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两汉文学ppt课件.ppt

    • 资源ID:1441669       资源大小:6.11MB        全文页数:162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两汉文学ppt课件.ppt

    第二编 秦汉文学,秦汉文学绪论第一章 秦汉散文第二章 司马迁与史记第三章 汉代辞赋第四章 汉代诗歌,一、秦汉文学的历史跨度:秦代文学(秦统一中国前后) 西汉文学 东汉文学(文学史通常把东汉末年汉献帝建安时期归入魏晋文学范围内)二、秦汉文学的基本内容:1、秦代的刻石文、李斯的政论散文2、汉赋3、两汉政论文及其他散文4、史传文学(史记和汉书)5、汉代诗歌(汉乐府和文人五言诗),三、秦汉文学的主要特征1、秦汉文学属于上古时期文学的第二阶段,是中国文学的上古时期发展到中古时期的传承期,具有承前启后的过渡期文学特点。2、“秦世不文”是秦代文学的主要特征。秦代唯一有作品流传下来的文人是李斯,他的谏逐客书铺陈排比,逻辑性强,富有文彩。秦始皇东巡的刻石文对后世碑铭文有影响。,3、汉代史传文学、辞赋、政论散文出现繁盛局面,诗歌处于较为沉寂的时期。4、汉代文学主流与政治主流、思想文化主流高度一体化5、汉代文风以疏荡显其气韵,体式以鸿大见其壮美。6、汉代文学在价值取向、审美风尚、文体样式等诸方面为后世树立了典范。,第一节 汉代作家群体的生成与文学的基本态势,一、汉代作家群体的生成作家群体的生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条件汉代作家群体在文帝和景帝时期再度生成,它的生成与以下条件有关:1、解读文学典籍成为时尚;2、诸侯王、天子、外戚对文人的招纳任 用,兴起了献纳辞赋的风气;3、乐府、东观、鸿都门学的设立;4、游学游宦的兴盛。,第二节 汉代文学的基本态势,1、汉代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疆域广阔,使其作家充满了胜利的喜悦和豪迈的情怀。反映在文学上就是具有一种能够包括宇宙、总揽天人、贯通古今的艺术追求。2、汉代文人普遍具有一种朝气蓬勃的进取精神,怀着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愿望,因此汉代文学作品中贯穿着一种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精神,保持着激扬高昂的格调。,3、汉代文学在表现士人的进取精神时,把圣主贤臣的结合作为自己的理想,而当这一理想无法实现时,就产生了对机遇和命运的感慨。4、汉初文学的重要内容是批判秦朝的暴政,总结秦朝灭亡的教训。,5、由于与先秦时期楚地文学的渊源关系,汉代文学从开始就带有浓郁的浪漫色彩。进入东汉以后,文学作品的浪漫色彩逐减,理性精神日增。6.汉代文学的民间创作和文人创作都呈现出兴旺的景象,二者相互促进,有力地推动了汉代文学的发展。,第三节 汉代文学与经学的双向互动,一、铺张扬厉的文风和繁琐的解经习气;二、文学的重模拟和经学的守师法家法;三、文学和经学的从繁到简;四、经学与汉代文学思潮;,第四节 汉代文学样式的嬗革及分期,一、汉代文学样式的嬗革1、赋的多元性;2、辞赋分工与合流;3、从史记到吴越春秋;4、五、七言诗的孕育;,二、汉代文学的分期汉代文学的发展,大体可划分为四个时期:自高祖至景帝,是汉代文学的初创期,代表作家是贾谊和枚乘;从武帝至宣帝,是两汉文学的全盛期,新体赋定型成熟,史传文学史记写成,代表作家有司马相如、司马迁等;由元帝到东汉和帝,是西汉文学的中兴期,辞赋创作出现第二次高潮,汉书写成,代表作家有扬雄、班固;从安帝到灵帝是汉代文学的转变期,抒情短赋出现,五言古诗成熟,代表作家有张衡等。,第一章 秦汉散文,教学设想:这一章要重点把握汉代散文发展的脉络和演变轨迹,了解各个阶段散文发展的不同特点,同时还要熟悉不同时期代表作家的散文代表作及其特色。重点:贾谊的政论散文,第一节 李斯与秦代散文,一、吕不韦与吕氏春秋成书过程及体例 平实畅达的文风丰富多彩的语言史记.吕不韦列传“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如荀卿之徒,著书布天下。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二、李斯与谏逐客书1、采用铺张手法。2、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3、文风波澜起伏,宏放雄辩,有纵横家遗风。 