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高三一轮复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ppt课件.ppt

    • 资源ID:1461821       资源大小:3.22MB        全文页数:87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三一轮复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ppt课件.ppt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一、生态系统的结构,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四、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五、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功能,一、生态系统的结构,考点1:生态系统的范围,考点2:生态系统的结构,考点3:分析食物网时应注意的问题,返回,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考点1:生态系统的范围,1、生态系统概念: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自然系统。即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有大有小:如一个池塘、一片草地、一块农田、一片森林、一条河流等都可以各自成为一个生态系统。,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构成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一、生态系统的结构,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等。,森林、草原、荒漠、冻原生态系统等。,农田、人工林、果园、城市生态系统等。,3、类型,2、生态系统的结构层次,生物个体,同种,种群,不同,生物群落,无机环境,生态系统,最大,生物圈,一、生态系统的结构,特点,动物种类较少,能挖洞和善奔跑,树栖动物为主,主要动物,农作物,草本,乔木,主要植物,农耕区,干旱地区,湿润或较湿润,分布区域,植物分布情况,划分依据,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动植物种类多,群落结构复杂,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能较长时间保持稳定,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结构较简单,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常发生剧烈变化,动植物种类少,群落结构单一,人的作用非常关键,受人工控制,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举例,一、生态系统的结构,考点2:生态系统的结构,1.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能量:阳光、热能。,物质:水、空气、无机盐等。,一、生态系统的结构,生物群落:,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态系统概念: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找出与下面的对应性),2.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还有某些细菌。,消费者,异养生物,包括各种动物和寄生生物。,分解者,异养生物,各种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及动物。,物质和能量的源泉,生态系统的基石、主要成分。,分解生物遗体和排遗物,对物质循环必不可少。,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植食性动物。,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肉食性动物。,以次级消费者为食的肉食性动物。,分类,加快物质循环,对传粉和种子传播具有重要作用。生态系统最活跃的生物成分。,一、生态系统的结构,考点2:生态系统的结构,分解者,包括细菌和真菌等腐生生活的生物及小型动物如屎壳郎 、蚯蚓,甚至大型动物如秃鹫(基本不捕食活的动物 ,是腐生,即以现成的食物为食)等。,考点2:生态系统的结构,一、生态系统的结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1)生产者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所制造的有机物中,为消费者提供食物以及栖息场所。,(2)消费者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并对植物的传粉受精和种子传播有重要作用。,(3)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分解成无机物,是不可缺少的成分。,例如 : 渡渡鸟和卡伐利亚树,三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可用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表示。,一、生态系统的结构,生 产 者,植食性 动物,肉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遗体、粪便等,分解者,消费者,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一、生态系统的结构,有哪位同学能在黑板上画一个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图解)? 提示: 要求体现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份和营养结构。,一、生态系统的结构,一、生态系统的结构,2.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结构),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及分解者)。,成分:,生产者,次级消费者,初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营养级:,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四营养级,食物链中的一个个环节。 它是指处于食物链同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的总和。,营养级:,一、生态系统的结构,在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的复杂的营养关系称为食物网。,(1)越复杂的生态系统,食物网中的食物链的数量就越多。,(2)在食物网中,大型肉食动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往往不同(占有不同的营养级)。,一、生态系统的结构,2.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如果一条食物链上某种生物减少或消失,它在食物链上的位置会由其它生物来取代,从而使整个生态系统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一般来说,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一、生态系统的结构,1、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中间有任何停顿都不能算完整的食物链。 2、生产者总是为第一营养级。 3、各种生物所处的营养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同一种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4、同种生物所处消费者级别和营养级级别一定是不同的,总是差一级。5、食物链中箭头的含义:方向代表能量流动的方向,同时体现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考点3:分析食物网时应注意的问题,一、生态系统的结构,6、各生物之间必须具有正常的捕食关系。 7、食物链上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 8、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有可能出现不同概念上的重合。如蜘蛛与青蛙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9、在食物网中,当某种生物因某种原因大量减少时,对另一种生物的影响,沿不同的食物链分析其结果不同,应以中间环节少的为分析判断的依据。