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课件.ppt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第一节 心理咨询的概述一、心理咨询的概念 心理咨询是给求助者以心理上的指导和帮助的过程,以解决其心理上的疑难问题,解脱其心理上的苦恼,改善人际关系,提高其应对各种事物的能力,从而促进其主动调节与适应环境的能力,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发展。, 通过人际交往,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并使其自强自立的过程。,二、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联系与区别 (一)联系 1.采用的理论方法常常是一致的; 2.面对的工作对象常常是一致的; 3.在强调来访者的成长和改变方面常常 是一致的; 4.都注重建立良好的人际(医患)关系。,(二)区别 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工作对象 正常人 有心理障碍的人处理问题 各种心理问题 心理和行为障碍所用时间 较短(几次) 数次到数月数年实施方法 意识层次 意识或无意识层次工作目标 有限的具体的目标 使人产生改变或进步,三、心理咨询的对象和范围( 13项 ) 1.各种情绪障碍,如焦虑、抑郁、恐惧、悲观等; 2.各种不可控制性的思维、意向、行为、动作等; 3.各类心身疾病患者的心理辅导; 4.长期慢性躯体疾病患者的精神支持; 5.性变态的确诊与心理指导; 6.儿童心理障碍;,7.工作、学习、家庭生活、婚恋等心理问题;8.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保障措施的落实;9.对康复期病人或伤残人进行心理指导;10.指导精神病人的家人如何护理精神病人;11.进行心理测验,如智力测验、人格测验等;12.特殊职业的职业心理问题。,四、心理咨询的主要问题 1.环境的适应性问题 2.应激障碍问题 3.婚恋与性困扰问题 4.人际关系问题 5.个人发展问题,五、心理咨询的分类 (一)医学心理咨询 1.心理卫生咨询 2.临床心理咨询 3.康复心理咨询 4.性心理咨询,(二)社会心理咨询 1.社会行为问题 2.恋爱婚姻问题 3.人际交往问题 4.家庭生活问题 5.学习与工作中的问题,(三)学校心理咨询 适应问题、考试焦虑问题、人际交往问题 (四)职业群体心理咨询 职业性质所带来的各种心理问题(应激障碍)(五)发展心理咨询 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心理问题(六)灾难性事故经历者及其亲友的心理咨询,六、心理咨询的形式1.门诊心理咨询2.书信心理咨询3.专题心理咨询4.电话心理咨询5.团体心理咨询,第二节 心理咨询师应具备的条件和要求 一、资格要求 1.学历要求 大专以上学历,经过正规的国家指定的培训单位的心理咨询专业培训并通过结业考试。(大专520、本科320学时),2.理论知识要求 具有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测验学、咨询心理学、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变态心理学)、与心理咨询相关的法律知识、职业道德。,3.技能要求 心理测量、心理诊断技术、心理咨询技术 4.咨询实践 在指定的心理诊所在有经验的专业咨询师的 指导下,进行心理咨询的实践,二、专业要求 1.热爱专业工作,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2.热情、真诚、接纳、尊重、关心和理解; 3.具有必备的知识,有接触和交往的能力; 4.心理健康,情绪稳定,自我评价正确。,三、职责要求1.使来访者明确了解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 性质、保密原则及其权利; 2.全面了解对方情况,理解对方需求;3.与来访者保持客观的治疗或咨询关系,超 过这种界限即应终止治疗关系;,4.