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豳风东山诗经课件.ppt
,BINFENG DONGDHAN 豳风 东山,诗经 国风,东山,我徂1东山,慆慆2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3行枚4。蜎蜎5者蠋6,烝7在桑野。敦8彼独宿9,亦在车下。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果臝10之实,亦施11于宇12。伊威13在室,蟏蛸14在户。町疃鹿场,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鹳鸣于垤15,妇叹于室。洒扫穹16窒17,我征聿18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仓庚19于飞,熠耀其羽。之子于归20,皇21驳22其马。亲结其缡23,九十其仪。其新孔24嘉25,其旧如之何?,注释,1.徂:(cu促)书大禹谟:“汝徂征。”书胤征:“胤后承王命徂征。”诗卫风氓:“自我徂尔。”诗小雅小明:“我征徂西。”尔雅:“徂,往也。”这里用为前往之意。2.慆:左传昭公三年:“君日不悛,以乐慆忧。”杜预注:“慆,藏也。”孔颖达疏:“杜以为藏,当读如弓韬之韬,言以音乐乐身,埋藏忧愁于乐中。”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慆,假借为韬。”这里用为隐藏、掩饰之意。3.士:通“仕”。周礼地官载师:“以宅田士田贾田任近郊之地。”荀子大略:“古者匹夫五十而士。”韩非子五蠹:“重争士橐,非下也,权重也。”风俗通义穷通:“夫不以其道进者,必不以其道士。”这里用为作官之意。4.枚:(mi煤)古代行军时防止士卒喧哗的用具,状如箸,衔在口中。北史:“军士衔枚,夜登芒山,未明击之。”这里代指战争之意。5.蜎:(xuan喧)形容虫子爬行的屈曲蠕动的样子之意。6.蠋:(zh烛)即毛虫。蝴蝶或蛾子的伸长状幼虫。色青,形似蚕,大如手指。庄子:“奔蜂不能化藿蠋,越鸡不能伏鹄卵。”成玄英疏:“蠋者,豆中大青虫。”7.烝诗小雅常棣:“每有良朋,蒸也无戎。”诗小雅渐渐之石:“有豕向蹄,烝涉波矣。”诗大雅棫朴:“淠彼泾舟,烝徒楫之。”诗大雅烝民:“天生烝民,有物有则。”尔雅释诂下:“烝,众也。”这里用为众多之意。8.敦:礼记明堂位:“有虞氏之两敦。”古代食器。青铜制。盖和器身都作半圆球形,各有三足或圈足,上下合成球形,盖可倒置。流行于战国时期。这里用为“圆”之意。9.宿: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官宿其业,其物乃至。”论语颜渊:“子路无宿诺。”荀子王霸:“使臣下百吏,莫不宿道乡方而务。”增韵屋韵:“宿,安也。”这里用为安心、安于之意。10.臝:(luo裸)古同“裸”。吕氏春秋观表:“地为大矣,而水泉草木毛羽裸鳞未尝息也。”这里用指植物外面没有毛、羽、鳞、甲或其它东西包裹的之意。11.施:诗周南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诗邶风新台:“燕婉之求,得此戚施。”诗周南兔罝:“施于中林。”诗小雅大东:“有捄天毕,载施之行。”荀子臣道:“爪牙之士施,则仇雠不作。”史记韩世家:“施三川而归。”汉书蒯通传:“秦政不施。”这里用为设置、安放之意。12.宇:诗豳风七月:“八月在宇。”诗大雅緜:“聿来胥宇。”国语周语:“其余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宁宇。”楚辞招魂:“高堂邃宇。”这里用为房屋之意。13.伊威:一名鼠妇,俗称地鳖虫。,注释,14.蟏:(xiao消)蛸:一种蜘蛛。身体细长,脚很长。多在室内墙壁间结网。通称“喜蛛”或“蟏子”,民间认为是喜庆的预兆。15.垤:(die迭)孟子公孙丑上:“麒麟之於走兽,凤凰之於飞鸟,泰山之於丘垤,河海之於行潦:类也。”方言十一:“蚍蜉其场谓之坻,或谓之垤。”宋黄庭坚次韵子瞻赠王定国:“百年炊未熟,一垤蚁追奔。”这里用为小土堆之意。16.穹:(qing穷)诗豳风七月:“穹窒熏鼠,塞向墐户。”这里用为窟窿之意。17.窒:(zhi滞)易损象:“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易讼辞:“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诗豳风七月:“穹窒熏鼠,塞向瑾户。”毛传:“窒,塞也。”论语阳货:“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庄子达生:“至人潜行不窒,蹈火不热。”成玄英疏:“窒,塞也。”尔雅释言:“窒,塞也。”郭璞注:“谓塞孔穴。”集韵屑韵:“窒,塞穴也。”