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经济学第3章分解ppt课件.ppt
,3.1,运输供给概述,3.2,运输供给的价格弹性,3.3,运输供给的结构,3.4,运输供需均衡,1.供给 供给是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商品量。,一、供给与供给量,注意供给是供给欲望与供给能力的统一。,影响供给的因素,生产者的目标,商品本身的价格,其他商品的价格,生产技术的变动,生产要素的价格,政府的政策,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3、供给函数,如果把影响供给的各种因素作为自变量,把供给作为因变量,则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示影响供给的因素与供给之间的关系,这种函数称为供给函数。 用S代表供给,a,b,c,d,n代表影响供给的因素,则供给函数为 Sf (a,b,c,d,n ),如果仅考虑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把商品本身的价格作为影响供给的唯一因素,以P 代表价格,则供给函数为 Sf ( P ) 如果某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是线性关系,则供给函数可表示为 Sc +d P 其中c,d表示为正的常数。,4、供给定理,(1).供给定理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成同方向变动,即供给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减少。 (2).供给理论的例外 供给定理的例外情况有:第一,劳动,当工资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如果继续增加,则劳动的供给量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第二,某些特殊商品,如土地、文物等,由于受各种条件限制,其供给量是固定的,无论价格如何上升,其供给量也无法增加。,5、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1)供给与供给量的区别 (1)供给由各种因素决定。 供给量由价格决定,供给量是指在某一特定价格水平时,生产者愿意或计划供给的商品量。 供给是指不同价格水平时的不同供给量的总称。 (2)在供给曲线上,供给量是供给曲线上的一个点,而供给是指整个供给曲线。,2)供给量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的移动。,供给量变动说明图,a,b,c,3)供给的变动,供给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供给的变动,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平行移动。,供给变动说明图,S2,S0,S1,1.运输供给的概念 运输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下,运输生产者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运输服务的数量。运输供给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运输生产者出售运输服务的愿望和生产运输服务的能力,缺少任一条件,都不能形成有效的运输供给。,二、运输供给,运输供给包含内容:,运输供给量,运输方式,运输布局,运输经济管理体制,运输供给分类:,个别供给,生产性,消费性,区域内,局部供给,总供给,区域间,过境,3运输供给量 运输供给的大小通常用运输供给量来描述。运输供给量是指在定时间、空间和定的条件下,运输生产者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运输服务的数量。 4运输供给表与供给曲线 根据运输价格与供给量的关系所列成的表叫运输供给表。 一般情况下,供给量与运输价格同方向变化,即供给量随运价上涨而增加,随运价下跌而减少,这是运输供给的一般规律。 供给规律的形成是由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决定的,在各种生产要素价格(生产成本)以及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某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会使生产者的利润增加,从而促使生产者加大该种商品的投入,增加供给,如果该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生产者就会将其掌握的生产资源转用到其他商品的生产,从而使该商品的供给减少。