如:“温带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中的猫头鹰减少时,直接造成影响的生物是鼠和兔,而不是虫、鸟、蛙、蛇等。,考点3:分析食物网时应注意的问题,一、生态系统的结构,10、食物链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有食物联系的生物种类,而并非生物的数量。 11、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生物这间是相互制约的,它们的数量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变化中。这种制约可能来自种间,也可能来自种内。 12、高中生物中的食物链实际上是捕食链,它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通过捕食关系形成的。分解者只能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残骸,不能与动物之间形成捕食关系,所以它不参与食物链,不占任何营养级。,考点3:分析食物网时应注意的问题,一、生态系统的结构,返回,考点1:能量流动的概念,考点2:能量流动的过程,考点3:能量流动的特点,考点4: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返回,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考点1:能量流动的概念,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能量的输入,能量的传递,能量的散失,阳光,生物群落,在生物群落内沿食物链的方向进行传递,单向逐级递减。,生物群落,无机环境,能量的转化,三大类有机物间的转化。,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考点2:能量流动的过程,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太阳。太阳每天输送到地球的能量大约为11019kj,大约只有1%以可见光的形式初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能量的源头:起点: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渠道:能量散失的形式:,太阳能。,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食物链和食物网。,全部生产者经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总量。,热能。,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能量流入第一营养级,去路:1、自身呼吸消耗(热能散失); 2、未被利用(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等,储存在自身体内有机物中); 3、分解者所利用; 4、被下一个营养级所同化。,每个营养级同化能量=呼吸消耗能量+未被利用能量+分解者释放能量+下一个营养级同化能量,粪便(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散失,散失,能量流入第二营养级,呼吸作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林德曼对塞达伯格湖进行能量流动研究结果图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464.6(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96.3(自身呼吸作用消耗量)+293(自身未利用的量,即未被下一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的量储存在自身体内有机物中的能量)+62.8(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量)+12.5(被分解者利用的量)=122.6+327.3+(12.5+2.1+0.1),能量传递效率:即62.8/464.6和12.6/62.8。,考点3: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原因,1、自身呼吸作用消耗。,传递效率大约为10%20%。,2、各营养级的生物总有一部分未被下一个营养级利用。,沿食物链方向一直向前(不循环,不可逆)。,特点,3、分解者所利用;,能量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逐渐减少。,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将单位时间内各个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由低到高绘制成图,能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所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5个营养级。,能量金字塔:,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考点4: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1.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秸秆,牲畜,沼气池,肥田,肉食,燃料,(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2.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返回,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练习,考点1:物质循环的概念,考点2: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考点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返回,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什么叫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其特点是什么?,考点1:物质循环的概念,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这里所说的生态系统指的是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其中的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这种物质循环又叫生物地化循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反复出现,循环流动,不会消失,物质可反复利用。,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无机环境,生物群落,(3)循环的范围:,(4)特点:,生物圈(全球性,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全球性、反复出现、循环流动,并伴随有复杂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1)物质:,(2)循环过程:,物质循环概念分析:,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考点1:物质循环的概念,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1、碳循环的形式及特点,(1)循环形式:,(2)与碳循环有关的生理过程,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生产、生活的燃烧。,(3)特点:,碳进生物群落,碳出生物群落,碳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含碳有机物,生产者的化能合成作用。,碳在生物体之间传递:,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通过食物链(网)进行。,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O2,考点2: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具有全球性,反复利用,光合作用,动植物的遗体和排出物,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泥炭、煤、石油,燃烧,分解者的分解作用,2、碳循环过程,化能合成作用,碳元素的输入: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碳元素的输出:各营养级生物及分解者的呼吸作用等。