了解自己职能的局限性,不能满足来访者 提出的超出自己职能的要求; 5.工作原则旨在指导来访者,促进其成长, 自强自立。,四、适宜的求助者应具备的条件1.智力正常(理解力、内省力)2.年龄适宜(青年人好于其他年龄)3.问题合适(无精神病的典型症状)4.人格正常(无明显的人格障碍),5.动机正确(咨询是为了解决问题)6.信任度高(对咨询师、咨询理论与方法信任)7.行动自觉(与咨询者真诚合作)8.匹配性好(相互接受程度),附:不适宜的求助者的类型1.发作期的精神病人2.躯体疾病为主的病人3.低能和弱智者4.严重人格障碍者5.严重抑郁倾向并有自杀行为者6.咨询师欠缺此问题方面的知识7.咨询师对某些人、某些咨询内容敏感、忌讳8.咨询师与求助者在个性方面有严重的冲突,第三节 心理咨询的原则及技巧 一、咨询原则 1.指导与说明相结合的原则 2.启发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3.明确与委婉相合的原则 4.个别与整体相结合的原则,5.保密与开放相结合原则 6.咨询与治疗相结合的原则 7.矫正障碍与开发潜能相结合原则 8.咨询与预防相结合原则,二、咨询技巧 (一)注意倾听的技巧 1.身体姿势 身体稍前倾,自然,给以关注、同情的印象。 2.肢体运动 手势;点头;防止心不在焉的姿势。 3.目光接触 善意的目光,注视对方。,4.嘴部表情 自然,平和,不宜紧闭嘴 5.面部表情 生动,微笑,与求助者的情绪反应相一致 防止皱眉、闭眼、拉长脸、嘲讽或轻蔑的表情 6.言语表情 防止声调过高或过低与语速过快或过慢。采用 沉默等待,言语鼓励,(二)正确询问的技巧 1.封闭式询问 询问的问题对方可以用“是”或“否”等一两个 字作答的问题。如“你是不是常常失眠?”;“你 每天都感到忧愁,对不对?”;“你有没有经常 想到死?” 此类询问要根据需要采用,不宜过多采用,2.开放式询问 询问的问题可引出对方一段解释、说明、或 补充材料。以“什么”、“怎样”、“为什么”、“能不能”、“愿不愿意告诉我”、 “你有什么问题需要我帮助你的吗”等语句发问。,3、鼓励 点头、赞同、肯定、微笑。 4、释意 对来访者讲述的主要内容、思想给以综合、 整理,再反馈给对方。,5、情感反映 有选择地对求助者的情绪内容予以注意和反应, 如“你感到自尊心受到很大伤害,是这样的吗?” 6、概述(小结) 咨询者完整地、扼要地叙述来访者已谈过的事 实、感受和原因,使其产生咨询的进展感,(三)影响对方的技巧 1.解释 对来访者的问题、困扰、疑虑作出说明,以消 除其顾虑,取得合作。 2.指导 直截了当地指示来访者做什么?怎样做?想什 么?怎样想?,3.劝告 对来访者的问题提出建议,以帮助其思考他的问题,作出决策。 4.自我揭示 又称“自我开放” 、“自我暴露” 。咨询者向对方表露自己半私人、私人和隐私性质的信息,它有助于来访者的自我认识和了解,有助于自我接纳。,5.反馈 对来访者所谈的问题给予及时的应答,肯定或否定他的某些看法或意见。(是的、噢、确实、真有意思、说下去、我明白了、你再说得详细些),(四)非言语行为 1.目光注视(注视嘴、头顶、面颊两侧) 2.面部表情 3.身体状态 4.声音特性 5.空间距离 6.衣着步态,第四节 心理咨询的过程 一、心理诊断阶段 1、建立咨访关系 2、收集资料 3、心理诊断 4、调整求助动机 5、确立咨询目标 6、制定实施方案,二、心理帮助阶段 1、利用各种咨询技巧(参与技巧与影响技巧) 和各种咨询流派的具体干预技术进行咨询的 具体实施; 2、咨询师根据自己的理论倾向、求助者的问题 特征等选择相应的方式方法,矫正求助者行 为, 改变求助者的认知方式。,三、结束巩固阶段 1、帮助求助者巩固咨询所获效果; 2、适应结束咨询后的情况; 3、将咨询中学到的有关知识和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方法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去; 4、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适应社会。