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塑性成形原理ppt课件课件.pptx
课程基本任务:阐明金属在塑性成形时的共同性,即研究和探讨金属在各种塑性加工过程中可遵循的基础和规律。 课程的目的:科学地、系统地阐明这些基础和规律,为学习后续的工艺课程做理论准备,也为合理制订塑性成形工艺规范及选择设备、设计模具奠定理论基础。,第一章,金属塑性成形的物理基础,绪论:金属材料的基本加工方法, 切削加工法,优点:尺寸精度高、表明光洁度好,缺点:不能改变组织与性能,成本高,生成效率低, 铸造法,优点:形状复杂的产品,缺点:质量低,组织与化学成分不均匀,如砂眼、缩孔、偏析等, 塑性成形法,第一节 金属塑性成形的特点及分类一、金属的塑性、塑性成形及其特点, 什么是塑性?,弹性极限弹性变形拉伸试样拉力与伸长之间的关系,塑性变形, 几个基本的概念,弹性:,当作用力PPe时进行卸载,试样恢复原,来长度,这种性质称为材料弹性。,弹性变形:,当作用在物体上外力取消后,物体的变,形能够完全恢复,这种变形称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当作用在物体上外力取消后,物体的变形不能完全恢复而产生的残余变形。塑性:在外力作用下使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称为塑性。,塑性成形是指金属材料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利用其塑性而使其成形并获得一定力学性能的加工方法,也称为塑性加工或压力加工。,(注意区别:成形、变形), 什么是塑性成形?, 金属成形的特点,组织、性能好:,使铸锭内部组织疏松多孔、晶粒粗大且不,均匀等许多缺陷,经塑性成形使其结构致密、组织改善、性能提高。90以上铸钢要经过塑性加工。,铸造缺陷:缩孔,铸造缺陷:气泡,气泡,铸造缺陷:晶界上的小气泡,铸造缺陷:疏松,实 物,高倍照片, 材料利用率高:,不产生切屑,只有少量的工艺废料,并且,流线分布合理。一般可达7585。,锻造缺陷:涡流锻造缺陷:涡流,尺寸精度较高:,精密锻造、精密挤压、精密冲裁等方法已达到少或无切削的要求。如叶片的复杂曲面可达到只需磨削的精度。,红原航空锻铸工业公司生产的精锻叶片, 生产效率高:,随着塑性加工工具和设备的改进及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生产率也相应得到提高。,高速冲床形成次数已达15001800次/,分;,1200010kN热模锻压力机锻造一根汽车,发动机用的六拐曲轴只需40s.,(思考:缺点?),塑性成形,块料成形,一次加工,二次加工,二、金属塑性成形的分类轧制,挤压拉拔,自由锻模锻,分离工序成形工序,冲裁,落料弯曲拉深,(体积成形,锻造),板料成形(冲压),冶金厂,锻造厂, 块料成形(体积成形),块料成形是在塑性成形过程中靠体积转,移和分配来实现的。可分为一次加工和二次加工。, 一次加工,这是属于冶金工业内的原材料生产的加工方法,可提供棒材、板材、管材、线材等。包括轧制、挤压和拉拔等。, 轧制:轧制是将金属坯料通过两个旋转轧辊间的特定空间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一定截面形状材料的塑性成形方法。,轧制原理示意图, 挤压:挤压是在大截面坯料的后端施加一定的压力,将坯料通过模孔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符合模孔截面形状的小截面坯料的成形方法。挤压又分正挤压、反挤压和正反复合挤压。,正挤,反挤,复合,挤挤压原理示意图, 拉拔:拉拔是在金属坯料的前端施加一定的拉力,将金属坯料通过模孔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与模孔形状、尺寸相同的小截面坯料的塑性成形方法。,拉拔原理示意图, 二次加工,为机械制造工业领域内提供零件或坯料的加工方法。包括自由锻和模锻,统称为锻造。 自由锻:自由锻是在锻锤或水压机上,利用简单的工具将金属锭料或坯料锻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加工方法。,自由锻示意图,模锻:模锻是将金属坯料放在与成品形状、尺,寸相同的模腔中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与模腔形状、尺寸相同的坯料或零件的加工方法。模锻又分开式模锻和闭式模锻。