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连续离子交换技术及其应用ppt课件.ppt

    • 资源ID:1459323       资源大小:3.04MB        全文页数:79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连续离子交换技术及其应用ppt课件.ppt

    连续离子交换技术及其应用,主要内容,1、离子交换技术概述及离子交换树脂2、离子交换技术工作原理及装置分类3、连续离子交换技术概述4、连续离子交换技术在功能糖中的应用5、连续离子交换技术的优势6、连续离子交换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第一节 离子交换技术概述及离子交换树脂一、离子交换技术的概述,1、定义 离子交换技术:根据某些溶质能解离为阳离子或阴离子的特性,利用离子交换剂与不同离子结合力强弱的差异,将溶质暂时交换到离子交换剂上,然后用适合的洗脱剂将溶质离子洗脱下来,将溶质从原溶液中分离、浓缩和提纯的操作技术。,2、离子交换剂(ion exchanger ) 离子交换法主要是基于一种合成材料作为吸着剂,成为离子交换剂,以吸附有价值的离子。.离子交换剂分无机质类和有机质类两大类。无机质类又可分天然的如海绿砂;人造的如合成沸石。有机质类又分碳质和合成树脂两类。其中碳质类如磺化煤等;合成树脂类分阳离子型如强酸性和弱酸性树脂;阳离子型如强碱性和弱碱性树脂、两性树脂和螯合树脂等类。,二、离子交换树脂,1、离子交换树脂的发展背景 早在1850年就发现了土壤吸收铵盐时的离子交换现象,但作为一种现代分离手段,是在20世纪40年代人工合成了离子交换树脂后的事。 离子交换树脂是最早出现的功能高分子材料,1935年英国的Adams和Holmes发表了关于酚醛树脂和苯胺甲醛树脂的离子交换性能的工作报告,开创了离子交换树脂领域,同时也开创了功能高分子领域。根据他们的发明,带有磺酸基和氨基的酚醛树脂很快就实现 工业化生产并在水的脱盐中得到应用。,1944年 DAlelio 合成了具有优良物理和化学性能的磺化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离子交换树脂及交联聚丙烯酸树脂,奠定了现代离子交换树脂的基础。 此后,Dow化学公司的 Bauman 等人开发了苯乙烯系 磺酸型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并实现了工业化;Rohm & Hass公司的Kunin等人则进一步研制了强碱性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和弱酸性丙烯酸系阳离子交换树脂。这些离子交换树脂除应用于水的脱盐精制外,还用于药物提取纯化、稀土元素的分离纯化、蔗糖及葡萄糖溶液的脱盐脱色等。,20世纪50年代末,国内外包括我国的南开大学化学系在内的诸多单位同时合成出了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这是离子交换树脂发展史上的另一重大成果,因此很快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60年代后期,离子交换树脂除了在品种和性能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更为突出的是应用得到迅速的发展。除了传统的水的脱盐、软化外,在分离、纯化、脱色、催化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1964年,英国还生产了一种均孔树脂,是一种交联度分布均匀的凝胶型阴离子交换树脂,抗有机污然能力强,交换能力并不低于一般的凝胶树脂,据报道用于水处理效果极好。