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ppt课件.ppt

    • 资源ID:1459829       资源大小:148.93MB        全文页数:144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ppt课件.ppt

    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纲要方案汇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长沙市城乡规划编制中心2009.12,阶段与过程,2009年8底,长沙市总规修编动员大会,张市长、王市长等参加2009年9月初-2009年9月底,长沙总规现场调研2009.10.23,中规院院总审查2009.10.28,长沙总规市局第一次汇报2009.10.29,长沙市规划局汇报2009.11.13,向王市长进行第二轮方案汇报2009.11.19,中规院院总审查2009.12.05,中规院杨保军副院长、王凯总规划师指导,汇报内容,修编背景与技术路线总规回顾与评价解读长沙城市特征核心问题的判析与应对策略发展目标与规模预测区域与市域规划规划区城乡规划中心城区总体规划,1. 修编背景与技术路线,落实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借助城市总体规划的综合平台,提升长沙在国家整体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落实“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要求,创新发展模式,探索长沙新型城市化、新型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道路。提升长沙在长株潭城市群和“3+5”城市群的核心带动与服务作用。提升长沙城市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成长能力,逐步实现长沙内陆先锋城市的目标。,本次总规修编背景,1. 修编背景,1.1落实国家中部崛起战略中部地区的发展活力逐步显现9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提出加快形成沿长江、陇海、京广和京九“两横两纵”经济带,积极培育充满活力的城市群国家支持中部地区出现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中部的崛起在经济危机中不期而至中部的重要性和战略价值在提升,1. 修编背景,1.2 落实“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要求长沙的规划必须体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突破传统的规划思维和方式,创新总规编制思路和方法,1. 修编背景,1.3 提升长沙在长株潭城市群和“3+5”城市群的核心带动与服务作用中部地区的崛起竞争已经转化为城市群的竞争长株潭城市群以及在此基础上扩展而来的“3+5”城市群均以长沙为核心通过规划的安排,提升长沙在整个区域中的服务和带动能力,1. 修编背景,1.4 提升长沙城市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成长能力确定长沙城市发展的长远目标找到长沙提升城市职能的战略地区明确长沙未来发展的资源环境底限,确立可持续生长的城市空间结构打造内陆先锋城市以人为本,建设宜居城市,技术路线,区域,两型,湖南、3+5、长株潭,国家、中部,规划区,中心城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项目导向,国家战略,区域协调,城乡统一布局,分区策略,规划方法,两型引领:全面贯彻两型规划理念,建立与长沙两型社会建设相适应的指标体系,重点在土地利用、水利用、环境改善、生态保护、交通等方面进行指标体系的具体落实。区域视野:落实结合3+5城市群和长株潭城市群建设要求,从引领区域发展的角度确定长沙城市定位、空间结构和交通体系,发挥长沙区域核心的带动作用。先底后图:确定资源环境底限,划定生态控制线与空间增长边界。三规衔接:在时间-阶段、土地-空间上实现城乡规划、国土规划、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三规紧密衔接。特色导向:突出长沙的人文与自然特色,全过程运用城市设计手段,塑造长沙的城市品牌和特色风貌。分层落实:从区域、市域、规划区、中心城区等多个层面落实公共政策,并进一步落实到片区层面。,规划期限,规划期限 2010-2030近期至2015年,与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衔接中期至2020年,与国土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衔接远期至2030年,落实城乡规划,范围和层次,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区域城镇体系+市域城乡布局)规划区:城乡统筹、资源控制中心城区:城市总体规划(报批),市域范围,规划区范围,1.2万平方公里,五区,两县3915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范围,包括市区、长沙和望城县城,以及周边乡镇1760平方公里,延续趋势:望城、长沙一并进入中心城区,市域范围,规划区范围,都市区范围,1.2万平方公里,五区,两县的一部分2893平方公里,五区,两县的一部分1450平方公里,主城区范围,河西、星马、中心城区,03版总规规划区范围,规划范围与上版总规相比的主要调整,减少规划层次,将都市区与规划区合并都市区非法定概念规划区保持行政区划完整,便于实施管理,并为远景发展预留空间中心城区划定原则紧凑连片原则结构完整原则重点包含原则事权一致原则土规衔接原则中心城区范围北至北横线西至京珠西线南至南横线西至南北连接线,2.