这里用为堵塞,不通畅之意。18.聿:(yu玉)诗唐风蟋蟀:“蟋蟀在堂,岁聿其莫。”诗小雅楚茨:“鼓钟送尸,神保聿归。”诗大雅文王:“无念尔祖,聿修厥德。”诗大雅緜:“爰及姜女,聿来胥宇。”孟子梁惠王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这里用为迅速之意。19.仓庚:即黄莺鸟。诗豳风七月:“春日载阳,有鸣仓庚。”诗小雅出车:“仓庚喈喈,采蘩祁祁。”20.归: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邶风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诗齐风南山:“鲁道有荡,齐子由归。”论语八佾:“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礼记礼运:“女有归。”公羊传隐公二年:“妇人谓嫁曰归。”说文:“归,女嫁也。”这里是为女子出嫁之意。21.皇:通“惶”。诗豳风破斧:“周公东征,四国是皇。”孟子滕文公下:“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吕氏春秋先己:“督听则奸塞不皇。”俞樾平议:“皇读为惶,谓奸邪闭塞不至惶惑也。”这里用为徘徊迟疑之意。22.驳:易说卦:“为驳马。”说文:“驳,马色不纯也。”汉书梅福传:“白黑杂合谓之驳。”这里用为马匹毛色不纯之意。23.缡:(l离)古时妇女系在身前的大佩巾。24.孔:诗周南汝坟:“父母孔迩。”诗秦风驷驖:“驷驖孔阜,六辔在手。”诗小雅楚茨:“祝祭于祊,祀事孔明。”诗小雅蓼萧:“既见君子,孔燕岂弟。”老子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玉篇乙部:“孔,嘉也。”这里用为美好之意。25.嘉:易遁九五:“嘉遁,贞,吉。”礼记礼运:“君与夫人交献,以嘉魂魄。”郑玄注:“嘉,乐也。”北周庾信归田:“务农勤九谷,归来嘉一尘。”这里用为欢娱、欢乐之意。,译文,我前往东方山上,掩饰隐藏而不归。如今我自东方来,零乱细雨多迷蒙。我说要向东归去,我的心在西方悲。缝制普通新衣裳,不是当官去打仗。屈曲蠕动象青虫,众多聚在桑野上。卷成一团独心安,大车之下挡风霜。我前往东方山上,掩饰隐藏而不归。如今我自东方来,零乱细雨多迷蒙。裸露的瓜果捧在手,安放在那房屋中。地鳖屋中四处爬,蜘蛛织网在户中。宅旁田地成鹿苑,黑夜萤光闪闪亮。田地虽荒虽可怕,可我更是怀念它。我前往东方山上,掩饰隐藏而不归。如今我自东方来,零乱细雨多迷蒙。鹳雀飞上土丘叫,妇人叹息在家中。清扫房屋堵鼠洞,我的征骑将速归。有那圆圆的瓜儿苦,众多的在恐惧那薪柴。自从我们不相见,至今已有三年整。我前往东方山上,掩饰隐藏而不归。如今我自东方来,零乱细雨多迷蒙。黄莺鸟儿到处飞,鲜艳闪耀其羽翅。这位女子来出嫁,徘徊迟疑杂色马。自己亲手结佩巾,多多练习那礼仪。新婚美好且欢乐,旧妻在家又怎么办?,说明,这是一首自叹自怨的山歌,描写的是周文王的事迹,或许是周文王自己所作,或许是他的后人伪托而作。周文王于中年时期,被商纣王囚于羑里,当时商朝建都洛阳一带,周国在它的西面,周文王之往东,即是到商国洛阳。周文王之被囚禁,是周文王自己自愿到商都去的,他是为了避免商纣王举重兵而一举摧毁小邦周,商纣王在周文王被囚期间,杀掉周文王的儿子伯邑考,在周文王忍气吞声、忍辱负重的假象下,商纣王最后释放了周文王,并委以专事征伐的重任。周文王回到周国后,继续用假象迷惑商纣王,他大建楼台池阁,整日沉迷于声色犬马,使得商纣王彻底失去警惕,从而使周国在此期间得以发展壮大。周文王采取的是韬晦策略,一直加强军队建设,但一直按兵不动,直到周文王去世后,才由周武王起兵灭商。山歌的第一段是描写周文王在羑里时内心的独白,他之所以自己来到商朝被囚,是为了保全周国。他自比青虫,现在只能屈曲蠕动,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第二段则是描写周文王在羑里时的生活状况,地鳖屋中四处爬,蜘蛛织网在户中,同时也是描述他离开周国后,周国的状况。第三段则是描写周文王内心的渴望,他祈望家里人清扫房屋堵鼠洞,因为我的征骑将迅速归国。这是他被囚羑里后的第三年,囚禁七年后,周文王终止获得自由。第四段则是描写商纣王给周文王配了一个妾的事,周文王此时是囚徒,只能顺从商纣王的安排,与一个女奴结婚,此事在周易鼎卦中曾有表述。周文王虽然接纳了女奴,但他心中所想念的,还是自己在家的妻子。,说明,全歌四段都以“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开头,就是表明周文王被囚羑里,是在羑里唱的山歌。整首山歌都是他内心的独白,是他思念家乡的心理活动。,Thank 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