理的相关知识,可以看出年平均雾日最少的是柴达木盆地,D项正确。,解析,结合过程性数据或结果性数据考查大气热力原理,4.与四川盆地内秋、冬季节多雾直接相关的是A.秦岭阻挡冷空气南下B.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C.受暖湿的东南季风影响显著D.晴朗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强,解析雾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或清晨。四川盆地内由于秋、冬季节阴雨天少,晴天多,晴朗无云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快,使近地面大气降温快,水汽易冷却凝结形成雾。,答案,解析,逆温的产生及其影响,逆温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现象。某校气象兴趣小组在十月下旬晴朗的夜晚对我国南方山区谷地进行逆温测定。右图为该小组多次观测所得的逆温时空变化平均结果。完成56题。,5.下列关于该地逆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逆温强度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B.逆温强度午夜达到最大,后减弱C.逆温现象日落前出现,日出前消失D.强逆温前半夜增速慢,后半夜降速快,答案,解析,逆温的产生及其影响,解析根据逆温上界和强逆温上界的高度的不同可以看出,逆温强度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A项正确。图中显示日出前后逆温强度最大,B项错。逆温现象日落前出现,日出后消失,C项错。读图可知,强逆温前半夜增速快,后半夜降速慢,D项排除。,逆温的产生及其影响,6.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A.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B.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C.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D.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答案,解析,逆温的产生及其影响,解析地面辐射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C项正确。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这些与逆温层上界峰值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无关,A、B、D项错。,热力环流与等压面,D,C,A,B,受热上升,冷却下沉,热力环流的成因及形成过程,成因: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热力环流的形成 的“一个关键、两种运动、三个不同”,(1)“一个关键”(冷热不均是热力环流形成的关键)同一性质下垫面,考虑纬度差异。不同性质下垫面,考虑热容量差异。,(2)“两种运动”,热力环流的形成 的“一个关键、两种运动、三个不同”,(3)“三个不同”空气升降不同:热上升、冷下沉近地面热空气上升,近地面冷空气下沉。同面气压不同:热低压、冷高压近地面冷的地方形成高压,近地面热的地方形成低压。空间气压不同:近地面和高空气压性质相反近地面为高压,其高空为低压;近地面为低压,其高空为高压。,等压面,等高面,等压面的判读技巧,常见的热力环流,海陆风,陆地升温快;气温升高,形成低压;海洋升温慢;气温较低,形成高压;故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陆地降温快;气温较低,形成高压;海洋降温慢;气温较高,形成低压;故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陆风,城市风,上升气流,由郊区流向市区,由郊区流向市区,市区受人为热源多等原因影响,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郊区气温低,气压高。,山谷风,白天山坡升温快,空气膨胀上升,山谷的空气沿山坡向山顶补充,形成谷风,夜间山坡降温快,空气冷却下沉,顺山坡流入山谷,山谷空气被迫抬升,并从上面向山顶上空流去,形成山风,基础自测,右图为“某滨海地区某日某时等压面垂直剖面图(相邻两个等压面气压差相等)”。读图回答下题。,答案,1.关于图中气温和气压的比较,正确的是A.比气温高 B.比气温高C.比气压低 D.与气压相同,解析,解析图中海拔低于,比气温高;根据等压面弯曲方向知,近地面同高度处气压高于处,说明处气流下沉,处气流上升,处气温高于处;处海拔低于处,气压高;据等压面分布知处气压高于处。,2.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热力因素形成的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回答问题。,答案,(1)高空C比D的气压_(高或低)。地面A比B的气压_(高或低)。(2)A比B的温度_(高或低)。(3)A、B、C、D之间的热力环流呈_(顺或逆)时针方向流动。(4)如果A地是海洋,B地是陆地,则此时应该是_(填“白天”或“夜晚”),此时A地与B地间吹_风(填“海”或“陆”)。(5)A与B相比,日温差大小比较为_。,高,低,高,顺,夜晚,陆,BA,命题探究,根据温度变化确定热力环流及其影响,答案,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第1题。,解析,1.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A.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B.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大C.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至郊区D.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根据温度变化确定热力环流及其影响,解析由于城市热岛效应使该城市中心气温比郊区的气温高,空气对流更旺盛,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A项正确;城市中心在热岛效应影响下,气温较郊区高,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小;由于城市热力环流的存在,高空气流由市中心流向郊区,大气污染物较易扩散至郊区;近地面气流由郊区流向市中心导致城市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因此B、C、D项错误。