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考点七文言文阅读(共72张).ppt
考点七文言文阅读,【宁波市2019考试说明要求】1在语境中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2理解文章的内容,评析主要人物、思想感情、文化现象等。3感受汉语语言特点,体会古诗文语言的表现力。,2019年浙江各地考题归纳,【分析解读】1考查范围:近几年浙江省各地区的文言文的考查以课外文言文为主(2019年浙江省中考,除宁波市的文言文对比阅读中含有课内文言文诫子书之外,其他地市均以课外文言文为考查素材)。2考查形式:在文言文的考查中,单独课外、课外课外的考查形式仍是主流。3能力要求:虽然考查篇目多为浅易的文言文,但由于出题形式经常变化,并且越来越注重对比阅读(包括课内课外、课外课外)、综合阅读(包括古诗文综合阅读和古今文综合阅读),题目的难度有所提高,对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有了较高的要求。,【分析预测】 分析近几年的浙江中考试题可以发现,文言文对比阅读的占比越来越多。预测2020年的考查,以对比阅读的形式进行考查的文言文阅读依然会占不小的比例,而且可能将诗歌鉴赏的考查也融入进来(之前的中考中已经有过此类的尝试)。综合对比阅读使得出题的形式和角度更加灵活多样,可以较好地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释义懂文】1根据文意,选出【乙】【丙】两文标题中“示”“谕”最恰当的义项。(2分)(1)示()A上天对人类显现吉凶祸福 B给人看C表示 D教导(2)谕()A上对下的文告、指示 B告诉C知道 D比喻,【答案】 (1)D(2)B【解析】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根据对三篇选文的阅读和观察可以发现,三篇选文有着相同的主题,即对子女的教导。因此不难推断出【乙】和【丙】中“示”和“谕”的意思分别为:“教导”和“告诉”。,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6分)(1)盖惜书是有力之家藏书者所为,吾贫人未遑效此也。(2)凡遇不易处之境,皆能掌学问识见。【答案】 (1)爱惜书本是有能力的人家(富贵人家)藏书的人所做的事,我们贫穷人家没有空闲(余力)效仿这种做法。(2)凡是遇到逆境(不顺的处境),都能增长学问和见识。,【解析】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注意重点词语的翻译,如“有力(有能力)”“遑(闲暇,空闲)”“掌(同长,增长)”。,文言句子翻译的基本原则:“信”“达”“雅”。信译文要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不随意增减内容);达译文要通顺畅达,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译文要优美自然,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1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是“留、替、调、引、补、删”。,2.常见文言句式。,【答案】 (1)“切莫”是千万不要的意思,语气坚决,强调了要读书就不必爱惜书,表现了孙枝蔚要儿子务实求知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2)“安得乎”以反问的语气,告诉儿子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很难,要学会忍让,表现了吴汝纶对儿子拥有美好德行的殷切期望。(每小题2分,语气、情感各1分)【解析】考查对词句的赏析及对作者话语中的语气和情感的体会。首先理解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然后将语句反复读几遍体会作者的语气和在话语中包含的情感,仿照给出的示例的形式进行分析即可。,读书须注重方法,务实求知,我们可以按照古人说的“(1)_”去做;面对困境,可以用古人的话“(2)_”来勉励自己;当我们放纵懈怠、内心浮躁时,可以提醒自己“(3)_”;当我们追逐名利、失去目标时,可以告诫自己“(4)_”。【答案】 (1) (2)(3)(4),【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运用能力。首先观察题目的设置,给出了七句话,而语境中只有四个空,而且分值是4分,说明我们在作答的时候需要从所给的七句话中选出四句放到具体的语境中。作答时要理解每句话的意思,而且要抓住语境中的关键词进行分析。如语境中的“读书须注重方法,务实求知”,观察给出的七句话,分析可以发现只有第句符合;同样的方法看第二空,“面对困境”“勉励自己”与第句的“生于忧患,存乎疢疾”(这句话可以结合【丙】文下面的注释,并联系课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进行理解);第三空,“放纵懈怠、内心浮躁”不难想到诫子书中的“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所以第三空对应第句;第四空“追逐名利、失去目标”“告诫自己”不难想到诫子书中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所以第四空对应第句。,【答案】 (1)距离(2)恰好(3)告诫(4)给予,赠送,【解析】考查文言词语的释义。解答此类试题,可联系教材中学过的文言词语或根据句意来回答。如“去蒋山亦七里”这句话的意思为:距离蒋山也有七里路。“去”的意思为“距离”。“公适见之”这句话的意思为:王安石恰好看见这种情况。“适”的意思为“恰好”。“且戒苟以转售”中的“戒”可以联系我们学过的富贵不能淫中“戒之曰”的“戒”,意思为“告诫”。“乃复遗吴”中的“遗”可以联系我们学过的出师表中“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的“遗”,意思是“给予,赠送”。