,5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化 运输供给表示在不同价格水平下,运输生产者愿意且能够提供的运输服务,它表示的是供给量同运价之间的一种对应关系,一个特定的运输供给对应于条供给曲线。 运输供给量则表示在一确定的价格水平上,运输生产者提供的运输服务数量,它对应于供给曲线上一点。 运输供给量的变动就是当非价格因素不变时,供给量随运价变化而沿供给曲线移动,每一运价水平对应一个相应的供给量。 运输供给的变动是非价格因素变化时导致的供给曲线的位移,如果供给发生了变动,即使价格不变,运输供给量也会发生变化。,1运输设施的能力决定着运输供给能力2运输供给的不平衡性3运输供给使用的不充分性4运输供给的成本转移性5运输供给的可替代性与不可替代性,三、运输供给的特征,1.概念 运输供给的价格弹性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运价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变动的灵敏程度。 运输供给弹性的弹性系数是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运价变动的百分比的比率,即:,一、运输供给的价格弹性,供给点弹性是供给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其公式为:点弹性 Es= 供给弧弹性是供给曲线上两点之间弧的弹性,其公式为:弧弹性 Es,2、运输供给弹性分类,由于运价同运输供给量同方向变动,所以供给弹性值为正值,这样,供给量对运价变化的反应可以用供给弹性值的大小衡量。 Es1,供给量是富有弹性的; Es1,供给量是缺乏弹性的; Es1,供给是单位弹性的。,3、运输供给弹性判断,如果供给曲线为直线,则过价格轴的供给曲线Es1;过供给量轴的供给曲线Es1;过原点的供给曲线Es=1;平行于供给量轴的供给曲线Es;垂直于供给量轴的供给曲线Es0。通常在运输市场上,供给弹性呈现为富有弹性和缺乏弹性两种情况。,1影响一般商品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1) 生产时期的长短 在短期内,生产设备、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无法大量增加,供给弹性也就小。在长期内,生产能力可以提高,因此,供给弹性也就大。 2) 生产的难易程度 产量易于调整的商品,供给弹性较大;反之,产量难于调整的商品,供给弹性较小。例如:农产品受自然力的影响大,产量难于调整,缺乏供给弹性;工业制成品受自然力的影响小,产量较易调整,供给弹性较大。,二、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3)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 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大,产品的供给弹性也大;反之,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小,产品的供给弹性也小。 4)生产所采用的技术类型 采用资本密集型技术(如重工业)生产的产品,其生产规模一旦固定,变动就比较困难,从而其供给弹性也小;采用劳动密集型技术(如轻工业,尤其是食品、服装等)生产的产品,其生产规模变动容易,从而其供给弹性也大。,2.影响运输供给弹性的因素,l)生产要素适应运输需求的范围大小 运输服务就是使运输对象发生空间位移,但由于个别运输需求的差异性,导致运输服务的生产要素的差异性。如果生产要素适应运输需求的范围大,则供给弹性就大;如果生产要素适应运输需求的范围小,则供给弹性就小。如杂货船与油轮相比,杂货船适运货物范围广,在运输市场上便于灵活调配,供给价格弹性大;而油轮专用性较强,较难转移到其他货类市场,因此供给弹性较小。,2)调整运力的难易程度 一般来说,能够根据价格的变动灵活调整运力的产业,其供给价格弹性大;反之,难于调整的,其价格弹性就小。定期船市场与不定期船市场相比,前者调整运力较困难,供给价格弹性较小,后者调整运力较容易,供给价格弹性较大。,3)运输成本增加幅度大小 如果一种运输服务增加供给引起的成本增加较大,那么,其供给弹性就小;反之,如果增加的成本不大,供给弹性就大。如旅客运输在满员情况下还能超员运输,其成本随运量变化而增加的幅度小,则供给价格弹性大。相对而言,处于运量饱和的货物运输再增加运量,就须增加运输工具等,因此带来成本增加幅度大,此时的供给价格弹性小。