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量子力学散射ppt课件.ppt
1,Chapter.6 散 射,scattering,2,散射过程:,靶粒子的处在位置称为散射中心。,方向准直的均匀单能粒子由远处沿z轴方向射向靶粒子,由于受到靶粒子的作用,朝各方向散射开去,此过程称为散射过程。散射后的粒子可用探测器测量。,一 散射截面,3,散射角:入射粒子受靶粒子势场的作用,其运动方向偏离入射方向的角度。,弹性散射:若在散射过程中,入射粒子和靶粒子的内部状态都不发生变化,则称弹性散射,否则称为非弹性散射。,入射粒子流密度N :单位时间内通过与入射粒子运动方向垂直的单位面积的入射粒子数,用于描述入射粒子流强度的物理量,故又称为入射粒子流强度。,散射截面:,一 散射截面 (续1),4,设单位时间内散射到(,)方向面积元ds上(立体角d内)的粒子数为dn,显然,综合之,则有:,或 (1),比例系数q(,)的性质:,q(,)与入射粒子和靶粒子(散射场)的性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入射粒子的动能有关,是, 的函数,一 散射截面 (续2),5,q(,)具有面积的量纲,故称q(,)为微分散射截面,简称为截面或角分布,如果在垂直于入射粒子流的入射方向取截面面积q(,),则单位时间内通过此截面的粒子数恰好散射到(,)方向的单位立体角内。,(2),一 散射截面 (续3),6,总散射截面:,注,由(2)式知,由于N、 可通过实验测定,故而求得 。,量子力学的任务是从理论上计算出 ,以便于同实验比较,从而反过来研究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其它问题。,一 散射截面 (续4),7,二、散射振幅,现在考虑量子力学对散射体系的描述。设靶粒子的质量远大于散射粒子的质量,在碰撞过程中,靶粒子可视为静止。取散射中心A为坐标原点,散射粒子体系的定态Schrdinger方程,(4),令,方程(4)改写为,8,(5),由于实验观测是在远离靶的地方进行的,从微观角度看,可以认为 ,因此,在计算 时,仅需考虑 处的散射粒子的行为,即仅需考虑 处的散射体系的波函数。,设 时, ,方程(5)变为,(6),二、散射振幅 (续1),9,将(6)式写成,在 的情形下,此方程简化为,此方程类似一维波动方程。我们知道,对于一维势垒或势阱的散射情况,(8),二、散射振幅 (续2),10,方程(8)有两个特解,式中 为入射波或透射波, 为散射波,波只沿一方向散射。,对于三维情形,波可沿各方向散射。三维散射时,在 处的粒子的波函数应为入射波和散射波之和。,二、散射振幅 (续3),11,因此,代表由散射中心向外传播的球面散射波, 代表向散射中心会聚的球面波,不是散射波,应略去。,在 处,散射粒子的波函数是入射平面波 和球面散射波 之和。即,(9),二、散射振幅 (续4),12,散射波的几率流密度,入射波几率密度(即入射粒子流密度),为方便起见,取入射平面波 的系数 ,这表明 ,入射粒子束单位体积中的粒子数为1。,(10),二、散射振幅 (续5),13,单位时间内,在沿 方向d立体角内出现的粒子数为,(13),比较(1)式与(12),得到,(12),(11),二、散射振幅 (续6),14,下面介绍两种求散射振幅或散射截面的方法:分波法,玻恩近似方法。 分波法是准确的求散射理论问题的方法,即准确的散射理论。,由此可知,若知道了 ,即可求得 , 称为散射振幅。所以,对于能量给定的入射粒子,速率 给定,于是,入射粒子流密度 给定,只要知道了散射振幅 ,也就能求出微分散射截面。 的具体形式通过求Schrdinger方程(5)的解并要求在 时具有渐近形式(9)而得出。,二、散射振幅 (续7),15,取沿粒子入射方向并通过散射中心的轴线为极轴z,显然与无关,按照3.3.