鲁迅言:“由现存者而言,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第二节 贾谊与西汉初期散文,一、贾谊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时贾生年二十余,为最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制法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贾谊散文共58篇,收录于新书。其作品大致可分三类:一是专题政论文,如过秦论。二是就具体问题所写的疏牍文,如论积贮 书陈政事书(又称万言书之祖)三是一些杂论。,形式多为奏、议、疏、策等内容多为发表政见,指陈时弊,也有专门总结秦之教训或劝告侯王不要谋反的。艺术上这些文章都写的感情充沛,气势逼人,富于文采,既有战国散文的遗风,也受当今辞赋的影响。,过秦论的艺术特色,1、文章洋洋洒洒,以历史事实为据,以精辟议论作结,有一种令人深思猛醒的艺术效果。2、无论叙述还是议论,都以对比手法加以强调,颇具说服力。3、文章排比铺叙,尽力渲染,深得先秦纵横家说辞的风神。,论积贮疏,论述主旨:发展农业,储存粮食,对治国安民具有重大意义。论述角度: 1、从对现实的分析,证明“积贮”的紧迫性。 2、从对现实规律的阐述,证明不“积贮”的危害性。 3、从对具体措施的设想,证明“积贮”的可行性。 艺术特色:注重铺陈说理,行文流畅而有气势。,二、晁错:史记.袁盎晁错列传:“晁错者,颖川人也。学申商刑名于轵张恢先所,与洛阳宋孟及刘李同师。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陗直刻深。孝文帝时,天下无治尚书者,独闻济南伏生故秦博士,治尚书,年九十余,老不可征,乃诏太常使人往受之。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还,因上便宜事,以书称说。诏以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家令。以其辩得幸太子,太子家号曰智囊。”,论贵粟疏,论述中心:阐述重农贵粟,强本抑末的主张。艺术特色: 1、中心明确,层次清楚,说理透彻。 2、正反对照鲜明,说服力强(今昔、商农)。 3、语言朴素,具有逻辑性。 4、感情真挚,气势充沛。,淮南子的文学色彩:1、多用历史、神话、传说、故事来说理。2、行文多形容铺张,繁富有序,颇重语言的修饰和整饬。淮南子在中国古代美学发展史上的地位:1、关于美的本质的认识。 2、关于审美艺术的创作规律。 总结:淮南子关于美及审美艺术创作的探讨,代表了汉代的美学成就,也明显体现出从先秦向魏晋过渡的特点。,第三节淮南子及其他散文,刘向及其它作家刘向是西汉后期重要的经学家和目录学家。他的七略别录一书是我国最早的分类目录学著作。其它还有战国策书录、管子书录、孙卿书录散文代表作:新序、说苑。东方朔答客难桓宽盐铁论扬雄解嘲,第四节 抒情议理散文,总的特点:书信体,抒情与议理结合。发展流变:春秋时期,我国古人就开始用书信的形式来表情达义。但此时所遗之书,多为军国大事,只论事说理,个人感情不多;战国时期,一些书信在叙事、议理中已经含有较多的抒情成分 ;汉代,它们或偏重抒情,其中有一些议理的成分,或偏重议理,其中有一些抒情的成分。将抒情与议理完满结合。,邹阳与狱中上梁王书,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邹阳者,齐人也。游于梁,与故吴人庄忌夫子、淮阴枚生之徒交。上书而介于羊胜、公孙诡之间。胜等嫉邹阳,恶之梁孝王。孝王怒,下之吏,将欲杀之。邹阳客游,以谗见擒,恐死而负累,乃从狱中上书曰书奏梁孝王,孝王使人出之,卒为上客。”,1、表达上博引史实2、巧设比喻,铺张排比。3、辞采富丽,具有辞赋化倾向。,狱中上梁王书主要艺术特色:,“故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昔者司马喜膑脚于宋,卒相中山。范雎折肋折齿于魏,卒为应侯。此二人者,皆信必然之画,捐朋党之私,挟孤独之位,故不能自免于嫉妒之人也。是以申徒狄自沉于河,徐衍负石入海。不容于世,义不苟取,比周于朝,以移主上之心。故百里奚乞食于路,繆公委之以政。宁戚饭牛车下,而桓公任之以国。此二人者,岂借宦于朝,假誉于左右,然后二主用之哉?感于心,合于行,亲于胶漆,昆弟不能离,岂惑于众口哉?故偏听生奸,独任成乱。”,精彩片段:,其它抒情议理散文1、杨恽报孙会宗书 杨恽是司马迁的外孙。汉书.司马迁传中说:“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可能是私授弟子,或允许友朋阅读转录)焉。”2、班昭为兄上书3、徐淑答夫秦嘉书,司马迁与报任安书,结构层次: 1、说明迟迟未回信的原因。 2、具体阐述自己的身残处秽,诉说所 遭受的奇耻大辱。 3、回顾了为李陵辩护而获罪的经过。 4、阐述作者的生死观、荣辱观。 