,(1)同考察期间的长短有关 运输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有初始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运力贮备风险较大等特点,所以短时间内调整运力不易做到,供给价格弹性较小。但从长期考察,运输市场在运价的作用下,供给与需求会逐步趋于相互适应,表明在长期内,运输供给具有足够的弹性。,三、运输供给价格弹性的特点,(2)同运输市场上供需的相对状况有关 当需求量低时,通常运输市场供给过剩,因此具有较大的供给价格弹性;需求量高时,通常运输市场供给紧张,即使价格上升,也无大量供给投入,因此供给弹性较小。,(3)同运价波动的方向有关 运价朝不同方向变化时,运输供给价格弹性大小亦不同。一般地说,运价上涨时,刺激供给增加,运输供给弹性较大;运价下跌时,供给并不情愿退出市场,只有实在难以维持,才被迫退出市场,故供给弹性较小。,(4)同运输市场范围有关 运输经营者往往是分布于各个地区的大小承运人,其行动基本上是相互独立的。各个经营者无力左右运输市场运价,只能在一定的运价水平下采取一定的营运策略。当运价上涨或下跌时,运输公司将采取复运或停运,租进或租出运力,买或卖运输工具,推迟或提前报废运输设备等策略以增加或减少运力供给。如若市场形势在较长时期内运价坚挺,这将进一步刺激投资建造新运输设施或工具的兴趣,竞相订造新运输设施或工具以增大供给能力,因比,个别的供给弹性较大。 从整个运输市场考察,可能与个别供给有所不同。在短期内运价上升,虽有租进运输设备、买进运输设备等活动,但是在新运输设备投入市场之前,整个市场的供给量不会有显著增加。其主要增加的运力是复运运输设备和加速运输的结果。当运价上涨并且在一段时间内保持较好的水平时,必然会引起运输工具价格的上升,这时,用巨额投资建造新运输设备的热情会有所减弱。因此,整个市场的供给弹性相对较小。,由于运输业在不同运输方式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可替代性和互补性,因此,有时要研究在运输企业、各运输方式之间的供给交叉价格弹性,即某种运输服务价格的变动引起的另一种运输服务供给的变动的灵敏程度。 公式表示为:,四、运输供给的交叉价格弹性,ESABB种运输服务价格变化引起A种运输服务供给的变化的弹性值(即A对B的价格交叉弹性); QA、QAA种运输服务供给量及供给量变化值; PB、PBB种运输服务价格及价格变化值。 理论上, 若A、B相互独立、不可替代,则ESAB0; 若A、B可替代,则ESAB0; 若A、B互补,则ESAB0。,例1 某航运企业经营从A地到B地之间的海运业务,据该公司的统计资料表明,其船舶运力与运价之间的函数关系为:Q=2P10,式中:Q表示船舶吨位供给量,P表示运价。 (1)计算P=5时的船舶运输供给价格点弹性S。 (2)计算P15与P2=10之间的船舶运输供给价格弧弹性ES。 (3)从A地到B地还可以通过航空运输,如果该航线航空运输运价从目前的l00个单位下降10,目前海运运价为5个单位,则海上运输供给量可提高到30个单位,试计算这两种运输方式的供给价格弹性ESAB。,解:(1)船舶运输供给价格点弹性 S (2)当P1=5时,Ql=25十1020 当P2=10时,Q2210+10=30 船舶运输供给价格弧弹性,(3)航空运输运价变化率 PBPB=10% 海运船舶供给变化率 QAQA 海运对空运的价格交叉弹性 ESAB=,1水路运输的特点 (1)运输能力大、运输成本低、投资少 (2)技术速度和运送速度较低 (3)时间准确性和灵活性差2水路运输的适用范围 (1)国际货物运输;(2)长途大宗货物的运输;(3)在综合体系中发挥骨干作用。,一、水路运输,1铁路运输的特点 (1)运输能力大 (2)安全程度高 (3)运输的能耗少、成本低 (4)有较高的技术速度和运送速度 (5)始发终到作业量大、时间长、灵活性差 (6)铁路在综合运输体系中起重要的作用2铁路运输的适用范围1)中长距离的运输;(2)长距离大宗货物的运输,特别是长距离的货物运输;(3)在联合运输中发挥重要作用,在陆上联合运输中发挥骨干和纽带作用。,二、铁路运输,1道路运输的特点 (1)机动灵活、适应性强,可以实现“门到门”的运输 (2)有较高的运送速度 (3)初始投资少,资金周转快,易兴办,资金转移的自由度大 (4)运输工具载运量小,持续性差 (5)运输成本较高 (6)安全性差,环境污染严重2道路运输的适用范围 (1)是承担短途客、货运输任务的主要运力;(2)为其他运输方式集散客货;(3)鲜活、易腐货物的运输,能充分发挥汽车机动灵活、运送速度快的优势;(4)在综合运输体系中起补充和衔接的作用。,三、道路运输,1航空运输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1)高速性 (2)不受地形限制可“取最短路径” (3)客运的舒适性强 (4)运输成本高2航空运输的适用范围 航空运输主要适用于长距离、对时间性要求高的客货和贵重货物的运输以及抢险救灾物资的运输。