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工程西方经济学 第5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ppt课件.ppt
第五章不完全竞争市场,第五章不完全竞争市场,第一节 垄断第二节 垄断竞争第三节 寡头第四节 博弈论和策略行为第五节 不同市场的比较第六节 本章评析,第一节垄断一、垄断的含义及其原因二、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三、垄断企业的短期均衡四、垄断企业的长期均衡五、价格歧视,第五章不完全竞争市场,一、垄断的含义及其原因垄断Monopoly:是指整个行业的生产与销售全部由一个厂商控制垄断意味着在整个市场上“只此一家”。垄断企业是市场上独一无二的生产者, 它生产的产量在市场上的占有率为100% 。根据垄断的原因,垄断分为:资源垄断、特许垄断、专利垄断、自然垄断。,垄断的类型资源垄断:如果某种产品的生产必须要有某种关键性的资源, 而这种关键性的资源又为某个企业所独有,该企业则可以垄断相关产品的生产。厂商独家控制生产某种产品的全部资源或关键资源的供给。实际上,现实中的垄断很少产生于这个原因,因为许多物品都能在世界范围内交易,所以拥有没有近似替代品资源而成为垄断企业的例子很少。,垄断的类型特许垄断:政府把生产某种产品的权利给予某个企业, 而不允许任何其他企业染指。有时产生于想成为垄断者的人的政治影响。更多时候授予某些关键性行业。如许多公用事业企业就是这种类型的垄断企业。石油、铁路、电力、供水,垄断的类型专利垄断:某个企业拥有生产某种商品的专利权。专利垄断可以归为上述的资源垄断或特许垄断。 政府为了更符合公共利益而赋予的垄断。专利和版权法创造的垄断,是政府如何为公共利益创造垄断的一个例子。制药公司发明一种新药,可申请专利保护。小说家完成一本新著,可获得版权保护。目的:鼓励创造性活动。,垄断的类型 自然垄断:自然垄断的产生常常与规模经济有关。生产的规模效益(规模报酬递增)需要在巨大产量条件下才会出现的行业。当一个企业向社会提供产品的成本低于许多企业一起提供产品,这是自然而然出现的垄断。譬如:供水,供电。管网的铺设产生的平均固定成本会随着规模扩大而递减,只有一家企业为市场服务时,水电的平均总成本最小。,AC,O,Q,AR,AC,D=AR,A,P*,Q0,Q*,P0,自然垄断的形成和维持,AC代表的是所有企业中最有效率的那个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在存在相当大的规模经济的条件下, 最有效率的企业既可以通过竞争而形成垄断,也可以通过竞争来维持自己的垄断地位。,一旦形成垄断, 它就可以凭借垄断地位而根据利润最大化的要求来重新决定自己的产量和价格。假定市场的需求曲线为D=AR, 垄断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状态由点A所示, 则它就可把自己的产量定在Q*, 把相应的价格定在P*,二、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和收益垄断企业的需求函数垄断企业的收益函数 总收益 平均收益 边际收益,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和收益,Q,/,/2,P,O,D=AR,MR,R,边际收益、价格和需求价格弹性,P,O,Q,H,F,MR,ed.1,ed.=1,ed.1,D(AR=P),G,(a),P,O,Q,TR,(b),ed1,MR0ed1,MR0ed=1,MR=0,总收益最大,三、垄断企业的短期均衡(一)利润最大化产量和价格在短期中, 垄断企业也无法改变不变要素的投入, 只能在既定规模的限制条件下实现利润最大化。在垄断条件下,为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不仅决定产量,还要同时决定价格。,(二)盈亏状况垄断企业利润最大化产量上,企业可能盈利、亏损和不亏不盈利润最大化:盈利,盈亏状况利润最大化:亏损,已知某垄断厂商短期总成本函数为STC0.1Q3-6Q2+140Q+3000,其反需求函数为P150-3.25Q,求该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已知某垄断厂商短期总成本函数为STC0.1Q3-6Q2+140Q+3000,其反需求函数为P150-3.25Q,求该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解答】SMC0.3Q2-12Q+140。TRPQ150Q3.25Q2。MR150+6.5Q。MRSMC,0.3Q2-12Q+1401506.5Q。解得Q20。P85。,(三)垄断企业的供给曲线:不存在供给曲线反映的是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在垄断的条件下, 这种确定的函数关系并不存在。