的讨论,对于具有确定能量的粒子,方程(3-1)的特解为,讨论粒子在中心力场中的散射。,(3-1),粒子在辏力场中的势能为 ,状态方程,由于现在与无关(m=0),所以,方程(1)的特解可写成,三、分波法,16,方程(3-1)的通解为所有特解的线性迭加,(3-2),(3-2)代入(3-1),得径向方程,为待定的径向波函数,每个特解称为一个分波, 称为第 个分波,通常称 的分波分别为s, p, d, f分波,(3-3),三、分波法 (续1),17,(3-4),考虑方程(3-4)在 情况下的极限解,令 方程(3-4)的极限形式,由此求得:,(3-5),三、分波法 (续2),18,为了后面的方便起见,这里引入了两个新的常数,将(3-5)代入(3-2),得到方程(3-1)在 情形下通解的渐近形式,(3-6),三、分波法 (续3),19,另一方面,按上节的讨论,在远离散射中心处,粒子的波函数,(3-7),(3-8),式中jl(kr)是球贝塞尔函数,将平面波 按球面波展开,(3-9),三、分波法 (续4),20,利用(3-8)、(3-9),可将(3-7)写成,(3-10),(3-6)和(3-10)两式右边应相等,即,分别比较等式两边 和 前边的系数,得,三、分波法 (续5),21,(3-12),(3-11),可以得到,用 乘以(12)式,再对从 积分,并利用Legradrer多项式的正交性,三、分波法 (续6),22,即 (3-13),将此结果代入(3-11)式,(3-14),三、分波法 (续7),23,可见,求散射振幅f()的问题归结为求 ,求 的具体值关键是解径向波函数 的方程(3-3),由(3-8),(3-9)知, 是入射平面波的第 个分波的位相;由(3-6)知, 是散射波第 个分波的位相。所以, 是入射波经散射后第 个分波的位相移动(相移)。,的物理意义:,三、分波法 (续8),24,微分散射截面,(3-15),总散射截面,三、分波法 (续9),25,即 (3-16),式中 (3-17),是第 个分波的散射截面。,由上述看们看出:求散射振幅 的问题归结为求相移 ,而 的获得,需要根据 的具体情况解径向方程(3-3)求 ,然后取其渐近解,并写为,三、分波法 (续10),26,即可得到第 个分波的相移,由于每个分波都将产生相移 ,所以,必须寻找各个分波的相移来计算散射截面,这种方法称为分波法。,光学定理,(证明见后),三、分波法 (续11),27,分波法求散射截面是一个无穷级数的问题。从原则上讲,分波法是散射问题的普遍方法。但实际上,依次计算级数中的各项是相当复杂的,有时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在一定的条件下计算级数中的前几项,达到一定精确度即可。,分波法的适用范围,散射主要发生在势场的作用范围内,若以散射中心为心,以 为半径的球表示这个范围,则 时,散射效果就可以忽略不计了。,三、分波法 (续12),28,由于入射波的第 个分波的径向函数 的第一极大值位于 附近,当 较大时,愈大,,愈快,如果 的第一极大值位于 ,即 时,在 内, 的值很小。亦即第 个分波受势场的影响很小,散射影响可以忽略,只有第 个分波之前的各分波必须考虑。所以,我们把分波法适用的条件,三、分波法 (续13),29,写成 ,而 的分波不必考虑, 愈小,则需计算的项数愈小,当 时, ,这时仅需计算一个相移 即足够了, 足够小,意味着入射粒子的动能较低,所以分波法适用于低能散射, 的分波散射截面可以略去。,三、分波法 (续14),30,说明,已知 时,可用分波法求出低能散射的相移和散射截面,在原子核及基本粒子问题中,作用力不清楚,也即不知道 的具体形式,这时,我们可先由实验测定散射截面和相移,然后确定势场和力的形式和性质,这是研究原子核及基本粒子常用的一种方法。