,四、航空运输,1管道运输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1)运输量大 (2)占用土地少 (3)能耗低、运输费用低 (4)污染小 (5)安全性好 (6)灵活性差2管道运输的适用范围 目前管道运输在交通运输体系中主要在原油、成品油、天然气及煤炭这几种特定货物的运输上有优势。,五、管道运输,多式联运是指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之间实行两程及两程以上的相互运输衔接,相互接力,联合实现货物或旅客的全程运输。多式联运是多种运输工具,多道运输环节,多种运输方式衔接的组织方式。通常可以理解为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各运输环节联结起来的运输方式。联合运输是按照社会化大生产客观要求组织运输的一种方法,用以谋求最佳经济效益,它对于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组织全程运输中各环节的协调配合,充分利用设备,加快车船周转,提高运输效率,加速港口、车站、库场货位周转,提高吞吐能力,缩短货物运达期限,加速资金周转,方便货主、旅客、简化搬运和旅客乘车、船、飞机手续、活跃城乡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提高社会经济效益,都具有明显的实效。,六、多式联运,联运的优点主要有:(1)方便旅客和货主,实行一票到家,简化旅行和托运手续。(2)减少旅客中转业务手续和货物运输中转搬运环节,缩短旅客或货物流转时间和全程运费支出,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而且效率高,加快运达速度。(3)提高不同运输方式的协作配合,计划性强,使客源、资源相对稳定,提高参加联运企业运输工具的利用效率,资源利用率高。(4)联运把一些地区的运输手段结为新的综合运输能力,扩大了运输组织面,从而为选择经济运输线路提供了新的条件,促进了合理运输。,七、各种运输方式供给比较,表中:1、2、3、4、5表示从优到差。,表4 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比较,表5 各种运输线占地比较表,一、均衡价格理论,1、基本概念 均衡的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均衡数量是指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2、均衡价格的决定 均衡价格是在市场需求和供给这两种力量的自发调节下形成的。从几何上,一种商品市场的均衡出现在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相交的交点(即均衡点)上。均衡点上的价格和相等的供求量即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如图所示,市场需求曲线D和市场供给曲线S相交于E点,E点即均衡点。在均衡点E,均衡价格为 ,均衡数量为 。,1)均衡价格,2)均衡价格形成表,3)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例题,已知某商品的需求方程和供给方程分别为: Qd=14-3p, Qs=2+6p 试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以及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解:(p=4/3, Qs= Qd =10, Ed =2/5, Es =4/5),3、均衡价格的变动 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由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的交点所决定的。因而,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位置移动都会使均衡价格发生变动。 1)需求的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在商品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如果其他因素变化引起需求增加,则需求曲线向右平移,如由下图中的D1曲线向右平移到D2曲线的位置;反之,如其他因素变化引起需求减少,则需求曲线向左平移,如由下图中的D1曲线向左平移到D3曲线的位置。由需求变动所引起的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表示在每一个既定的价格水平需求量都增加或减少了。