,模锻示意图,开式模锻,闭式模锻, 板料成形(冲压),它是对厚度较小的板料,利用专门的模,具,使金属板料通过一定的模孔而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的形状、尺寸的零件或坯料。,一般分为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两类。, 分离工序,分离工序是在冲压过程中使冲压零件与板,料沿一定的轮廓线相互分离。包括落料、冲孔、切断、切边等。, 落料,用冲模沿封闭轮廓线冲切,冲下部分是零,件。, 冲孔,用冲模沿封闭轮廓线冲切,冲下部分是废,料。, 切断,用剪刀或冲模沿不封闭轮廓线切断,多用,于加工形状简单的平板零件。, 切边,将成形零件的边缘修切整齐或切成一定的,形状。, 成形工序,成形工序是板料在不破裂的条件下产生塑性变形,获得与模具形状一致的工件。包括弯曲、拉深、翻边、胀形、扩口、缩口等。 弯曲,将板料沿直线弯成各种形状。, 拉深,把板料毛坯成形制成各种空心零件。, 翻边,把板料半成品的边缘按曲线或圆弧成形成,竖立的边缘。, 胀形,在双向拉应力作用下实现的变形,可以成,形各种空间曲面形状。, 扩口,在空心毛坯或管状毛坯的某个部位上使其,直径扩大的变形方法。, 缩口,在空心毛坯或管状毛坯的某个部位上使其,直径减小的变形方法。, 塑性加工,还可按照成形时工件的温度分为热成形、,冷成形、温成形三类。, 热成形,热成形是指在充分进行再结晶的温度以上所完成的加工。如热轧、热锻、热挤压等。, 冷成形,冷成形是指在不产生回复和再结晶的温度以下所进行的加工。如冷轧、冷冲压、冷挤压等。, 温成形,温成形是指在介于冷、热成形之间的温度,下进行的加工。如温轧、温挤等。,第二节 金属的塑性及其影响因素(一) 塑性的基本概念和塑性指标,(1) 塑性的基本概念,所谓塑性,是指金属在外力作用下,能稳定地发生永久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它是金属的一种重要的加工性能。,(2) 塑性指标,常用的试验方法有拉伸试验、压缩试验和扭,转试验等。,1) 拉伸试验: 在材料试验机上进行,可以确定两个塑性指标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即,2) 镦粗试验:将圆柱体试样在压力机或落锤上进行镦粗,用试样侧表面出现第一条裂纹时的压缩程度作为塑性指标,即,100%100%,LK L0L0A0 AKA0, ,100%,H0 HKH0,c ,3) 扭转试验:在专门的扭转试验机上进行,材料的塑性指标用试样破断前的扭转角或扭转圈数表示。没有变形不均匀性的影响,这对塑性理论的研究无疑是很重要的。板料成形性能的模拟实验方法有:胀形试验、扩孔试验、拉深试验、弯曲试验和拉深胀形复合试验等。,通过这些试验,可以获得评价各相关成,形工序板料成形性能的指标。,(二) 影响材料塑性的因素,(1) 化学成分和合金成分的影响(2) 组织状态对金属塑性的影响(3) 变形温度对金属塑性的影响(4) 应变速率对金属塑性的影响(5) 应力状态对金属塑性的影响,材料中常见的合金元素有:Si、Mn、Cr、,Ni、W、Mo、V、Co、Ti等。杂质元素有:P、S、N、H、O等。,合金元素对材料塑性的影响非常复杂,需,要根据具体的材料、冷、热变形进行具体分析。,(1) 化学成分和合金成分的影响,(2) 组织的影响,1) 相组成的影响,单相组织比多相组织塑性好。多相组织由于各相性能不同,变形难易程度不同,导致变形和内应力的不均匀分布,因而塑性降低。,如碳钢在高温时为奥氏体单相组织,故塑性好,而在800左右时,转变为奥氏体和铁素体两相组织,塑性就明显降低。,因此,对于有固态相变的金属来说,在单相,区内进行成形加工显然是有利的。,2) 晶粒度的影响,晶粒越细小,金属的塑性也越好。,因为在一定的体积内,细晶金属的晶粒数比粗晶粒金属的多,因而塑性变形时位向有利的晶粒也较多,变形能较均匀地分散到各个晶粒上。,3) 晶格类型的影响,面心立方金属塑性最好,如铝、铜和镍等;体心立方次之,如钒、钨、钼等;,密排六方塑性最差,如镁、锌、钛等。,4) 铸造组织的影响,铸造组织由于具有粗大的柱状晶粒和偏祈、夹杂、气泡、疏松等缺陷,故使金属塑性降低。右图是Cr-Ni-Mo钢铸造状态和锻造状态时的塑性差别。,Cr-Ni-Mo钢铸造组织和锻造,组织塑性的差别,(3) 变形温度对金属塑性的影响,变形温度对金属的塑性有重大的影响。,大多数金属的变化趋势是:随着温度升高,,塑性增加;,但在加热过程的某些温度区间,往往由于相态或晶粒边界状态的变化而出现脆性区,使金属的塑性降低。