不存在的原因垄断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因而,边际收益曲线不同于需求曲线并进而导致在同一个价格水平上有不同的供给量与之对应。(见图解),垄断厂商可以通过产量和价格的同时调整来实现利润最大化,所以垄断厂商的价格和产量之间不再必然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有这样的结论: 凡是在或多或少的程度上带有垄断因素的不完全竞争市场中,或者说,凡是在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有一定的控制力量,相应地,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市场中,是不存在具有规律性厂商和行业的短期和长期供给曲线的。,P,O,Q,d1,MR1,MC,Q1,P*,d2,MR2,Q2,需求曲线为d1时, 相应的边际收益曲线为MR1, R1与边际成本曲线MC的交点决定的利润最大化产量和价格分别为Q1和P*,需求曲线为d2时, 相应的边际收益曲线为MR2, MR2与边际成本曲线MC的交点决定的利润最大化产量和价格分别为Q2和P*,在这两种情况下, 利润最大化的价格都是P*, 但与P*相应的利润最大化产量却有Q1和Q2两个(当然, 也可能不止两个), 这就违背了供给曲线的要求。,在这两种情况下, 利润最大化的产量都是Q*, 但与Q*相应的利润最大化价格却有P1和P2两个, 这就违背了供给曲线的要求。,四、垄断企业的长期均衡,短期中,垄断厂商无法调整全部要素,因此不一定能实现利润最大化。完全垄断市场,长期中不会有新厂商进入。垄断厂商可以通过生产规模调整来实现长期利润最大化。长期中,厂商可以调整全部要素,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这时存在垄断利润。,四、垄断企业的长期均衡垄断企业的长期规模调整,P,O,Q,d =AR=LAR,MR=LMR,LMC,LAC,MC0,AC0,Q0,P0,P1,Q*,P*,MC*,AC*,P2,行业规模调整与完全竞争时的情况不同, 在垄断条件下,行业规模调整是只有退出而没有进入。垄断企业在进行了所有的规模调整之后, 如果仍无法避免亏损, 则自然就会退出, 但如果获得了带有垄断性质的经济利润, 却不会引起进入。调整结果:不亏不盈或盈利,垄断势力(补充),垄断的dd,MR,P,Q,O,A,B,MC,完全竞争的dd,垄断价格,完全竞争价格,垄断势力:价格超出其MR(=MC)的大小。(利润最大化)即 P MR 或 P - MC,P - MR(或MC) P/ed,需求弹性越大,垄断势力越小。反之,垄断势力越大。完全竞争的需求弹性无限大,垄断势力是0,垄断势力公式的推导,MRTR(PQ)|Q(dP/dQ)QP,P - MR-(dP/dQ)Q P-(dP/dQ)Q/PP/ed,MRP(dP/dQ)Q/P1 P1/ed1P(1 1/ed),又:利润最大化时:MRMC。代入即可。,垄断势力越大,说明企业越有可能对市场形成垄断。企业定价高于竞争性价格时,消费者剩余的损失并不能弥补企业利润的增加从而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垄断势力越大,社会福利的损失越高。,垄断势力的测定,完全竞争中:P = MR = MC 具有垄断势力的厂商: P MC勒纳的垄断势力度(Lerners Index of Monopoly Power) L = (P - MC)/PL的值越大 (在0和1之间),垄断势力就越强。 L 也可以用Ed来表示 L = (P - MC)/P = 1/EdEd是厂商面临的需求弹性,而不是市场的需求弹性。,五、价格歧视价格歧视的含义将相同成本的一种产品以不同的价格来出售。价格歧视的条件第一,生产者之间不存在产品的竞争,第二,消费者之间不存在产品的转售。价格歧视的分类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价格歧视的分类一级价格歧视:垄断企业对每一单位的产品都按照消费者愿意接受的最高价格来出售, 即将价格总是定在消费者的意愿支付水平上。,P,O,Q,D,A,Q0,P0,1,P1,2,p2,一级价格歧视的厂商将所有消费者剩余榨光,转化为生产者的垄断利润。,一级价格歧视下,垄断厂商可以按照P=MC的条件进行生产。,一级价格歧视下第一,垄断厂商的产量大于无价格歧视时的产量;第二,价格既定时,一级价格歧视下,垄断厂商的总收益更大;第三,一级价格歧视使得消费者剩余全部被垄断厂商所占有。一级价格歧视下的P=MC,资源配置是有效的.,O,Q,D,Q2,P3,Q1,P1,p2,P,Q3,a,b,c,d,e,f,g,h,i,价格歧视的分类二级价格歧视:把全部的产品分成若干”, 对每一“堆”产品按消费者的边际意愿支付来定价。,比较普遍,如电力公司实行分段定价。适用于那些容易度量和记录的劳务,如煤气、电力、水、电话通讯等的出售。