历版总规回顾与实施评价,长沙总规修编的历程,长沙是一个具有规划历史的城市各版总体规划(计划)有着很强的延续性1979年以来的三版规划对今日长沙城市功能布局和空间结构有着决定性影响,城市性质职能的变化,从工业生产城市到综合中心城市从湖南省中心到区域性中心城市,长沙的区域影响力是不断上升的。,城市性质职能的变化,现有职能 国际性:旅游服务 全国性:装备制造和文化娱乐 区域性:交通服务和生产服务 全省性:综合服务和先进制造 地方性:物流基地,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基本保持每10年翻一番的增长速度根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长沙都市区城镇建设用地已经达到350平方公里左右,超过规划期末的控制目标。,城市规模的变化,跨江发展愿望持续至今天然条件限制的组团式布局要素引导的发展方向,城市空间布局的变化,城市空间布局的变化,(1)79版总规要点受行政区划、自然边界、人工边界的影响向南与跨江发展为主要方向实施:受跨江通道影响,河西地区空间成长有限,79版现状,90版现状,城市空间布局的变化,(2)90版总规要点:跳出市区,统筹布局提出环路建设方案国家级开发区、机场是主要的发展要素跨江通道仍然是主要的限制要素实施:西翼发展滞后,长沙县城和开发区发展迅速,90版现状,03版现状,城市空间布局的变化,(3)03版总规要点谋求均衡式发展格局规划范围从市辖区到都市区提出星马新城、河西新城,形成一主、两次、四组团”的多中心分散组团式城市空间结构实施过于强化环路,与城市空间结构的矛盾深化,03版现状,08版现状,03版总规实施评价,延续了前几版总规的经验,确立了长沙的空间结构,有效促进了长沙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前瞻性的考虑了长株潭区域的发展,并有效反馈到长株潭城市群规划之中。提出的都市区规划有效优化了长沙产业布局,促进了长沙县域经济发展和中心城区产业提升。由于长沙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以及达到或超过了规划预期,规划对现状建设的调控作用正在减弱。,03版总规实施评价,发展型目标基本实现保护型目标未能实现,通过新一轮城市规划的编制,进一步调整和明确发展思路,强化对空间资源的调控和整合!,3.解读长沙城市特征,区域特征,(1)湖湘首邑典型单中心省份的首位城市长株潭和3+5城镇群的核心,GDP,人均GDP,区域特征,(2)中部枢纽中部地区三大枢纽之一珠三角、长三角、海西进入成渝地区的枢纽航空运输在中部地区具有重要地位,长沙在国家东部、南部沿海与成渝地区的联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区域特征,(3)组合城市长株潭三市空间临近在建国之初即进行了具有前瞻性的统筹布局1998年以来,区域一体化进程有利推动了长沙和区域经济的提升。,浦东机场,临港新城,省政协四届六次会议,首次提出长株潭联合发展,确定长株潭城市群建成湖南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区域规划开始实施,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长株潭产业一体化规划,长株潭十一五规划,正式启动长株潭经济区的建设,获批改革配套试验区,长株潭一体化对长沙城市经济发展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产业特征,(1)结构均衡,二三产业结构趋于均衡,工业支撑能力增强改革开放以来,长沙市二产发展稳定,三产发展迅速,1994年第三产业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00年以后,随着六大主导产业的确定,尤其是以装备制造为代表的重工业长足进步,2007年,第二产业比重超过第三产业2008年三产结构比重为 