,2、离子交换树脂定义及组成 定义: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不溶于酸、碱和有机溶剂的网状结构的功能高分子化合物,化学稳定性良好,且具有离子交换能力。可以把离子交换树脂看作是固体的酸或碱。 组成:离子交换树脂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不溶性的三维空间网状结构构成的树脂构架,使树脂具有化学稳定性;与骨架相连的功能基团;与功能基团所带电荷相反的可移动的离子,即活性离子。,离子交换树脂,3、离子交换树脂分类 (1)按树脂骨架化学成分可分为:苯乙烯型树脂;丙烯酸型树脂;酚醛型树脂;多乙烯多胺-环氧氯苯烷。 (2)按制备树脂的聚合化学反应分为:共聚型树脂;缩聚型树脂。 (3)按骨架的物理结构可分为:凝胶型树脂(微孔型);大网格树脂(大孔型);均孔树脂;载体型树脂。,1)凝胶型树脂 凡外观透明、具有均相高分子凝胶结构的离子交换树脂统称为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在水中会溶胀成凝胶状,并呈现大分子链的间隙孔。在无水状态下,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的分子链紧缩,体积缩小,无机小分子无法通过。所以,这类离子交换树脂在干燥条件下或油类中将丧失离子交换功能,2)大网格或大孔树脂 在大网格吸附剂上引入离子交换功能团所得。和通常凝胶树脂不同,孔隙大,树脂内部表面积大,因此适宜吸附大分子和用作催化剂,且有永久孔隙度,即使完全失水也能维持其多孔结构和巨大的内部表面积,适用于非水溶液的交换,也适用于连续离子交换操作中。,3)载体型树脂 主要用作液相色谱的固定相,一般是将离子交换树脂包覆在硅胶或玻璃珠等表面制成。可经受液相色谱中流动介质的高压又具有离子交换功能。(4)按交换基团性质可分为:阳离子交换树脂(强酸、弱酸);阴离子交换树脂(强碱、弱碱) 1)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 一般是以磺酸基-SO3H为活性基团,使用时的PH没有限制,2)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 功能团可以是-COOH、酚羟基-OH等,这种树脂的电离程度小,交换性能和溶液的PH有很大的关系,交换能力随溶液PH的升高而提高,和H+的结合能力强,故再生成氢型较容易。3)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 根据功能团的不同可分为两型:型活性基团为-N(CH3)3,碱性强,但再生困难;型为-N(CH3)2C2H4OH,稳定性差。4)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 功能团为RNH2、RNRH和,RNR”2或吡啶基等。溶液PH越低,交换能力就越大。,4、树脂的命名 对离子交换树脂的命名,我国石油化学工业部早在1977年已制定了离子交换树脂产品分类、命名及型号部颁标准,根据离子交换树脂功能基性质不同将其分为强酸、强碱、弱酸、弱碱、螯合、两性、氧化还原等七类。 具体的命名规定为:离子交换树脂的全名由分类名称,骨架(或基团)名称,基本名称排列组成。对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在型号的前面加“D”表示,在型号的后面用“”接阿拉伯数字,表示交联度。, ,交联度数值,顺序号,骨架代号,分类代号,分类代号,顺序号,骨架代号,大孔型代号,强酸性,苯乙烯系,交联度为%,顺序号为,0017交联度为7%的苯乙烯烯凝胶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315-大孔型丙烯酸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大孔型,凝胶型, ,离子交换树脂的命名,5、树脂的合成方法 现有树脂的制造方法可以分为两类:缩聚法和加聚法。