,在二级价格歧视下,厂商将部分消费者剩余转化成了垄断利润。,三级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对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的消费群体收取不同的价格。,同一种产品,国内和国际价格不一样,黄金时间和非黄金的广告费不一样等。 本地人低价;外地人:游客高价。,在两个分割的市场上,实施三级价格歧视,厂商根据MR1=MR2=MC的原则来确定产量和价格。 根据 即两个市场的定价满足:在需求价格弹性小的市场索取较高的价格,在需求价格弹性大的市场索取较低的价格。,Q,Q,P,PA,PB,MRA,O,MC假设为水平,MC,MRB,DA,DB,市场A:需求弹性较小,市场B:需求弹性较大,QA,QB,三级价格歧视图示,不同市场上,厂商成本一样。需求弹性小的高定价、需求弹性大的低定价。,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对不同的消费者尽可能按期其最高出价意愿收取不同价格的商业实践。例子:飞机票的折扣超市的促销措施:折扣券和定期打折关于学生的:火车学生半票是不是价格歧视? 飞机票学生折扣是不是?学费是不是?,习题,设垄断者的产品需求曲线为P=16-Q,求:(1)若垄断者实行一级价格歧视,垄断者出售8单位产品的总收益为多少?掠夺后的消费者剩余为多少?(2)若垄断者实行二级价格歧视,对前4个单位的产品定价为12美元,后4个定价为8美元,则掠夺后的消费者剩余为多少?15+14+13+12+11+10+9+8=92收益为92.消费者剩余是0412+48-64=80-64=16,捆绑销售-是不是价格歧视?,捆绑销售:要求购买其某种产品的同时,必须购其另一种产品。捆绑销售一般适用于需求负相关。如对两商品需求是正相关的,则捆绑销售不会给厂商带来额外的收益。在顾客偏好存在差异而厂商又无法实施价格歧视的条件下,使用这一决策,可以增加厂商的利润。,完全垄断市场效率评价(补充),(1)资源利用效率较低。不能以最低平均成本生产。(2)价格高且产量低。价格高于边际成本,没有在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生产。垄断存在净损失,但拆散垄断以增加产量要注意:在对垄断厂商进行拆分前,必须考虑到资源转移,重新配置的影响。如果充分就业,行业产量增加将从其他行业抽走资源,其他行业价格会上升。,P,O,Q,Pm,Qm,Pe,MR,D,MC,R,S,Qe,消费者剩余损失,净损失,A,E,K,垄断的净损失,完全竞争消费者剩余为Pe SA;完全垄断消费者剩余为PmRA。垄断导致消费者剩余损失PeSRPm。,垄断厂商以较高Pm销售Qm,多获PeKRPm收益。但损失三角形ESK,是以完全竞争价格出售(QeQm) 产量时原本可获得的额外利润。垄断厂商收益增加PeKRPmESK。,垄断存在社会净损失ESR 。,第二节 垄断竞争一、垄断竞争的特点二、垄断竞争企业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三、垄断竞争企业的短期均衡四、垄断竞争企业的长期均衡,第五章不完全竞争市场,一、垄断竞争的特点垄断竞争市场是这样一种市场组织,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这种市场组织既带有垄断的特征,又具有竞争因素。,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主要有: 第一,在生产集团中有大量的企业生产有差别的同种产品,这些产品彼此之间都是非常接近的替代品。第二,一个生产集团中的企业数量非常多,以至于每个厂商都认为自己的行为的影响很小,不会引起竞争对手的注意和反应,因而自己也不会受到竞争对手的任何报复措施的影响。第三,厂商的生产规模比较小,因此进入和退出一个生产集团比较容易。,二、垄断竞争企业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一)需求曲线需求曲线dd,P,O,Q,P0(Q),P1(Q),dd,A,P0,Q0,Q1,P1,P2,Q2,B,C,P4,P3,水平虚线P0(Q)和向右下方倾斜的虚线P1(Q)分别代表完全竞争企业和垄断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dd代表垄断竞争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在垄断竞争的条件下, 产品的替代性小于完全竞争而大于垄断, 故其价格变化所引起的产量变化要比完全竞争时小而比垄断时大。,当垄断竞争企业把价格从P0提高到P2或者降低到P4时, 它的产量相应地从Q0减少到Q1或增加到Q2。 这两个数量都小于完全竞争但大于垄断时由于相同的价格变动而引起的产量变动。,需求曲线需求曲线DDdd与DD的关系,P,O,Q,DD,dd,A,P0,Q0,Q1,P2,Q2,B,C,P4,Q3,Q4,dd曲线暗含垄断竞争企业改变价格(或产量) 的行为不会引起其他企业也同时改变价格(或产量)。