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全国卷有机化学命题特点及复习建议ppt课件.ppt
近几年全国卷有机化学命题特点及复习建议,千人桥中学 汪勇,1 选择题,2 .非选择题,近几年全国卷有机化学命题特点,(2015全国I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2:3 C3:2 D2:1,(2016全国I )9.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 A.2-甲基丁烷也称为异丁烷B.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 C. C4H9Cl有3种同分异构体D.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试题,第卷(选择题),NH3,HCHO,物质的分类,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有机物命名,(2016全国I )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烃等有害物质 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 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2016全国I ) 13.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M、p、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n是元素Z的单质。通常为黄绿色气体,q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0.011mol.L-1r溶液的pH为2,s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物。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WXY C.Y的氢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液态 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生活中的有机化学,无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的综合,预测:选择题,1.一题考多个考点是今后出题的趋势。,2.无机与有机的综合题是今后高考命题的一个趋势。,近几年考过的有机选考题试题结构特点,题干中均以某新型有机物为题材,围绕该有机物设计部分已知的框图推断,且题干中含有大量的已知信息,供推断或答题时使用且推断的难度较小。,问题设置梯度明显,均涉及分子式、结构简式、反应类型、有机物的命名、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核磁共振氢谱,特别是关于同分异构的确定和书写仍是命题的重点,每年都会考且难度较大。,试题的构成多是以A、B、C提供7种左右物质的结构简式(一般都与苯环有关)、分子式,物质之间的转化以反应机理和官能团的转化关系两种方式呈现。,席夫碱类化合物G在催化、药物、新材料等方面有广泛应用。合成G的一种路线如下:,2014年全国席夫碱类化合物,2015年全国聚乙烯醇缩丁醛和顺式聚异戊二烯,A(C2H2)是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由A制备聚乙烯醇缩丁醛和顺式异戊二烯的合成路线,选取的题材背景,近几年考过的有机选考题,2016年全国聚酯类高分子化合物,秸秆为原料合成聚酯类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路线,3、那些年考过的有机选考题,2014年全国,(1)由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类型为 (2)D的化学名称是,由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 (3)G的结构简式为,2015年全国,(1)A的名称是,B含有的官能团是(2)的反应类型是,的反应类型是(3)C和D的结构简式分别为,化学名称、结构简式、分子式,设问角度,2016年全国,(2)B生成C的反应类型为_。(3)D中的官能团名称为_,D生成E的反应类型为。(4)F的化学名称是_,由F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为_。,设问角度,F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还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4组峰,且面积比为6:2:2:1的是 。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2015年,(5)写出与A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异戊二烯的所有同分异构体,(5)具有一种官能团的二取代芳香化合物W是E的同分异构体,0.5molW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44gCO2,W共有_种(不含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的结构简式为_。