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词人曾巩生平课件.ppt
唐宋八大家之曾巩,生平介绍,曾巩(10191083)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南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嘉祐二年(1057年)登进士第,儿童时代的曾巩,就与兄长曾布一道,勤学苦读,自幼就表现出良好的天赋。其弟曾肇在亡兄行状中称其“生而警敏,不类童子”,而且记忆力超群,“读书数万言,脱口辄诵”。,嘉祐二年(1057年),39岁的他才考取了进士,被任命为太平州司法参军,踏上了仕途。翌年,奉召回京,编校史馆书籍,迁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熙宁二年(1069年)先后在齐、襄、洪、福、明、亳等州任知州,颇有政声。元丰三年(1080年),徙知沧州,过京师,神宗召见时,他提出节约为理财之要,颇得神宗赏识,留三班院供事。元丰四年,神宗以其精于史学,委任史馆修撰,编纂五朝史纲,未成。元丰五年,拜中书舍人。次年卒于江宁府。理宗时追谥“文定”。 曾巩在政治舞台上的表现并不算是很出色,他的更大贡献在于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思想,曾巩的思想属儒学体系,他赞同孔孟的哲学观点,强调“仁”和“致诚”,认为只要按照“中庸之道”虚心自省、正诚修身就能认识世界和主宰世界。在政治上他反对兼并政策,主张发展农业和广开言路。他在任地方官时,总是以“仁”为怀,“除其奸强,而振其弛坏;去其疾苦,而抚其善良”(齐州杂诗序)。,散文创作成就曾巩的散文创作成就很高,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他师承司马迁、韩愈和欧阳修,主张“文以明道”,把欧阳修的“事信、言文”观点推广到史传文学和碑铭文字上。他的议论性散文,剖析微言,阐明疑义,卓然自立,分析辨难,不露锋芒。他的记叙性散文,记事翔实而有情致,论理切题而又生动。王安石曾赞叹说:“曾子文章世稀有,水之江汉星之斗。”(赠曾子固)。苏轼也说:“醉翁门下士,杂从难为贤;曾子独超轶,孤芳陋群妍”。,他的文章绝少抒情作品,多是议论文和记叙文。就是记叙文中也常有议论。他的散文以议论见长,立论精策,说理曲折尽意。其特点有几个方面: 首先是议论文章写得纡徐委备,与欧阳修的风格近似。例如上欧阳舍人书、上蔡学士书论历代治乱得失,语气和缓,感慨却很深切。其次是文虽质朴,但纵横开合,有摇曳之姿。如赠黎安二生序、王平甫文集序都为怀才不遇者吐气,融注着作者的愤懑和不平 。,最后,曾巩的记叙文也偶有写景之作,极刻画之工。例如道山亭记写道山亭所在之地的山川之险,精雕细刻,很有特色。还有一些论及学术、文艺的文章,例如图书“叙录”以及宜黄县县学记、墨池记等,纵谈古今,不无卓见,但也时常流露出卫道的气息。宋史曾巩传评论曾巩的文章说:“曾巩立言于欧阳修、王安石间,纡徐而不烦,简奥而不晦,卓然自成一家,可谓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