,第二章 心理治疗,精神支持疗法(指导说服疗法)(一)治疗原则 1供给适当的支持(安慰、同情、关心、鼓励、体贴) 2提供解决问题的方向和要诀 3调整对挫折的看法,改变认知 4善用各种资源(内在潜力、长处、别人的协助) 5排除外在困难,改变或改善环境 6鼓励功能性适应,采取成熟的适应方式和积极的方法,(二)实施过程中的支持成分 1解释 对心理障碍原因形成的解释,对来访者疑惑问题 的解释 2鼓励 鼓励其适应性行为的建立,鼓励其正确面对人生 3保证 做出精神和环境改善的保证,适当的承诺 4指导 适应环境,度过危机的技巧、策略和方法 5促进环境改善 协助其改善不良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三)实施过程 确定哪些病人需要实施支持性心理治疗 收集病人各方面的资料 体检和实验室检查 环境时间安排 由病人倾诉病情 根据主诉和资料对病人进行分析 采取支持成分,精神分析疗法(一)理论基础1.无意识过程在人的生活中起主导作用2.童年早期的经验在变态心理的引发和治疗中 起重要作用3.变态行为是过去时间在内部连续活动的直接 产物4.治疗只能是探寻病人的过去,(二)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1、本能论 人类行为的主要动机力量是生来就有的本能,即为个体提供动力的内部压力(内驱力)。对正常人格发展有特别的重要性的是性本能或力比多(LIBIDO),快感和满足的基本冲动和攻击性冲动是本我概念的基本内容。,力比多不顾及他人的需要、道德和禁忌而追求满足。最终这些不文明的欲望受到阻碍(压抑),导致不可避免的挫折-冲突-焦虑。焦虑引发了自我的产生,用来制约冲动,免受来自挫折的焦虑。但它们并没有消失,而是被压抑在潜意识里。,2、心理水平 意识 第一个水平。整个心理活动范围中的冰山的顶尖,起到引发行为的作用。 前意识 第二个水平。包括那些所有不在意识之内但可以回到意识内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潜(无)意识 第三个水平。是最重要的一个水平,作用最大。包括所有在特殊条件下才能进入意识的记忆、经验和其他心理活动。,3、人格结构(精神结构) 本我(Id) 与生俱来的,是心理能量和本能的源泉,遵循快乐原则,是一种基本的动机力量,激发人们去寻求快乐逃避痛苦。 自我(ego) 非与生俱来,对本我与外界的关系进行调节,有防御机能和自主机能。遵循现实原则,对本我有约束作用,能容忍延迟的满足。它是人格结构的管理者。 超我(superego) 人格中的道德和社会的力量,代表的是一种理想,追求的是完美而不是快乐,控制攻击行为,作用类似于社会道德检查官,对个体的本能进行监控。,4、心理防御机制 压抑、投射、否认、退行、固着、升华、 转移、反向形成5、心理异常的实质 早期心理创伤 欲望被压抑 心性(psychosexual)发展障碍(生物心理发展障碍),(三)适应症1、神经症2、环境适应障碍3、PTSD4、心因性躯体障碍,(四)治疗重点1、本能的满足2、弥补精神创伤3、建立对疾病的认识4、情感的矫正5、精神的内在平衡,(五)治疗技巧1、阐释和疏泄 对心理实质问题加以解释、引导或劝阻,帮助病人重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达到治疗疾病之目的。2、自由联想 要求病人毫无保留地述说他想徭说的一切。甚至是一些荒谬或奇怪的想法。达到潜意识中的心理冲突被带入意识,使病人对此有所领悟,以重建现实的、健康的心理。,3、释梦 梦是潜意识冲突或欲望的象征。梦的内容更接近病人的真正动机和欲求,但并不直接反映现实,因此需要对梦的内容进行解释。4、移情 正移情 病人可能将治疗者作为自己喜欢的对象。 负移情 病人可能将治疗者作为自己憎恨的对象。通过对移情的分析来揭示病人对医生的爱憎和对关系人的爱憎之间的联系,了解病人心理的本质问题。帮助病人认识自己并给予疏导。,5、阻抗 潜意识中有阻止被压抑的心理冲突重新进入意识的倾向。当自由联想交谈接近这种潜意识的事实时,潜意识的抗拒就发生作用。阻止这种事实被真实表示出来。抗拒的内容往往是病人问题之所在。医生通过帮助病人克服阻抗,以使其在意识水平上认识自己。促使治疗成功。,(六)治疗的实施1、选择适宜的治疗对象2、实验性分析3、移情的出现及解释4、治疗的修通5、治疗的结束阶段,解决治疗依赖问题,认知疗法(一)认知疗法的基本原理1、知觉的改变导致情绪、动机、行为的改变,错 误的观念和不精确的认知过程导致不良的行为 与情绪;2、动机的改变对行为的改变有直接的影响;3、新的活动与行为会改变知觉;4、模型:S(刺激)- C(认知)- R(反映),(二)两种认知理论 1、贝克(A.T.Beck)的理论 着眼于探察导致不良行为和情绪的观念的认知过程, 并在治疗中设法纠正这一过程。 (1)共同感受(Common Sense) CS是用以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工具,它包括各种提出和 验证假设、 进行问题解决的方法。 正确使用“共同感受”, 不会产生不适应行为。而当外界信息贫乏、对信息的解释 不当就会导致错误的信念,产生不适应行为。,(2)自动思维(Automatic Thought) 针对严密思维而言。在自动思维过程中,由于忽略了内部过程的许多判断、推理过程,使思维是片段的、模糊的、跳跃式的和武断的,即称为自动化了的思维。自动思维和严密思维的关系类似于内部言语和口头言语之间的关系。外部刺激和内部过程(如对事件的预期)不协调时,就会产生情绪反应。,(3)规则(rules) 社会认可的准则。个体接受这些准则,并依据它对过去作出评价,对未来作出预期,指导现在的行为。对规则运用适当,就会被社会接受;如果过分按规则行事,就会使行为与现实环境不协调,进而导致情绪紊乱和不适当的行为。 任何情绪障碍和行为障碍都伴随有认知的歪曲和思维的紊乱。,(4)思维紊乱的特征 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客观判断,导致认知 的歪曲) 极端化思维(使正确感知的信息变形) 超规则化思维(导致行为与环境不能协调),(5)对情绪障碍的解释 抑郁:夸大失败感、永久不变、不可逆转,对 自我持否定态度,认为自己毫无价值, 对前途毫无信心,失去动机,不愿做任 何尝试,自己是生活的阻碍,自己的死 会使别人好过些。,强迫性神经症:夸大某种事件发生不良后果的可能 性,作出最大努力尽量避免事件的 发生,并对自己的努力不满意,力 求做得更完美,于是反复考虑同一 个问题,重复同一种动作。,歇斯底里:坚信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并想别人指 出这种症状,对身体的每 一种不适都极 端敏感,坚信自己有病的信念,不做任 何是否真的患病的验证,满足于敏感给 他显示的证据。,4、行为治疗技术 设计具体的情境,对病人的积极表现予以奖赏,使其产生并强化积极的情绪体验, 逐渐建立成功的行为模式。 帮助患者提高对于良性体验的感受力, 降低对于消极情绪的敏感性, 使其注意力集中与可以获取良性体验的活动上。,如:梯级任务作业: 将任务按难易程度分成等级,要求 患者逐级去完成, 每达到一级,都会产生一定的行 为反馈,进而使自己的行为强化, 自我概念也发生 好的改变。 再如:控制力和愉快疗法: 要求患者记录自己所有的活 动,对获得控制的体验的活动标记为“M”;对产生 愉快体验的活动标记为“P”;对产生消极情绪的活 动不做标记。,(五)适应症1、神经症 2、适应障碍 3、情绪障碍,影响认知评价的因素,来自童年的固定信念来自以往生活中的挫折和痛苦体验负性自动思维的影响 不现实,功能失调快速入脑的非真实有效性的想法帮助来访者识别自动想法,十种认知曲解类型,1.“非黑既白”2.任意推断3.选择慨括4.过度引申5.夸大缩小,6.个人化自责7.选择消极注视8.情绪推理9.应该倾向乱贴“标签”,非理性思维方式,行为疗法 1系统脱敏疗法 A. 学会深度的肌肉放松 B. 建立焦虑的主观量表(找出问题情境,并定出不愉 快的主观单位,即SUDS) C. 建立焦虑反应的等级(按SUDS由小到大排序) D. 重新学习(将焦虑等级中引发焦虑的事件与放松反 应对应起来进行训练) E. 实际脱敏与想象脱敏相结合,2满灌(冲击)疗法 让病人面临能产生强烈焦虑的真实环境或想 象环境之中,并保持相当时间,不允许病人逃 避,从而达到消除焦虑和预防回避性行为发生 的目的。,3厌恶疗法 在某一特殊行为反应之后 紧接着给予一厌恶刺激(如电击、催吐剂、体罚等),达到最终抑制和消除 此行为的目的。 厌恶疗法常用于酒精依赖或药瘾、性欲倒错等不 良行为。整个治疗约五次左右每次12小时。每次 治疗都要求病人能坚持到心情平静和感到能自制为 止。,4阳性强化和消除法 根据操作条件反射原理,如果在一种行为之后得 到奖赏,那么这种行为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就会持 续和反复出现。