5、说明自己著成史记,可偿前辱之债。 6、总收愤叹之意。,报任安书,艺术特色:1、结构严谨,次序井然,前后呼应。2、重铺排,重夸张,以酣畅淋漓取胜。又引证了大量的史料,使用了许多比喻手法,从而构成一种不可折服的气势。3、语言富有抒情性。,精彩评述:,明代孙月峰说:“直写胸臆,发挥又发挥,惟恐倾吐不尽,读之使人慷慨激烈,唏嘘欲绝,真是大有力量文字。”又曰:“粗粗卤卤,任意写去,而矫健磊落,笔力真如走蛟龙、挟风雨,且峭句险字,往往不乏,读之但见其奇肆,而不得其构造锻炼处。古圣贤规矩准绳文字,至此一大变,卓为百代伟作。”(评注昭明文选),孙执升云:“史迁一腔抑郁,发之史记,作史记一腔抑郁,发之此书。识得此书,便识得一部史记。盖一生心事,尽泄于此也。纵横排宕,真是绝代大文章。”(评注昭明文选),第五节 汉书与 东汉散文,班固(32-92),字孟坚,扶风安陵(陕西咸阳)人,少有才名。在其父班彪增补史记的基础上重修汉史,被人告发私改国史,下狱,其弟班超上书力辩,明帝甚奇之,除兰台令史,迁为郎。奉诏撰写汉书。,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它沿袭史记的体例而略有改变。 它改书为志,去掉“世家”并入“列传”,这样它就由“纪、表、志、传”四部分组成。全书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主要记载从高帝元年到王莽地皇四年共二百三十年的历史。(西汉的历史),记事散文有赵晔的吴越春秋、袁康的越绝书;政论散文有王充的论衡、王符的潜夫论。另外,游记、碑文等新的散文样式也崭露头角。马第伯的封禅仪记是现今能见到的最早的游记。总体来说,东汉散文向着骈俪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不少作家也在刻意追求通俗易懂、浅显明快的语言风格。,第二章 司马迁与史记,主讲:王红霞,台湾学者赖明德评司马迁,司马迁是一位中国历史上才、学、识、德兼备的大史学家,也是一位精通经、史、子、集、历术的大学者。他的才表现在对学术思想的统摄和开展;他的学发挥在对文化体系的剖析和建立;他的识流露在对人类社会的透视和关怀;他的德显示在对正义的伸张和良知的实践。就经学上的成就而言,他确立了孔子的主导地位和六艺的真正价值;就史学上的贡献言,他开创了历史的体例和历史的批判;就对诸子学的认知言,他强调学术思想的自由和多元化;就文学上的表现言,他充分运用了流畅的时代语文,甚至各地的方言土话。还有,他在历学上所树立的典型,是对自然科学的确信和对客观事理的认定。 (司马迁之学术思想),司马迁青年时期的壮游历程,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嶷,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史记太史公自序)奉命出使西南数次随武帝出游,司马迁的人生与创作关系,攻读、游历、遗命、蒙辱,这种特殊的生活遭际人生道路,成就了司马迁的史才、史德、史胆、史识,使他具备了完成伟大历史巨著的主客观条件,创造出了充满生机、活力、浪漫精神和斗争精神的千古不朽的杰作。,鲁迅评史记,况发愤著书,意旨自激,恨为弄臣,寄心纸墨,感身世之戮辱;传畸人于千秋虽背春秋之义,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惟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汉文学史纲要,袁文典论史记为发愤之作,余读太史公自序,而知史记一书,实发愤之所为作。其传李广而缀以李蔡之得封,则悲其数奇不遇,即太史公之自序也。匪惟其传伍子胥、郦生、陆贾亦其自序,即进而屈原、贾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痛哭流涕而长太息,亦其自序也。更进而伯夷积仁洁行而饿死,进而颜子好学而早夭,皆自序也。更推之而传乐毅、田单、廉颇、李牧,而淮阴、彭越,而季布、孪布、黥布,而樊、灌诸人,再推之而如项王之力拔山气盖世,乃时不利而骓不逝,与夫豫让、荆轲诸刺客之切肤齿心为知己者死,皆太史公之自序也。所谓借他人酒杯,浇胸中之磈垒,诚不禁其击碎唾、拔剑斫地慷慨而悲歌也。,史记的体例,史记以十二本纪叙各代帝王兴衰始终,是世系史;十表排列帝王侯国间大事,是大事纪;世家叙侯王贵族之史,相当于分国史或地域史;列传记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人物的历史活动,是人物史;八书则是有关经济、文化、天文、历法等方面的专门论述,有专门史的性质。这样由五体互补而形成的结构框架,沟连天人,贯通古今,在设计上独具匠心,同时也使它的叙事范围广泛,展示了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图画。