5.7:52.2:42.1,二、三产业并举是长沙经济结构的重要特点,产业特征,(2)特色凸显,高效节能、自主创新和园区经济成为长沙工业发展的重要优势2007年,长沙单位GDP能耗和水耗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工业的土地效益和利税效益均处于较好水平长沙两区九园地均工业产值28亿元/平方公里,相当与上海效益较好的市级工业园工业附加值高:利税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远高于沿海发达工业城市园区经济带来相对集中的工业布局2008年“两区九园”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5.9%,对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62.2%,长沙的工业是相对集约的!,产业特征,(3)内商外工,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五十年代提出设置“毛泽东城”,85年“长株潭规划办公室”,96年“一点一线”,三市分工协作,未进入实质操作阶段,省会城市轻工业制造基地,国家重点建设的八个工业城市156个苏联重点援建项目四项在株洲新型工业城市交通枢纽,98年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基础设施网络规划,城镇群规划,00年后进入全面规划阶段,湘江经济带规划,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两型社会示范区,粮猪生产基地 冶金、纺织、电机、化工和建材,纳入全省战略,3+5城市群规划,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服务业工业并重综合型工业体,工业、交通型城市重工业体系,传统农业城市向工业化城市过渡,区域分工格局:服务重心在长沙,工业重心在株潭,市场因素(经济地租)主导的同心圆模式,长沙的服务业重心在中心城区、工业重心在县域县域工业园区发展普遍比市区工业园快,市区工业园区普遍发展房地产充分体现市场的抉择力量,产业特征,中心城区发展工业不具前景,(4)三产瓶颈,第三产业始终保持较快增长,成为长沙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除批发零售、房地产、教育和物流外,文化产业成为长沙第三产业的重要支撑与特色,1998-2008 长沙市三次产业增速比较,产业特征,1978-2008长沙市产业结构变化,产业特征,文化产业已经成为长沙重要的经济支柱和就业岗位来源传媒、娱乐、出版、动漫成为长沙文化产业的四大支柱,并各自形成品牌08年全市原创动漫占全国总产量21%,居全国首位,实现销售额20亿元。,23.2%,东部城市求而未得的文化产业在长沙实现了!,产业特征,第三产业继续成长面临瓶颈2000年以来,长沙第三产业对经济的增长贡献率逐年下降长沙第三产业的传统发展模式面临瓶颈长沙文化产业还停留在较低阶段,娱乐产业一直独秀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严重滞后,长沙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形成新优势,资源环境特征,(1)滨江丘陵滨江丘陵地形,东西部特征差异显著,市域东部平原与低丘规划区:湘江以东平原、低丘为主,湘江以西为楔形山地及丘陵,北部、南部为山体阻隔。,资源环境特征,(2)土地消耗,土地资源快速消耗,城市快速扩张基本保持每10年翻一番的增长速度,2000年以来,规划区范围内城镇建设用地年均增长21.4平方公里。2009年末,长沙都市区城镇建设用地已经达到350平方公里左右,超过规划期末的控制目标。,资源环境特征,人均用地相对集约,但居住用地扩展面临失控规划区人均建设用地93.9平方米,中心城区建成区92.3平方米。现状建成区范围内:居住用地为35.5平方米/人,工业用地为9.7平方米/人。,2008年长沙市现状建成区用地平衡表,2008年长沙市现状规划区用地平衡表,工业用地相对集约,但居住用地正处于粗放扩张阶段,资源环境特征,房地产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消耗了主要的城市土地资源工业区都在搞房地产,投资也在大量进入房地产,3.资源环境特征与问题,结果:土地投放最多,价格最低、人气最少,资料来源:长沙市工业用地指标体系研究,国土局数据,3.资源环境特征与问题,土地资源的效益与投放量成反比关系,资源环境特征,(3)本底优良,长沙整体植被覆盖较好,2008年森林覆盖率为53.6%,远高于全国20.36%形成良好的山水格局市域范围内自然保护区、林地、湿地等分布较多,生态本底条件较好,环境容量较大,长沙拥有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两个县级自然保护区,全市划分为五个生态保护功能区(资料来源:长沙市生态市建设规划(20032014) ),资源环境特征,长沙大气质量受到酸雨的严重影响整体大气质量以二级为主 ,SO2与空气中PM10(可吸入颗粒)污染均较严重处于重酸雨区,酸雨频率达到91.63%,降水的年均PH值为3.97,显现较强酸性外地源的迁移是造成酸雨加重的主要原因。,以上数据来源于07、08年长沙市环境质量报告书,(3)外部威胁,资源环境特征,(5)水资源压力面临资源性和水质性双重缺水的压力水资源丰富的缺水城市湘江长沙段过境水量丰富,总量为703.6亿m3,由于大部分过境水量是汛期以洪水形式过境,可利用量仅为270.9亿m3。长沙区域分配水量较少陷入水环境危机整体湘江水环境为类,部分断面类或类矿物污染和化学污染严重。2007年,湘江流域汞、镉、铅、砷的排放量,就分别占到了全国排放量的54.5、37、6.0和14.1。水源安全得不到保障,长沙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0%!同样为外源性污染。,人文特征,(1)历史延承建城久:24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建城,因星宿得名。