(如代币法) 5自我调整法 放松功、瑜珈、渐进性放松、神经肌肉调节训练 6模仿学习法 以学习所示范的新行为来替代旧的不良行为,森田疗法 1理论 森田神经质: 神经衰弱、强迫观念(恐怖症)、发作性神经症(焦虑症) 疑病性素质: 对自身健康过分担心,把任何人都有的感受、情绪、想法 都认为是病态并对之倾注、苦恼,将注意力集中于此种感觉 上,使此感觉更加敏感。,2适应症 神经衰弱; 恐怖性神经症; 焦虑性神经症;,3治疗分期(1)绝对卧床期 47天(2)轻微劳动期 7天左右(3)较重劳动期 714天(4)实际生活训练期 7天以上,4特点及原则 a 不问过去; b 强调症状只不过是情绪变化的一种表现; c 不问情绪只重视行动; d 在现实生活中接受治疗; e 性格修养; f 身教重于言教。,生物反馈疗法 借助于仪器认识自身在一般情况下不能被感知到的生(病)理的微弱信息变化,并学会有意识地调节它的技术。如肌电生物反馈,皮温、血压、脉搏、脑电生物反馈等。,危机干预,一、危机的定义 危机是一些个人的困难和境遇,这些困难和境遇使得人们无能为力,不能有意识地主宰自己的生活。(决定时刻;紧要关头;转换期), 危机是当人们面对重要生活目标的阻碍时,产生的一种状态。这里的阻碍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使用常规的解决方法不能解决问题。危机是一段时间的解体和混乱,在此期间可能有过多次失败的解决问题的尝试。, 个体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逆遇时,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通常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 是指个体运用通常应付应激的方式或机制仍不能处理目前所遇到的外界或内部应激时所出现的一种反应。,二、确定危机的三个标准1、存在具有重大心理影响的生活事件;2、引起了急性情绪扰乱或认知、躯体和行为等方 面的改变,但又不符合任何精神疾病的诊断;3、当事人用平常解决问题的手段暂时不能应对或 应对无效。,三、危机的特征1、危险与机遇并存; (危险:自杀与精神崩溃;机遇:学会应对技巧)2、危机的情境和症状复杂; (不遵守一般规律;个体环境;家庭、同事的因 素;整个生态系统的干预)3、危机是成长和变化的机缘; (焦虑为变化提供动力,焦虑达到极限才承认失衡),4、缺乏万能和快速的解决方法;5、危机与挑战是并存的; (创造确定目标、制订计划、解决困难的机会)6、危机具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每个人都难以避免;个体的危机存在差异),四、危机干预的概念 危机干预是一短期帮助的过程,是对处在困境或遭受 挫折的人予以关怀和帮助的一种方式。 又称情绪急救(emotional first-aid) 对处于危机状态下的个体及其家庭采用的一种 心理治疗措施。可通过直接交谈、电话咨询和 通信往来等方式完成。,附:专业技巧 专心致志 准确地倾听并作出合适的反应 思维情感和行动保持一致 稳定情绪和心理支持的技巧 分析综合和诊断的基本能力 基本的评估和转诊技巧 探索多种途径解决问题的能力,五、危机干预的理论(一)基本危机理论 1、林德曼(Lindeman)的理论 悲哀的行为是正常的、暂时的,并且可通过短期危机干预技术进行治疗。最关心“悲哀反应的及时解决”。 正常的悲哀情绪反应是: 总是想起死去的亲人; 认同于死去的亲人; 表现出内疚和敌意; 日常生活出现某种程度的紊乱; 某些躯体诉述。,2、卡普兰(Caplan)的理论 危机是一种状态,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是生活目标的实现受到阻碍,且用常规的行为无法克服。 阻碍的来源可以是发展性的,也可以是境遇性的。 对创伤进行干预时,采用平衡/失衡模式。 1、紊乱的平衡; 2、短期治疗或悲哀反应起作用; 3、求助者试图解决问题或悲哀反应; 4、恢复平衡状况。,基本危机理论的核心: 应激和创伤的紧急情况都不构成危机,只有在主观上认为创伤性事件威胁到需要的满足、安全和有意义的存在时,个体才会进入应激状态。 