,若同一市场中的其他企业同时和同等程度地改变价格。 垄断竞争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就更陡峭。,当垄断竞争企业把价格从P0降低到P4时, 若其他企业保持价格不变, dd曲线从Q0扩大到Q2; 若其他企业也同时和同等程度地降低价格DD曲线从Q0扩大到较小的Q4。价格上升,可同理分析。,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d曲线:主观需求曲线单个厂商改变价格,其它厂商保持不变时,该厂商的需求曲线 。,D曲线:客观需求曲线单个厂商改变价格,其它厂商跟着降价,该厂商的需求曲线。,有差别的同类产品,需求不仅取决于厂商价格,还取决于其它厂商。,某厂商降价后,(1)其它厂商不降价则该厂商的需求量增加多。,(2)如其它厂商也降价,则该厂商的需求量增加不很多。,d需求曲线,也称为主观需求曲线,其表示:在垄断竞争生产集团中的某个厂商改变产品价格,而其他厂商的产品价格都保持不变时,该厂商的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 D需求曲线也称为客观需求曲线,表示:在垄断竞争生产集团的某个厂商改变产品价格,而且集团内的其他所有厂商也使产品价格发生相同变化时,该厂商的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d需求曲线和D需求曲线的一般关系是:,第一,当垄断竞争生产集团内的所有厂商都以相同方式改变产品价格时,整个市场价格的变化会使得单个垄断竞争厂商的d需求曲线的位置沿着D需求曲线上下平移。第二,d需求曲线和D需求曲线相交意味着垄断竞争市场的供求相等状态。第三,d需求曲线弹性大于D需求曲线,即前者较之后者更平坦一些。,(二)收益曲线,P,O,Q,dd,MR,A,DD,垄断竞争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dd和DD反映的是两种极端情况,事实上垄断竞争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介于dd和DD之间。,垄断竞争企业在整个市场上占的份额非常小, 因而它的行为不会引起其他企业的反应。由dd决定收益曲线,平均收益曲线总是与其面临的需求曲线重合,当平均收益曲线为直线时, 边际收益曲线的纵截距总与平均收益曲线相同, 且斜率总是后者的2倍。,=AR,51,三、垄断竞争企业的短期均衡短期均衡,P,O,Q,MC,AC,d = AR,MR,Q0,P0,P1,P2,E,边际收益曲线MR和边际成本曲线MC在点E处相交, 点E决定的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和价格分别为Q0和P0,利润最大化产量上的平均收益P0大于相应的平均成本P1, 故存在经济利润, 其大小为(P0-P1)Q0。,短期均衡的调整过程,P,O,Q,dd,MR,MC,Q1,P1,dd,DD,Q0,P0,A,B,Q*,短期均衡的调整过程,P,O,Q,dd,MR,P*,DD,MC,Q*,存在经济利润时,新企业进入, 产品供给量的增加, 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当需求曲线下移到在利润最大化产量上与平均成本曲线相切时, 就达到了最终的长期均衡。,四、垄断竞争企业的长期均衡企业规模调整类似于垄断行业规模调整见图解最终均衡不亏不盈,P,O,Q,d =AR=LAR,MR=LMR,LMC,LAC,Q0,P0,MC*,AC*,四、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为: MR=LMC=SMC ,AR=LAC=SAC 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成本。表明:在长期的均衡产量上,垄断竞争厂商的利润为零,且存在一个d需求曲线和D需求曲线交点。,垄断竞争市场代表性企业的长期均衡,习题,某垄断竞争市场中的一代表性厂商的长期总成本函数为假设不存在进入障碍,产量由该市场的整个产品群调整。如果产品群中所有厂商按同样比例调整它们的价格,出售产品的实际需求曲线为(1)计算厂商的长期均衡产量和价格。(2)计算厂商主观需求曲线上长期均衡点的弹性。(3)若厂商主观需求曲线是线性的,导出厂商长期均衡时的主观需求曲线。,五、垄断竞争的多余生产能力,把完全竞争企业在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最低点上的产量称作理想的产量,把实际产量与理想产量之间的差额称作多余的生产能力。,垄断竞争和多余生产能力,六、垄断竞争厂商的供给曲线,由于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厂商的产量和价格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在垄断竞争市场上,不存在具有规律性的供给曲线。