在一般情况下,温度由绝对零度上升到熔点时,可能出现几个脆性区,包括低温的、中温的和高温的脆性区等。下面以碳钢为例,说明强度对塑性的影响 (见下图)。, 低温度脆性区(区域),金属的塑性极低。可能是原子热振动能力极低所致,也可能与晶界组成物脆化有关。,碳钢的塑性随温度的变化曲线, 蓝脆区:在大约200-400温度范围内(区域),出现相反情况,塑性有很大的降低。一般认为是氮化物、氧化物以沉淀形式在晶界、滑移面上析出所致,此温度区间称为蓝脆区(断口呈蓝色)。,碳钢的塑性随温度的变化曲线, 热脆区:大约800-950时,再一次出现塑性稍有下降的相反情形(区域)。这和珠光体转变为奥氏体,形成铁素体和奥氏体两相共存有关,也可能还与晶界处出现低熔共晶体有关,此温度区间称为热脆区。,碳钢的塑性随温度的变化曲线, 高温脆性区:一般当 温度超过1250后,由于过热、过烧等原因,塑性又会急剧下降,此称高温脆区(区域)。,碳钢的塑性随温度的变化曲线,温度升高使金属塑性增加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 发生回复或再结晶:回复使金属得到一定程度的软化,再结晶则完全消除了加工硬化的效应,因而使金属的塑性提高。,2) 原子动能增加,使位错活动性提高、滑移系增多,从而改善了晶粒之间变形的协调性。3) 金属的组织、结构发生变化,可能由多相组织转变为单相组织,也可能由对塑性不利的晶格转变为对塑性有利的晶格。,4) 扩散蠕变机理起作用,它不仅对塑性变形直接作贡献,还对变形起协调作用,因此使金属塑性增加。,5) 晶间滑移作用增强。随着温度的升高,晶界切变抗力显著降低,晶问滑移易于进行;又由于扩散作用的加强及时消除了晶间滑移所引起的微裂纹,使晶间滑移量增大。,1)增加应变速率会使金属的真实应力升高,这是由于塑性变形的机理比较复杂,需要有一定的时间来进行。流动应力升高会使金属的塑性降低。,2)增加应变速率,由于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回复或再结晶,因而软化过程不充分而使金属的塑性降低。,3)增加应变速率,会使温度效应增大和金属的温度升高,这有利于金属塑性的提高。,(4) 应变速率对金属望性的影响,热效应:从能量观点看,塑性变形时金属所吸收的能量,绝大部分转化为热能,这种现象称为热效应。,温度效应:塑性变形热能,除一部分散失到周围介质中,其余的使变形体温度升高,这种由于塑性变形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而使变形体温度升高的现象,称为温度效应。, 两个基本概念:,塑性指,标,a,b,c,d,e,应变速率 应变速率对塑性影响的结论不同的应变速率大小影响不同;化学成分越复杂或合金元素含量越高,率敏感性越高;对有脆性转变金属,视是否避开脆性区而定;增大应变速率,降低摩擦系数;减少热量损失;提高惯性流动效应;非常高的应变速率大大提高金属的塑性,(5) 应力状态对金属塑性的影响,应力状态对金属的塑性有很大的影响。同一金属在不同的受力条件下所表现出的塑性是不同的。,大理石和红砂石三向受压的试验结果:1-轴向压力; 2-侧向压力。,卡尔曼发现在三向压应力作用下所得到的大理石压缩程度约为89,红砂石的约为6-7,后人在更大的侧向压力下进行大理石压缩试验,获得了高达78的压缩程度。,由上述所列举的种种现象可以知道,当静水压力越大,也即在主应力状态下压应力个数越多、数值越大时,金属的塑性越好;反之,若拉应力个数越多、数值越大,即静水压力越小时,则金属的塑性越差。,静水压力越大,金属塑性越好的原因:,1) 拉伸应力会促进晶间变形、加速晶界的破坏;而压缩应力能阻止或减小晶间变形,随着静水压力的增大,晶间变形越加困难,因而提高了金属的塑性。,2) 三向压缩应力有利于愈合塑性变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损伤;而拉应力则相反,它促使损伤的发展。,3) 当变形体内原先存在着少量对塑性不利的杂质、液态相或组织缺陷时三向压缩作用能抑制这些缺陷,全部或部分地消除其危害;反之,在拉应力作用下,将在这些地方产生应力集中,促进金属的破坏。,滑移面上的显微缺陷受拉应力和压应力作用示意,4) 增大静水压力能抵消由于不均匀变形引起的附加拉应力,从而减轻了附加拉应力所造成的拉裂作用。,图5-3 平砧拔长时圆断面坯料的受力情况和产生的纵向,在平砧上拔长合金钢时,容易在毛坯心部产生裂纹(图5-3),改用V型砧后,由于工具侧面压力的作用减小了毛坯心部的拉应力,从而可避免裂纹的产生(图5-4)。