(1)缩聚法:有低分子产物(通常是水)产生,一般稳定性较差,多半为无定形,以甲醛等作为交联剂,交联度不易控制,反应复杂,结构不十分确定,且多为多功能团的。(2)加聚法:结构确定,常为单功能团的,一般性能好,多为球形,以二乙烯苯等作为交联剂。 引入活性功能团可采用含功能团的单体也可在形成聚合物后再引入,树脂一般制成球形,可提高树脂是机械强度,并可使在柱中操作时,流体阻力减少,通常采用的是悬浮聚合法。由于单体与水相之间存在较大的粘度差异,且反应器中搅拌剪切力空间分布不均匀等诸多原因,会导致聚合球状物(白球)不均匀。 为了弥补此法的不足,国外采用了先进的全自动喷射法合成技术,得率高且粒度均匀。离子交换树脂领域的国内外学者一直积极致力于探索新型的合成工艺,现在已经开发出来的新型工艺有互贯聚合工艺和后交联工艺。,(1)互贯聚合法 是指将已经具有一定交联度的聚合物骨架再在相同交联度的单体中溶胀,使单体吸入聚合物中,实现两个独立网格的互相贯穿和缠绕。此法使得树脂密度增大、刚性增强、珠体合格率提高、工作交换容量也大大高于具有相同交联度的常规树脂。(2)后交联法 也叫附加交联法,是用聚苯乙烯溶液或溶胀态低交联聚苯乙烯与交联剂氯甲醚等发生付氏反应,引入的氯甲基在较高温度下,可与邻近的苯环进一步发生付氏反应,从而实现两个高分子链上苯环的交联。,6、交换速率影响离子交换树脂交换速率的因素有: (1)颗粒大小:颗粒小时交换速度有所提高 (2)交联度:交联度越低树脂越易膨胀,在树脂内部扩散就较容易 (3)温度:温度的升高有利于扩散,提高交换速率 (4)离子的化合价:相反离子间存在库伦引力,离子化合价越高,这种引力越大,因此扩散速度就越小,(5)离子的大小:小离子的交换速度比较快,因大分子在树脂内扩散时会与树脂骨架碰撞 (6)搅拌速度:当液膜控制时,增加搅拌速度会使交换速度增加(7)溶液浓度:溶液浓度逐渐升高会从外部扩散控制逐渐转变为内扩散控制,7、离子交换过程的选择性 集中体现在交换常数K的数值上,一般离子和树脂之间的亲和力越大,就越容易吸附,当吸附后树脂的膨胀度减小时,则树脂对该离子的亲和力也越大。 KBA表示B离子取代树脂上A离子的交换常数,值越大就越易吸附B离子。影响因素有:(1)离子的水化半径:水化半径较小的离子越易吸附(2)离子化合价:在低浓度水溶液和普通温度时,离子的化合价越高就越易被吸附,(3)溶液的酸碱度:PH对弱酸性树脂或弱碱性树脂的解离程度有影响(4)交联度、膨胀度和分子筛:对于吸收大离子有两个互相矛盾的因素起作用,即选择性的影响和空间大小的影响(5)树脂与交换离子之间的辅助力:eg:氢键、范德华力(6)有机溶剂的影响:有机溶剂存在时常常会使对有机离子的选择性降低,而容易吸附无机离子,第二节 离子交换的工作原理及装置分类一、离子交换法原理 利用离子交换剂能吸附溶液中一种离子同时放出另一种相同电荷的离子的特点,使这种交换剂和溶液之间进行的同号离子相互交换现象叫离子交换。 其作用实质上是一种溶液中的电解质和不溶性电解质的固、液两相接触时所进行的复分解反应。,胶体化学中关于半透膜两侧电解质平衡浓度关系的理论,1911年由Donnan提出。 其要点是:同一电解质在半透膜两边的化学势相等,若膜的一侧有某种符号(正或负)的非扩散性离子,则同号的扩散性离子在该侧的浓度较另一侧小。 