名人多:屈原、贾谊、杜甫、张栻、朱熹、王夫之、魏源、左宗棠、曾国藩、谭嗣同等历史名人,书院盛:岳麓书院为四大书院之一形成心怀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兼收并蓄的湖湘文化精神。,五片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一个历史文化街区集中了长沙市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人文特征,七个历史文化村镇:榔梨镇、铜官镇、靖港镇、沩山镇、大围山镇、文家市镇和浏阳市龙伏镇新开村,铜关镇:铜官“土质宣陶”,保护铜官窑和石诸湖二处遗址,建设长沙铜官窑遗址博物馆,靖港镇:保护团头湖新石器时代遗址,保护 “宏泰坊”、“育婴堂”及全镇木结构建筑,榔梨镇:以陶公庙为中心,保护镇内圆通寺、李公庙、孚嘉井、泉井子和临湘山等古迹名胜,龙伏镇新开村 :全村古民居建筑达3万平方米以上,保护以沈家大屋为核心的清代民居,沩山镇:密印寺,集“名寺”、“名山”、“名人”、“名泉”和“名产”于一体,大围山镇: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依托,以锦绶堂、围山书院为重点,保护东门古街格局,山水名镇,文家市镇:秋收起义会师旧址、彭家大屋、铁岩关及古民居建筑群。,人文特征,人文特征,(2)活力都市收入水平高、幸福指数高、消费能力强形成“轻资产、重消费”的消费意识,3,3,3,5,3,1,3,2,3,4,2,1,1,1,4,人文特征,形成富有活力的先锐文化精神以娱乐为核心的新文化电视、媒体、演艺、酒吧湖南卫视、体坛周报、琴岛剧院、酒吧街,(3)风景城市山水洲城垸,岳麓山 湘水 橘子洲 长沙古城 洋湖垸,人文特征,山的双重姿态山具有作为城市背景的特征,也有融入城市生活和文化的特征。一般山的主体作为城市背景,山麓和山体余脉成为近人的城市公园。,人文特征,水的三种表情阔江曲水静湖,人文特征,洲的多段分布湘江长沙段共12个沙洲:伪水洲、冯家洲、香炉洲、许家洲、浏阳洲、傅家洲、橘子洲、柳叶洲、柏家洲、黑石浦洲、巴溪洲和鹅洲。,人文特征,人文特征,图:湿地分布,垸长沙拥有十分丰富的湿地资源.6处主要的湿地,分别是苏托垸、解放垸、洋湖垸、朝正垸、松雅湖湿地以及望城北部生态湿地。,新区,城的多样格局,古城,旧城,人文特征,(1)T型蔓延,空间特征,T型蔓延增长的格局基本形成形成东西、南北两条功能廊道,空间特征,城市中心集聚程度仍在提高用地在主城人口在主城服务在主城商业、教育、医疗、商务、批发、客运等服务功能高度集中于2环以内,各片区建设用地增量,单中心是T轴结构形成的根本原因,空间特征,需要分散的产业和功能的集中,需要集中的产业和功能过于分散生活服务功能过于集中在城市核心地区产业功能过于分散,如汽车产业、专科和高等院校,必须明确哪些产业应当集聚哪些功能需要疏散,空间特征,(2)突破行政空间成长在市区和市域两个层次上突破行政边界,呈显著的区域一体化态势,长沙县,望城县,中心城区,长沙的布局已经不能就城市论城市在市区范围内研究中心城市也无意义,空间特征,(3)结构矛盾空间轴向生长交通环状连接,4.核心问题判析与对策,问题1:区域问题,从3到1,如何实现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从3到5,如何实现以长沙为核心的长株潭城市群对湖南省域的带动作用,长株潭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对于长沙的未来具有关键价值提升长沙城市地位完善长沙城市功能拓展长沙城市腹地改善长沙环境质量,8,17,1.区域问题,“3+5”城市群需有长沙进一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中部地区的竞争关系已经体现为中部地区城市群的竞争3+5城市群内部发展极不平衡,亟待长沙和长株潭城市群发挥核心带动作用,应对策略,(1)强化区域枢纽地位重点推进区域性大项目、大通道的建设重点建设具有区域服务功能的城市组团重点建设区域快速公交廊道,预留长沙至成渝客运专线等区域廊道。,应对策略,(2)构建区域开放的城市空间结构和交通系统改变中心放射的布局模式,形成廊道式成长格局打破环状路网结构结构,强化区域衔接与辐射,应对策略,(3)协调区域产业布局从“两型”发展的要求出发,充分认识到区域资源条件的差异性,强调区域分工协作和共同行动鼓励工业在区域范围内整合长沙应全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创新型先进制造业不鼓励普通制造业和低技术加工业在长沙中心城区范围内布局强化3+5城市群的产业承接能力,应对策略,(4)区域环境共同治理机制的保护区域生态资源:绿心、湘江城市空间与自然空间的良好结合,城市建设与自然地貌紧密结合强化生态建设,包括区域性碳汇林的建设等,通过规划确定下来通过城市群建设,探索生态补偿机制,湘江景观带,长株潭绿心,2.产业选择的问题,新型工业化,如何实现长沙工业有价值的发展新型城市化,如何依托服务业实现长沙城市功能的提升,充分发挥长沙工业自主创新优势,优化空间布局与东部沿海城市相比,长沙不具有显著的城市优势,东部地区基于国际分工的发展模式在长沙无法奏效与湖南其他城市相比,长沙的工业优势不在规模而在效益和创新,2.