,图5-4 型砧拔长圆断面毛坯,某些有色合金和耐热合金正挤压时,出现毛坯挤出端的开裂,为此可采用加反压力的挤压(图5-5)或包套挤压(图5-6)等方法,来进一步提高静水压力,以防止裂纹的产生。,图5-5 加反压力挤压,图5-6 包套挤压,(二) 提高金属塑性的基本途径,(1) 提高材料和组织的均匀性;,铸锭的化学成分通常不均匀,可在变形前,进行高温扩散退火。,(2) 合理选择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温度不能太高,否则易使晶界处的低熔点,物质熔化;,温度也不能太低,否则回复和再结晶不易,进行,加工硬化严重。,对于难变形合金,如镁合金,适用于速度,较慢的压力机上成形。,(3) 选择三向压缩性较强的方式;(4) 减小变形引起的不均匀性,图5-5 加反压力挤压,图5-6 包套挤压,图5-4 型砧拔长圆断面毛坯,第二章 应力和应变,(一) 外力,面力:作用在金属表面的力。如物体表面的,分布力、正压力和摩擦力等。,体积力:作用在金属物体每个质点上的力。如,重力、磁力和惯性力等。,(二) 应力,(1) 单向受力下的应力及其分量,内力:在外力作用下,物体内各质点之间就,会产生相互作用的力,叫做内力。,第一节 应力分析, 应力:单位面积上的内力称为应力。,一点应力的定义: 在C-C截面上围绕Q点切取一很小的面积F,设该面积上内力的合力为P,则定义S为截面C-C上Q点的全应力。,正应力,全应力,切应力正应力:全应力沿截面外法线方向的分量。切应力:全应力沿平行截面方向的分量。S 2 2 2 应力分量: 若在oxyz坐标系中,使截面法线N平行于y轴,则全应力S在三个坐标轴上的投影称为应力分量。,(2) 多向受力下的应力分量,多向受力时,仅仅用某一方位切面上的应力还不足以全面地表示出一点的受力情况,需引入单元体和点的应力状态的概念。,单元体,设在直角坐标系oxyz,中有一承受任意力系的物体,过物体内有任意点Q总能找到三个互相垂直的微分面组成无限小的平行六面体,称为单元体。,yx yy yz,应力分量下标的规定: 两个下标相同是正应力分量,如xx 两个下标不同表示切应力分量,如xy 第一个下标表示作用的平面,第二个下标表示作,用的方向xx xy xz写成矩阵形式: zx zy zz ,作用在x面上作用在y面上作用在z面上作用方向为x作用方向为y作用方向为z,应力分量的符号规定:,正面:外法线指向坐标轴正向的微分面叫,做正面,反之称为负面。,正号():正面上,指向坐标轴正向;,负面上,指向坐标轴负向;,负号():正面上,指向坐标轴负向;,负面上,指向坐标轴正向;,按此规定,正应力分量以拉为正。以压为负。与材料力学中关于切应力分量正负号的规定不同。,材料力学中采用左螺旋定则判断切应力的方向,以后应力莫尔圆中会采用。,左螺旋定则:左手包住单元体,四个指头指向切应力方向,大拇指的方向代表正负。,-+,由于单元体处于静力平衡状态,故绕单元体各轴的合力矩必须等于零,由此可以导出切应力互等定理 xy yx, yz zy, zx xz故九个应力分量只有六个是独立的。,(三) 点的应力状态,点的应力状态是指受力物体内一点任意微分面,上所受的应力情况。,下面将证明若已知过互相垂直的微分面上的九个应力分量,则可求出过该点任意微分面上的应力分量该点的应力状态完全被确定。,若斜微分面ABC的面积为dF,则:dFx=ldF; dFy=mdF; dFz=ndF,任意切面上的应力设过Q点任一方位的斜切微分面ABC与三个坐标轴相交于A、B、C 。斜微分面观的外法线方向余弦为l、m、n为:l=cos(N, x)m=cos(N, y),n=cos(N, z),图1-1 任意斜切微分面上的应力,sy xyl ym zyn, ,设斜微分面ABC上的全应力为S,在三个坐标轴方向的分量分别为Sx,Sy,Sz。由x方向静力平衡:SxdF xdFx yxdFy zxdFz 0SxdF xldF yxmdF zxndF 0由各向静力平衡条件可得:,sx xl yxm zxnsz xzl yzmzn,(2-1),为:全应力 S Sx Sy Sz SiSi,(2-2),( 2-4 ),2 2 2,正应力:是全应力S在法线N上的投影等于Sx、Sy、Sz在N上的投影之和,即 Sxl SymSzn xl 2 ym2 zn2 2( xylm yzmn zxnl) ( 2-3 ) 切应力为:, 2 S2 2 应力的大小随截面的方向变化而变化, 主平面:当斜微分面旋转到某一角度,斜微分面上的全应力S和正应力重合,而切应力=0,这种切应力为零的微分面叫做主平面。,主应力:主平面上的主应力叫做主应力。 主应力方向:主平面的法线方向叫做主应力,方向,也叫应力主方向或应力主轴。下面求解主应力各分量的表达式。