,宋 郑樵评史记体例,本纪纪年,世家传代,表以正历,书以类事,传以著人。使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 通志总叙,史记十二本纪,项羽本纪第七高祖本纪第八吕太后本纪第九孝文本纪第十孝景本纪第十一孝武本纪第十二,五帝本纪第一夏本纪第二殷本纪第三周本纪第四秦本纪第五秦始皇本纪第六,司马迁的修史理想,究天人之际:即探讨天道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在时代氛围的笼罩下,司马迁思想中不可避免地受天命论的影响。(绛侯周勃世家、吴王濞列传)从整体上看,他能从叙述史实出发,客观地反映人物的生平活动,基本上摆脱天道、天命思想的影响。(伯夷列传),通古今之变:就是要通过对三千年历史的发展变化的考察来寻求促成这些变化的原因。为此,司马迁确定了自己研究历史的方法即“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从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中去寻求某些规律性的东西。这既突出了司马迁对治乱兴衰规律的总结,也表现出他进步的政治思想。,成一家之言:其一:“一家言”的结构,融会贯通百家学说以建立统一的新思想体系。其二:“一家之言”的核心思想是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以志古自镜。其三:“一家之言”的表述形式,创立百科全书式的纪传体通史,奠定史学的独立地位。,史记的文学成就,成熟的叙事技巧成功的人物刻画自如的语言运用浓郁的悲剧气氛强烈的传奇色彩,论伯夷叔齐,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引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早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蹠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史记的叙事艺术,沟连天人、贯通古今的结构框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叙事脉络因果关系的探索展示对复杂事件和宏大场面的驾驭,重视对因果关系的探究叙事中详因而略果,传主地位的安排传记次序的安排人物合传的设立,史记的人物刻画,闾巷之人入传以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基本形象在典型环境中揭示人物性格用个性化语言突出人物个性用心理描写增强形象的生动感用细节描写增强形象的逼真感用对比衬托强化人物个性形象以互见法保存人物完整形象,是史记选择、安排材料以反映历史、表现人物的一种方法。可分为有无互见和详略互见。对某些人物的某些材料,在本传中未写,在他传中写了,这是有无互见。对某些史实和某些人物的事迹,在一篇传中详写,在其它传中略写,这是详略互见。采用互见法,有时是为了避免行文的重复,有时则是为了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多面性。,互见法,项羽本纪的叙事与写人,选取典型事件传奇性与悲剧性诗化与抒情性,项羽本纪之三大战役,项王自叙七十余战,史公所记独钜鹿、垓下两战为详。钜鹿之战全用烘托法,不一及战事,而于垓下显出项羽兵法及其斩将搴旗之功。项羽英雄,史公自是心折,亦由其好奇,于势穷力尽处自显神通。钜鹿、鸿门、垓下三段,自是史公项羽本纪中聚精会神,极得意文字。,李景星曰:“此传虽曰魏其武安侯列传,实则窦、田、灌三人合传也。两个贵戚,一个酒徒,惹出无限风波。头绪纷繁,如何措手?而太史公独用力博众兽手段,构成一篇绝热闹文字,真是神力。传以魏其、武安为经,以灌夫为纬,以窦、王两太后为眼目,以宾客为线索,以梁王、程不识、汲黯、郑当时、石建许多人为点染,以鬼报为收束,分合联络,错综周密,使恩怨相结,权势相倾,杯酒相争,情形宛然在目。而武安侯田蚡恃其宠骄,以琐屑嫌隙倾杀窦、灌。此尤千古不平之事,故传又特意写出。奇文信史,兼擅其长,宜乎于古今史家中首占一席也。”(史记评议),李景星评魏其武安侯列传,史记对后世文学的深远影响,深厚的人文精神、独立的思考精神、发愤著书的反抗与奋斗精神对后世史家文人的影响;史记的写作技巧、平易简洁的语言特点、影响了后世的散文创作;史记塑造人物的手法、叙事的技巧为后世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史记中人物、故事成为后世小说、戏剧的取材对象。