,1,2,3,4,5,5、碳循环与温室效应,1)温室气体及温室效应:,CO2过多,大气变暖。,2)CO2增多的原因,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森林、草原等植被的破坏。,3)温室效应的危害,极地冰川加速融化,沿海城市被淹没,农田减少,粮食减产,4)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开发新能源。增大绿化面积。,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考点3:物质循环的各种形式,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主要以有机物形式,主要以无机物形式,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全球性,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反复出现,往复循环,1)同时进行、相互依存,2)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3)能量是物质反复循环的动力。,考点3: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下面图示中能否体现出生态系统的结构,请结合图解加以说明。,CO2H2O光能,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CO2、能量散失,CO2、能量散失,光合作用,呼吸,呼吸,同化,残枝败叶,遗体,分解作用,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通过能量流和物质循环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整体。,练习,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返回,考点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考点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考点3: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返回,四、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命系统的信息观,1、细胞生命系统,接受外界信息,细胞内部信息流例:DNAmRNA蛋白质,四、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2、个体生命系统,免疫调节中的抗原信号,例:神经调节中的电信号、化学信号。,激素调节中的激素,四、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3、生态生命系统,1)个体从获取环境信息以保证自己的生存活动的需要。(定位、方向、感光、测温、化学感受、磁场感应等)。2)种群内不同个体之间进行合作或竞争所进行的信息传递。(求偶、繁殖、觅食、抵抗侵略、社会行为等)。3)不同种群个体之间竞争或捕捉与反侵害所进行的信息传递。(警戒、驱逐、识别等)。,四、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考点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物理信息: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包括来自无机环境或生物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能感知该信息的器官:眼、耳、皮肤,植物的叶、芽及细胞中的特殊物质(光敏色素)等。,化学信息:能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生物碱、有机酸及动物的外激素(信息素)。,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特别丰富多彩)。,四、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植物:有机酸,生物碱动物:性外激素等信息素,生物体的行为特征,无机环境或生物体,生物体的产物或分泌物,生物体的动作行为,化学信息,四、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2、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3、通过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之间的种间关 系,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考点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四、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莴苣种子萌发率与光的波长的关系,考点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蝙蝠通过自身发出声波,对目标进行“回声定位”。,莴苣、茄、烟草的种子必须接受某种波长的光信息,才能萌发生长。,环境是生态系统的信息源。任何生命形式,如果没有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谈不上对环境的适应,就不可避免地要被大自然所淘汰。,四、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2、通过信息传递,植物能开花,雌雄个体能相互识别、交配,保证种群的繁衍。,四、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3、通过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四、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烟草受到蛾幼虫攻击后能释放一种信息素。白天吸引蛾幼虫的天敌,夜间又能驱除夜间活动的雌蛾,使它们不能在叶片上产卵。,考点3: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可应用于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利用光照提高鸡的产蛋量,利用温度和湿度延长蔬菜的种植期,2、可用于对有害动物的控制,昆虫性信息素 防治病虫害,四、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返回,考点1: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考点2: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考点3: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理,返回,五、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系统中生物既有出生也有死亡,既有迁入也有迁出;阳光、温度、水分等无机环境因素也在不断地改变。因而生态系统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但对于一个相对成熟的生态系统来说,系统中的各种变化只要不超出一定限度,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就不会发生大的改变。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五、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考点1: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定义:,例1:河流受到轻度污染后,可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来消除污染,使河流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不受到明显的影响。,例2:森林生态系统中,当害虫增加时,食虫鸟也随之增加,从而使树木不会受到大的损害。,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来自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两个方面。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考点1: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五、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主要是通过反馈调节机制来实现的。其中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也存在着这种负反馈调节。