,主平面上切应力为0,正应力即为全应力。,(四) 主应力、应力张量不变量,( x )l yxm zxn 0, xyl ( y )m zyn 0 (2-6), xz yzm( z )n 0,l ,sy xyl ym zyn, , 全应力S在三个坐标轴上的投影为:Sx Sl lSy Smm (2-5)Sz Snn将Sx、Sy、Sz的值代入式(2-1),整理得:,sx xl yxm zxnsz xzl yzmzn,主平面图1-2 主平面上的应力,程组才有解,即:,求解此方程组:(看成关于l、m、n的齐次方程)l、m、n不可能同时为零此方程组的一组解是:l=m=n=0由于方向余弦必须满足2 2 2所以l、m、n不可能同时为零非零解只有(2-6)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等于零,该方,克莱姆法则(定理6)若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则齐次线性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一定为零。,(2-7), 0, zx zy( z ), yx( y ) yx,( x ) xy xz,2 2 2,2 2 2,2 2 2,J2 ( x y y z z x) xy yz zxJ3 x y z 2 xy yz zx ( x yz y zx z xy),展开行列式,整理得: 3 ( x y z) 2 x y y z z x 2 2( x yz y zx z xy) 0设 J1 x y z,z,y,yx zx() zyyx (),( x)xyxz,( x )l yxm zxn 0, xyl ( y )m zyn 0,于是有:,( 2-8 ), 3 J1 2 J2 J3 0,这个公式称为应力状态特征方程。 已证明的结论: 特征方程一定有三个实数根,也就是三个主应力,分别用1,2和3表示。 三个主方向互相垂直。 主方向的求法:,将求出的主应力1,2和3分别代入(2-6)式中的任意两个等式,并与下式联立求解。, xzl yzm( z )n 0l 2 m2 n2 1,( 2-9 ), , 0 0 3,1 0 0 ij 0 2 0 , 应力张量不变量应力状态特征方程式(2-8)中的系数J1、J2、J3不随坐标的变化而变化,将J1、J2、J3分别称为应力张量的第一、第二、第三不变量。若取三个应力主方向为坐标轴,则一点的应力状态只有三个应力分量,应力张量为:,sy xyl ym zyn, ,sz xzl yzmzn,(1-3a),在主坐标系中斜微分面上应力分量的公式:,(2-7a),S1 1l;S2 2m;S3 3nS 2 1 2l2 2 2m2 3 2n2,J2 (12 23 31)J3 123,sx xl yxm zxn , xl2 ym2 zn2 2( xylm yzmn zxnl) 2 S 2 2 1 2l 2 2 2m2 3 2n2 (1l2 2m2 3n2)2 应力张量的三个不变量J1 1 2 3,2 2 2,2 2 2,J2 ( x y y z z x) xy yz zxJ3 x y z 2 xy yz zx ( x yz y zx z xy),J1 x y z, 2,a b,ij ,0, 利用应力张量不变量可以判断应力状态异同有两个应力张量:,a 0 0ij 1 0 b 0 0 0 0 ,00 ,2,a b 2 0 ,a b2a b20,计算出:J1=a+b, J2=-ab, J3=0两者应力状态相同。,若 1230,称为三向应力状态若12,30,称为两向应力状态若10,230 ,称为圆柱应力状态若10,230 ,称为单向应力状态若123 ,称为球应力状态, 用主应力表示各种应力状态,(五) 主切应力和最大切应力,主切应力平面,斜微分平面上的切应力达到极值的平面叫主切应力平面。主切应力,主切应力平面上作用的切应力称为主切应力。,求解主切应力的表达式,任意斜微分面上的切应力由式得:,以n2=1-l2-m2代入(a)式消去n,可得:, 2 S 2 2 1 2l2 2 2m2 3 2n2 (1l2 2m2 3n2)2 (a),(b), 3)2(1 3)l 2 2( 2 3)m2(1 3)l 0 3)2(1 3)l 2 2( 2 3)m2( 2 3)m 0,(1( 2,(c), 对(c)式进行讨论:(1) 一组解为l=m=0, n=1,这是一对主平面,切应力为零,不是所需的解。(2) 若1=2=3,则式(c)无解,球应力,状态。(3) 若1 2=3,则式(c)中的解,12,l ,2 2 2, 2 (1 3 )l2 ( 2 3 )m2 3 (1 3)l2 ( 2 3)m2 3)2将(b)式分别对l, m求偏导并令其等于0,得:,这是圆柱应力状态,与1成45或135的所有平面都是主切应力平面。