,试题特点,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秸秆(含多糖类物质)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是以秸秆为原料合成聚酯类高分子化合物的路线:,回答下列问题:,C d,取代反应(酯化反应),酯基、碳碳双键,氧化反应,1,6-己二酸(己二酸),(5)具有一种官能团的二取代芳香化合物W是E的同分异构体,0.5molW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44g凑CO2生成,W共有_种(不含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的结构简式为_。,(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和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对苯二甲酸的合成路线_。,12,要求利用题中信息考查简单有机物的合成路线设计,均考查同分异构体,题材均为新型有机物,从外观上看,选考有机题干中均以某新型有机物为题材,体现新颖性,围绕该有机物设计部分已知的合成框图推断,且题干中含有大量的已知信息(包括结构简式),推断的难度较小。在知识考查上涉及较广(含烃和烃的衍生物),设问角度均涉及分子式、结构简式、反应类型、有机物的命名、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核磁共振氢谱、简单有机物的合成路线设计,特别是关于同分异构的书写每年都会考且难度较大。 有机题的风格基本稳定,重点考查的知识点也比较固定。,均为框图推断与合成,且框图易推断,试题特点,新课标全国卷有机化学的命题趋势,总体看,新课标下全国卷增加了对有机化学考查分量。1从命题形式上看:一道选择题和一道选做题以及其他题目中将有机物和无机物综合考查。,2从考查内容看,变化不大主要有以下几点:(1).写有机物的名称,尤其是烃的衍生物的命名;(2).书写合成路线中的中的过程(3).有机合成图趋向于:吧流程中的所有物质给出考生(4).官能团的名称:其中考到了酯和醚等含氧官能团(5).核磁共振氢谱基本年年都有(6).2016年加大了对基本营养物质的考查,趋向:1.无机与有机的综合题是今后高考命题的一个趋势。可能在离子共存和离子方程式中以及其它题型中出现。这样试题也基本遵循“稳中求变、立足基础、突出能力、锐意求新”的命题指导思想。2.一题考多个考点是今后出题的趋势。3.有机选做题基本不变,(一)把握课程标准,研究考试大纲对考试大纲的条文内容、要求了然于胸,并能于试题、复习内容有机结合。,复习建议,(二)具体的一些建议 1.基础之一掌握以官能团为中心的知识结构,官能团,性质,反应类型,实验现象,类别,结构,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分子式推导,决定,推导,复习建议,官能团是钥匙,它能打开未知有机物的大门!,2.基础之二掌握各类有机物间转化关系,烯烃,卤代烃,醇,醛,羧酸,酯,醚,酮,HX,消去,水解,HX,氧化,氧化,酯化,水解,还原,氧化,还原,脱水,H2O,水解,烷烃,取代,加成,转化关系是地图,它能指引我们如何学习陌生有机物!,复习建议,复习建议,有机物相互转化关系网络图:地图之一,有机物相互转化关系网络图:地图之二,题眼之一-【有机物-性质】题眼之二-【有机反应-条件】题眼之三-【有机反应-量的关系】题眼之四-【反应产物-官能团位置】题眼之五-【有机物-转化关系】题眼之六-【有机物-空间结构】题眼之七-【有机物-通式】题眼之八-【有机物-物理性质】,3.基础之三梳理“题眼”,夯实基础,复习建议,寻找题眼.确定范围-【有机物性质】,能使溴水褪色的有机物通常含有: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通常含有: 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有机物通常含有: 能发生银镜反应或能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的有机物必含有: 能与钠反应放出H2的有机物必含有: 能与Na2CO3或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或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有机物中必含有: 加入浓溴水出现白色沉淀的有机物为: 遇碘变蓝的有机物为: 遇FeCl3溶液显紫色的有机物必含有:遇浓硝酸变黄的有机物为:,“CC”、“CC”或“CHO”。,“CC”或“CC”、“CHO”或为“苯的同系物”。,“CC”、“CC”、“CHO”或“苯环”,其中“CHO”只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CHO”,“OH”、“COOH”。,-COOH,苯酚,淀粉,酚羟基,蛋白质,苯酚,寻找题眼.确定范围-【有机反应条件】,当反应条件为NaOH醇溶液并加热时,必定为当反应条件为NaOH水溶液并加热时,通常为当反应条件为浓H2SO4并加热时,通常为当反应条件为稀酸并加热时,通常为当反应条件为催化剂并有氧气时,通常是当反应条件为催化剂存在下的加氢反应时,通常为当反应条件为光照且与X2反应时,通常是X2与 而当反应条件为催化剂存在且与X2的反应时,通常为,卤代烃的消去反应。,卤代烃或酯的水解反应。,醇脱水生成醚或不饱化合物,或者是醇与酸的酯化反应。,酯或淀粉的水解反应。,醇氧化为醛或醛氧化为酸,碳碳双键 、碳碳叁键、苯环或醛基的加成反应。,烷或苯环侧链烃基上的H原子发生的取代反应,,苯环上的H原子直接被取代。,寻找题眼.