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免疫讨论ppt课件.pptx
艾滋病,汇报:潘丽媛 PPT制作:李婧雯,01,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名称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目前,艾滋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世界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02,病原学,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简称HIV, 是-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以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CD4淋巴细胞作为攻击目标,大量吞噬、破坏T-CD4淋巴细胞,从而破坏人的免疫系统,最终使免疫系统崩溃,使人体因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而发病并死亡。,HIV作为一种反转录病毒,其生物学特征如下。1形态结构 HIV是D型RNA反转录病毒,多为圆形或椭圆形,病毒核心由单链RNA、反转录酶及结构蛋白组成。核心的外面是病毒衣壳,呈20面体立体对称。病毒最外面为包膜,包膜上有棘突、含有与宿主结合的部位。2基因结构 HIV具有典型的反转录病毒的基因结构,两段长末端重复序列(LTR)排列两边,中间有3个主要基因:gag基因;pol基因env基因3分型 HIV按血清型可分为HIV-1和HIV-2型4抵抗力 HIV对外界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后不易存活,对热敏感,对紫外线不敏感。许多化学物质也可以使HIV迅速灭活。,请在此处添加标题,1gag基因能编码约500个氨基酸组成的聚合前体蛋白(P55),经蛋白酶水解形成P17,P24核蛋白,使RNA不受外界核酸酶破坏。2Pol基因编码聚合酶前体蛋白(P34),经切割形成蛋白酶、整合酶、逆转录酶、核糖核酸酶H,均为病毒增殖所必需。3env基因编码约863个氨基酸的前体蛋白并糖基化成gp160,gp120和gp41。gp120含有中和抗原决定簇,已证明HIV中和抗原表位,在gp120 V3环上,V3环区是囊膜蛋白的重要功能区,在病毒与细胞融合中起重要作用。gp120与跨膜蛋白gp41以非共价键相连。gp41与靶细胞融合,促使病毒进入细胞内。实验表明gp41亦有较强抗原性,能诱导产生抗体反应。,03,致病机制,进入细胞HIV进入人体后能选择性地侵犯有CD4受体的淋巴细胞,以CD4T淋巴细胞为主。当HIV的包膜蛋白gp120与CD4T淋巴细胞表面的CD4受体结合后,在gp41透膜蛋白的协助下,HIV的膜与细胞膜相融合,病毒进入细胞内。当病毒进入细胞内后迅速脱去外壳,为进一步复制作好准备。最近研究表明,HIV进入细胞内除CD4受体外,还需要细胞表面的蛋白酶同gp120的V3环发生相互作用才能完成。,HIV感染对CD4淋巴细胞的影响,细胞内逆转录HIV病毒在宿主细胞复制开始,首先二条RNA在病毒逆转录酶的作用下逆转为DNA,再以DNA为模板,在DNA多聚酶的作用下复制DNA,这些DNA部分存留在细胞浆内。进行低水平复制。部分与宿主细胞核的染色质的DNA整合在一起,成为前病毒,使感染进入潜伏期,经过2-10年的潜伏性感染阶段,当受染细胞被激活,前病毒DNA在转录酶作用下转录成RNA,RNA再翻译成蛋白质。经过装配后形成大量的新病毒颗粒,这些病毒颗粒释放出来后,继续攻击其他CD4T淋巴细胞。大量的CD4+T淋巴细胞被HIV攻击后,细胞功能被损害和大量破坏是AIDS患者免疫功能缺陷的原因。,HIV感染对CD4淋巴细胞的影响,(一)单核巨噬细胞:因其表面也具有CD4受体,所以也易被HIV侵犯,但其感染率远远低于CD4+T淋巴细胞。研究发现被HIV感染的单核巨噬细胞有播散HIV感染的作用,它可以携带HIV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在脑细胞中受HIV感染的主要是单核 巨噬细胞,如小胶质细胞。HIV感染的单核 巨噬细胞释放毒性因子可以损害神经系统。当一定数量的单核 巨噬细胞功能受损时,就会导致机体抗HIV感染和其他感染的能力降低。并且CD4+T淋巴细胞功能受损,也和单核 巨噬细胞功能损害有关。,HIV感染对其他细胞的影响,(二)CD8+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有对HIV特异的细胞溶解能力,在HIV感染初期,具有抑制病毒复制和传播作用,当CD8+T淋巴细胞功能受损时HIV感染者病情发展。在HIV感染的进展期,HIV-1特异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的数目进行性减少,说明CD8+T淋巴细胞对HIV特异的细胞溶解活力的丧失,可能与CTL减少有部分关系。HIV选择性变异和由于CD4+T淋巴细胞的破坏也是促使HIV特异性细胞溶解活力丧失的原因。,HIV感染对其他细胞的影响,(三)B淋巴细胞:HIV感染后,可通过多克隆抗体激活B淋巴细胞,使外周血液中B淋巴细胞数量增加,分泌免疫球蛋白,使IgG和IgM的水平增高。同时B淋巴细胞对新抗原刺激的反应性降低。因此,在HIV感染进展时,化脓性感染增加,而对流感A病毒疫苗和乙肝疫苗的抗体反应降低。HIV感染,B淋巴细胞多源活化的机制不明,可能是由于缺乏正常T细胞的调节,B淋巴细胞被Epstein-Barr病毒激活阶段,或HIV直接激活B淋巴细胞。,HIV感染对其他细胞的影响,HIV选择性地侵犯带有CD4分子的细胞,主要有T4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细胞表面CD4分子是HIV受体,通过HIV囊 膜蛋白gp120与细胞膜上CD4结合后由gp41介导使毒穿入易感细胞内,造成细胞破坏。其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可能通过以下方式起作用:,HIV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宿主细胞死亡,此过程周而复始。在HIV感染的初期,外周血中CD4细胞的数目保持正常。随着体内病毒负荷的增加,CD4细胞计数进行性或不规则性下降。