,【答案】 公命取小刀/自于巾脚刮磨/粲然黄金也/盖禁中所赐者【解析】考查对文言句子断句的能力。在理解大致句意的基础上,注意连词(盖)、句末语气词(也)的提示作用,同时注意题干要求(限断三处)。本句句意为:王安石命令取一把小刀,从旧黑头巾的底下刮磨,里面是鲜亮发光的金子,原来是宫里赏赐的。,(3)谓语中心语与后置的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如“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中“于乱世”“于诸侯”是后置的介宾短语,它们和前面的谓语“苟全性命”“不求闻达”之间要停顿。(4)并列短语之间要停顿。如“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核舟记)。,(3)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但”“然则”“于是”“乃”“是故”“然而”“无论”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开。如“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河中石兽)。(4)常位于句首的时间词,如“少顷”“未几”“既而”“俄而”“已而”等,前面可以断句。如“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世说新语咏雪)。,见P110 考向文言句子翻译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3分)其宅仅蔽风雨,又不设垣墙,望之若逆旅之舍。【答案】 他的住宅只能够遮蔽风雨,又没有设置围墙,远远看去好像旅店的房屋。【解析】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字词“蔽(遮蔽)”“设(设置)”“垣墙 (围墙)”“若(好像)”“逆旅(旅店)”一定要翻译准确。,4两文都写罢政后的王荆公,但侧重点不同,请结合语段简要分析他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答案】 语段(一)写王荆公住处偏僻,房屋简陋,出行不坐马和轿子,是一个生活简朴、内心恬淡安然的人;语段(二)写王荆公把宫中所赐的乌巾两次送给田家子,是一个富有同情心、慷慨大方、讲信用的人。【解析】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可通过人物的行为和语言来分析。如从语段(一)中的“盖未尝乘马与肩舆也”“其宅仅蔽风雨,又不设垣墙”可以看出王安石是一个生活简朴、内心恬淡的人;从语段(二)“乞汝归遗父”“乃复遗吴”可以看出王安石是一个富有同情心、慷慨大方、讲信用的人。,【答案】 A【解析】考查对文言词语释义的理解。A项中加点的“恨”意思都是:遗憾。B项中加点的“修”意思分别是:长,高/培养。C项中加点的“志”意思分别是:记述/立志。D项中加点的“故”意思分别是:因此/原来。因此,A项符合题意。,见P113 考向文言句子断句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蹲名山俯大江荆吴云水交错如绣【答案】 蹲名山/俯大江/荆吴云水/交错如绣【解析】考查文言句子的断句。根据对句子大意的理解以及句中关键词语的提示进行断句即可。如本句可根据动词“蹲、俯、交错”以及题目中的要求“限断三处”进行断句。,【答案】 示例:“月来松闲”令人联想到王维的诗句“明月松间照”,古诗文中的“明月”“山松”常常营造出清朗的意境。作者用拟人手法,以松之“闲”表现景之清幽与人之清闲,“松闲”实则是作者自己内心的观照。【解析】考查对词语的赏析及语言的拓展表达能力。“月来松闲”的句意是:明月照在闲适的松林中。营造了一种清朗的意境。“闲”用来指松林,是拟人修辞,这句话表面是写松林的清幽,实则是作者内心的写照。据此理解作答即可。,4有同学认为,吴均与朱元思书中有“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语,本文中又有“忧人处之,百虑冰息”之句,此亭可叫“息心亭”。请你比较“息心”“洗心”的内涵,说说刘禹锡为何将此亭命名为“洗心亭”。(3分)【答案】 示例:“忧人”“鸢飞戾天者”“经纶世务者”指耽于尘世俗务、患得患失之人,或极力追求名利、处心积虑之人,“息心”指平息他们的世俗名利之心;“始适乎目而方寸为清”,四周之景令人心思变得恬淡、纯净,“洗心”指人们都可以在此洗去心灵上的尘埃,重获心灵的自由和活力。相比较而言,“洗心”更契合刘禹锡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精神气质。,【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及主旨的对比探究。根据对吴均与朱元思书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和本文中“忧人处之,百虑冰息”的理解以及对“息心(指平息世俗名利之心)”和“洗心(洗去心上的尘埃,重获心灵的自由和活力)”的辨析,合理组织语言作答即可。,(我)询问修建此亭的经过和始末,有的人说:是僧人义然。他召唤同伴一起动手,就地取材,在此处建亭。该亭盘曲高耸,气象万千,山中景象,尽收眼底。词人置身此地,意境常新;僧侣置身此地,随遇而安;忧郁的人置身此地,一切烦恼永远消失。飞鸟思归,猿猴依恋,在亭子的梁椽之间,鸟飞猿攀随处可见。明月照在松林及雕镂的窗户和台阶上。巨石上悬挂着钟磬的木架,常绿藤就像蛟龙一样依附缠绕在高大的乔木上。其间有万竿修长的竹子,夏季依然舒爽清凉。这就是这个亭子的真实记录。,僧人义然手持如意向我作揖行礼说:“既然写了篇文章记录它,何不再给它命个名字,让它传播得更远呢!”我凭借这个亭子环视了一下四周,认为没有不适宜的地方,不仅赏心悦目又能让人心里清净,所以命名为“洗心”。唐穆宗长庆四年(824)九月二十三日,刘禹锡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