(4) 一般情况若123,分为:a) 若l 0,m 0,则必将有12,与前提条件不符合,无解。,1,2,2,1, 3 )l 0,(, 3 )m, 3 ) 2( 1 3 )l 2 2(,(,2,2,2,2, 3 )m 0,(, 3 )m, 3 ) 2( 1 3 )l 2 2(,(,b) 若l=0,m 0,即斜微分面始终垂直于121221 1 2 1,2,2,2,1,2, 3 )m 0,(, 3 )m, 3 )l 2 2 (, 3 ) 2 (,(,主平面2,第一式解得: 2 l,方向余弦为: 0, m l n,力平面的方向余弦,0, n l m,c) 若l0,m=0,即斜微分面始终垂直于,1,12,12,按照同样的方法,还可求出一组主切应,将三组方向余弦值分别代入下式,可解出这些主切应力平面上的正应力和主切应力值,即 1l 2 2m2 3n2 2 S 2 2 1 2l 2 2 2m2 3 2n2 (1l 2 2m2 3n2)2, , ,312,233112, 2 2 3 2 1 2,(2-10),将上面结果列于下表中,可见:(a) 前三组切应力为零,为主平面;(b) 后三组微分面上的切应力有极大值,为主切平面。,312,231,233112, 2 2 2,最大切应力,三个主切应力中绝对值最大的一个,也就是一点所有方位切面上切应力的最大者,叫做最大,切应力,用max表示。, 1 3,m 1 2 3 x y z J1,若123,则最大切应力为:max 2(六)应力偏张量和应力球张量, 变形分为:体积的改变和形状的改变 单位体积的改变:,(1 2 3), ,12E,(2-12), 平均应力,1 1 13 3 3,(2-13),(2-11)2008年2月29日, x xy xz x m xy xz m 0 0 ,0 ,m,ij yx y yz yx, y m, yz, , 0,ij ijm, 体积变化与平均应力有关 三个正应力分量可写成: x ( x m)m x m y ( y m)m y m z ( z m)m z m 应力张量可分解成以下两个张量:, , zx zy z zx zy z m 0 0 m,( 2-14 ),应力偏张量,应力球张量,1 0 0ij 0 1 0 0 0 1 ,式中ij为克氏符号,也称单位张量。应力球张量,式(2-14)中,ijm表示球应力状态,也称静水应力状态,称为应力球张量,0。 物理意义:不能使物体产生形状变化,只能使2 2 2 2 2 2 2 2 2 2 21 2 3 1 2 32 2 2 2 2 2 2 2 2m m式(2-14)中,ij称为应力偏张量。物理意义:只能使物体产生形状变化,而不能使物体产生体积变化,即材料的塑性变形是由应力偏张量引起的。,J3表示,代入式(2-7),可得, 1 ( ) ( ) ( ) 0 z m y m x m x y z J , 2 ) ( xy yx zx x y y z z x J , , , ) ( ) ( ) ( ) 6( xy yx zx z x y z x y , ,( 2-15 ) ,x xy xz , , 3 yx y yz J , zx zy z , ,) ( 2 x y y z z x xy yz zx J ,对于主坐标系, 2 3 1 2 2 3 2 1 2 2 ( ) ( ) ( ) J,1, 3 2 1 3 J,应力偏张量同样存在三个不变量,J1、J2、,( 2-16 ), ,6,J1 0 , , , 2 2 2 , ,1 2 2 2 2 2 26,2 2 2,2 2 2,J3 x y z 2 xy yz zx ( x yz y zx z xy),J1 x y z, 应力偏张量三个不变量的物理意义, J1=0,表示已经没有静水应力成分; J2与屈服准则相关; J3决定应变类型:,1)J30,伸长类应变;2)J30,平面应变;3) J30,压缩类应变。,(七) 八面体应力和等效应力,八面体应力,八面体平面:正八面体的每个平面称为八,面体平面。,八面体平面上的应力称为八面体应力。,图1-4 八面体和八面体平面,J 2,八面体平面的方向余弦为:,8是平均应力,即应力球张量;8与应力偏张量第二不变量J2有关。