,七、非价格竞争,垄断竞争厂商往往通过改进产品品质,精心设计商标和包装,改善售后服务以及广告宣传等手段来扩大自己产品的市场销售份额,这就是非价格竞争。,非价格竞争策略-补充,产品创新策略社会发展飞速前进,在今天知识经济时代的前提下,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标准化产品、统一的营销方式和水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单一的产品品种无法满足消费者,价格因素在竞争的影响降低,消费者开始关注产品的差异化还有其更新换代的速度.,产品品牌个性化,每一种产品的不同的质量、价格、外观、品位、内涵都会给客户带来不同的感受和理念,也会给客户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上的满足,这些都是影响客户购买产品的重要因素。现代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高技术含量还有高档次的产品在不断增加,产品的差异化、品牌的个性化倾向越来越显著。除了质量、价格、外观等理性方面,消费者越来越强调的是产品的文化内涵、个性、等感性方面的影响因素,这种情感因素的增加也加宽了消费者对产品及品牌的的理解和依赖。,产品服务竞争策略,美国著名市场营销学家莱维特曾说过:“未来企业竞争的焦点不再是企业能为消费者生产出具有什么使用价值的产品,而是企业能为消费者提供什么样的附加价值即服务。”因此,企业拥有的竞争优势,必须实施销售服务竞争策略。服务策略又包括1.服务到个性化2.服务到精细化3.服务到互动化4.服务到知识化,战略联盟,所谓战略联盟就是指两家或两家以上公司为了达到某些共同的战略目标而结成的一种网络式联盟,联盟成员各自发挥自己的竞争优势,相互合作,共担风险,在完成共同的战略目标后,这种联盟一般都会解散,其后为了新的战略目标,公司也可能与新的合作者结成新的联盟。战略联盟是一种适应市场环境变化的新型竞争观念,它以一种合作的态度来对待竞争者,形成商业联盟,通过建立双方的信任关系,在合作中竞争,实现优势互补,借助对方来加强各自的竞争力,在合作的基础上展开竞争,从而不断提高竞争的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广告策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买方市场格局逐渐稳定,广告越来越显示出其不可替代的价值与作用。广告是以促进销售为目的,付出一定的费用,通过特定的媒体传播商品或劳务等有关经济信息的大众传播活动。广告宣传的基本功能在于向消费者传递商品的信息,沟通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以此促进商品销售。而广告之所以能在市场促销过程中去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由于广告的功能所决定的。广告的功能特点是高度普及公开,渗透性强,富于表现力,广告促销既能用于树立企业形象,也能促进快速销售。当前,促销宣传不再是仅以某种优惠或变相优惠来吸引消费者购买,而是以妥善处理公共关系,树立产品和企业的良好形象,增强消费者和社会的信任为其主流的一种商业方式。,第三节寡头一、寡头的含义及其特征二、古诺模型三、价格领袖模型四、斯威齐模型五、勾结和卡特尔,第五章不完全竞争市场,一、寡头的含义及其特征寡头市场又称为寡头垄断市场。它是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生产和销售的这样一种市场组织。 寡头的原因:资源控制、政府特许、专利技术和规模经济等。寡头的特点:企业行为最重要的特点是相互依赖, 即存在一个连续不断的“影响反应”的链条, 寡头企业最初行动的结果到底如何, 要取决于其他企业的反应情况。例如:汽车生产商、水泥生产商,寡头厂商的几个模型,二、古诺模型,古诺模型也被称为“双头模型”,由法国经济学家奥古斯丁古诺于1838年提出。它是最早的寡头模型,常被作为寡头理论分析的出发点。,二、古诺模型假定其他企业的产量或价格不随寡头企业的改变而改变。市场上只有两个企业, 生产的产品完全相同。寡头企业的需求曲线见右图,P,O,Q,d,D,Q,利润最大化产量市场需求曲线厂商收益假定成本为0,按边际利润等于边际成本求得厂商产量为:市场总产量,当生产成本为零,寡头厂商数量为m,结论为: 每个寡头厂商的均衡产量=市场总容量1/(m+1) 行业的均衡总产量=市场总容量m/(m+1),古诺模型-反应函数的方法,A厂商和B厂商。市场需求函数为P=1500-Q,市场供给量QA+QB,需求函数:P = 1500-QA-QB 成本为零,厂商A的利润:A = PQA= (1500-QA-QB )QA =1500QA-QAQB-Q2 A 假定厂商B产量不变,则厂商A利润最大化:/QA=1500-QB-2QA=0 求得:QA=750-0.5QB 称为厂商A的反应函数。