,结合等压面特点考查热力环流原理,2.右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解析由图知P2等压面出现倾斜,38N上空为高压,37.5N上空为低压;近地面两地气压状况与高空相反,37.5N处为高压,38N处形成低压,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作用下,甲地吹西南风。,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答案,解析,大气的水平运动与等压线,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等压线越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地面冷热不均】,大气的水平运动:等压线与等压面,等压面,等压面,等压线,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等压线越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地面冷热不均】,高空的风,高空的风:与等压线平行由于地转偏向力总是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垂直。当地转偏向力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平衡时,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北半球,近地面的风,近地面的风:斜穿等压线由于地面有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摩擦力既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也改变物体运动的速度。,南半球,等压线图中风向的判定,(1)手势法在等压线图上判断风向时,可用“左右手法则”来判断,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具体方法:伸出右(左)手,手心向上,让四指指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拇指指向就是气流偏转方向。高空的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垂直;近地面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成一锐角。如图(单位:hPa),等压线图中风向的判定,(2)作图法判断风向作图法是判断风向的最常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等压线图中风向的判定,(2)作图法判断风向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下图所示(北半球):,基础自测,读“2015年5月19日14时亚洲局部地区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完成13题。,答案,1.下列四个城市中,此时风力较小的是A.首尔 B.北京 C.上海 D.香港,解析四个城市中香港等压线密度最小,风力较小,所以选择D。,解析,2.此时,首尔的风向可能是A.西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答案,解析在图中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可判断出首尔的风向可能是西南风。,解析,3.图中M处的气压值可能为A.1 005百帕 B.1 007百帕C.1 009百帕 D.1 011百帕,答案,解析M外侧的闭合等压线与相邻的较大值等压线相等,所以它的中间值较大,M处气压值介于1 0081 010百帕之间。,解析,命题探究,结合等压线图判断风向,答案,1.2009年4月14日晚,渤海沿岸发生了一次较强风暴潮。这次风暴潮是由低压系统、向岸风共同引起的,海水涌向陆地,给沿岸地区造成较大损失。读右图,据图所示气压分布状况判断,当时受风暴潮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图中显示,乙地位于低压的东侧,根据气流运动规律,此处吹偏东风,从海洋吹向海岸即“向岸风”。加上该地处于海湾,加剧了风暴潮的强度和危害。,解析,结合等压线图考查风力,解析乙处等压线较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较大。,右图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势”,L为低压。读图,完成下题。,答案,解析,2.与甲地相比,乙地风力A.较大 B.较小 C.相等 D.无法判断,等压线图,地理图形信息获取二,读图,在图中所示的时段内,风向由东南变为东北的城市是,A.台北 B.上海C.首尔 D.北京,答案,解析,解析分别画出四个城市在两幅图中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箭头,向右偏转约45可得风向如下:台北市前后两天都大致吹东北风,上海市前后两天都大致吹东南风,首尔市前后两天都吹偏南风,北京市先吹东南风后吹东北风。,1.判读气压形势(1)低压中心(如图1中乙处):等压线呈闭合曲线,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低(中心为上升气流)。(2)高压中心(如图1中甲处):等压线呈闭合曲线,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高(中心为下沉气流)。,(3)高压脊(如图1中丙处):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弯曲最大各点的连线叫脊线。(4)低压槽(如图1中丁处):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弯曲最大各点的连线叫槽线。(5)鞍部:两个低压和两个高压交汇处,其气压值比高压中心低,比低压中心高。,2.判断风向首先明确高低气压;其次确定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最后根据南、北半球画出偏向风(如图2中A地吹偏南风)。3.判断南、北半球(1)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右侧北半球。(2)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左侧南半球。,4.