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出一般理论ppt课件.ppt
第七章 财政支出一般理论,财政支出 (public expenditure)也称公共支出或政府支出,是各级政府履行其必要职能所进行的各项活动的成本,包括为提供公共产品以及实现收入分配而进行的转移支出。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既反映着政府介入经济生活的范围、领域和力度,同时也反映着财政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第一节 财政支出原则与分类,一、财政支出的原则一是公平原则二是效率原则三是稳定原则,二、财政支出分类(一) 按财政功能分类按照国家的职能进行分类,依据此标准,我国将财政支出区分为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及其他支出。(二) 按支出的回报性分类财政支出按其是否具有回报性分类可以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三) 按照财政支出的目的分类按财政支出的目的不同可以将财政支出划分为预防性支出和创造性支出。(四) 按照财政支出的可控性分类 按财政支出的可控性可将其划分为可控制性支出和不可控制性支出。(五) 按财政支出的受益范围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将财政支出划分为一般利益支出和特殊利益支出。,(六) 按支出产生效益的时间分类按支出产生效益的时间可以将财政支出分为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七) 国际分类方法按照政府职能分类,可以将财政支出分为经济建设、教育、医疗保健、国防、外交、司法等项。,第二节 财政支出的规模与结构,一、财政支出规模分析(一) 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常见的衡量指标主要有两个:(1) 绝对量指标。(2) 相对量指标。从衡量政府财政活动规模角度来说,财政收入/GDP和财政支出/GDP都可作为衡量指标。,财政支出增长率:财政支出的弹性系数:财政支出边际倾向:,(二) 衡量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指标,(三) 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1经济性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和政府干预政策2政治性因素 政府职能扩大、政局状况和政府机构效率3社会性因素 人口状况、文化状况,若干发展中国家财政支出占GNP的比重(%),(四) 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从各国财政支出的变化情况看,各国财政支出的规模和比重普遍呈现出一种不断增长的趋势。,主要经济发达国家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变化趋势(),我国财政支出增长率和 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发展变化趋势(1978-2013),(五)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的规模分析,我国财政支出(预算)总额:增长157倍 2015年175768亿元 1978年1122.09亿元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 1978年30.78% 2015年26.0%。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历史最低点: 1996年11.15%,我国财政支出规模之所以出现上述波动,主要原因在于:第一,体制转轨的影响。第二,财政体制不规范的影响。,二、财政支出结构分析(一) 财政支出结构的涵义财政支出结构是指在一定的经济体制和财政体制下,财政资金用于行政各部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数量、比例及其相互关系,它是按照不同的要求和分类标准对财政支出进行科学地归纳、综合所形成的财政支出类别构成及其比例关系。,(二) 影响财政支出结构的因素政府职能及财政资金供给范围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在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政策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三) 财政支出结构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发达国家用于社会福利性方面等的转移性开支增长得较快,而在国防支出、交通等购买性支出增长得相对较慢。,两类国家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所占比重,类别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合计 100.0 100.0,购买性支出 45.2 61.5 其中:经常性支出 34.9 50.1 资本性支出 10.3 11.4 转移性支出 41.0 22.5 其中:公债利息 5.6 5.5 补助金 35.4 17.0 其他 13.8 16.0,美国联邦财政支出结构变化(单位:总支出为10亿美元,现价,其余为%),(四) 我国财政支出的结构分析及其优化判断依据:经济发展阶段及政府的主要经济政策目标财政支出各项目之间的相对增长速度,19782011年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趋势显示图,图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趋势显示图 (%),2012年民生领域财政支出大幅度提高,我国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基本思路:企业取代政府成为投资主体。