表示厂商B的各种产量水平上,厂商A做出最优反应的产量组合。,同样厂商B的反应函数:QB=750-0.5QA,联立两个厂商的反应函数可得古诺均衡解。,习题:,求古诺均衡解?,80,81,补充:斯塔克伯格模型,又称产量“领导者追随者模型”斯塔克伯格模型基本假设条件:在一个寡头行业中有两个厂商,他们生产相同的产品,其中,一个寡头厂商是处于支配地位的领导者,另一个寡头厂商是追随者;每个厂商的决策变量都是产量,即每个厂商都是通过选择自己的最优产量来实现各自的最大利润。,领导厂商有先动优势,他可以考虑到追随厂商对自己选择的反应,并据此决定自己的行动。追随厂商则是在给定领导厂商产量选择的前提下,来作出自己的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决策。追随厂商具有反应函数。,为了获得利润最大化,领导型厂商是在估计到追随型厂商的反应函数的基础上来做出有利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产量决策。因此,分析思路是:先分析追随型厂商的反应函数,然后将这个反应函数纳入领导型厂商的决策过程,才能得出领导型厂商的最优产量决策。领导厂商没有反应函数。,斯塔克伯格模型,某寡头市场上有两个厂商,他们生产相同的产品,其中厂商1是领导者,其成本函数为厂商2为追随者,其成本函数为该市场的反需求函数为P=100-Q,其中,求厂商的产量。,西方经济学微观第7章 89,南京师范南京师范大学 田文大学 田文,斯塔克伯格模型,厂商2的利润为:由厂商2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得:厂商2的反应函数为:厂商1的利润为:代入厂商2的反应函数,厂商1的利润为:由利润最大化条件得,三、价格领袖模型假定价格的决定由居支配地位的大企业作出, 其他小企业则紧随其后, 即跟随大企业同时和同等程度地改变价格。大企业制定的价格不会过高, 而小企业的生产能力又相对有限, 不能够完全满足市场的需要。大企业提供提供市场需要的剩余部分,寡头企业的需求曲线,P,O,Q,d,MR,P0,D,MC,Q*,S,Q1,Q0,P1,D代表市场需求曲线,S是所有小企业的供给曲线,在每一价格水平上, D与S的水平差距是寡头企业准备提供的产量。,当价格为P0时, 市场的需求量为Q0, 所有小企业提供的总供给量为Q1, 支配性企业面临的“剩余”需求量为(Q0-Q1)=Q*,D与S水平相减后得到的d是寡头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MR与MC的交点决定了支配性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产量为Q*, 相应的利润最大化价格为P0。,价格领导模型,价格领导模型,四、斯威齐模型,斯威齐模型被称为弯折的需求曲线(kinked demand curve)模型,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斯威齐(Paul Marlor Sweezy,1910.4.102004.2.27)于1939年提出来,被用来解释一些寡头市场上的价格刚性现象。,PaulMarlorSweezy,四、斯威齐模型假定寡头企业改变价格时, 其他企业的反应具有不对称”的特点寡头企业降低价格, 其他企业也会同样降低价格, 寡头企业提高价格, 其他企业却维持原来的价格不变。在这种情况下, 寡头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会在现行价格处发生“扭折”,扭折的需求曲线与间断的边际收益曲线,由弯折的需求曲线可以得到间断的边际收益曲线MRd和MRD,从而可以解释寡头市场上的价格刚性现象。只要边际成本曲线的位置变动不超出边际收益曲线的垂直间断范围FG,寡头厂商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不会发生变化。,99,五、勾结与卡特尔卡特尔:若干个企业达成公开或正式的协议, 试图控制整个市场的利润最大化产量和价格时, 这些企业的总和就是所谓的“卡特尔”。 卡特尔的可能性卡特尔的最大利润大于其成员单独行动时的利润之和。卡特尔的利润最大化卡特尔是勾结在一起的一群企业, 像一个垄断企业一样行动, 追求总的利润最大化。,卡特尔利润最大化与寡头的比较尽管卡特尔可以通过联合行动获得垄断利润, 但是如何在成员之间分配垄断利润却是一个难题。 卡特尔的不稳定性总是面临其成员的欺骗, 不遵守已经达成的价格和产量协议。当其他企业均坚持卡特尔价格, 某个企业就有改变价格时以获得更多的利润的动机。,补充:张伯伦模型-串谋(勾结-卡特尔),103,104,105,古诺模型、斯坦克伯格模型和张伯仑模型的比较,106,补充:伯特兰模型-决策变量为价格,在对古诺模型最初的批评中,伯特兰提出,如果企业不设定价格,就难以弄清在寡头市场上是谁设定了价格,古诺模型无法解释价格决定机制是怎么样的。