,李斯五叹(1),(李斯)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李斯五叹(2),斯长男由为三川守,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三川守李由告归咸阳,李斯置酒于家,百官长皆前为寿,门廷车骑以千数。李斯喟然而叹曰:“嗟乎!吾闻之荀卿曰:物禁太盛。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驽下,遂擢至此。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李斯五叹(3),(秦始皇死,为赵高所挟制,被迫从其谋更易太子。)斯乃仰天而叹,垂泪太息曰:“嗟乎!独遭乱世,既已不能死,安托命哉!”,李斯五叹(4),(上书言赵高之短,反为赵诬下狱)居囹圄中,仰天而叹曰:“嗟乎,悲夫!不道之君,何可为计哉?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吴王夫差杀伍子胥。此三臣者,岂不忠哉?然而不免于死,身死而所忠者非也。今吾知不及三子,而二世之无道过于桀、纣、夫差,吾以忠死,宜矣。吾必见寇至咸阳,麋鹿游于朝也。”,李斯五叹(5),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石建父子谨慎,建为郎中令,书奏事,事下,建读之,曰:“误书!马(马)字与尾当五,今乃四,不足一。上谴死矣!”甚惶恐。其为谨慎,虽他皆如是。万石君少子庆为太仆。御出,上问车中:“几马?”庆以策数马毕,举手曰:“六马。”庆于诸子中最为简易矣,然犹如此。,刘邦的无赖性格表现,不喜儒生,有戴儒冠来见者,“辄解其冠,溲溺其中。”(郦生列传)彭城大败于项羽,逃亡中“道逢得孝惠、鲁元,乃载行。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坠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项羽本纪)项羽威胁欲烹太公,刘邦云:“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项羽本纪)周昌求见,刘邦“方拥戚姬。昌还走,高帝逐得,骑周昌项问曰:我何如主也?昌仰曰:陛下即桀纣之主也。”于是上笑之。”(张丞相列传),第三章 汉代辞赋,【教学设想】汉赋是汉代文学的主流和标志。作品之多、作家之多是前所未有的。但由于时代久远,语言的隔阂,今人读起来障碍很大。本章的学习,要了解汉赋的产生、发展情况;了解汉赋的特征;介绍和评价汉赋的代表作家作品以及它们的时代意义。对作品,重点讲读张衡的归田赋、赵壹的刺世疾邪赋等,对大赋作品,只选讲一些重点片断,借以了解其思想和艺术及大赋的特点。,第一节汉赋的起源、发展和流变,一、赋的起源:赋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特殊文体。它讲究押韵、对仗和形式的整饬;又像散文,句型自由,可骈可散。汉赋的文体来源是多方面的。,“赋”的本意是铺陈直叙。文心雕龙诠赋说:“赋,铺也。”朱熹诗集传:“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文心雕龙诠赋说:“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就是说,赋是由诗经和楚辞发展而来的。诗经中使用的“敷(铺)陈其事”的表现手法,楚辞特别是离骚的较长的篇幅、华美的词藻、局部设为问答(与灵氛、巫咸的问答)以及宋玉赋中的铺排等都是赋的主要来源; 另外,战国策的铺排手法(以苏秦始将连横为例)也是其来源之一。,赋作为一种文体是由宋玉和荀子首创的。宋玉学习屈原的辞赋,创作了神女赋、高唐赋、风赋、登徒子好色赋等赋体作品。 在内容上,由侧重抒情转为侧重咏物叙事,并且开“微讽”先河; 手法和形式上,写景状物比屈原作品更加夸张,词藻更为华美,又设为问答,韵文与散文兼行,已初具汉赋的规模,为汉赋奠定了基础。荀子作有赋篇,形式上设为一问一答。这些都为汉赋作了必要的准备。,二、汉赋的发展过程 汉赋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形成、兴盛、衰微三个阶段。 根据时代和赋的体式,汉代的赋,可以分为骚体赋、新体大赋、抒情小赋三类。,从汉初到武帝即位初年的七十余年间,是汉赋的形成期。 这个时期主要是骚体赋,代表赋作家是贾谊。骚赋指的是模仿楚辞而写的一种赋。这种赋在内容上侧重抒情,形式上与楚辞没多大差别,也用带“兮”的语句。贾谊的吊屈原赋、鵩鸟赋及司马相如的长门赋等骚体赋上承楚辞,下启西汉中期的新体大赋。,从武帝到东汉中叶的二百多年间,是汉赋的兴盛期,这个时期主要是新体大赋,代表作家有枚乘、司马相如、东方朔、王褒、扬雄、班固、张衡等。