判断风力(风速)大小(1)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如图3中乙地)。(2)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如图3中甲地)。5.判断季节(1)夏季(北半球7月、南半球1月):大陆内部一般为低压。(2)冬季(北半球1月、南半球7月):大陆内部一般为高压。,6.判断天气状况(1)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寒冷干燥。(2)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温暖湿润。(3)低气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高气压过境时,多晴朗天气。(4)低压中心和低压槽控制区多阴雨天气,如图1中乙处和丁处;高压中心和高压脊控制区多晴朗天气,如图1中甲处和丙处。,如图是“东亚局部地区某日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回答12题。,1.图中两地气压差最可能是A.12 hPaB.13 hPaC.14 hPaD.15 hPa,答案,解析,解析由图可知,图中等压距为2 hPa,地气压应为1 010 hPa,地气压应为1 0221 024 hPa,两地气压差应为1214 hPa。故B项正确。,2.此时,台湾海峡的风向是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解析,解析由图可知,台湾海峡西部为高压,东部为低压。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受地转偏向力向右偏的影响,台湾海峡吹西北风。故A项正确。,答案,读图,回答34题。,解析,解析P地西侧为高压,东侧为低压,结合北半球地转偏向力,P地吹西北风。,答案,3.判断此时P地的风向为A.西北风 B.东南风C.西南风 D.东北风,解析,解析Q地在海洋上,为一低压中心,Q地外围一条等压线数值应为1 005,Q地气压介于1 002.51 005百帕之间,与丁地相等。,答案,4.甲、乙、丙、丁四地中的气压可能与Q地相等的是A.甲 B.乙C.丙 D.丁,课时作业,解析,右图为“大气热状况示意图”。完成第1题。,答案,1.霜冻多出现在深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原因是A.白天强,夜晚弱B.白天强,夜晚强C.白天强,夜晚强D.白天弱,夜晚弱,2,3,4,5,6,7,8,10,11,12,13,14,1,9,解析白天太阳辐射弱,导致地面获取的热量少;夜间大气逆辐射作用弱,保温作用差,导致地面散失热量快。从而导致近地面温度低,容易出现霜冻。,2,3,4,5,6,7,8,10,11,12,13,14,1,9,北极冰融是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气候变化现象之一,白色冰面融化变成颜色相对较暗的海水,被称为“北极变暗”现象。据此完成第2题。2.“北极变暗”现象,最可能导致北极地区A.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减弱B.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减弱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减弱D.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减弱,2,3,4,5,6,7,8,10,11,12,13,14,1,9,答案,解析,解析白色冰面比暗色海水更容易反射太阳光,“北极变暗”现象会导致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减弱,吸收增强,故A项错误,B项正确;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地面辐射的吸收均增强,故C、D项错误。,右图为“北半球某地热力环流模式图”。读图回答第3题。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A.甲地气温低于丁地B.丁地气温低于丙地C.乙地气压高于丙地D.甲地气压低于乙地,2,3,4,5,6,7,8,10,11,12,13,14,1,9,答案,解析,解析结合图示知,近地面甲地受热,丁地受冷,据此判断相关气温和气压高低。,4.下图表示“四处热力环流形成示意过程”,其中正确的是,2,3,4,5,6,7,8,10,11,12,13,14,1,9,答案,解析,解析根据热力环流形成的基本原理和不同性质下垫面物理性质进行判断。,A. B. C. D.,右图示意某区域某月近地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完成56题。,2,3,4,5,6,7,8,10,11,12,13,14,1,9,5.N地风向为A.东北风 B.东南风C.西北风 D.西南风,答案,解析,解析由题意可知,P地气压低于N地,则N地的气压梯度力垂直于N处的等压线,由北指向南;根据纬度确定该地位于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风向右偏,因而N地风向为东北风。,6.M、N、P、Q四地中,风力最强的是A.M地 B.N地C.P地 D.Q地,2,3,4,5,6,7,8,10,11,12,13,14,1,9,答案,解析,解析四地中,Q地等压线最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风力最强。,右图为“同一地点在某日的上午、午后、夜间及清晨四个不同时段的近地面大气垂直气温分布图”。完成78题。,2,3,4,5,6,7,8,10,11,12,13,14,1,9,7.图中丁曲线愈接近地面气温愈高的原因是A.愈接近地面风速愈小,大气热量不易散失B.愈接近地面空气尘埃愈多,尘埃能吸收太阳辐射C.愈接近地面空气密度愈大,大气愈能吸收太阳辐射D.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地面辐射首先被近地面大气吸收,答案,解析,解析大气的直接热源来自地面辐射,距离地面越近获得热量越多,高度越高,获得热量越少,温度越低。空气尘埃对太阳辐射起到反射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直接吸收较少。,2,3,4,5,6,7,8,10,11,12,13,14,1,9,8.图中四条曲线中最可能是清晨的大气垂直气温分布曲线的是A.甲 B.乙C.丙 D.丁,答案,解析,解析一天当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点,即14点前后。根据图中气温的高低可判断出甲表示的是日出前后的曲线,乙表示的是上午的曲线,丁表示的是午后的曲线,丙表示的是夜间的曲线。