相对于古诺模型,伯特兰模型中,企业设定的是价格而不是产出水平。,一、基本伯特兰模型,1、模型假设 1)市场需求曲线为线性; 2)市场中仅有两家企业; 3)成本结构相同:线性成本MC 4)产品是同质的; 5)企业对需求曲线具有完全信息; 6)只有一个时期,即企业在市场上只相遇一次,假定以下规则: 1)消费者总是从价格低的卖方购买,而对价格高的产品需求为零; 2)如果两个企业收取价格相同,一半消费者从企业1处购买,另一半消费者从企业2处购买;,2、反映函数曲线企业1预计企业2的定价高于垄断价格企业1的最优定价就为按照垄断水平定价;企业1预计企业2的定价低于垄断水平企业1设定的价格只要稍低于企业2即可;企业1预计企业2的价格低于边际成本企业1制定相当于边际成本的价格,此时企业1不生产。企业1的最优反映函数为:,3、伯特兰均衡企业2与企业1具有相同的成本,所以它的反应函数曲线具有与企业1相同的形状,并且对称于45线。 与古诺模型相似,把企业1和企业2的反应函数放在一起,找到纳什均衡的价格组合:,两条反应函数曲线有且仅有一个交点,所以伯特兰模型只有唯一的均衡。在均衡点处, 时,企业2的最佳反应是 。因为若 企业2的需求为零;若 虽然可以得到全部市场需求量,但利润为零。 两企业都设定相当于边际成本的价格,互为最优的反应,此时企业提价或降价都得不到好处,从而就没有企业有动机单方面偏离这个均衡。,在伯特兰模型均衡处,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市场总产量就为完全竞争产量,每个企业生产完全竞争产量的一半,且企业利润为零。 行业内有多家成本相同企业时的伯特兰模型与只有两家企业时结果是相同的,价格竞争使市场价格最终达到边际成本水平,伯特兰模型结果与行业内企业数量无关,只要这些企业的成本都相同。,二、不同成本的伯特兰模型,假定:此时唯一的均衡结果为: 其中 ,为一个无穷小量 均衡价格稍低于 ,企业1获得全部市场,企业2不生产。,三、伯特兰悖论及其解决办法,1、伯特兰悖论在伯特兰模型中,市场结果却如完全竞争相同,市场价格等于边际成本,企业利润为零。经验研究发现,行业内企业数量越少利润越高。在伯特兰模型中即使只有两家企业也不能成功的操纵市场价格,获得正的利润;但根据伯特兰模型假设,结果只能如此。这种常识和理论的差异,使经济学家常把伯特兰模型的结果称为伯特兰悖论。,进一步解释伯特兰均衡的含义在于,如果同业中的两家企业经营同样的产品,且成本一样,则价格战必定使每家企业按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来经营,即只获得正常利润。但是,如果两家企业的成本不同,则从长期看,成本低的企业必定挤走成本高的企业。伯特兰均衡的结论是没有一个企业可以控制市场价格获取垄断利润,但是这个结论在现实生活中很难令人信服,市场中企业间的价格竞争事实上往往并没有使均衡价格降到等于边际成本这一水平上,而是高于边际成本,企业仍是获得超额利润的。为什么在现实生活里达不到伯特兰均衡呢?这就是著名的“伯特兰悖论”。,2、伯特兰悖论的三种解决办法(1)埃奇沃思(Edgeworth)解法埃奇沃斯(Edgeworth 1897)指出,在至少一个企业的生产能力受到限制,则伯特兰模型的均衡价格就不再是边际成本。假定:行业内有两家边际成本相同的企业,且边际成本为0;产品同质;每家企业存在生产能力约束,假定 为两企业都生产最大产量时的市场价格 为市场需求曲线, 为企业2的剩余需求曲线,实线部分表示 时面临的需求。 当企业1把价格定在 时,可以证明企业2的最佳反应为生产最大产量 ,最优价格定为 因此在此模型中,均衡价格为企业利润大于零。,(2)产品差异化-霍特林模型 伯特兰模型的一个重要的假定是,两个企业的生产完全同质的产品,这样消费者只从价格最低的企业购买产品。如果放松这个严格的假定,也就是说这两个企业生产有差异的产品,那么企业就有一定的价格决定权,一般而言,企业并不索取相当于边际成本的价格。,考虑位置差异的例子。假如,两家企业销售完全一样的产品,但是不在用一地点,且存在运输成本。这样,企业对距离其较近的消费者就有一定的垄断力量。 在存在产品差异情况下,伯特兰均衡的结果即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利润为零,就不再是一个稳定均衡,因为企业总是倾向于提高价格从而获得正的利润。,(3)时间纬度 在伯特兰模型中,我们假定这两家企业只存在一期,他们的收益由这一期的行动组合决定,这使他们的定价行为陷入了“囚徒困境”。尽管两家企业都可以制定高价格,但在只有一期的市场上,并不能构成纳什均衡。因为没有下一期,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讲,不论对手制定高价还是低价,选择低价格总是不会吃亏的,所以在基本伯特兰模型中,两家企业同时选择了相当于边际成本水平的价格。,如果我们放松只进行一期的假定,假设这两家企业在市场上存在很多期,每期都如基本伯特兰模型那样进行,那么企业的目标就不是最大化一期的利润,而是追求整个过程的利润最大化,这样均衡结果就会有很大的不同。 