确定范围-【有机反应量的关系】,根据与H2加成时所消耗H2的物质的量进行突破:1molCHO完全反应时生成2molOH或2molCOOH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1molCOOH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1mol一元醇与足量乙酸反应生成1mol酯时,其相对分子质量将增加 1mol二元醇与足量乙酸反应生成酯时,其相对分子质量将增加1mol某酯A发生水解反应生成B和乙酸时,若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42,则生成乙酸,若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时,则生成2mol乙酸。 由CHO变为COOH时,相对分子质量将增加;增加32时,则为 CHO与氯气反应,若相对分子质量增加71,则含有一个;若相对分子质量增加,则为取代反应,取代了一个氢原子,1molCC加成时需1molH2,1molCC完全加成时需2molH2,1molCHO加成时需1molH2,而1mol苯环加成时需3molH2。,2mol Ag 或1mol Cu2O。,1molH2。,1molCO2。,将增加42,,84。,1mol,84,16,两个,碳碳双键,34.5,寻找题眼.确定范围-【产物官能团位置】,由醇氧化得醛或羧酸,推知醇为 由醇氧化得酮,推知醇为 由消去反应的产物可确定的位置 由加氢后可确定碳碳双键或三键的位置 由取代反应的产物的种数可确定碳链结构,伯醇。,仲醇。,OH或X,碳链的结构,寻找题眼.确定范围-【有机反应转化关系】,RCOORRCOOH+ROH,R-CH2OHR-CHOR-COOH,寻找题眼.确定范围-【有机物空间结构】,具有4原子共线的可能含。具有原子共面的可能含醛基。具有6原子共面的可能含。具有原子共面的应含有苯环。,碳碳叁键,4,碳碳双键,12,寻找题眼.确定范围-【有机物通式】,符合CnH2n+2为烷烃,符合CnH2n为烯烃或环烷烃,符合CnH2n-2为炔烃或二烯烃,符合CnH2n-6为苯的同系物,符合CnH2n+2O为饱和一元醇或醚,符合CnH2nO为醛或酮,符合CnH2nO2为饱和一元 脂肪酸或其与饱和一元醇生成的酯。,寻找题眼.确定范围-【有机物物理性质】,1、在通常状况下为气态的烃,其碳原子数 而烃的衍生物中只有: 在通常情况下是气态。2、不溶于水比水重的常见有机物有 不溶于水比水轻的常见有机物有3、能与水混溶的常见有机物有,均小于或等于4;,CH3Cl、CH2CHCl、HCHO,溴乙烷、氯仿、四氯化碳、溴苯、硝基苯,己烷、苯、甲苯等烃类,乙酸乙酯、油脂等酯类,含碳原子数较少的醇、醛、羧酸,4.基础之四掌握有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1、基础知识:(1)着重理解官能团异构、碳链异构、位置异构本质(2)灵活运用不饱和度,2、解题思路(1)明确限定的范围(2)书写时要根据题的要求考虑碳链异构、位置异构与官能团异构(3)考虑碳链异构时要注意减碳法的运用 (4)考虑位置异构时要注意移动法的运用 (5)考虑官能团异构时要注意几对异构关系,复习建议,3、注意,(1)书写羧酸或酯的同分异构体时考虑羧酸、酯与羟 基醛等;,(2)书写酯的同分异构体时要考虑酯中的碳原子是酸 与醇中的碳原子数之和,分析时要学会讨论;,(3)书写芳香酯的同分异构体时要考虑苯环来自酸或 醇,分析时要学会讨论;,(4)记忆几种常见结构的同分异构体数目,如:丙基 丁基、戊基、丁烷、戊烷、两条侧链连在苯环上 三条侧链连在苯环上(三条相同、两条相同、均 不相同)。,复习建议,5.基础之五陌生方程式进行信息化处理的方法,1.提取新信息:识别与对比 一是迅速识别有机物中熟悉的官能团,推断其性质; 二是仔细对比反应前后有机物结构组成、官能团的变化,找出反应发生的关键旧键的断裂处和新键的形成之处,忽略结构没有变化的部分。,2.整合新信息 把已经提取出来的信息与题设的情景、设问中要解决的问题、脑海里储存的已知知识进行整合。,3.迁移模仿 “变化之处模仿, 不变之处保留”! 将比对信息化处理提炼出来的结果迁移到要应用的有机物,找出其相似的关键部分断键、成键、反应条件)进行模仿,书写出新反应。,复习建议,例:已知化合物I、和分别为:,下列关于化合物I、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化合物I可以发生氧化反应 B化合物I与金属钠反应不生成氢气 C化合物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D化合物不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E化合物属于烯烃类化合物,方法一:培养学生迅速识别陌生有机物中熟悉的官能团并推断其性质的能力,复习建议,方法二:培养学生从有机反应的本质(断键与成键)出发理解陌生有机反应原理的能力,已知酰氯能与含有羟基的物质反应生成酯类物质。例如:,写出草酰氯( )与足量有机物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复习建议,有机综合推断题的一般解题思路,读题审题提取信息,寻找题眼确定范围,前后关联假设推理,分子组成分子结构物理特性化学性质反应条件反应现象转化关系数量关系,代入验证规范作答,挖掘明暗条件,寻找方向,排除干扰抓住关键,正逆结合跨越空间模仿迁移,查找错误注意多解,看清要求规范准确,上下求索左右逢源,积累得分,方法得分,规范得分!,读题审题提取信息,挖掘明暗条件,读题审题提取信息,挖掘明暗条件,读题审题提取信息,寻找题眼确定范围,挖掘明暗条件,读题审题提取信息,寻找题眼确定范围,谢 谢 各 位!,SHUCHENGXIANQIANRENQIAOZHONGX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