例3:森林火灾之后,森林中种群密度降低,但于阳光充沛、土壤中无机养料增多,许多种子萌发后迅速长成新的植株(抑制植株的减少)。,考点1: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五、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生态系统中关于正反馈的例子不多。例4,有一个湖泊受到了污染,鱼类的数量就会因为死亡而减少,鱼类死亡的尸体腐烂,又进一步加重污染,引起更多的鱼类的死亡(促进鱼类的减少)。,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与自身的营养结构成正相关。,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考点1: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五、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对同种生物的种群密度的调控,这是在有限空间内普遍存在的种群变化规律。 (2)对异种生物种群之间数量的调控,其常见于植物与动物或动物与动物之间,常有食物链关系。 (3)对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调控。,考点1: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五、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是无限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迅速丧失,这样,生态系统就到了难以恢复的程度。,黄土高原,考点1: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五、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概念: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1、抵抗力稳定性,考点2: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核心:“抵抗干扰,保持原状”。,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整个生态系统就会越稳定。,五、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概念: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以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2、恢复力稳定性,核心: “遭到破坏,恢复原状”。,考点2: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呈相反关系。抵抗力稳定性越高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越低。,五、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抵抗力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成正相关,与恢复力稳定性成负相关。,考点2: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五、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考点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原理,返回,五、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课,D,课堂练习,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狼吃掉一只兔子时,就获得了兔子的全部物质B当狼把兔子肉同化为自身有机物时,C元素便从 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C当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时,碳元素 就从无机环境流人了生物群落D当物质循环进行时,能量流动早已开始了,C,返回,3.我国北方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其碳素循环如下图所示,箭头和字母分别表示碳素传递方向和转移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秋季,c+fb+e+cC、春季,g=b+a+f D、冬季,de+f,B,C,4.,C,5.,( ),A,“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大型公益活动:历年高考题PPT版制作。本课件为公益作品,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擅自修改或用于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2012年1月15日,汉水丑生标记。,6.(2011 福建卷)下表选项中,甲、乙、丙三者关系能用下图表示的是( ),C,7.,D,8.,9.下图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h、i、j、k表示不同用途的有机物(j是未利用部分),方框大小表示使用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进入该生态系统的CO2量与各h产生的CO2总量相等B.生产者中i的量大于被初级消费者同化的有机物量C.流向分解者的k可被生产者直接吸收利用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可循环利用,B,9、下面是不同纬度地带的六类生态系统(AF)枯叶年输入量和枯叶现存量的比较表。由表分析可知( ),A土壤有机物积累量ABCDEFBF最可能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C枯叶分解速率与环境温度和湿度没有关系D分解者作用的强弱依次是ABCDEF,B,10.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回答:(1)写出图中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2)D的能量为7.1109kJ,G为2.3108kJ,理论上E最少的能量为_kJ.(3)分析AD和EB过程中碳流动形式的不同点: (4)为了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减缓大气中CO2含量的上升,从上述内容和图上看,要采取的最关键措施是_,_,G,DFEB,AD是以CO2的形式流动, EB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4.8107,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保护植被,大力植树造林,11.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回答:,1)若因人为因素使D数量减少,则E数量会_,若_(填字母)过多,则会导致温室效应。2)若具有多个食物来源的生物从其上一营养级获得的能量相等,当能量传递率按10%-20%计算时,E获得的能量最多占生产者所固定的总太阳能的_,A,B,C,D,E,增加,C,1/15,12、某课外实验小组欲探究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下面是该小组制定的实验方案,请你帮助加以完善。(1)实验目的:探究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2)实验原理:将一种动物和一种植物放在一个密闭的系统中,用pH试纸测定此系统所发生的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来探究碳的转化情况。(3)实验材料和用具:试管架、4支试管、铝箔4张、光源、若干只大小差不多的田螺、若干枝大小差不多的金鱼藻、50 mL量筒、去氯的水、pH试纸。,(4)实验步骤:第一步:取4支相同的试管,加入等量的去氯水,并编号1、2、3、4。第二步:1号试管什么都不加,作为对照。 2号试管加入一只田螺,3号试管加入一枝金鱼藻, 4号试管 。第三步:测定每支试管中的pH后用双层铝箔将试管口封住。第四步: 。(5)实验结果:1号试管pH无变化,2号试管的pH ,3号试管的pH上升,4号试管的pH 。(6)实验结论:_。,加入一只田螺和一枝金鱼藻,将试管用较强光照射,一段时间后测各试管的PH,下降,无变化(或略有上升),碳在无机环境、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转化。,返回,下课,13(2009 海南卷)某种植物上栖息着一定数量的甲、乙两种昆虫和蜘蛛。