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问题,服务业是长沙城市功能和地位提升的关键长沙城市知名度来自发达的文化产业服务业对于长沙经济增长、就业岗位均具有重要作用服务业是长沙进一步城市化的重要动力,服务业引领经济增长和城镇化发展,北京:政治中心上海:时尚休闲深圳:创新之都西安:千年古都长沙:娱乐文化,工业化推动,服务业推动,应对策略,(1)建立两型产业体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保持和提升文化产业、工程机械产业竞争力重点发展科教研发和金融商务产业,提升长沙的城市功能和区域地位发展以节能环保为特色的新能源汽车、节能家电产业、节能新材料和环保型生物医药产业。发挥商贸物流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基础支撑作用。形成产业准入门槛。,应对策略,(2)外优内特:实现土地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大化湘江上游和绿心地区不再布局工业区基础型工业转移至市域和城市群地区,发挥长沙城市土地资源的最大效益提升县区经济活力,规划应对策略,(3)在中心城区寻找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形成文化、研发和商务3大服务业支柱,3.资源环境的问题,长沙两型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城市空间仍然处于蔓延拓展的状态水资源和能源难以支撑现有利用模式大气和水环境已经成为长沙城市面临的重要问题长沙建设两型社会同时具有良好条件生态本底条件较好产业结构和模式有利于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两型特色:如何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道路,应对策略,(1)形成具有长沙特色的两型规划控制指标以部颁标准为基础,突出资源和环境标准中心城区人均城镇建设用地用地必须在现状基础上压缩到90平方米以内提出碳减排等目标,应对策略,(2)适应生态格局确定生态控制线和增长边界作为空间控制手段,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及郊野公园,主干河流、水库及湿地,以及重要水源保护区,方案中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的生态廊道和绿地,主要山脉,合并整合,打通内外廊道,应对策略,(3)非城空间的建设引导与城乡统筹赋予非城空间以多样功能发挥乡村空间的生态保育和旅游服务功能,应对策略,(4)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碳汇林的建设生态湿地的建设生态廊道的建设,4.空间的问题,长沙城市空间蔓延使空间拓展效益不断下降原有规划力图构建的组团结构难以形成核心在于破解长沙单中心城市的问题,弹性结构:如何建立集约紧凑、可持续生长的空间结构,应对策略,(1)变中心蔓延成长为廊道式成长打破蔓延成长方式在现有廊道基础上,拓展南部成长廊道重点打造具有区域价值的功能组团。,应对策略,(2)建立多中心体系与功能组团在城市服务中心以外,建立多个次级服务中心形成相对独立的功能组团,应对策略,(3)城市特色风貌强化山、水、湿地等结构性要素控制一城两貌:西部城在绿中、东部绿在城中历史保护与新文化形象:降低老城改造开发强度,打造新文化形象展示区片区特色彰显,山,水,湿地,5. 城市发展目标与规模预测,发展的动力与机遇,机遇1:国家战略重心从经济增长到软实力提升中国硬实力(经济总量、基础设施)成为世界超强已无悬念软实力(金融、文化、制度、传媒等)的不足将是国家复兴的主要弱点国家战略的重点正在转变,影视基地好莱坞传媒巨头福克斯、索尼、迪斯尼、华纳、梦工厂、环球各种奖项影视奥斯卡奖艾美奖金球奖(电视与电影奖项),奥斯卡奖的风向标纽约影评人协会奖全美影评人协会奖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国家评论协会奖音乐格莱美音乐奖,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音乐大奖之一美国音乐奖书刊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全国书评家协会奖,强大的娱乐文化产业及其创新传播能力是美国全球性大国地位的重要支撑,改革开放起步阶段,全面开发阶段,科学发展阶段,文革时期,建国初期,以开发区建设为重点,沿海城市获得巨大发展,以工业园区和出口加工区建设为重点,珠三角、长三角城市获得发展,以区域平衡发展为重点,全国全方位开发,以重化工业城市为重点,建立新中国的工业基础,沈阳抚顺阜新鞍山吉林武汉太原株洲,以军工企业建设为重点,推动了西部地区的发展,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广州大连,上海浦东苏州无锡杭州佛山深圳东莞,天津重庆郑州长沙,后GDP时代,能在国家战略中起核心地位不会是GDP最高的城市,而是在那些具有某些全球影响力、控制力职能的城市长沙应在国家文化创新战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北京上海深圳长沙?,成都德阳绵阳贵阳重庆西安,未来,以关键职能为重点,提升国家话语权,发展的动力与机遇,机遇2:长沙肩负国家发展的历史使命以哥本哈根协议为标志,国家已经