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五章第7讲 RISC CPUppt课件.ppt
RISC CPU,5.7 RISC CPU,三要素:有限的简单指令集大量的CPU通用寄存器流水及优化,5.7 RISC CPU,特点(采用流水线技术)简单而统一格式的指令译码;大部分指令可以单周期执行只有LOAD/STORE可以访问存储器简单的寻址方式采用延迟转移技术采用LOAD延迟技术三地址指令格式较多的寄存器对称的指令格式其他。(见书),5.7 RISC CPU,RISC与CISC的对比P177表5.4,5.7 RISC CPU,实例 MC88110CPU结构框图(见下图)12个执行功能部件3个Cache(指令,数据和目标指令)两个寄存器堆(通用寄存器堆、扩展寄存器堆)六条80位宽的内部总线,MC88110 CPU结构框图,MC88110的指令流水线,超标量流水线CPUF&D:取指和译码段需要一个时钟周期,EX:执行段,大都只需要一个时钟周期,WB:写回段,只需要时钟周期的一半采用了直接通路(Forwarding)技术,指令动态调度策略按序发射取两条指令,配对发送,一个周期可以有两条指令执行完毕如下图:,第一条指令由于资源相关或数据相关,则这两条指令都不发射若第一条指令能发射,第二条不能发射,只发射第1条指令到EX段,第二条指令等待并新取一条指令与之配对等待发射,5.7 RISC CPU,几个问题:怎样判断能否发射呢?可以采用计分牌的方法如何保证按序完成?FIFO指令队列如何对待控制相关(转移指令)?采用延迟转移法和目标指令cache法,5.7 RISC CPU,计分牌:计分牌是一个位向量、每一位对应寄存器堆中的一个寄存器。指令发射时,目的寄存器在计分牌中相应位为1;写回后清0判断指令可否发射的条件是:该指令的所有目的寄存器、源寄存器在向量位中对应的位都为0否则,等待这些位清除,5.7 RISC CPU,FIFO队列FIFO队列称为历史缓冲器,每当一条指令发射后,副本传入FIFO队列队尾只有当前面的指令执行完毕,才到达队首,执行完毕后,离开队列,5.7 RISC CPU,延迟转移法可选如果采用延迟转移选项,则转移指令后的转移延迟时间内指令被发射否则,指令照常发送指令Cache(TIC)法是一个32位的全相联Cache,用来保存转移路径的前两条指令,5.7 RISC CPU,例5 超标量流水线结构如下,5.7 RISC CPU,I1LDA R1,AI2ADDR2,R1I3ADDR3,R4I4MULR4,R5I5LDAR6,BI6MULR6,R7画出按序完成各段推进情况图画出按序完成流水线时空图,RAW,WAR,WAW,5.7 RISC CPU,I6,5.7 RISC CPU,第五章小结,CPU是计算机的中央处理部件,具有4项基本功能。现代CPU构成有3部分。CPU中的寄存器:指令寄存器、程序计数器、地址寄存器、数据缓冲寄存器、通用寄存器、状态条件寄存器。指令周期:CPU从存储器取出一条指令并执行这条指令的时间和称为指令周期。,第五章小结,时序信号产生器:提供CPU周期(也称机器周期)所需的时序信号。操作控制器:利用这些时序信号进行定时,有条不紊地取出一条指令并执行这条指令。微程序控制器:利用软件方法设计操作控制。硬布线控制器:某一微操作控制信号是指令操作码译码输出、时序信号和状态条件信号的逻辑函数。,第五章小结,并行处理技术贯穿于信息加工的各个步骤和阶段。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形式:时间并行;空间并行;时间并行+空间并行。流水CPU是以时间并行性为原理构造的处理机,是一种非常经济而实用的并行技术。目前的高性能微处理机几乎无一例外地使用了流水技术。流水技术中的主要问题是资源相关、数据相关和控制相关,为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技术对策,才能保证流水线畅通而不断流。,看动画布置作业:P183:1,8,11,12,13修改题目:1.(2)保存当前正待执行的2.参见图5.15的数据通路。12.(1) ;(2)完成100个任务,加速比是多少?;其余编号顺延13.增加(4)求流水线的效率。,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