,2,3,4,5,6,7,8,10,11,12,13,14,1,9,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右图中甲地经常出现浓雾弥漫的现象。据此完成910题。,9.下列四幅图中,与山谷出现浓雾时段的环流特征相符的是,答案,解析,2,3,4,5,6,7,8,10,11,12,13,14,1,9,解析山谷地区,白天山谷周围的坡面受热快,气温高,气流沿坡面上升,形成谷风,D错误。谷地中心的大气受热慢,气温低,形成下沉气流,上面的暖气流向下。这样的环流使底层大气温度不断上升,不会形成雾,B错。夜晚山谷周围的坡面降温快,气温低,冷气流沿两侧山坡向谷底流动,A错。谷地中心大气降温慢,气温高,形成上升气流,这样的环流使底层空气气温不断下降,形成下面冷、上面暖的逆温状态,容易出现浓雾天气,C正确。,2,3,4,5,6,7,8,10,11,12,13,14,1,9,10.图中甲地山谷浓雾弥漫数日不散,主要是因为A.太阳辐射较弱 B.气温较低C.暖湿水汽充足 D.风力较弱,答案,解析,解析浓雾形成的天气条件与气温较低、近地面大气层逆温和静风有关。太阳辐射弱、气温较低、暖湿水汽充足对雾的形成有影响,但不是浓雾持续几天弥漫不散的原因,A、B、C错。风力弱,不能吹散雾,是浓雾持续数天的主要原因,D正确。,2,3,4,5,6,7,8,10,11,12,13,14,1,9,夏季绿洲、湖泊的最高气温比其毗邻的沙漠、戈壁低30左右,水分的蒸发量要少一半,几乎和沿海湿润地区差不多。其原因是沙漠、戈壁和绿洲、湖泊对于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在白昼阳光辐射下,沙漠、戈壁干燥地面强烈增温,通过大气的平流作用,暖空气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上下层空气间的热交换难以进行,下层冷空气团得以保持稳定,因而形成一个湿润、凉爽的小气候。这种现象就称之为“冷岛效应”。据此完成1112题。11.“冷岛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不同纬度的光照差异B.不同下垫面的热量差异C.不同高度的气压差异D.不同海陆位置的水分差异,解析,答案,2,3,4,5,6,7,8,10,11,12,13,14,1,9,解析气温是热量的体现,绿洲、湖泊气温低于周边沙漠、戈壁,说明绿洲、湖泊热量少于周边沙漠、戈壁,体现的是下垫面的热量差异。,2,3,4,5,6,7,8,10,11,12,13,14,1,9,12.“冷岛效应”产生时,与绿洲、湖泊上空气温变化规律相符的是,答案,解析,解析由“暖空气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可知,大气层出现了逆温层,则C图符合题意。,2,3,4,5,6,7,8,10,11,12,13,14,1,9,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第13题。,13.图中A.晴朗天气,a大部分为大气吸收B.湖泊湿地,b能和缓地加热大气C.CO2增多,c补偿地面失热较少D.冰雪地面,ab的转化率增加,答案,解析,2,3,4,5,6,7,8,10,11,12,13,14,1,9,解析晴朗天气大部分可见光可直接到达地面,被地面吸收,故A错误。湖泊湿地,空气中水汽含量高,升温速度慢,因此大气被和缓加热,故B正确。CO2增多,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补偿地面失热较多,故C错误。冰雪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吸收的太阳辐射少,a到b的转化率变小,故D错误。,2,3,4,5,6,7,8,10,11,12,13,14,1,9,1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新疆的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河水补给占入湖水总量的94.8%,蒸发占出湖水总量的60.45%,但蒸发总量有上升的趋势。湖区水位季节变化很大,但近年有减小的趋势。湖区内湖陆风现象较显著(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多年平均数据显示,博斯腾湖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为上午1112时,比冬半年提前两小时左右。,2,3,4,5,6,7,8,10,11,12,13,14,1,9,材料二博斯腾湖区域图和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图。,2,3,4,5,6,7,8,10,11,12,13,14,1,9,(1)根据材料,找出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弱的季节,并分析原因。,答案,解析,解析结合图示可直接判断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弱的季节为冬季。结合冬季博斯腾湖与湖岸的温差及冬季风的影响分析原因。,答案冬季。冬季博斯腾湖水量最小,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小;冬季湖面结冰,湖陆温差小;冬季太阳高度角小,昼长短,湖区获得的热量少,湖陆温差小;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风强劲,湖陆风不显著。,2,3,4,5,6,7,8,10,11,12,13,14,1,9,(2)概述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比冬半年早的原因。,答案,解析,解析结合夏半年陆、湖热力性质差异及温差转变分析原因。,答案夏季,日出较冬季早,陆地升温时间早;太阳高度角较冬季大,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多,陆地升温快;湖泊水量较冬季大,湖面升温慢,所以陆风转湖风时间早。,2,3,4,5,6,7,8,10,11,12,13,14,1,9,(3)试分析在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对湖陆风的影响,并说明理由。,答案,解析,解析结合城市热岛效应判断影响并分析原因。,答案使湖风加强,陆风减弱。由于城市的热岛效应,白天增大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湖风加强;晚上减弱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陆风减弱。,2,3,4,5,6,7,8,10,11,12,13,14,1,9,本课结束,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