,( 2-18 ),13,l m n ,2 3,23,13,代入公式可得八面体正应力8和八面体切应力8:1 13 3, ,12 2 23 2 31 2 ,( 1 2)2 ( 2 3)2 ( 3 1)2, 8 , 2 S 2 2 1 2l2 2 2m2 3 2n2 (1l 2 2m2 3n2)2( 2-17 ), 1l2 2m2 3n2,8 ( x y z), ,( x y)2 ( y z)2 ( z x)2 6( xy yz zx), ,8 ,(1 2)2 (2 3)2 (3 1)2 3J2 ,( x y)2 ( y z)2 ( z x)2 6( xy yx zx),( 1-17a )( 2-18a ),( 2-19 ),( 2-19a ),32所得之参量称为等效应力,也称广义应力或应力强度。,13,任意坐标系中八面体应力的表达式:13,2 2,8 ,12,2 2, , 对主坐标系:3 12 2 对任意坐标系:, 等效应力的特点:,1) 等效应力是一个不变量;2) 等效应力在数值上等于单向均匀拉伸(或压缩)时的拉伸(或压缩)应力1;3) 等效应力并不代表某一实际平面上的应力,因而不能在某一特定的平面上表示出来;4) 等效应力可以理解为代表一点应力状态中应力偏张量的综合作用。,1,230,(八) 应力莫尔圆, 应力莫尔圆是点应力状态的几何表示法。若已知某点的一组应力分量或主应力,就可以利用应力莫尔圆通过图解法来确定该点任意方位平面上的正应力和切应力。, 莫尔(Mohr)在1914年提出来的。,设已知受力物体内某点的三个主应力1、,2、3,且123。以应力主轴为坐标,轴,作一斜微分面,其方向余弦为l、m、n,则有如下三个方程:, 应力莫尔圆的求法:, ,2 3 ,2 3 , l (1 2)(1 3), ,1 3 ,3 1 , m (2 3)(2 1), , ,1 2 ,1 2 , n (3 1)(3 2), , 1l2 2m2 3n2 2 S 2 2 1 2l2 2 2m2 3 2n2 (1l2 2m2 3n2)2 ( a )l2 m2 n2 1若以l2、m2、n2为未知数,联解方程组,可得,2 22 22 2,2 22 22 2 ,2 2 2 22 2,( 2-20 ), ,0 , ,0 , ,0 , 圆心都在轴上; 圆心到坐标原点的距离恰好分别为三个主切应力平面上的正应力。 三个圆的半径随斜分面的方向余弦值而变。,圆心O1:圆心O2:圆心O3:,332,211, 2 2 2,P点表示斜微分面上的正应力和切应力。l、m、n分别为定值时斜微分面上的、的变化规律, , , ,2 3 ,2 3 , 23,3 1 ,3 1 ,2 , 31 ,1 2 ,1 2 , 12, 2 , ,若式(2-20)中,三个方向余弦l、m、n分别为零,则可得到下列三个圆的方程,( 2-21 ),由式(2-21)画得的三个圆叫做三向应力莫尔圆。它们的圆心位置与式(2-20)表示的三个圆相同,半径分别等于三个主切应力。,2 2 2 2 ,2 222,2 2,2 2 2 2 2 2 , ,0 , ,0 , ,0 , , , ,三向应力莫尔圆,圆心O1:圆心O2:圆心O3:,332,211, 2 2 2,半径O1:半径O2:,33,21, 2 2,半径O3:,2,1, 2, R1 23 , l (1 2 1 3),2 3 ,R1 )( ,负,3 1 ,R2 m (2 3)(2 1) R2 31,1 2 ,R3 n (3 1 3 2), )( , R3 12 ,若123时,比较(2-20)和(2-21),可得二组圆的半径之间的关系,上式说明三个圆的交点P一定落在由式(2-21)画得的O1、O3圆以外和O3圆以内的阴影部分。,(2-22),2,2 2, 2 2 ,正 2, 2 正 2 2 , ij 0 5 0 ,例题1对于oxyz直角坐标系,受力物体内一点的应力状态为,1) 画出该点的应力单元体;2) 试用应力状态特征方程求出该点的主应力及主方向;3) 画出该点的应力莫尔圆,并将应力单元体的微分面(即x、y、z面)标注在应力莫尔圆上。, 5 0 5 5 0 5 ,(MPa), 5 50 0,2 2 2,2 2 2,J2 ( x y y z z x) xy yz zxJ3 x y z 2 xy yz zx ( x yz y zx z xy),解:1) 应力单元体如右图所示2) 将各应力分量代如应力张量不变量公式(2-7),可解得J1=5, J2=50, J3=0将解得的J1、J2、J3代入应力状态特征方J1 x y z,3 2,( x )l yxm zxn 0, xyl ( y )m zyn 0,求解得,将应力分量代入式(2-6),并与方向余弦一起写成方程组,将三个主应力数值分别代人上面方程组前三式中的任意两式,并与方程组中的第四式联解,可求得三个主方向的方向余弦为,1 10, 2 0,3 5,应力单位MPa,(5)l 0m5n 00l (5)m0n 05l 0m(5)n 0l2 m2 n2 1, xzl yzm( z )n 0,如将110代入,求得:,15m 0l 2 m 2 n2 1,5l 5n 0, 对于1:,12,12,l ,m 0,n , 对于2:,12,12,l ,m 0,n , 对于2:,l 0,m 1,n 0,互相垂直,3) 根据解得的三个主应力值可画得的应力莫尔圆及x、y、z面在应力莫尔圆上的位置均见右图。