,在供给不变的前提下,需求增加,则需求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增加,如下图中的均衡点由E1移至E2,相应,均衡价格由P1上升至P2,均衡数量由Q1增加至Q2;反之,需求减少,则需求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减少,如下图中的均衡点由E1移至E3,相应,均衡价格由P1下降至P3,均衡数量由Q1减少至Q3。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向变动。,2)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在商品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如果其他因素变化引起供给增加,则供给曲线向右平移,如由下图中的S1曲线向右平移到S2曲线的位置;反之,如其他因素变化引起供给减少,则供给曲线向左平移,如由下图中的S1曲线向左平移到S3曲线的位置。由供给变动所引起的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表示在每一个既定的价格水平供给量都增加或减少了。,在需求不变的前提下,供给增加,则供给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均衡价格下降和均衡数量增加,如下图中的均衡点由E1移至E2,相应,均衡价格由P1下降至P2,均衡数量由Q1增加至Q2;反之,供给减少,则供给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均衡价格上升和均衡数量减少,如下图中的均衡点由E1移至E3,相应,均衡价格由P1上升至P3,均衡数量由Q1减少至Q3。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向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向变动。,例:“逆潮流的白圭”,战国时代,有位商人名叫白圭。白圭的经营方法与众不同,总是逆潮流而行。有一次,别的商人都在一窝蜂地抛售棉花,拼命地大减价。白圭却拼命地买进棉花,甚至花钱租地方存放棉花。卖完棉花,别的商人都抢着购进皮毛,白圭却打开仓库,把库存的皮毛一下子卖得精光。没有几天,有消息说今年棉花严重欠收,商人们心急火燎地到处寻找棉花。白圭高价卖出全部库存棉花,发了一笔大财。又过了一段时间,由于某种原因,满街的皮毛突然卖不出去了,价格降得越来越低,其他商人后悔不迭、血本无归。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白圭的事迹,赞扬了白圭“人弃我取,人取我予”的经营手段。,其他商人拼命抛售棉花,使棉花供给大增,价格下跌。白圭趁机低价大量收购棉花。后棉花欠收,意味着供给大幅度减少,棉花价格自然大幅度上扬,白圭因此而发了一笔财。当其他商人拼命收购皮毛时,皮毛需求大增,皮毛价格必然上升。白圭抛出皮毛当然是有利可图的。后来皮毛突然卖不出去了,表明需求大大下降,与此同时其他商人手中的皮毛却大大增加,即供给大大上升。因此,皮毛价格大跌,其他商人从而血本无归。,分析:,例:“夏天鲜鱼的售卖” 夏天的鲜鱼要求当天卖完。如图所示,某鲜鱼销售者面临市场一天内对他的鲜鱼的需求曲线。,假定他在一天内需要卖掉的鲜鱼的数量为Q1,则他应当根据需求曲线将价格定在P1。如果将价格定得过高为P2,将有Q2Q1数量的鲜鱼卖不出去;由于鲜鱼的需求一般是富有弹性,还会因此导致销售量大幅减少,而使总收入减少相当于矩形OP1AQ1和OP2CQ2的面积之差。如果将价格定得过低为P3,虽然能全部卖完,但总收入会因单价过低而减少相当于矩形P3P1AB的面积。,二、 运输市场供需均衡,1、运输市场供需均衡及其变动机制运输市场的均衡:是指市场上各种对立、变动着的力量,在相互冲突、调整、运行过程中,出现相对力量相当、供给与需求处于暂时平衡的状态。 从运输供给与运输需求两方面的对比关系考察市场状态及其变化规律的方法属于均衡分析。,根据所考察的对象与前提,均衡分析可以分为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局部均衡分析是假定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分析某一货类或运输工具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的运动过程.一般均衡分析是假定在各货类和所有运输工具的总供给、总需求与运价相互影响的情况下,分析总供给与总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的运动过程。,供给与需求是决定运输市场行为的最基本的两种力量,它们之间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但是,市场作为一种有机体,总是存在着自行调节机制市场运行机制。由于市场机制的自行调节,使供给和需求形成某种规律性的运动,出现某种相对的均衡状态,即市场均衡。