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个人资料精美实用PPT模板课件.ppt
李白,李白个人资料,中文名:李白别名: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国籍:中国生卒年:公元701年公元762年职业: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婚姻状况:四婚个人魅力:帅气、仙风道骨、浪漫、豪放、个人名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我辈岂是蓬蒿人”个人爱好:饮酒、赏月个人成就:有 “诗仙”、“诗侠”之称,有李太白集传 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望庐山瀑布、 将进酒 、行路难 、蜀道难、 早发白帝城。集诗人、神仙家、驴友、纵横家、游侠、剑客为一身的伟大天才。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与李商隐、李贺三人并称唐代“三李”,魏颢在说李白“眸子炯然,哆如饿虎少任侠,手刃数人 ” “或时束带,风流酝藉” 李白在诗文中说:“身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 道教首领司马承祯说他“有道骨仙风,可与神游八级之表。” 李白本人会剑术,常佩戴一把祖传的龙泉宝剑,所以他的身上除了书生那种儒雅安逸之气,还有一种侠士的刚毅豪迈之势。,综上所述,李白的形象大致如下:一袭白衣,显示出他的飘逸傲然;一把宝剑,彰显出他的侠骨柔情;一双圆睁丹凤眼,蕴含着他的不俗志向;一弯朝天怒目眉,勾勒出他的非凡才华; 他气质卓越、文采超群、个性张扬、面型俊朗。,太白醉酒图,他的思想比较复杂,兼有儒、道、游侠、纵横家的成分,而以儒、道为主,甚至把庄子抬高到屈原之上。 李白的政治理想是“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答孟少府移文书)。但其避开科举,而隐逸于世,广为交游,以便名动京师,待朝请之。其慕姜尚、范蠡、鲁仲连、张良、谢安之风,且益加之。期为帝王之师,以建奇功,后便功成身退。其思想为盛唐之产物。 龚自珍曾说:“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白始;儒、仙、侠实三,不可以合,合之以为气,又自白始也。(最录李白集) 然而,正当其要有所为的时候,开元盛世已经过去,朝廷日趋腐化,社会酝酿着新的危机。欲望极奢,而实现的希望却极涉茫,因此他对自己遭到打击的感受也加倍地沉重。而每当遇到挫折和不平,他都爆发出强烈的愤慨,他对现存秩序的大胆批判和否定,往往有排山倒海之势。然而愤慨之余,又常想用隐居求仙、狂饮颓放来暂时解脱精神的痛苦,可见道家之批判现实与隐逸思想对其影响之深。李白就是这样在理想与现实、出世与入世的激烈思想斗争中度过了他的一生。,作品名句,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3、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4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5、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6、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7、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 8、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将进酒 9、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0、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11、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12、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13、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蜀道难 14、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15、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另作“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6、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 1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18、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19、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20、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把酒问月 2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22、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长干行23、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梦游天姥吟留别,生平概述,李白一生经历可分为四个时期。(一)读书和漫游时期(四十二岁以前)(二)长安三年(四十二至四十五岁)(三)再度漫游(四十五至五十五)(四)不幸的是年(五十五岁至卒),(一)读书和漫游时期(四十二岁以前),“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同时“十五游神仙”、“十五好剑术”。二十岁以后,他便漫游蜀中,登峨眉、赴青城。这些经历,对李白豪放的性格和诗风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开元十四年,李白二十六岁,便“仗剑出国,辞亲远游”,开始一新的漫游和求仕的时期。足迹所及,几半中国。730年一进长安。先后与元丹丘、孔巢父和道士吴筠等隐居嵩山、徂徕山和郯中。,(二)长安三年(四十二至四十五岁),天宝元年,终因吴筠推荐,玄宗下诏征赴长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贺知章见其,叹为“谪仙人”,名动朝野。然玄宗只是用他来点缀太平,故其感到政治理想破灭。“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其蔑视帝王权贵的傲然作风,终为人所不容,故其再度出山。“五噫出西京”,三年翰林,使他认识到了统治的腐朽和现实政治的黑暗,故开始写出一些抒发愤懑,抨击现实的诗篇。(行路难、古风、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三)再度漫游(四十五至五十五岁)。,“一朝去京国,十载客梁园。”