,10,-5,0,(2.5,7.5)( 5,5),应力莫尔圆,应力单元体,(5,-5),(一) 位移和应变,位移:变形体内任一点变形前后的直线距,离称位移。,第二节 应变分析,上式表示变形体内的位移场。,位移是个矢量。在坐标系中,一点的位移矢量在三个坐标轴上的投影称为该点的位移分量,一般用u、v、w或角标符号ui来表示。它们都是坐标的连续函数。u=u (x, y, z)v=v (x, y, z)w=w (x, y, z),或:,ui=ui(x, y, z),dz,dx,j,u iz,dy ,u iy,dx ,u ix,u ix j, 变形体内无限接近两点的位移分量之间的关系M点的坐标为:ui(x, y, z)M点的坐标为:ui(x+dx, y+dy, z+dz)按照泰勒级数展开,并略去二阶以上高阶微量,得( 2-22 ),位移增量ui写成,( 2-23 ),若无限接近两点的连线平行于某坐标轴,,则式(2-23)变为,( 2-24 ), 应变及分量, 名义应变:又称相对应变或工程应变,用来,表示变形的大小,可分正应变和切应变。, 正应变:线元单位长度的变化叫做正应变,一般用表示。, 工程切应变:单位长度上的偏移量或两棱边所夹直角的变化量,称为工程切应变,也叫相对应变。,棱边PA的正应变为:,rrx, ,r1 rxrx,棱边在x, y, z方向上的正应变分别为:,rzrz,ryry,rxrx, x ,, z ,, y,rtry, tan yx yx yx xy,显然,yx xy,yz zy,zx xz,yx可看成由棱边PA和PC同时向内偏转相同的角度yx和xy而成,这样所产生的塑性变形效果是一样的。定义,xy,12,xy yx , 切应变:工程切应变的一半也叫切应变。角标的意义是:第一个角标表示线元(棱边)的方向;第二个角标表示线元偏转的方向。,变形单元体有三个线应变和三组切应变,即,(2-25), 对数应变, 相对线应变:假设物体内两质点相距为l0,经,变形后距离为ln,则相对线应变为, 相对线应变一般只适用于小应变情况,不足,以反映塑性成形大变形的情况。, 大变形l0到ln(l0, l1, l2ln),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各个阶段相对应变之和,即,( 2-26 ), 上式反映了物体变形的实际情况,故称为自,然应变或对数应变。, 对数应变: 塑性变形过程中,在应变主轴方,向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应变增量的总和。, 对数应变能真实地反映变形的积累过程,所,以也称真实应变,简称为真应变。, 对数应变的优点:,(1)相对应变不能表示变,形的实际情况,而且变形程度愈大,误差越大。,* 当变形程度小于10,时,两者的比较接近,* 当变形程度大于10以,后,误差逐渐增加。,(2) 对数应变为可叠加应变,而相对应变为不可,叠加应变。,显然,各阶段的相对应变为,假设某物体的原长为l0,经历l1、l2变为l3,,总的相对应变为,2022/11/25,113,可编辑,(3) 对数应变为可比应变,相对应变为不可比应,变。,如果缩短一倍,尺寸变为0.5l0。,则其相对,应变为,拉伸和压缩数值悬殊大,不具有可比性。,假设某物体由l0拉长一倍后尺寸为2 l0 ,其,相对应变为,而用对数应变表示拉、压两种不同性质的变形程度时,并不失去可以比较的性质。例如在上例中,物体拉长一倍的对数应变,为,缩短一倍时的对数应变为,(二) 塑性成形时的体积不变,由基本假设,塑性变形时,变形物体变形前后的体积保持不变,可用数学式子表达。设单元体初始边长为dx、dy、dz,则变形,前的体积为 V0=dxdydz,忽略切应变引起的边长和体积变化,则三,个方向的线应变为,变形后由于产生应变而体积变为:V 1 (1x)dx(1y)dy(1z)dz (1x y z)dxdydz单元体的体积变化率为:, x y z, ,V1V 0V 0,VV 0,在塑性变形时,体积变化很微小。所以由体积不变假设,得,( 2-28 ),( 2-27 ), x y z 0上式称为体积不变条件。,体积不变条件用对数应变表示更为准确。,设变形体的原始长、宽、高分别为l0、b0、h0,变形后为l1、b1、h1 ,则体积不变条件可,表示为,由上式可以看出,塑性变形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