将焦点集中于帮助危机中的人认识和矫正因创伤性事件引发的暂时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的扭曲。,(二)扩展危机理论 1、心理分析理论 通过获得进入个体无意识思想和过去情绪经历的路径,可以理解伴随危机的不平衡状态。 儿童早期的固着可以作为危机产生的主要的解释。,2、系统理论 主要基于人与人、人与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而不是过于强调处于危机中的个体的内部反应。强调社会和环境的作用对于危机产生的重要作用。 情绪系统 沟通系统 需要满足系统,3、适应理论 适应不良行为、消极的思想和损害性的防御机制对个体的危机起维持作用。当适应不良行为改变为适应性行为时,危机就会消退。 打开功能适应不良链就意味着变化到适应性行为、促进积极的思想和构建防御机制以帮助求助者克服因危机导致的失能,并向积极的功能模式发展,导致危机的成功解决。,4、人际关系理论 如果人们相信自己,相信别人,并且具有自我实现和战胜危机的信心,那么个人的危机就不会维持很长时间。 人际关系理论的最终目的是将自我评价的权力紧紧地把握在自己的手中,以获得对自己命运的控制,重新获得能力以采取行动应付危机境遇。,(三)应用危机理论1、发展性危机 是指在正常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急剧地变化或转变所导致的异常反应。(出生、大学毕业、就业、中年生活改变、退休) 发展性危机是正常的,所有的发展性危机都是独特的,因此必须以独特的方式进行评价和处理。,2、境遇性危机 当出现罕见或超常事件,且个人无法预测和控制时出现的危机称为境遇性危机。(交通意外、被绑架、被强暴、失业、爆炸、泥石流、洪水、突然疾病、受伤、死亡) 其特点: 随机的;突然的;震撼性的;强烈的;灾 难性的。,3、存在性危机 是指伴随着重要的人生问题,如关于人生的目的、责任、独立性、自由、承诺等出现的内部冲突和焦虑。例如: 一生中没有作出任何有影响的事情; 一个40多岁的人还是独身,从未离开过父母,从没过独立的生活,而到现在却永远丧失了机会; 一个60岁的人觉得自己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的。,六、危机干预的模式(一)平衡模式 根据:危机中的人通常处于一种心理或情绪的失衡状态,在此种状态下,原有的应付机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 基本原则:平衡模式的目的在于帮助危机者重新获得危机前的平衡状态。主要精力应集中在稳定病人心理和情绪方面,而且在稳定之前,不要采取其他方法。,(二)认知模式 根据:危机植根于对事件和围绕事件的境遇的错误思维,而不是事件本身或与事件和境遇有关的事实,即危机是否发生是由于当事者对事件的错误的信念或观念,而不是由于事件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 基本原则:通过改变思维方式,尤其是通过认识其认知中的非理性的和自我否定的部分,通过获得理性或强化思维中的理性和自强的成分,使其获得对自己生活中危机的控制。,(三)心理社会转变模式 根据:人是遗传和环境学习交互作用的产物,危机是由心理、社会或环境因素引起的。 基本原则:与求助者合作,以测定有关的内部和外部的困难,帮助他们选择替代他们现有的许多行为、态度和使用资源的方法。结合适当的内部应付方式、社会支持和环境资源以帮助他们获得对自己生活的自主控制。,(四)折衷模式 根据:所有的人和所有的危机都是独特的,即虽然是类似的事件导致的危机,但危机的影响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作用;所有的人和所有的危机都是类似的,即各种特殊的危机类型中存在一致的成分 基本原则:鼓励危机干预者从所有可以帮助求助者的方法中,选择、整合和应用有效的概念和策略。,复习思考题1、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危机干预的概念2、简述心理治疗的基本原则3、简述心理治疗的主要方法4、简述应用危机的理论5、简述心理咨询的过程6、简述认知疗法和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