,三、分波法 (续15),31,思考题:什么是分波法?,分波法是说入射平面波eikz按球面波展开,展开式中的每一项称为一个分波,每个分波在中心力场的影响下,各自产生一个相移 。而 的获得需根据 的具体形式解径向方程,三、分波法 (续16),32,求出 ,然后取其渐近解,并写成,即可得到第 个分波的相移,由于每个分波都将产生相移 ,所以,计算散射截面时须寻找各个分波的相移,这种方法称为分波法。,三、分波法 (续17),33,分波法应用举例,ex. 球方势阱和球方势垒的低能散射。,粒子的势能:,是势阱或势垒的深度或高度。设入射粒子能量很小,其德布罗意波长比势场作用范围大很多(质子和中子的低能散射可以近似地归结为这种情况),求粒子的散射截面。,Solve: 粒子的径向方程,(1),三、分波法 (续18),34,其中,(2),对于球方势阱,为粒子的能量, 为粒子在靶粒子中心力场中的势能。,(2),因粒子波长,所以仅需讨论s波的散射 ,据此及(2)式,可将方程(1)写成,三、分波法 (续19),35,其中,(4),(3),令,则(3),(4)可写成,(5),三、分波法 (续20),36,(6),其解为,(7),(8),于是,(9),(10),因 在 处有限,必须有,所以,三、分波法 (续21),37,在 处, 及 连续,因此, 及 在 处连续。由(7),(8)式得,总散射截面,(11),(12),由此求得相移,即,三、分波法 (续22),38,在粒子能量很低 的情况下, 。利用 时, ,有,(13),(14),对于球方势垒 。,这时,用 代替以上讨论中的 ,在粒子能量很低 的情况下,(13)变为,(15),三、分波法 (续23),39,(14)写为,(16),当 时 ,由于,代入(16)式,得,低能粒子经无限高势垒场的散射,其散射截面等于半径为 的球面面积,它与经典情况不同,在经典情况下,总散射截面就是作为散射中心的半径为 的硬球的最大截面面积 ,它是量子力学计算的结果的 。,三、分波法 (续24),40,四.玻恩近似,分波法仅适用于讨论低能粒子的散射问题,当入射粒子的能量很高时,采用分波法计算散射截面就不恰当了,对于高能入射粒子而言,势能 可看作是微扰,体系的哈密顿算符为,其中, 是粒子的动能(自由粒子的哈密顿量),其本征函数取箱归一化的动量本征函数,41,粒子与散射力场的相互作用能:,这里,采用箱归一化意味着体积L3内只有一个粒子。于是,入射粒子流密度,单位时间内,散射到 方向立体角 内的粒子数,(1),另一方面,入射粒子由于受到靶粒子力场的微扰作用,从动量为 的初态 跃迁到动量 的末态 ,即,四.玻恩近似 (续1),42,对于弹性散射,动能守恒,单位时间内,粒子从初态 跃迁到动量大小为 ,方向为 的立体角 内所有末态上的几率,即跃迁几率,跃迁距阵元,(2),(3),四.玻恩近似 (续2),43,为动量大小为 方向角为 的末态数目(态密度),(4),将(3)、(4)代入(2)式,得出,(5),此式在数量上即表示单位时间内跃迁到立体角d内的粒子数,(6),四.玻恩近似 (续3),44,比较(1),(6)式,并注意到 ,立即可得,(7),式中绝对值内保留负号是因为用格林函数法算出的散射振幅 有一负号。引入矢量,其中是散射角, 是散射引起动量的变化,于是,(8),四.玻恩近似 (续4),45,取 的方向为球坐标的极轴方向, 为方位角,则可简化积分,(9),因而,(10),此式即为玻恩近似表达式,若势能 已知,计算积分后就可以求出微分散射截面,所以,应用玻恩近似法计算微分散射截面时,主要难点在于给出 的具体形式后,如何计算积分 。,四.玻恩近似 (续5),46,下面给出几种常见的较复杂的作用势能及对应的积分公式。,四.玻恩近似 (续6),47,玻恩近似法应用举例,Ex.1,玻恩近似法的适用范围:,玻恩近似法只适用于粒子的高能散射,它与分波法(适用于低能散射)相互补充,作为解决散射问题的两种主要方法。,计算高速带电粒子 ,被中性原子内部屏蔽库仑场 散射,求散射截面。