西汉初枚乘的七发标志着新体大赋的正式形成,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代表新体大赋的最高成就;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是东汉新体大赋的两篇力作。,从东汉中叶到汉末的一百多年间,是汉赋的转变、衰落期。由大赋转变为抒情小赋,张衡的归田赋开创了抒情小赋的先河。蔡邕的述信赋、赵壹等。,第二节从贾谊赋到枚乘七发,一、贾谊骚体赋:汉初,上层社会崇尚楚文化,影响到文人,便产生了祖述屈原作品的骚体赋。贾谊是骚体赋的代表作家。其代表作是吊屈原赋、鵩鸟赋。,在内容方面,贾谊赋继承了离骚的怨刺传统,抒写朝廷忠奸不分,贤人失志;在句型的运用方面,也大抵保留了楚辞于整饬中见变化,情与辞相宛转的特点。此后写作骚体赋的有淮南小山的招隐士、班婕妤的自悼赋、刘向的九叹、王逸的九思等。,二、枚乘及其七发: 汉初,以粱孝王刘武为中心形成一个粱园文学群体(梁园,汉代梁孝王刘武所造。也叫“梁苑”。故址在今河南商丘东。梁孝王好宾客,当时司马相如、枚乘等辞赋家皆曾受邀居于其中,因而有名。),有枚乘、公孙诡、邹阳、严忌、羊胜等作家,给汉初文学以巨大推动。枚乘是粱园文学群体的杰出代表,其赋体作品以七发最为著名。,枚乘所作的七发,无论内容还是形制,都是汉大赋具有开创意义的典范之作。七发的艺术特色:1、用铺张、夸饰的手法来穷形尽相地描写事物,语汇丰富,词藻华美,结构宏阔,富于气势。刘勰说:“枚乘摛艳,首制七发,腴辞云构,夸丽风骇。”(文心雕龙杂文)2、善于运用形象的比喻对事物做逼真的描摹。,3、在结构上,七发用了层次分明的七个大段各叙一事,移步换形,层层逼进,最后显示主旨,有中心,有层次,有变化,不象后来一般大赋那样流于平直呆板。后来沿袭七发体式而写的作品很多,如傅毅七激、张衡七辩等等。因此在赋史上,“七”成为一种专体。,第三节司马相如及其子虚赋、上林赋,一、大赋的特点: 司马相如是汉大赋的代表作家。大赋代表汉赋的最高成就,是汉赋的主流。概括地说,它的特点是:1、规模上,篇幅较长,结构宏大,一般都在千言以上;2、手法内容上,极度地铺张扬厉,用夸张的手法,富丽的词藻,侧重铺叙描写京都、宫苑、宫殿、山川等壮丽事物,以及诸侯、帝王的政治、军事、射猎等生活;,3、主旨上,既美且刺,一方面大力宣扬大汉帝国的声威与气魄,歌颂帝王的功德;一方面又对帝王政治上的过失、生活上的奢侈进行讽刺和劝谏,客观上却形成了“劝百讽一”的效果。4、行文结构上大多采用主客问答方式。一般有三个部分组成:开头是序,通常是赋中人物的简单对话,交代出赋中人物问对的缘由,以引出正文;中间部分是正文,主客双方彼此夸耀和辩难;结尾往往以一方向另一方诚服告终,揭示出讽谏意。5、用韵和语言上,韵散相间,开头的序一般用散文体;中间的正文,以韵文为主,夹杂一些散文。语言句式上,以四、六言为主,杂以三、五言。,二、司马相如的代表作品:子虚赋和上林赋,子虚赋和上林赋是司马相如的代表作,也是汉大赋的代表作。两篇作品不作于一时,子虚赋作于相如为梁孝王宾客时,上林赋作于武帝召见之际,前后相距十年。但两赋内容连属,构思一贯,实为一篇完整作品的上下章。,作品虚构子虚、乌有先生、亡是公三人,并通过他们讲叙齐、楚和天子畋猎的状况,他们对此事的态度,结成作品的基本骨架。作品生动描绘出大汉帝国的富庶繁荣,是大汉帝国盛世景象的艺术再现。司马相如将夸张描绘的艺术渲染原则和验证的艺术旨趣紧密结合在一起,对艺术巨丽之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社会意义即讽谏作用的依归,较好的融为一体。,司马相如在赋史上的地位:司马相如是汉代辞赋最重要的作家。扬雄:“长卿赋不似从人间来也!”明代王世贞艺苑卮言:“子虚、上林,材极富,辞极丽,运笔极古雅,精神极流动,长沙有其意而无其材,班张潘有其材而无其笔,子云有其笔而不得其精神流动之处。”,鲁迅在其汉文学史纲要:“(相如)益以玮奇之意,饰以绮丽之辞,句之短长,亦不拘成法,与当时甚不同。制作虽甚迟缓,而不失故辙,自虑妙才,广博闳丽,卓绝汉代”。,三、汉赋(大赋)的美学特征:繁富靡丽是汉大赋美学风貌的主要特征。扬雄法言吾子: “诗人之赋丽以则”; “辞人之赋丽以淫”。班固汉书:“雄以为赋者,将以风也,必推类而言,极丽密之辞,闳侈钜衍,竞于使人不能加也,既乃归之于正,然览者已过矣”(扬雄传)“其后宋玉、唐勒,汉兴枚乘、司马相如,下及扬子云,竞为侈丽闳衍之词,没其讽喻之义”(艺文志),“上(汉宣帝)曰,辞赋大者与古诗同义,小者辩丽可喜”(王褒传)。 王充论衡定贤篇: “以敏于赋颂,为弘丽之文为贤乎?则夫司马长卿、扬子云是也。文丽而务巨,言眇而趋深,然而不能处定是非、辨然否之实”。左思三都赋序:“夫玉卮无当,虽宝非用;侈言无验,虽丽非经”。刘勰文心雕龙诠赋“丽辞雅义”。