白出京至洛,遇杜甫,至汴州,逢高适,三人同游梁宋。“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杜甫与李十二同寻范十隐居,李杜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其间,“归来无产业,生事如飘蓬”,其生活十分窘困。且因天宝年间政治的日益黑暗,其心情也十分悲愤,但他相信自己“才力犹可倚,不愧世上英”,所以他揭露现实的作品愈来愈多,反抗精神也愈来愈强,成为他这一时期创作的显著特色。,(四)不幸的是年(五十五岁至卒),安史乱起,隐于庐山。永王璘起兵,军过浔阳,辟他为幕府,后因璘而下狱,并被流放夜郎。“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江夏别宋之悌)途中,遇赦,依当涂令李阳冰。李光弼讨史朝义,其请缨杀敌。安史之乱期间,李白诗歌和杜甫一样,被看作爱国精神的体现。,史书传记,唐才子传李白: 李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沮之。白益傲放,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傍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遂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有文集二十卷,行世。警世通言(第09卷 李谪仙醉草吓蛮书),七零一年(武则天长安元年)李白生于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字太白。关于李白的出生,在李白的故乡江油流传着这样的故事: (李阳冰草堂集序“神龙之始,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 老子又名李耳,史记中记载:“老子,其母感大星而大 .母到李树下生老子,生而能言,指李树曰:以此为姓。”,三首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曾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李白之死,总体可以概括为三种死法:其一是醉死,其二是病死,其三是溺死。第一种死法见诸旧唐书,说李白“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第二种死法亦见诸其他正史或专家学者的考证之说。说当李光弼东镇临淮时,李白不顾61岁的高龄,闻讯前往请缨杀敌,希望在垂暮之年,为挽救国家危亡尽力,因病中途返回,次年病死于当涂县令、唐代最有名的篆书家李阳冰处;第三种死法则多见诸民间传说,极富浪漫色彩,说李白在当涂的江上饮酒,因醉跳入水中捉月而溺死,与诗人性格非常吻合。,一人一口加一丁,竹林有寺没有僧, 女人怀中抱一子,二十一日酉时生。(何等好醋)鹅山一鸟鸟不在,西下一女人人爱, 大口一张吞小口,法去三点水不来。 (我要回去)豆在山根下,月亮半空挂, 打柴不见木,王里是一家。(岂有此理),李白的婚姻,“白始娶于许,生一女一男,曰明月奴,女既嫁而卒;又合于刘,刘决;次合于鲁一妇人,生子曰颇黎;终娶于宗。” 魏颢李翰林集序,“故知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见乡人相如大夸云楚之事,云楚有七泽,遂来观焉。而许相公家见招;妻以孙女,便憩迹于此,至移三霜焉。”上安州裴长史书,原配: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公元727年在湖北安陆经过两个朋友胡紫阳和马正公的撮合娶了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 据宋长白的柳亭诗话记载,有一次李白写了一首长相思给夫人看,最后一句诗是:“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 这位相门小姐看了微微一笑,说你听读过武后的诗吗?我背给你听: “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看取石榴裙。” 李白听了好没面子,本来想在夫人面前炫耀一下自己的才华,现在反被看出自己模仿的痕迹。可见这位相门之女非同寻常。 两人育有一女一男,女名平阳,男名伯禽(乳名明月奴)。许氏于公元738年去世。,第二任:刘氏,“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 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彼妇人之猖狂,不如鹊之强强;彼妇人之淫昏,不如鹑之奔奔,坦荡君子,无悦簧言。” 雪谗诗赠友人,汉书朱买臣传:“朱买臣,西汉会稽郡吴(今江苏吴县)人,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刈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读。其妻亦负担相随,数止买臣毋歌讴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汝苦日久,待我富贵报汝功。妻恚怒曰: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买臣不能留,即听去。后买臣为会稽太守,入吴界见其故妻。妻夫治道。买臣驻车,呼令后车载其夫妻到太守舍,置园中,给食之。居一月,妻自经死。”,第三任:东鲁女子,姓名不详,与李白生有一子,名:颇黎。公元745年,李白在山东任城,与一当地妇人结婚。这时候的李白刚从首都长安出来,背着一大布袋金银财宝和杜甫、高适一路取道河南商丘,并在此逗留很久。与他二人分手之后,李白自己前往泰山考取道箓,路过任城,他结识了这位妇人,两人情投意合。李白的这个老婆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并且李白在山东兖州置下了大批田产,在此后他云游在外的生活中,这些田产就交给了妻子。可见,李白对该妻子十分信任,可惜的是这个妻子在他们结婚五年后,不幸亡故。,第四任:宗夫人,前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宗氏。“千金买壁”佳话“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嫁与李白妇,何如太常妻。”赠内,相传,有一天,李白、杜甫、高适三位诗人一起登上了吹台饮酒赋诗,忽听,从窗口飘进来一阵抑扬顿挫、流畅欢快的琴起,高适和杜甫两位诗人如同沉浸在梦幻之中,分别作下了遗怀古大梁行二首名诗,只有李白醉眼惺松,这时窗外的琴声激越昂扬,犹如催阵的战鼓,撩人心魄,李白双眸忽然放射出异样的光彩,胸中顿起狂澜,他笔酣墨饱,不假思索地粉墙上写下了梁园吟千古名句。 李白、杜甫、高适三位诗人走后,一个端庄的姑娘带着丫环,被那气势豪迈的诗情,龙飞凤舞的书法深深地吸引了,她低吟了一遍,顿觉心旷神怡,题诗气势磅礴,聚山川之奇秀,容天地之神韵,令人叹为观止,她吟了一遍又一遍,如醉如痴,忘乎所以,连僧人进房也没有察觉,僧人看到刚粉刷的白壁被涂成黑漆一团,举起抹布就上去揩擦,这位姑娘为保持墙上的诗句,拿一千两银子买下了这堵墙。这位买墙的小姐,就是已故宰相宗楚客的孙女,梁园有名的才女宗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