离子交换剂(通常是树脂)可视为某种弹性凝胶,吸水后溶胀,溶胀后的离子交换树脂内部可以看做是一滴浓的电解质溶液;树脂颗粒与外部溶液间的界面可以看作是某种半透膜,膜的一侧是外部溶液主体,另一侧是树脂相,树脂相内活泼基团解离出来的离子和外部溶液主体相中的离子一样,均可以扩散通过半透膜,分离原理的理论依据 道南平衡,离子交换过程,离子交换原理示意图,外扩散内扩散交换反应,若将Na+ 型的磺酸基阳离子交换树脂浸入NaCl溶液中,树脂相中的Na+ 和溶液主体相中的Na+ 、Cl-可以通过半透膜扩散达到平衡,此时溶液中NaCl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则由外界溶液相主体到树脂相中的透过速度为:V1 = KNa+外Cl-外 从树脂相到外界溶液相主体中的透过速度为:V2 = K Na+内Cl-内 因为达到平衡时V1= V2 ,所以: KNa+外Cl-外=KNa+内内 (1) 又 Na+外 = Cl-外 Cl-外2 = Cl-内(Cl-内 + R-内 ) Na+内 = Cl-内+ R-内 由于有较多固定离子R- 存在,于是 Cl-外Cl-内 ,Na+内 Cl-内 ,Na+内Na+外,由于阳离子树脂相中固定离子R-的排斥作用,到达平衡后外界溶液中Cl-外将大大超过树脂相中的Cl-内,而Na+外则远远小于Na+内的,即阳离子可以进入阳离子交换树脂中进行交换,阴离子则不能,这就是道南原则。 若在外界溶液中加入其它其他离子,如K + ,则随着K +扩散到中,有: K +内Cl-内K +外Cl-外 ,K +内 K +外 (2) 结合(1)式和(2)得: 说明溶液中引入的K + 将与树脂相中的Na+ 发生交换作用,这种过程将一直进行到树脂相与外界溶液相中的两种离子浓度之比相等为止。,离子交换剂的离子交换功能 离子交换树脂相当于多元酸和多元碱,它们可发生下列三种类型的离子交换反应。,中和反应:,复分解反应:,中性盐反应:,从上面的反应可见,所有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均可进行中和反应和复分解反应。仅由于交换功能基团的性质不同,交换能力有所不同。中性盐反应则仅在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和强碱型离子交换树脂的反应中发生。 所有上述反应均是平衡可逆反应,这正是离子交换树脂可以再生的本质。只要控制溶液的pH值、离子浓度和温度等因素,就可使反应向逆向进行,达到再生的目的。,体系总的电中性原则 交换容量与反离子的性质无关 离子交换过程几乎都是可逆的 离子交换是速率控制过程,通常由穿过交换剂外表面液膜的外扩散或在交换剂颗粒内部的内扩散过程来控制,离子交换原则,离子交换技术的操作过程 料液的预处理 待分离料液与离子交换剂进行交换反应 淋洗,除去杂质 洗脱,收集目标物质 离子交换剂的再生 再生后离子交换剂的清洗 离子交换技术的操作工程大致可以分为:交换、反洗、再生、正洗四个阶段。,待分离料液与离子交换剂进行交换反应,含水状态下的离子交换树脂內部存在着细孔,离子就在其间扩散并进行离子交换。,固定之阴离子交换基,如SO3-对立之阳离子,如 H+苯乙烯基体二乙烯苯架桥水合水,陽離子交換樹脂,2022/11/27,37,交换柱内的再生,树脂再生:将树脂恢复到交换前的形式这个过程称为树脂再生。有时洗脱过程就是再生过程。阳离子交换树脂可用3mol/L盐酸处理,将其转化为H+型;阴离于交换树脂可用l mol/L氢氧化钠处理,将其转化成OH-型备用。,反洗的目的:松动压紧的树脂床层,使床层膨胀。清除截留在树脂层内的悬浮物和有机杂质冲洗细小的树脂碎粉再生的目的:使交换终了失效的树脂上的吸附的离子除去,并代之以新的被交换离子,从而达到反复使用的目的。,离子交换装置分类,可粗分为间歇式、固定床、连续式移动床及连续式流动床离子交换设备,间歇式离子交换,是指把离子交换剂与被处理的溶液混合,加以适当的搅拌,使之达到适当交换平衡,然后滤出溶液使之分离的一种操作方式。通常用于实验室或小型工业生产。 最简单的装置就是采用一个具有搅拌器的罐。,固定床离子交换,是把离子交换剂放在交换柱内处于固定态,被处理的溶液在动态下流过交换柱。 固定床的优点:设备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各种规模生产; 固定床的缺点是离子交换剂的利用率低,再生费用大;滤速增高时,压强降增大也快。