引进时间维度以及企业反应策略,企业能否因降价获得利益就不得而知了,企业必须把他的短期所得(当期利润的增加)和长期价格战的损失作比较。在价格战的威胁下,两个企业同时选择高于平均成本的价格也可能是个均衡。,四、伯特兰模型与古诺模型,古诺模型预测市场价格将处于垄断和完全竞争之间,企业会获得正的利润;而伯特兰模型却预测企业将和完全竞争条件下那样行动,市场价格等于企业的边际成本,企业获得零利润。我们会问那个模型更实际些,或者说在考察一个具体行业内的企业行为时,我们是用古诺模型还是用伯特兰模型呢?,问题的关键在于,价格决策和产量决策那个是短期决策,那个是长期决策。如果产量决策是长期决策,那么古诺模型就更合适;如果价格决策是长期决策,那么伯特兰模型更合适些。 我们可以做这样的总结:如果企业的生产能力和产量难于调整,那么古诺模型更符合双寡头垄断的竞争状况;如果企业的生产能力和产量易于调整,那么伯特兰模型更符合双寡头垄断的竞争状况。,补充:埃奇沃斯模型讲解,一、模型概述,为了解决伯特兰悖论,爱尔兰经济学家埃奇沃斯在1897年发表的论文关于垄断的纯粹理论,提出了埃奇沃斯模型。与伯特兰不同,埃奇沃斯对古诺模型的假定进行了如下修改:第一,两个厂商的生产能力是有限的。在一定的价格水平条件下,某一个寡头的产量不可能满足这一价格水平条件下的市场需求量,使得另一厂商获得市场残余需求量。第二,在一定的时间段,市场上可以同时存在两个价格;第三,当某一寡头选择某一价格水平时,另一寡头不会立即作出价格反应。,二、基本假设,三、基本模型,四、模型的几何分析,QB,QA,QBMAX,QAMAX,E,H,PC,P1,P2,P3,Q1,只有A时垄断价格,只有A时垄断产量,A、B的最大产能,C,D,G,F,P,五、结论,两个厂商如此往复的博弈,使得价格降至PC水平,各个厂商可以按最大生产能力供应产品,并且市场可以完全出清。埃奇沃斯模型说明,寡头垄断价格在完全竞争市场价格与完全垄断价格之间来回波动,没有一个稳定的均衡。,补充:霍特林(Hotelling)模型,霍特林(1929)提出了一个考虑空间差异的产品决策模型,主要用于解释企业选址和定价行为的模型。其基本假定为:有一长度为1 的“线性城市”,而消费者以密度为1 均匀地分布于这一区间,每个消费者购买一件商品;有两个寡头企业A和B,销售同一种产品;决策变量为价格,企业A 的产品价格为P1,企业B 的产品价格为P2;两寡头企业的成本函数相同,且ACMCC;企业A 在x=0 处,企业B 在x=1 处;消费者为每个单位长度支付运输费用为t。,选址(空间)模型是垄断竞争模型,该模型认为从消费者的角度看每个企业的产品都位于地理或产品(特征)空间中的某一特定位置。两种产品在地理或特征空间上越为邻近,则它们越位更好的替代品。在这些模型中,消费者同意位于地理或产品空间中。商店离家越远,消费者购买的成本就越高,或者说,消费者从与理想产品特性存在偏差的产品中获得的快乐就越少。由于企业或产品只是与邻近的企业或产品直接竞争,因此它们各自都有一定的市场势力。市场势力源自消费者偏好在最近的企业进行购买或仅购买他们所喜爱的产品。,在此模型中,产品在物质性能上是相同的,但在空间位置上存在差异,因为不同位置上的消费者要支付不同的运输成本,这时他们关心的是价格和运输成本之和,而不仅是价格。假设有一个长度为1的线性城市,消费者均匀地分布在0,1区间里,分布密度为1。假定有两个商店,分别位于城市的两端,商店1在 x=0,商店2在x=1,出售物质性能相同的产品,每个商店提供单位产品的成本为c,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旅行成本与离商店的距离成正比例,单位距离的成本为t。这样,住在x的消费者如果在商店1采购,要花费tx的旅行成本;如果在商店2采购,要花费t(1-x) 。假定消费者具有单位需求,即或者消费1个单位或者消费0个单位。,商店:以价格为选择变量,同时做出选择(价格竞争模型) 消费者:消费1单位的商品 令pi为商店i的价格,Di(p1,p2) 为需求函数,i=1,2。如果住在x左边的将都在商店1购买,住在x右边的将在商店2购买,则: 商店1的需求函数:D1=x 商店2的需求函数:D2=1-x,,x满足: p1+tx=p2+t(1-x) (1) D1=x,D2=1-x (2)(1)式表示在特定的x处的消费者到商店1和商店2消费是无差异的。由于产品在物质性能上是相同的,带给消费者的效用一样,故消费者无论是到商店1或是商店2消费所付出的成本也一定要一样。总成本是一个消费者的旅行成本加上商品的价格。,由(1)、(2)式可得:需求函数: D1(p1,p2)=x=(p2-p1+t)/2t D2(p1,p2)=1-x=(p1-p2+t)/2t利润函数: (p1,p2)= (p1c) D1(p1,p2) = (p1c)(p2-p1+t)/2t (p1,p2)= (p2 c) D2(p1,p2) = (p2 c)(p1-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