,四、汉赋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第一:即以那些描写宫苑、田猎、都邑的大赋来说,大都是对国土的广阔,水陆物产的丰盛,宫苑建筑的华美、都市的繁荣,以及汉帝国的文治武功的描写和颂扬,这在当时并不是毫无意义的。而赋中对封建统治者的劝谕之词,也反映了这些赋作者反对帝王过分华奢淫靡的思想,表现了这些作者并非是对帝王贵族们毫无是非原则的奉承者和阿谀者。尽管这方面的思想往往表现得很委婉,收效甚微,但仍然是不应抹杀的。,第二、汉大赋虽然炫博耀奇,堆垛词藻,以至好用生词僻字,但在丰富文学作品的词汇、锻炼语言辞句、描写技巧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建安以后的很多诗文,往往在语言、辞藻和叙事状物的手法方面,从汉赋得到不少启发。第三、从文学发展史上看,两汉辞赋的繁兴,对中国文学观念的形成,也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五、对汉大赋的评价,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 在今天看来,汉赋虽也有一些较好的作品,但绝大部分是一种歌功颂德的僵化了的辞章。它们的主要缺点,是形式呆板,文字堆积,辞句艰深,缺乏情感,缺少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 子虚、上林则以四千余字的长篇,铺写游猎一事。作者以“苞括宇宙,总览人物”的巨大时空意识所作的呆板堆砌而又浑厚雄伟的铺陈描写,正是展示了中华民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代之际,那种征服世界、占有世界的自豪、骄傲,展示了那个时代繁荣富强、蓬勃向上的生气。这里弥漫着令后人不断回首惊叹的大汉气象。,李泽厚美的历程;文学没有画面限制,可以描述更大更多的东西。壮丽山川、巍峨宫殿、辽阔土地、万千生民,都可以置于笔下,汉赋就是这样。尽管是那样堆砌、重复、拙笨、呆板、,但是江山的宏伟、城市的繁盛、商业的发达、物产的丰饶、宫殿的巍峨、服饰的奢侈、鸟兽的奇异、人物的气派、狩猎的惊险、歌舞的欢快在赋中无不刻意描写,着意夸张。它们所力图展示的,不仍然是这样一个繁荣富强、充满活力、自信和对现实具有浓厚兴趣,关注和爱好的世界图景么?尽管呆板堆砌,但它在描述领域、范围、对象的广度上,却确乎为后代文艺所再未达到。它表明中华民族进入发达的文明社会后,对世界的直接征服和胜利,这种胜利使文学和艺术也不断要求全面的肯定、歌颂和玩味自己存在的自然环境。汉代文艺尽管粗重笨拙,却如此心胸开阔,气派雄沉。汉赋也应该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才能正确估计它作为一代文学正宗的意义和价值所在。,第四节东汉抒情小赋,1、纪行赋东汉的纪行赋主要有班彪的北征赋,班昭的东征赋,蔡邕的述行赋。2、述志赋:张衡的归田赋标志着由大赋向抒情小赋的过渡。归田赋构想出一个充满自然情趣的田园景象,表达作者对仕途污垢的厌恶。该赋篇幅短小,语言清新自然,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描写田园隐居乐趣的作品,也是汉代第一篇比较成熟的骈体赋。,赵壹的刺世嫉邪赋,揭露批判时政,笔锋犀利,犹如匕首投枪式的杂文。这篇赋对封建集权制社会的揭露、批判是大胆而深刻的,无论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已超过了“怨刺”文学的界限,而更接近于“诗人的愤怒”,这在整个汉赋中都是极为罕见的。,附一:世纪汉赋研究述评:附二:汉赋参考书目:,一 马积高 赋史,二 郭维森 许结 中国辞赋发展史,第四章 汉代诗歌,主讲:党万生,本章重点,乐府的概念,乐府诗的流传与保存;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陌上桑与孔雀东南飞;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乐府的含义,秦汉时国家设立的音乐机关由乐府机关所收集整理的民间歌诗后世文人仿作的合乐或不合乐的古体诗唐宋及以后的词曲,亦有乐府之名,秦汉时代的乐府机关,1977年陕西临潼秦始皇墓附近出土秦代编钟,上刻秦篆“乐府”二字。此则乐府之设立至迟为秦代。据汉书百官公卿表,秦、汉均设有乐府与太乐两机构。前者掌民间俗乐,后者掌祭祀雅乐。但“秦阙采诗之官,歌咏多因前式”(宋书乐志),真正的乐府歌诗的采集,始自汉代。,汉代的乐府机关,汉初重太乐(掌宗庙祭祀)而轻乐府,乐府形同虚设。武帝元鼎五年(前112),重设乐府,人员达800余,其职能除制定乐谱、训练乐工、填写歌辞、编配乐器进行演唱外,还负有采集民歌的使命。