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以出口加工业为模式的东部发展模式面临反思长沙两型示范区对全国的发展全局具有战略意义,能够获得重要的政策支持,发展的动力与机遇,机遇3:中部崛起与内需市场的形成明确提出加快形成沿长江、陇海、京广和京九“两横两纵”经济带,积极培育充满活力的城市群定位于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提出大力提升内需市场,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区位势差逐步转变,城市发展目标,文化先锋、两型示范,承载国家战略大力推动长沙文化创新产业的发展,打造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模式经济中心、区域中枢,引领中部崛起发展城市经济,依托城市群,在金融、创新、先进制造等方面实现突破提升长沙和长株潭城市群在中部地区的核心地位,加快交通枢纽建设生态宜居、山水融城,建设美丽家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继承和突出长沙山水洲城的建设特征,城市性质与职能,城市性质:中国两型示范与文化先锋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湖南省省会。03版长沙城市性质:湖南省省会城市,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武汉:湖北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交通通信枢纽。郑州:河南省省会,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通讯枢纽和现代物流、商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市域人口规模现状2008年长沙市常住人口为658.56万,其中户籍人口为641.74万人,半年以上暂住人口117万人,外出人口100.96万人,常住总人口年增长0.87%。预测采用综合增长率法、趋势外推法、就业增长弹性系数法市域人口规模结论:2015年830万人,2020年940万人,2030年1100万人。规划期内市域总人口年均增长1.77%。市域基础设施按1200万人规模预留。,市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2)市域城镇化水平预测现状2008年长沙市域城镇人口为403.37万,城镇化水平为61.25%。 预测2015年70% ,2020年75%,2030年80%。2030年全市城镇人口为880万。规划期内市域城镇化率年均增长0.85个百分点,市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3)规划区人口综合预测结果现状:2008年规划区城镇人口396万,其中暂住人口为112万预测2015年规划区城镇人口为500万;2020年规划区城镇人口为590万;2030年规划区城镇人口为700万。规划区城镇人口综合增长率为2.62%。,发展规模,(4)中心城区人口规模2008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为349.7万其中户籍人口237.23万,暂住人口112.47万,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中心城区人口规模,综合预测结果近期2015年,长沙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470万人。确定近期2020年,长沙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550万人。远期2030年,长沙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650万人。综合增长率为2.86%。,资源环境承载力校核,综合土地资源、水资源和能源承载力评定结论:现有水资源调蓄水平下难以支撑市域人口增长需求通过水资源工程措施,市域承载人口在2000万人以内,规划区承载人口在1000万以内。,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测算结论,规划拼合用地分析,规划区和现状集中建成区的人均用地指标分别为93.9平方米/人和92.4平方米/人,因此为了体现用地集约和对土地资源的保护,规划期末取第级用地最低值:90平方米/人。,规划加外部乡镇总用地应在850平方公里以上,需进行大幅调整压缩,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城乡可建设用地容量校核适宜建设的城乡建设用地总面积为1170平方公里其中包括交通设施、水利设施、农村建设等非城建设用地。