,柱式固定床剖视图,结构特点:有一个合适的离子交换树脂床支撑体;有一个分布器,使进料能均匀分布流过树脂床;有反洗控制装置,要使反洗压力分布均匀。,第三节 连续离子交换技术概述,连续离子交换技术定义 连续离子交换技术是一种完全革新的分离工艺技术,不同于传统的固定床(Fixed Bed)、脉冲床(Pulse Bed)、模拟移动床(Simulated Moving Bed)等工艺。它是在传统的固定床树脂吸附和离子交换工艺的基础上结合连续逆流系统技术优势开发而成。,连续离子交换的背景,连续离子交换是基于固定床系统,不能连续生产,能耗大,工艺繁杂,再生用化学品量大、生产周期长的缺点,而开发研究的。 ISEP 连续离子交换最先是由美国先进分离技术公司( Advanced Separation Technologies Inc. ) 于1986 年开始开发, 经过不断完善,而形成的真正连续的离子交换技术。,连续离子交换技术工作原理,连续离子交换系统由一个带有多个树脂柱的(16、20、30)的圆柱和一个多孔分配阀组成。通过圆盘的转动和阀口的转换,使分离柱在一个工艺循环中完成了吸附、水洗、解吸、再生的全部工艺过程。并且离子分离的所有工艺步骤在同时进行。,如何实现连续?,传统的离子交换应用时采用固定床实现的,我们对固定床的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发现,在交换过程中树脂床将分为三段,即饱和区、活性区(传质区)和新鲜树脂区。 随着交换进行,传质区不断下移直至底部交换完全。整个过程只有传质区处于工作状态,饱和区和新鲜树脂区闲置,因此树脂利用率低。,为了提高树脂利用率,我们把传质区进行抽象分割成几个小单元,一旦上面的小单元饱和后就移出来进行洗水及再生操作,处理用的新鲜树脂单元又回到传质区底部循环使用,这样大大提高树脂的利用率。,为了能够实现树脂单元自动高效的运作,我们采用了全新的系统设计理念,把树脂柱小单元放到一个转盘上,通过转盘的转动来实现切换。,当物料通过一个自动旋转分配法控制,把树脂柱分成交换、水洗、再生、漂洗等功能区域,当树脂单元到达指定区域就执行相应的工艺过程,这样可以实现每个过程独立进行,而整体工艺成连续运行。,功能糖的简要介绍,定义 功能糖其实是指功能性低聚糖、功能性膳食纤维、功能性糖醇等几种具有特殊生理功效的物质的统称。,第四节 连续离子交换在功能糖生产中的应用,这其中,功能性低聚糖是指对人体健康具有一定改善效果的功能性糖类,多是由210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直链或支链的低度聚合糖。 并不是所有的低聚糖都成为功能糖,只有在人体肠胃道内不被消化吸收而直接进入大肠内为双歧杆菌所利用低聚糖才称为功能糖。,功能糖制法,功能糖多是由玉米芯、蔗渣、麦秆等富含半纤维素的物质经过酸法、酸酶法或酶法制取的糖,如低聚木糖;或是由一些淀粉糖类经过酸法、酸酶法或酶法制取的糖,如低聚异麦芽糖。,功能糖功能简介,1、改善肠道菌群的功能2、润肠通便3、增强免疫力4、促进矿物质的吸收5、抗龋齿6、降血脂,工艺过程传统的固定床离子交换设备 在功能糖生产工艺过程中的精制工序中需要去除产品中的无机盐和有机杂质。 粗糖液经过阳离子交换柱、阴离子交换柱和混合离子交换柱,得到精制物料。采取的设备为两套并联的方式,一套正常运行,一套进行树脂再生,交替进行,两套共6台设备,规格都比较大。,用这种间歇式离子交换技术进行物料的精制,存在操作繁琐,树脂再生时间难以控制,树脂再生所需酸碱及冲洗水用量都很大,水压不易控制,产生的废液量大,树脂易流失以及物料品质不稳定等缺点。,连续离子交换设备的应用 为了脱除功能糖生产过程中粗糖液中的阴阳杂质离子,在离交生产工艺中设计采用了两台ISEP 装置,串联操作,一台树脂装阳离子交换树脂,另一台树脂柱装阴离子交换树脂。流程如下:,(1) 料液由泵打入阳柱,再经过阴柱,从阴柱出来的物料经段间加压泵加压后,再进入阳柱,物料完成精制过程,进入贮槽; (2) 将需进行再生的树脂柱中的糖液顶出,置换出来的糖液进入给料管; (3) 用稀酸液再生阳树脂,用稀碱液再生阴树脂; (4) 用水彻底清洗树脂中残留的酸和碱; (5) 再生废液排放至污水处理站进行 处理。