当CD4细胞计数200106L(200mm3)(正常底限的50%)时,感染者免疫功能遭到严重破坏,导致免疫缺陷,各种条件性感染和继发性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急剧增加。,04,传染源及传播途径、,(一)传染源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二)传播途径1性接触传播 包括同性和异性之间的性接触。2经血液传播 与静脉药瘾者共用受HIV污染的、未消毒的针头与注射器; 输入污染了HIV的血液(血液成分)、血液制品; 移植或接受了HIV感染者的器官、组织或精液; 医源性感染:如医疗器具消毒不严等。 3母婴传播 感染了HIV的母亲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或胎儿经 过产道感染,也可通过母乳喂养传染给婴儿。,症状及体征,05,(一)急性感染急性期的症状主要为非特异性,接触HIV后至发病的时间16周,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出汗、乏力、肌痛、食欲缺乏、恶心、腹泻和无渗出的咽炎。(二)早期一般无特殊症状,但有些患者有持续性全身淋巴结大,这类淋巴结大常常是对称的,以颈、枕和腋部多见。(三)中期除了有持续性全身淋巴结大外,尚有非特异性全身症状、鹅口疮、口腔毛状黏膜白斑病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四)晚期辅助性T细胞已明显下降,多伴有各种条件性感染和恶性肿瘤,也可有消耗综合征和痴呆。,小儿艾滋病的特殊表现1生长发育异常 越早期感染表现越严重。2神经系统损害 3慢性腹泻、衰竭和营养不良 4肺部病症 是小儿艾滋病患者常见并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最多见的是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和慢性淋巴性间质性肺炎。5皮肤及黏膜感染 艾滋病患儿可发生复发性疱疹性口腔炎、念珠菌性咽炎和念珠菌性食管炎。6淋巴结和腮腺大 全身多部位淋巴结大,直径2cm,无触痛,可持续数月至数年。对称性腮腺大,常有血清淀粉酶升高。7恶性肿瘤 淋巴瘤在AIDS患儿中较多见,卡波西肉瘤在AIDS患儿中罕见。,实验室检查,06,(一)HIV实验室检查1病毒分离培养 一般不作为常规诊断。2检测HIV感染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3HIV-1抗原检测 在窗口期,虽然血清中尚不能测出HIV抗体,但体内已有HIV能检出的HIV -1P24抗原。4HIV核酸检测 HIV核酸检测方法分为HIV核酸定性检测和HIV核酸定量检测两种。可用于婴儿的早期诊断,疑难样本的辅助诊断,遗传变异监测等。,(二)免疫缺陷的实验室检查1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 外周血淋巴细胞减少已作为HIV感染病情进展的标志之一2CD4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 血液中CD4细胞测定是衡量机体免疫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CD4200106L(200mm3)作为诊断艾滋病的指标。3CD4CD8比值1 这是由于CD4T淋巴细胞减少所致。42-微球蛋白测定 艾滋病病人明显增高。(三)条件性感染的病原体检查 几乎每例艾滋病病人至少患有一种条件性感染,应根据临床表现进行相应的病原体检查。,07,诊断,(一)急性HIV感染临床表现 发热、乏力、咽痛、全身不适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个别有头痛、皮疹、脑膜炎或急性多发性神经炎,颈、腋及枕部有肿大淋巴结,类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肝、脾大。(二)无症状HIV感染临床表现 常无任何症状及体征。(三)AIDS临床症状 原因不明的持续不规则发热38以上,1个月;慢性腹泻次数每日多于3次,1个月;6个月之内体重下降10%以上;反复发作的口腔白念珠菌感染;反复发作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或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等等.,综合实验室检查做出诊断,08,治疗,(一)抗反转录病毒联合治疗治疗药品 已批准生产的有三大类共10种化学治疗药物、包括5种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2种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及3种蛋白酶抑制剂(PI)。联合治疗药物选择的标准:经证实有效;协同作用;没有交叉耐受;无蓄积毒性;应用实用性。(二)免疫调节治疗主要用于免疫调节的药物有4种。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IL -2),丙种球蛋白,中药,09,预防,(1)宣传教育:利用大众媒体、小册子、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使大众了解、掌握传播途径,主要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2)规范治疗各种性病:规范治疗性病可减少艾滋病病毒的传播。对性病病人进行HIV抗体的检测,以便及早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3)提倡安全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4)使用经HIV检测合格的血液(血液成分)、血液制品。,(5)防止医源性感染:口腔及手术器械、内镜等必须严格消毒,使用一次性注射器。(6)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根据自身意愿选择是否妊娠。如果妊娠应进行母婴阻断,对于已出生的婴儿应避免母乳喂养。(7)拒绝毒品,不能共用注射器吸毒。(8)对查出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及定期随访。指导配偶及性伴侣做好预防感染工作,并定期进行抗HIV抗体检测。,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