,土地利用规划规模校核,中心城区2020年用地增量为177平方公里,2020年土规实际规模,规划区2020年耕地占用指标为134.8平方公里,用地增量占用耕地80-90平方公里,根据历年土地变更,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量占建设用地总量比例小于50%,规划区2020年结余耕地指标为41.6平方公里,规划区2020年建设用地1121.25平方公里,中心城区2020年建设用地总量为500平方公里,2030年,校正后建设用地535平方公里,总体规划,土地规划,根据用地类型划分进行校正,两者平衡,建设用地规模校核,耕地占用指标校核,中心城区远期用地增量为85平方公里,用地增量占用耕地40-50平方公里,耕地占用基本平衡,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上位规划校核由于长株潭核心区范围与规划区是交叉关系,缺乏周边地区的用地基础数据,因此比较采用增长比例来进行校核。,6. 区域与市域规划,两型引领战略:保护城乡生态资源,加强生态网络建设,促进城镇空间集约化发展区域协同战略:立足长株潭,构成多层联动的区域互动格局空间发展战略东进西延、北控南连、点轴开发、网络完善城乡统筹战略:统筹协调市域城乡空间资源利用,推动城乡空间差异化发展,综合布局各类城乡功能区 产业提升战略:提升发展传统产业,创新发展“两型”产业,构筑多元复合的市域产业空间集群格局。,市域发展战略,区域城镇空间发展,3+5城市群一心四圈一轴两带,长株潭空间布局,长株潭城市群一轴四带,市域城镇空间结构,一区一轴,三带两廊,市域城镇空间结构,一区一轴,三带两廊 一区:长沙市规划协调区,承担区域服务核心的功能一轴:中部综合服务发展轴 ,长沙城市功能的主轴线 三带 :长沙东西综合发展带,长株东线重点发展带、长潭西线重点提升发展带两廊:浏阳-萍乡廊道、宁乡-娄底廊道,市域城市中心体系,2030年长沙市域中心体系结构规划表,区域中心城市区域副中心城市市域副中心城市重点镇一般镇,市域范围内非连续等级,规模等级结构,2030年长沙市域规模等级结构,职能结构,市域产业布局规划,一廊两带十大产业集群,市域产业布局规划,一廊:综合产业发展走廊 两带:长株东线产业发展带和长潭湘江产业发展带第二产业密集区岳麓文化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星马工程机械及“两型”特色产业基地 星马临空商贸物流及先进制造产业基地金霞保税商贸物流产业基地 高星电子信息及其他先进制造产业基地 永安环保型生物医药及先进制造产业基地金洲商贸物流及现金制造产业基地第三产业密集区城市核心金融商务产业基地 黄榔金融商务及研发生产产业基地 坪浦科教研发及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市域重大基础设施规划,水源地规划,株树桥水源地,湘江水源地,黄才水源地,长沙市第三水源地,长沙市第三水源地选择方案:黄材镇的黄材水库(库容1.53亿m3),湘乡市的水府庙水库(库容5.6亿m3),株洲市的官庄水库(库容1.21亿m3)。除了宁乡黄才水库外,其他两座均不在行政区划内,调水工程建设协调难度较大,从长沙市长远发展、用水安全性考虑,规划建议选址新建本地水库,捞刀河上游,利用山势新建水库 。,供水设施规划,规划期末长沙市域共有集中处理给水厂15座,总规模为-万m3/d。其他未纳入城市供水管网的乡镇和农村,立足自我解决。采用当地优质水源,建立小型的现代化水厂,以满足居民生活需求。,中心城区用水指标取550L/人.d,县市用水指标取500L/人.d,城镇用水指标取300L/人.d,乡村120L/人.d。,市域重大基础设施规划,排水设施规划,目标:雨、污分流100%,污水管网覆盖100%,污水处理率100%,再生水回用率40%。规划期末长沙市域共有污水处理厂17座,总规模为-万m3/d。,市域重大基础设施规划,能源设施规划,500KV变电站,特高压站,长沙电厂,规划以500KV沙坪变、500KV星城变、500KV艾家冲变、500KV星沙变、500KV望城变、500KV宁乡变、500KV浏阳变、500KV长沙南变、长沙特高压站组成长沙电网受端系统。特高压直流电力从南部送入,特高压交流及核电从北部送入,湘西北电源基地及三峡电力从西部送入。,燃气门站,西气东输二线,西气东输忠武线,长沙市区:建设麓谷储配站、城南储配站、星沙LNG应急储配站、河西LNG应急储配站、大河西第二门站,区域合 建长株潭天然气应急调峰储配站。浏阳城区:建设燃气门站及储配站。 宁乡城区:建设燃气门站及储配站。,市域重大基础设施规划,7. 规划区城乡规划,确定城乡发展的资源本底,反向规划:生态本底的确立,山要素,水要素,高速廊道要素,绿化廊道要素,湿地要素要素,农田要素,反向规划:生态本底的确立,基于生态格局,形成规划城乡空间的基本格局,确定生态控制线,划定城镇增长边界,规划区城乡统筹,生态林地(碳汇林)工程生态农业(农业产业园区)都市农业生态休闲绿地农村集聚点,8. 中心城区规划,确定城乡发展的资源本底,(1)区域联系的动力:东西和南北向的主次关系的在长沙区域与城市发展中出现交替国家层面:南北向与东西向关系为主省域层面:东西向关系为主区域层面:南北向关系为主市域层面:东西向关系为主,城市发展方向,从区域动力看:南北向与东西向的廊道型成长是长沙空间发展的必然,(2)战略资源分析东部:产业动力充足,区域性资源密集,包括机场、高铁站和经开区西部:行政驱动力足,市行政中心、高新区北:依托港口和货站,动力偏弱南:城市自身拓展区,城市发展方向,从战略要素看:东部最优,西部其次,南北部缺少战略资源。,城市发展方向,(3)场地条件分析西部小型山体直接楔入城市,东部大型山体成为重要屏障以湘江为主的枝状蜿蜒水系,并随形成众多湿地,成为长沙城市布局中重要的结构要素北部基本农田大量分布,是规划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城市发展方向,(4)工程地质分析东部地区地质条件较好西北部地势低洼西部、南部和东北部山体较多,存在一定的地质灾害风险,对接区域、带状联接东西拓展、廊道延伸南北优化、组团控制,城市发展方向判定,过程方案,第一轮:结构性方案,第二轮:远景方案,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建设用地585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90平方米。