甲、乙两种昆虫均以该植物为食,蜘蛛以乙昆虫为食。甲昆虫在白天活动,乙昆虫在夜晚活动。甲昆虫采食该种植物的叶片后,植物会释放出挥发性的物质X,X既可吸引甲昆虫的天敌,也能驱赶乙昆虫。请回答:(1)上述现象中,X分别在_ _之间进行传递。(2)影响甲昆虫活动的信息有两大来源,分别是_和_。影响乙昆虫活动的信息种类是_。蜘蛛在蜘蛛网上捕食乙昆虫所利用的信息种类是_。(3)若在上述植物上施用人工合成的物质X,短期内该植物上甲昆虫天敌和乙昆虫天敌数量的变化是_ _。,植物与甲昆虫的天敌;植物与乙昆虫,无机环境,生物,化学信息和物理信息,物理信息,甲昆虫天敌数量增加,乙昆虫天敌数量减少,(2)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标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该种群密度是 只/hm2。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 。,(1)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是 。,3%,80,偏高,14(2012安徽)某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大型公益活动:历年高考题PPT版制作。本课件为公益作品,版权所有,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目的。2012年1月15日,汉水丑生标记。,14(2012安徽)某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大型公益活动:历年高考题PPT版制作。本课件为公益作品,版权所有,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目的。2012年1月15日,汉水丑生标记。,(4)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_,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3)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 ,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15(2009 海南卷)某种植物上栖息着一定数量的甲、乙两种昆虫和蜘蛛。甲、乙两种昆虫均以该植物为食,蜘蛛以乙昆虫为食。甲昆虫在白天活动,乙昆虫在夜晚活动。甲昆虫采食该种植物的叶片后,植物会释放出挥发性的物质X,X既可吸引甲昆虫的天敌,也能驱赶乙昆虫。请回答:(1)上述现象中,X分别在_ _之间进行传递。(2)影响甲昆虫活动的信息有两大来源,分别是_和_。影响乙昆虫活动的信息种类是_。蜘蛛在蜘蛛网上捕食乙昆虫所利用的信息种类是_。(3)若在上述植物上施用人工合成的物质X,短期内该植物上甲昆虫天敌和乙昆虫天敌数量的变化是_ _。,植物与甲昆虫的天敌;植物与乙昆虫,无机环境,生物,化学信息和物理信息,物理信息,甲昆虫天敌数量增加,乙昆虫天敌数量减少,返回,下课,16(09天津)下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乙生态系统中种群类型数量的影响。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 甲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营养关系一定较乙复杂 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 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经历次生演替过程A B. C. D.,“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大型公益活动:历年高考题PPT版制作。本课件为公益作品,版权所有,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目的。2012年1月15日,汉水丑生标记。,B,高,正反馈,17(11江苏)池塘养殖普遍存在由于饵料、鱼类排泄物、换水不及时等引起的水体污染现象,研究者设计了一种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与自然池塘相比,人工养殖池塘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 。人工养殖池塘水体的N、P含量容易升高,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加之死亡后被微生物分解,引起水体的溶氧量下降,造成鱼类等死亡,进一步破坏了生态系统稳态,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大型公益活动:历年高考题PPT版制作。本课件为公益作品,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擅自修改或用于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2012年1月15日,汉水丑生标记。,生态塘和潜流湿地,净化作用,增加水中的溶氧量,提高饵料的利用率,后面池塘水体中的N和P含量(浓度 )越来越高,补水和排水,水泵控制水的流量(循环频次),(2)与传统养殖池塘相比,该养殖系统增加的生态工程设施有 _ .可以通过在这些设施内栽植水生植物,放养滤食动物等措施,起到对水体的 ,有效减少水体中的N、P等含量.(3)该养殖系统设计为前一池塘上层水流入后一池塘底部,实现水层交换,其目的有_、_.(4)该养殖系统中串联的池塘不宜过多,因为_.(5)保持池塘水体中适当的N、P含量是必要的,该养殖系统可以通过 _ , _ _进行调控。,18. 有一个生物兴趣小组在进行一项研究,尝试建立微型密闭的模拟池塘生态系统,以达到二个目的: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自动调节的能力;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功能之间内在的关系。 该实验提供了以下实验材料: a.黑玻璃瓶; b.透明玻璃瓶; c.橡皮塞及密封胶; d.新鲜的水藻3条;e.死亡的水藻;f.蒸馏水;g.带泥沙的河水; h.小鱼2条; i.小鱼10条; j.小乌鳢2条; k.无机盐。 4位同学分别做了4组不同的实验,这4组实验所选用材料及结果如下表:,b c d g h,实验分析:(1)观察发现4组实验共同之处都没有选用 原因是:,死亡的水藻;蒸馏水;无机盐,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必须要有生产者,死亡的水藻不能作为生产者,没有生产者生态系统就不能维持;,使用河水后,水中已经有无机盐,不必另外再加,以免造成浪费。,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必须要有非生物的物质以及作为分解者的微生物,蒸馏水中几乎没有无机盐及分解者;,(2)第一组人工制作的小生态瓶,其生态系统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稳定,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方面分析: 该生态系统建立后,应放在 的环境中,以维持稳定的 来源,原因是: 。 各生物的数量 。 水藻的光合作用能为 。 小鱼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 能供 。 微生物能利用和转化 为 。 该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数量能较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的 能力。,有光,能量,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逐级递减的,相对稳定,消费者分解者提供物质能量及氧气,CO2,水藻进行光合作用,动植物的残枝、遗体、粪便,水藻的生命活动提供可利用的营养物质,自动调节,(3)第一组实验和第二组实验对照说明:(4)第一组实验和第三组实验对照说明:(5)第一组实验和第四组实验对照说明:,生态系统要保持相对的稳定,生态系统必须要 有稳定的能量来源。,生态系统要保持相对的稳定,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比例应适中,以免破坏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导致生态系统崩溃。,生态系统要保持相对的稳定,生态系统中要存在完整的食物链,或生态系统要保持相对的稳定,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必须能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返回,下课,再见,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三一轮复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