,对在低聚半乳糖生产工艺过程中,对连续离子交换参数进行优化后,与传统的间歇式离子交换技术进行比较。,表1 两种离交方式的比较,表2 日均生产能力比较分析表,表3 连续离交与间歇式离交技术经济指标对照表,第五节 连续离子交换技术的优势,1、传统的离子交换柱相比, 其设备紧凑、系统简化、管道缩减和占地面积少; 2、与固定床相比, 树酯消耗量减少( 50 - 90% ) , 再生剂、冲洗水消耗降低; 3、减少化学药品、洗脱剂的用量约30 - 55% ); 减少废水排放量的40- 75% ; 4、减少占地面积40 - 60% , 系统紧凑, 原固定床所有工序都集中在该系统中;,第六节 连续离子交换技术的其他应用,制药行业湿法冶金行业食品行业水处理(废水处理、纯水制备)精细化工和生物技术,1产品储槽2产品泵3原水储槽4水泵5原料储槽6原料泵7顶水储槽 8洗水储槽9转子流量计 10采样口11再生废液储槽12连续离子交换实验机13再生剂储槽,14水泵15再生剂泵,图二 维生素C连续离子交换转化实验流程图,一、制药行业 在化学制药方面的应用主要有抗生素、氨基酸、维生素分离、纯化与浓缩。(一)维生素C连续离子交换转化(VC-NaVC-H),本工艺采用30柱系统,我们把系统分为几个功能区:吸附区(5-15)、交换水洗区(1-4)、碱洗区(29-30)、再生区(21-28)、再生水洗区(17-20)、顶水区(16)。,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工艺说明:,吸附区:由5-15树脂柱组成。维生素C钠溶液从5-6进入系统进行第一级交换,钠离子被部分交换到树脂上,流出液为维生素C与维生素C钠的混合溶液,pH值将降低;然后与吸附水洗下来的残料液合并进入7-9第二级交换,然后进入10-12第三级交换,最后进入13-15第四级交换,这样经过四级交换可以保证钠离子被部分交换到树脂上,流出液就是最终产品-维生素C溶液。,交换水洗区(吸附水洗区):由1-4树脂柱组成。经过吸附后,各树脂罐需要水洗,树脂罐旋转到吸附水洗区后,央带在树脂间的料液(主要是维生素C钠)被水顶出,流出液与吸附区流出液混合一同进入7-9对应的树脂罐。经过交换饱和的5号柱转动到4位置开始水洗,经过3-4一级水洗,然后1-2二级水洗,保证到1号柱时物料清洗干净。而水经过两级利用提高了利用率,以节省洗水用量。,碱洗区(交叉再生区):由29-30树脂柱组成。物料中含有蛋白等杂质会在交换过程中滞留在树脂柱中,容易造成堵塞和树脂中毒,因此30号采用碱液来清洗树脂,然后用水将29号树脂罐中夹带的碱溶液冲洗干净。再生区(酸再生区):由21-28树脂柱组成。本工艺采用稀盐酸进行树脂再生,在该区域内,氢离子与树脂上的钠离子交换。酸从21-22进入系统第一级再生,然后与再生水洗的残酸混合进入23-25二级再生,最后进入26-28三级再生。经过三级再生可以保证树脂柱再生完全恢复交换性能。,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再生水洗区:由17-20树脂柱组成。经过酸再生后,树脂需要经过水的冲洗,将树脂罐中残留的酸全部洗出,才能重新再进入吸附区。经过完全再生的21号柱转到20位置开始水洗,经过19-20一级水洗,然后17-18二级水洗,保证17号柱时酸被清洗干净,而水经过来年估计利用提高效率,节省洗水用量。顶水区(ER区):由16号柱组成,从17号柱转过来时,树脂柱中残留大量水,如果直接转入交换区15号位置,则水混入物料造成物料稀释,因此在16号柱先用产品液把树脂柱中的水顶出,避免了对物料的稀释,同时顶出的水可回收利用,节省系统整体用水量。,产品收率最高可达到99%以上同等收率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产品液浓度酸用量减少30%以上,碱用量减少40%以上。