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鲁科版必修二第三章复习ppt课件.ppt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 :指绝大多数的含碳化合物。含碳化合物并非全是有机物,如CO、CO2、H2CO3、碳酸盐、金属碳化物、氰化物、硫氰化物等属于无机化合物,第3章 总复习,1、CH4,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极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结构:空间正四面体,化学性质,(1)稳定性: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或溴水等褪色;不能被H+/KMnO4、Br2等氧化剂氧化,与强酸和强碱也不反应,(2)氧化反应(燃烧):现象:火焰明亮且呈淡蓝色,放出大量的热 点燃前先验纯,(2)取代反应,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的条件光照且卤素单质为气体取代反应的特点:一上一下、取而代之。逐步取代:1molCl2只能取代1molH原子 取代反应的产物是混合物,一般不用于制备有机物。,现象?,2、烃(仅由C、H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烷烃:,通式CnH2n2(n1),同分异构体(注意和同位素和同素异形体的区别,掌握丁烷、戊烷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同分异构现象等效氢(一氯代物的种类)烃燃烧通式:,第二节 石油 煤 乙烯 苯,1、石油:主由分子中含有不同数目碳原子的烃组成的复杂混合物,石油的分馏:物理变化 直馏汽油 区别 裂化:化学变化 裂化汽油 裂解:,产物均为混合物,目前,世界上已将乙烯的产量做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2、乙烯 CH2=CH2 烯烃通式:CnH2n(n2),(1)物理性质(2)结构:平面结构,6原子在同一平面上,(3)乙烯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加成反应,鉴别烷烃和烯烃,除去乙烷中乙烯(溴水增重),加成反应制备一氯乙烷,石油的分馏(1)实验室分馏石油装置,温度计位置?碎瓷片作用?冷凝管冷却水:下进上出蒸馏烧瓶和圆底烧瓶区别?,3、煤,煤的干馏(与石油分馏的区别)组成元素:除含有C、H元素以外,还含有少量N、S、O等元素。组成物质:由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定义: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的过程注意煤自身物质与干馏产物(苯、甲苯、二甲苯)的区别,4、苯(C6H6),(1)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气味、有毒的液体,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沸点小于100(为80.5),熔点为5.5,冷却时为无色晶体。,(2)结构:苯环中碳碳之间的键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苯分子中的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都在同一个平面上。,(3)苯的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与酸性KMnO4溶液: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2)取代反应,顺序:先加浓硝酸再加入浓硫酸,待冷却至室温时滴入一定量的苯,催化剂和吸水剂,(3)加成反应,水浴,生活中的有机物,1、乙醇的结构:,分子式:C2H6O,结构式:,或C2H5OH,官能团:羟基(OH),一、乙醇,(1)物理性质无色透明、特殊香味液体、比水轻、易挥发、与水互溶、可以溶解很多有机物(2)化学性质 氧化反应 、(可燃性) 淡蓝色火焰,与等物质的量乙烯耗氧量完全相同(C2H4.H2O),催化氧化现象:铜丝燃烧后变黑插入乙醇中又变红,置换反应(如何证明乙醇中只含有一个羟基?),、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2、乙酸 CH3COOH,(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 具有酸的通性 酸性比碳酸强,羧基,浓硫酸,酯化反应(取代反应),实质:酸脱羟基、醇脱氢 (羟基氢)浓硫酸作用:催化剂、吸水剂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 a. 溶解乙醇 b. 吸收乙酸 c. 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酯的析出。长导管作用?密度?,3、酯和油脂,酯CnH2nO2 (n2) (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 酸性条件下水解(部分水解),碱性条件下完全水解,油脂:水解后的一种共同产物是甘油,水浴,3、油脂定义: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分类:植物油、动物油(均为混合物)组成:性质:水解反应(碱性水解得到高级脂肪酸钠即肥皂),四、糖类:,1、分类:,单糖:葡萄糖、果糖(同分异构体),二糖:蔗糖、麦芽糖(同分异构体),多糖:淀粉、纤维素(混合物),C6H12O6,C12H22O11,(C6H10O5)n,不能水解,水解成2分子单糖,水解成多分子单糖,2、葡萄糖性质:(1)物性:白色、易溶于水(2)化性:a、有与醇相似的性质b、被弱氧化剂氧化:醛基表现的性质,4、糖类和蛋白质,(1)糖类 Cn(H2O)m C、H、O,葡萄糖:CH2 CH CH CH CH CHO OH OH OH OH OH,检验: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在碱性条件下,加热煮沸,反应产生砖红色的Cu2O沉淀。尿糖的检测,3、淀粉:(1)溶液是胶体:且胶粒不带电(2)化学性质:a、遇到I2变蓝b、水解:,(C6H10O5)n+nH2OnC6H12O6(葡萄糖),硫酸,加热,4、纤维素:食草动物才能在体内消化吸收纤维素、人体不能消化吸收但是可以刺激肠道促进消化,五、蛋白质:1、组成:C、H、N、O、S;是由很多 氨基酸分子缩水聚合形成的2、蛋白质溶液是胶体3、性质: a、水解:最终产物阿尔法氨基酸(两性) b、盐析:加轻金属盐浓溶液(可逆、 物理变化、用于分离提纯蛋白质) c、变性:重金属盐、紫外线、加热、 加酸碱、加某些有机物(不可逆、化学变化) d、显色反应:带苯环的蛋白质遇浓硝酸显示黄色(鉴定) e、灼烧后闻到烧焦羽毛气味(鉴定蛋白质),加聚反应(反应书写、找单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