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ppt课件.ppt
二十四节气简介,二十四节气的由来,中国古代利用土圭实测日晷,将每年日影最长定为“日至”(又称日长至、长至、冬至),日影最短为“日短至”(又称短至、夏至)。在春秋两季各有一天的昼夜时间长短相等,便定为“春分”和“秋分”。在商朝时只有四个节气,到了周朝时发展到了八个,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季月节气的关系,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计十二个节和十二个气。即一个月之内有一节一气,每两节气相距,平均约三十天又十分之四,而阴历每月之日数则为二十九天半,故约每三十四个月,必遇有两月仅有节而无气、及有气而无节者。有节无气之月,即农历之闰月,有气无节之月不为闰月。,立春,2月3-4日;立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即太阳到达黄经315时。,雨水,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2个节气,位于每年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太阳到达黄经330。,惊蛰,3月5-6日;惊蛰,古称“启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太阳到达黄经345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春分,3月20-21日;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大约为3月20日左右,太阳位于黄经0(春分点)时。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来说就是秋分。春分是伊朗、土耳其、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新年,有着3000年的历史。,清明,4月4-6日;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谷雨,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每年4月19日21日时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同时也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立夏,5月5-6日;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节气。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小满,5月20-22日;小满(grain buds)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视太阳到达黄经60时为小满。,芒种,6月5-6日;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75时交芒种节气。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夏至,6月21-22日;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6月20日,或21日,或22日。夏至这天,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夏至点,目前处在双子座),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在北京地区,夏至日白昼可长达15小时,正午太阳高度高达7332。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将近一倍。,小暑,7月7-8日;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105度时叫小暑节气。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大暑,7月22-23日;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太阳位于黄经120。大暑期间,中国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喝羊肉汤等习俗。,立秋,8月6-9日;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处暑,8月22-24日;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50。,白露,9月7-8日;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为白露。,秋分,秋分(Autumnal equinox),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一是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秋分点),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与晨昏蒙影)。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开始昼短夜长(一日中白昼短于黑夜),南半球各地开始昼长夜短(一日中白昼长于黑夜)。故秋分也称降分。,寒露,寒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开始;时间在公历每年10月7日9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95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进入深秋,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霜降,10月23-24日;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10月23日左右,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人们的影响。,立冬,11月7-8日;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1月7-8日之间,即太阳位于黄经225。此时,地球位于赤纬-1619,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仅有3347。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立冬期间,中国民间以立冬为冬季之始,需进补以度严冬的食俗。,小雪,11月22-23日;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11月22或23日,太阳到达黄经240,此时称为小雪节气。此时,太阳位于赤纬-2016,这天北京地区白昼时间仅9小时49分钟,正午太阳高度仅2950。,大雪,12月7-8日;“大雪”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更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其时视太阳到达黄经25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冬至,冬至(Winter Solstice)又名一阳生,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1 ,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数九、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23日之间。,小寒,1月5-6日;小寒,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标志着季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当太阳到达黄经285(小寒)时,对于神州大地而言,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到来了。,大寒,1月19-21日;大寒,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每年公历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即为大寒。,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