,我们分两种情况分析市场均衡(1)供需条件没发生变化时的市场均衡分析(2)供需条件发生变化时的市场均衡分析,1市场均衡的形成,图31中,DD是运输需求曲线,SS是运输供给曲线,纵轴表示运价P,横轴表示供给、需求数量D(Q) 、S(Q), E为均衡点。它是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点,其对应的运价为均衡运价,由均衡运价决定的运量为均衡运量。,图31运输供需曲线,均衡运价是通过运输市场供需的自发调节而形成的。当市场运价背离均衡运价时,由于需求与供给曲线没有变,也就是说该市场上的均衡点没有变,这样,市场供需就会自发地发挥作用,促使运价又恢复到均衡运价的位置。,当价格高于P0为P1时,对应的供给量为QS1,需求量为QD1,QS1QD1,意味着部分卖者找不到买者,导致卖者压低价格出售;当价格低于P0成为P2时,对应的供给量为QS2,需求量为QD2,QS2QD2,意味着部分买者找不到卖者,导致买者提高价格购买。所以,在需求与供给确定的条件下(DD、SS确定),当价格为非P0时,市场供需会自发地调节运价,使运价朝P0方向移动。,图32运输供需曲线,结论:只要没有新的干扰因素(即供需曲线不发生位移),均衡价格就不会改变。这一机制在市场学中叫做供需均衡机制,这种均衡的形成是以运输市场的充分竞争为必要条件的。,2运输市场均衡变动机制,从长期看,运输市场的供求发展就是处于旧的均衡被打破,新的均衡被建立起来的动态过程中。均衡是暂时的、相对的,不均衡是永恒的、绝对的。决定均衡状态变动的因素,就是那些使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发生位移的因素,即供给条件与需求条件。下面分别讨论这些因素如何引起均衡变动。 (供需条件发生变化时的市场均衡分析),(1)供给不变、需求变动对均衡点的影响,DD与SS交于E,P0为原均衡运价,Q0为原均衡运量。 现假定由于需求影响因素变化导致需求增加,使需求曲线DD向右上方移动到D1D1,新需求曲线Dl D1与SS交于E1,新的均衡运价为P1,新的均衡运量为Q1,PlP0,Q1Q0,表明在供给不变前提下,由于需求的增加,使均衡价格上升了,均衡运量也相应增加了。 假定由于某种因素的变化导致需求减少,使需求曲线DD向左下方移动到D2D2,D2D2与SS交于E2,新的均衡运价为P2,新均衡运量为Q2,P2P0,Q2Q0,表明在供给不变的前提下,由于需求的减少,使均衡价格下降,均衡运量也相应减少了。,图33运输供需曲线,(2)需求不变,供给变动对均衡点的影响,图34中DD为需求曲线,SS是原供给曲线,DD与SS交于E,P0为原均衡价格,Q0为原均衡运量。现假定供给影响因素变化导致供给增加,使供给曲线SS向右移动到S1S1,S1S1与DD交于E1,对应新的均衡运价P1,均衡运量Q1,P1P0,Q1Q0,表明在需求不变的前提下,由于供给的增加使均衡价格下降,均衡运量增加了。假定由于某种因素影响导致供给减少,使供给曲线SS左移到S2S2,S2S2与DD相交于E2,新均衡运价P2,均衡运量Q2,P2P0,Q2Q0,表明在需求不变前提下,由于供给减少,使均衡价格上升,均衡运量减少了。,图34运输供需曲线,需求和供给变动对均衡点的影响规律:1需求曲线与均衡价格、均衡运量呈同方向变动2供给曲线与均衡价格呈反方向变动、和均衡运量呈同方向变动,(3)需求与供给同时变动对均衡点的影响,供给与需求同时变动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呈同方向变化,另一种呈反方向变化。每一种可能中又有两种情形。同方向变化时,可能同时增加,也可能同时减少;反方向变化时,可能是需求增加、供给减少,也可能是供给增加、需求减少。,图35 运输供需曲线,现假定需求由DD增加到Dl Dl,供给由SS增加到Sl Sl,此时供给增加的幅度小于需求增加的幅度,新均衡点为E1,新均衡运价为P1,新均衡运量为Ql,PlP0,Q1Q0。 如果供给由SS增加到S2S2,此时供给增加幅度等于需求增加幅度,新均衡点为E2,新均衡运价P2P0,新均衡运量Q2,P2=P0,Q2Q1。 如果供给由SS增加到S3S3,此时供给增加幅度大于需求增加幅度,新均衡点为E3,新均衡运价为P3,均衡运量为Q3,P3P0,Q3Q0。,结论:1从以上分析可见,在需求、供给均增加的情况下,均衡运量是一定增加的,而均衡价格的上升还是下降,则取决于需求与供给增加的幅度的相对大小。当需求增加幅度大于供给增加的幅度,则均衡价格上升;当需求增加幅度等于供给增加幅度,则均衡价格不变;需求增加幅度小于供给增加幅度,则均衡价格下降。 2用同样的方法可分析在需求与供给的其它变化情形时,均衡价格的变化情况。,以上分析了均衡运价与均衡运量如何确定以及当需求状况与供给状况发生变化时,相应的均衡量的变化,但并未论及从原均衡到新均衡点的发展变化过程,故称为静态均衡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