汉书艺文志:“自汉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厚薄云。”,上林赋所写汉天子舞乐之盛,于是乎游戏懈怠,置酒乎颢天之台,张乐乎胶葛之宇。撞千石之钟,立万石之虡(j ),建翠华之旗,树灵鼍之鼓;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巴、渝、宋、蔡,淮南干遮,文成颠歌,族居递奏,金鼓迭起。铿鎗闛鞈,洞心骇耳。荆、吴、郑、卫之声,韶、濩、武、象之乐,阴淫案衍之音;鄢、郢缤纷,激楚结风。俳优侏儒,狄鞮之倡,所以娱耳目、乐心意者,丽靡烂漫于前。,乐府诗集及乐府民歌的分类,宋郭茂倩收集历代各类乐府诗,上起陶唐,下迄五代,编撰乐府诗集一百卷。他又将自汉至唐的乐府诗分为十二类:(1)郊庙歌辞,(2)燕射歌辞,(3)鼓吹曲辞,(4)横吹曲辞,(5)相和歌辞,(6)清商曲辞,(7)舞曲歌辞,(8)琴曲歌辞,(9)杂曲歌辞,(10)近代曲辞,(11)杂歌谣辞,(12)新乐府辞。分类较为全面系统,也给了民歌以应有的地位。,乐府诗歌的保存与流传,汉代乐府诗歌主要保存在郊庙歌辞、相和歌辞、杂曲歌辞和鼓吹歌辞之中。郊庙歌辞是专供朝廷祭祀燕享用的乐歌。相和歌辞是流行在当时的江南世俗乐歌,含有“丝竹更相和”之意。鼓吹曲辞是武帝时代北方民族的新声,当时主要用于军乐。杂曲歌辞是指声调已经失传的曲辞,其中杂有不少文人的抒情言志的作品。汉乐府民歌主要保存在相和歌辞、鼓吹歌辞和杂曲歌辞中。,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战争行役:战城南、十五从军征、艳歌行、悲歌。人民的悲苦与反抗:病妇行、孤儿行、东门行、上留田行、陌上桑。情爱婚姻:有所思、上邪、白头吟、怨歌行、上山采蘼芜、孔雀东南飞。社会谣谚:更始时长安中语(灶下养)、桓灵时人为选举语(举秀才)、顺帝末京都童谣(直如弦)。,汉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叙事诗的基本成熟。运用戏剧性的独白和对话描绘人物性格。比兴与铺陈。语言朴素自然,生动活泼,富于生活气息。五言与杂言为主的形式。,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而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娶。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赴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具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遣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珠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上堂谢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 二情同依依 。,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谢家事夫君,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虽与府吏约,后会永无缘。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缕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疋,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府吏谓新妇,贺君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韧,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暗暗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及其艺术特色,此诗最早见于南朝徐陵所编玉台新咏,是我国现存第一首长篇叙事诗。艺术特色,人物形象的成功刻划。比兴与铺陈。叙事详略得当,结构完整紧凑。语言的个性化。,所谓“七出”,礼记本命篇:“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

    注意事项

    本文(两汉文学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