减少洗脱酸碱时水的60%用量减少产品中氯离子的残留,本实例应用与采用传统固定床对 比具有以下优点:,(二)氨基酸提纯,连续离子交换分离赖氨酸: 赖氨酸为碱性氨基酸,在酸性条件下形成赖氨酸盐,与铵型阳离子树脂进行离子交换被吸附,从而与非碱性氨基酸、糖、蛋白等有机杂质分离。然后用氨水洗脱,结晶后得到赖氨酸成品,当树脂被洗提和水洗后,可以再次吸附更多的赖氨酸。离子交换后流出的废水中的硫酸氨可以被回收。脱离离子交换的菌体可用于制造化肥。,与固定床分离对比的优点:连续的离子交换分离器可直接接纳全部发酵醪液,不需过滤器,而固定床分离器在发酵反应堆和分离器之间需要一个过滤阶段。这样可以减少资金成本、占地面积和工艺成本。固定床系统一般需要对树脂洗提后的化学废水进行二次处理。而ISEP连续分离系统则不需要,它可以再循环利用绝大部分的洗涤废水,且不需要二次废水处理。这也是连续分离系统成本较低的原因之一。,二、湿法冶金行业,(一)从浸取液中回收铜,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溶剂萃取技术给铜工业带来了革命,溶剂萃取-电泳工艺就成为最具吸引力、最经济的铜生产工艺。但它仍存在一些具有负面影响的缺陷,如使用大量的挥发性溶剂,其萃取液中含有潜在毒性,产生的污物需要特别设备处理等。而使用ISEP技术可解决这些问题,并可大大降低成本。,工艺:以硝酸钾为目标产品,原料液中的K+在沸石上吸附后,选用硝酸铵溶液为洗脱剂进行洗脱得到富钾液。使用的冷水和热水,它们一方面起到分隔吸附和洗脱段料液的作用,另一方面,冷、热水的通入还对柱内的沸石起到降温和预热作用。,(二)连续离子交换法在沸石法海水提钾中的应用,如图所示,采用20根离子交换柱(填充改性沸石),可分为吸附区(1-10), 冷水洗涤区( 11-12), 洗脱区(13-18),热水洗涤区(19-20)四部分。,优点:吸附、洗脱与洗涤能同时进行, 实现了连续操作。占地面积小、操作灵活、离子交换剂利用率高、高清洗水用量小和产品浓度高,降低了设备投资和海水提钾成本。,三、废水处理 离子交换及吸附分离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现有的离子交换及吸附分离技术多为模拟连续或周期性的运行方法, 如固定床系统, 脉冲床系统等, 在应用中有很大的局限性。随着ISEP系统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的推广, 离子交换及吸附法废水处理技术得到很好的发展。如,废液中氯化铵的回收、水杨酸生产废水处理等,四、食品行业的应用,目前在食品行业,连续离子交换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主要可集中在糖的脱色、脱盐;果汁、酒精饮料的分离和精制等方面。(一)连续离子交换法在甜菊糖生产中的应用 甜菊糖是从甜菊的叶和茎中提取出来的一种高甜度、低热值、甜味纯正的天然甜味剂。其工艺流程如下:原料干叶 水浸提 絮凝除杂 连续离子交换系统 吸附酒精溶液脱附脱盐脱色树脂的连续离子交换系统脱盐 脱色 精制 浓缩 喷雾干燥 成品,(二)糖汁脱钙,在甜菜制糖生产中, 二清汁钙盐含量在200mg/L-270mg/L, 靠传统清净工艺, 稀汁钙盐含量很高, 致使蒸发系统结垢严重, 影响传热速率, 40d-50d需刷罐一次, 消耗大量的能力。用离子交换法进行二清汁的脱钙处理, 可使稀汁中的钙盐含量大大降低。在稀汁软化应用ISEP系统, 与传统工艺相比, 投资减少25%, 只需1/20的树脂用量, 以及1/2的NaOH用量。,如:连续离子交换技术可用于手性物质的分离。,五、精细化工和生物技术,Thank you,

    注意事项

    本文(连续离子交换技术及其应用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