,城市空间结构,一轴:沿芙蓉路、韶山路南北向的以城市服务轴线两廊:两条市级层面的横向空间生长廊道 两带:河西河东两条纵向发展的联系湘潭和株洲的发展带 六片:六个城市功能片区,联系区域廊道型空间成长模式,城市中心体系,一主五副的多中心体系主中心:芙蓉CBD+省府地区岳麓副中心:雷锋湖+梅溪湖+市府星马副中心黄榔副中心坪浦副中心高星副中心,河西地区的中心问题,原河西中心位于雷锋湖,是整个先导区的地理中心,统领全区但河西的开发模式不是连片密集开发,应打造多中心模式整个先导区规划三个城市副中心,原有规划,现规划,功能分区,适度功能分区,形成具有主导功能六个功能片区,主城功能片区,人口规模居住人口200-230万人,其中中央组团180万人,金霞组团30万人,暮云组团20万人。主导功能中央组团:商业、商务、文化娱乐、省级行政办公、生态居住金霞组团:铁江联运、大宗物流暮云组团:生态居住空间布局指引强化纵向快速交通联系,建立多条过江通道。建设芙蓉CBD,形成南北向公共服务设施廊道。保护朝正垸等湿地资源,建立沿江地区与片区开敞空间的绿色廊道联系。保持金霞、暮云组团与中央组团的绿化隔离,控制中央组团规模。,岳麓功能片区,人口规模居住人口100-120万人主导功能高新产业、研发试制、市级行政空间布局保持纵向绿化通廊,形成组团布局模式建设梅溪湖-雷锋带状城市中心严格控制沿山地带开发建设行为,星马功能片区,人口规模居住人口50-70万人主导功能先进制造、临空产业、批发商贸空间布局建立片区服务服务中心严格保护捞刀河沿岸生态绿地严格控制远大路以南地区的新增工业项目,黄榔功能片区,人口规模居住人口80-100万人主导功能总部经济、园区型商务办公、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区域性金融服务业空间布局引导严格保护浏阳河沿岸生态绿地保持中央绿化开敞空间建立与高铁站、机场的快速联系,高星功能片区,人口规模居住人口50-70万人主导功能先进制造、生态居住空间布局指引形成组团滨江建设模式建设滨江城市中心严格保护与岳麓组团建设的山体隔离严格控制北部湿地地区城市建设,坪浦功能片区,人口规模居住人口50-60万人主导功能大学园区、文化、科教研发、生态居住空间布局引导充分利用地形,形成组团布局结构保护洋湖垸生态湿地,整体风貌特色,以“山、水、垸、洲、城”为核心景观要素河东河西两风情湘江浏捞共秀影古城岳麓点睛彩六轴六心织星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区域生态环境规划目标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之路,通过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生态型城镇体系和环境基础设施体系的建立,通过生态结构培育、环境治理、资源保护和区域绿地建设,使长株潭的生态环境得到优化,成为生态安全、环境优越、符合“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的生态型区域。区域生态环境规划措施1、保护生态斑块,加强区域生态廊道建设,构建区域生态安全体系2、实现废水的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尤其是控制株洲清水塘区域的工业废水排放,提高城镇污水处理率,加强水污染治理与防治3、制定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战略,改善能源质量和结构,降低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区域的酸雨污染。4、 调整产业结构,制定适合生态环境保育的工业发展政策,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指引,以长沙环境安全、低碳成长为建设方向,以长株潭联动,区域共治为支撑,建立统一、高效、协调的环境保护长效机制。至规划期末,实现长沙市生态环境状况彻底好转,空气质量全面达到国家类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水环境质量达到类以上水环境质量标准、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噪声达标区覆盖率100。单位GDP碳排放强度降低50%以上的目标。生态环境保护策略1、大气治理:清洁能源使用,控制本地大气环境污染2、水环境治理:1)积极配合国家对于湘江治理的有关行动,主动控制湘江污染; 2)加快建设长沙城市污水截排管网建设,规划期末污水管网普及率达到100%; 3)加快研究论证长沙中水回用的可行性,建设长沙再生水回用管网,规划期末再生水回用率达到40%。4)加快浏阳河的环境整治工作,使之尽快达到类水环境质量标准5)配合捞刀河环境整治,开拓捞刀河上游水利资源,建设城市第三水源。,城市

    注意事项

    本文(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