财政的经济建设支出,应重点用于农业、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产业和非竞争性行业。确定行政管理经费的合理规模和增长,进一步压缩行政经费开支,降低其比例。调整和优化文教科卫支出结构。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完善社会保障预算。缩小财政补贴范围,严格补贴程序,减少补贴金额。,第三节 财政支出不断增长的理论解释,瓦格纳法则梯度渐进增长理论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鲍莫尔法则收入再分配论,一、瓦格纳法则,19世纪80年代,德国经济学家瓦格纳考察了英国产业革命和当时的美、法、德、日等国的工业化状况之后,认为一国工业化经济的发展与本国财政支出之间存在着一种函数关系,即: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对社会进步的政治压力”增大以及在工业经营方面因“社会考虑”而要求增加政府支出。这就是瓦格纳法则。它可表述为: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率相应提高。,瓦格纳认为财政支出增长的趋势可从两个方面加以解释政治因素国家职能扩展政府职能的内在质量提高财政支出扩大经济因素工业化扩大的市场与市场主体间的关系日趋复杂要求建立有关的司法和行政制度 财政支出增长城市化和人口密集问题外溢性必须政府解决,瓦格纳法则,实际人均财政支出,实际人均GDP,Gb,Ga,Ya,Yb,O,a,b,G,二、梯度渐进增长理论,财政支出的增长不是按同一速度向前发展的,而是在不断稳定增长的过程中不时出现一种跳跃式的发展过程。 由英国经济学家皮科克和怀斯曼(Peacock and Wiseman, 1967)提出。 称为“梯度渐进增长理论”,主要观点在正常的时期,居民的税收容忍水平是稳定的,政府的财政支出增长随经济增长也是比较稳定的,是一种渐进的增长趋势。当社会出现激变时,如战争、经济危机的出现,财政支出需要大幅提升。纳税人的税收容忍水平将会提高,整个政府财政支出在渐进的过程中呈现出一个台阶式的增长形态。当社会激变过去之后,政府不会轻易容许已经上升的税收水平降到原有的水平,因此,政府财政支出水平虽然会下降,但下降的幅度不会太大,下降后的水平依然会比激变前高,在此基础上财政支出继续以稳定的方式向前发展。,战争结束后,财政支出变化的三种情形 民用财政支出在战争结束之后立即恢复至战前水平(图1)民用财政支出的增长水平在战争结束之后继续保持,即战后民用财政支出增长的幅度与战争时期总财政支出增长的幅度相同(图2)民用财政支出在战争结束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回落后,又逐渐恢复到原先水平,即从长期来看,民用财政支出保持一种稳定的增长状态(图3),G/Y,O,时间,财政总支出,民用支出,国防支出,民用支出保持原来增长趋势,梯度渐进增长论,G/Y,O,时间,财政总支出,民用支出,国防支出,民用支出增长提高,梯度渐进增长论,G/Y,O,时间,财政总支出,民用支出,国防支出,民用支出增长先增后恢复到原来增长趋势,梯度渐进增长论,Peacock和Wiseman(1967) 认为,财政支出在战后的变化更符合图2的情形,即财政支出在战后继续保持战争期间的增长势头。,三、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由马斯格雷夫(Musgrave ,R.A.)和罗斯托(Rostow,W.W.)两人提出的。利用经济发展阶段来解释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 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经济发展的中期阶段经济发展的成熟阶段,经济发展早期阶段的财政支出特征财政支出中用于公共投资部分比重很大,增长的速度也很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不高,主要是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如吃、穿等,因而对政府的公共性消费支出需求不大这一时期主要考虑经济的发展速度,因而转移性支出不大,经济发展中期阶段的财政支出特征 此时私人资本积累开始上升,公共积累支出的增长率就会下降,从而公共投资支出在GNP的比重下降政府用于教育、卫生和安全等方面的消费性支出增加,其在整个财政支出中的比重相应上升用于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转移性支出开始增加,经济发展的成熟阶段 这一时期的政府公共性投资支出又呈增长势头,表现为一种对私人消费品的补偿性公共投资。但从总体上而言,公共性投资占GNP的比重是呈不断下降趋势的公共消费支出占社会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上升用于解决社会公平的转移性支出将会大幅度增加,美国财政支出中主要项目 所占比重的发展变化趋势,美国财政支出中主要项目所占比重的发展变化趋势(),美国联邦财政支出结构(1991VS.2011),四、鲍莫尔法则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所导致的产品单位成本的不同来分析财政支出增长。私人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将引起部门工资水平的上升。公共部门为了得到应有的劳动投入量以向社会提供足够的服务,其工资水平的提高必须与私人部门保持同步。公共部门提供服务的单位成本相对上升,形成财政支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五、收入再分配论发达国家中转移性支出主要向中低层收入者倾斜为了赢得更多的选票,政治家承诺给予那些收入在中 位以下的选民提供利益,而让那些收入在中位水平以上的选民承担净成本。另一观点则认为,收入再分配主要有利于中等收入阶层,而非低收入阶层。事实上,为了赢得更多的选票,政治家们有可能支持种类更多、规模更大的转移支持计划,而其结果则是财政支出规模的不断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