,Solve:高速带电粒子属高能粒子,故,四.玻恩近似 (续7),48,当入射粒子的能量很大,散射角 较大时,(1),(3),所以上式可近似写成,四.玻恩近似 (续8),49,(4),此式称为Rutherford散射公式。首先由卢瑟福用经典方法计算库仑散射(不考虑屏蔽作用)得出。这说明式(3)是经典力学方法可以适用的条件。式(4)表明要求散射角比较大,能量比较大,这时散射要在原子核附近发生,即入射粒子深入到原子内部,因而核外电子不起屏蔽作用。当 角很小时,条件(3)不能满足,Rutherford公式不能成立,此时需用(1)式。,四.玻恩近似 (续9),50,EX.2,Solve 为一般起见,先考虑 分波的相移, 再取特殊情况 分波的相移。,粒子受到势能为 的场的散射, 求s分波的微分散射截面。,根据边界条件,(1),解径向函数 满足的径向方程,令,四.玻恩近似 (续10),51,所以(2)式可以写成,于是(3)式又可写成,(3),令,四.玻恩近似 (续11),52,上式是 阶贝塞尔方程,其解为 ,因此,但当 时,,所以在 附近,由,(4),四.玻恩近似 (续12),53,(5),比较(1)式和(5)式,则有,四.玻恩近似 (续13),54,将 值代入微分散射截面的表达式,立即可得到s分波的微分散射截面,令,s分波散射截面,四.玻恩近似 (续14),55,EX.3,慢速粒子受到势能为 的场的散射,若 , ,求散射截面。,由径向波函数 所满足的径向方程,当 时,(1),令,(2),Solve: 由于是慢速粒子散射,对于低能散射只需考虑 分波。,四.玻恩近似 (续15),56,将 代入以上方程,(3),并令 (4),(6),(5),四.玻恩近似 (续16),57,当 应有限,则要求,在 处, 和 连续,两式相除,得,四.玻恩近似 (续17),58,总散射截面,(7),讨论:当粒子的能量 时,,如果粒子能量很低 的情况下,四.玻恩近似 (续18),59,如果 时, ,于是有,在这种情况下,总散射截面等于半径为 的球面面积。它与经典情况不同,在经典情况下,四.玻恩近似 (续19),60,EX.4,只考虑s分波,求慢速粒子受到势场 的场散射时的散射截面,Solve: 根据边界条件,解径向方程:,令,则上方程简写为:,四.玻恩近似 (续20),61,令,代入上方程,有,只考虑s分波, ,由于 , ,以上方程在 时的渐近形式为,此为 阶贝塞尔方程,其解为,四.玻恩近似 (续21),62,由于 , ,所以有限解为,于是,比较(1)和(2)两式,并注意取(1)式中的 等于0,则,四.玻恩近似 (续22),63,EX.5,用玻恩近似法求粒子在势能场 中散射的散射截面,Solve: 根据微分散射截面公式,于是将 代入上式,积分,四.玻恩近似 (续23),64,四.玻恩近似 (续24),65,四.玻恩近似 (续25),66,EX.6,用玻恩近似法求粒子在势能场 中散射的微分散射截面,式中 。,Solve:,四.玻恩近似 (续26),67,四.玻恩近似 (续27),68,EX.7,设 ,求反射系数,Solve:,(1),令,则,(2),(3),(4),四.玻恩近似 (续28),69,其中,(5),当 时,方程(1)的渐近形式,令,此方程有平面波解,当 时, , 超于常数,(6),四.玻恩近似 (续29),70,将(8)写成,(7),利用这些关系式,方程(5)可写成,(8),其中,(9),再令,四.玻恩近似 (续30),71,显然,于是,方程(9)变为,(10),方程(10)为超几何方程,其满足 (即 ), 有限的解为,(11),四.玻恩近似 (续31),72,满足 即 , 有限的解为,(12),当 ,即 时,四.玻恩近似 (续32),73,反射系数:,(13),利用,四.玻恩近似 (续33),74,可得:,四.玻恩近似 (续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