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笔记 暨南大学ppt课件.ppt
自然辩证法,授课老师:黄颖黔,1 绪论,1.1 学科历史渊源,西方自然哲学发展的产物辩证法在古希腊哲学中已经创立,强调运动发展变化、思想素材丰富黑格尔唯心辩证法以整体的辩证思维看待世间万物,阐述了自然界的辩证法特性,但理论基础是头脑的猜测和臆断。19世纪的黑格尔哲学是马列哲学的理论源泉,对自然辩证法影响甚大,1.1 学科历史渊源,自然辩证法创立马恩共同创立辩证法马注重经济学和社会历史哲学,恩钻研自然辩证法和革命策略。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阐述了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思想20世纪初,列宁撰写唯批,捍卫唯物辩证法自然辩证法的哲学本性马列主义的科学技术哲学,以唯物辩证法为理论根本,强调社会实现第一性,弘扬科学理性,为科学合理性提供辩护,1.2 学科体系 (缺图),自然辩证法与科技各个学科的关系各有侧重、双向互动、相辅相成没有高矮贵贱之分(倡导和统帅关系与事实不符,缺少依据),1.2 学科体系,自然辩证法研究重点和体系构造恩格斯、列宁创立时期,体现为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20世纪中期,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大有发展20世纪中后期,科技观和STS越发重要现时代,科技政策和科学文化研究是热点自然辩证法的四大板块: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科技观+比较科技政策,1.3 创立和发展,自然辩证法的完善和发展20年代,苏联学者发现自然辩证法手稿,随即展开研究、宣传工作,30年代创立学科,并逐步体系化20世纪30-70年代,在社会主义国家,自然辩证法已经渗透到主流意识形态当中,对各国的社会文化,科技事业产生了影响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马列主义在苏东欧失势,自然辩证法也然,本章学习重点,自然辨证法学科定位,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自然辩证法创立和发展概况,2. 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2.1 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古希腊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积极价值:古希腊朴素辩证法的自然观把自然界当作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并且力图“在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东西中,在某种特殊的东西中去寻找这个统一。”历史局限:缺少科学的实验和分析,带有直观、思辨和猜测的性质。只是直观地勾画了整个自然界的轮廓,不能说明构成自然界总画面的各个细节,2.1 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中国古代自然哲学自成一派,与古希腊哲学全然不同中国古代自然观萌生于商周时期,确立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古代自然观讲求“物我一体、天人合一”,注重意会体悟。周易、阴阳、五行、八卦、元气等学说深受辩证法思想侵润,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影响深远,2.2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兴起16、17世纪,实验和理性方法逐渐紧密结合起来,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科学主义思潮兴起牛顿力学体系是近代科学的巅峰之作,为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自然科学基础。,2.2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念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物质构成,一切运动都是物质在绝对、均匀的时间和空间中的位移)自然界、宇宙被设想成一种不是能动的实在,而是一架处于自然之外的神灵操纵的庞大机器;人与自然是分离对立的,人处于自然之外,是与自然不同的存在者。利弊得失与自然科学发展相适应,引发自然哲学的巨大变革,是科学的,客观的形而上学性,认为不能超越经验,死板不灵活,看不到层次,2.3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变革时代催生全新的唯物辩证思想近代自然科学革命和技术改变,各个领域涌现出一系列重大发现马恩的哲学研究和探索,对欧洲哲学批判继承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真谛唯物主义,辩证法,社会实践观相结合,凸显党性和阶级立场辩证唯物的物质观、运动观、发展观、时空观、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2.3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意义旧的自然哲学的终结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石开辟科学哲学研究的新天地推进社会实践和科技进步马列思想精髓:彻底的唯物,辨证的思想,本章学习重点,古希腊自然观,中国古代自然观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及其利弊得失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3.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系统自然观,3.1 系统自然观的科学依据,系统自然观孕育在20世纪30年代,与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不谋而合系统观念在各个领域都有体现,如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和以系统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混沌理论等为代表的系统科学,3.2 自然界的系统存在方式,系统自然观强调物质世界的整体联系和运动发展现实的自然界是一个开放系统,自然界物质系统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开放性的基本特点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层次结构无限丰富不同层次之间具有不同质和量的规定性,是部分与整体、间断性和连续性的统一,3.3 自然界的系统演化,自然界的系统演化,既有进化,又有退化马哲强调:自然界有进化发展的本性,四大进化就是例证(宇宙,地球,生命,人类)进化发展具有不确定性、随机性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作用和系统涨落,是自然演化的内在机制进化论思潮,马列主义传播与20世纪中国变革,3.3 自然界的系统演化,自然界是进化与退化的不断交替,进化和退化都是客观存在的,两者具有辨证关系对立性:有质的区别,物质基础、发生条件、发展方向截然不同统一性:都是物质客观的属性,相互包含、共生依存、融合交替、此起彼伏进化、退化是都需具备客观条件,本章学习重点,系统自然观的科学依据进化-退化的辨证关系,4. 人与自然,4.1 人类是自然进化的产物,自然演化创造了人类,劳动的作用居功至伟(唯物史观)社会实践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践就是多样化的劳动,“去粗取精,为我所用”是最重要的实践实践全面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既改变了自然,也改变了人类自身自然界和人类的进化发展没有止境现代人的体质、心智、行为仍在进化,社会形态的进化也与此同步,4.2 人与自然关系的演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四个阶段古代人类被迫屈服自然近代人类力求征服自然现代人类屡遭自然惩罚当代人类寻求与自然和谐相处20世纪全球生态危机主要表现:人口问题,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生态自然观备受瞩目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4.3 天然自然与人工自然,天然自然与人工自然天然自然:客观的、第一性的、先在的、无限的人工自然:人化的、第二性的、创生的、有限的天然自然与人工自然的内在联系两者本质统一、相互联系、此消彼长变动趋势:随着人类认识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天然自然逐渐向人工自然转变,在现代社会中,天然自然日渐消失,人工自然大幅扩充,比比皆是,4.4 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以人为本,保障民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协调,统筹兼顾,可持续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后代永续发展“五个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国内外、人与自然)资源节约型经济、环境友好型社会、科技创新型国家,本章学习重点,人类是如何超越自然界的(唯物史观)分析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当代社会的生态危机是怎样形成的,如何化解和摆脱这种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理解和认识科学发展观,5. 科学认识与科学价值,5.1 科学认识的基本特征,科学认识活动遵循共同规范,这是在近代社会逐渐形成的科学认识主体(一群人,不是个体)科学认识客体科学认识手段和中介,5.1 科学认识的基本特征,科学认识与哲学、人文和日常认识全然不同,具有独特的认识论特征可检验性(客观对象、可控条件下研究、可重复、可检验)系统性(逻辑工具、形成结构、内容完备自治)主体际性(科学范式相近相通、指标一致、主体通约、社会承认)抽象深刻性、思维创造性、准确预见性,5.2 科学认识过程,科学认识过程获取经验事实科学事实具有可重复性、系统性和相对独立性科学事实I科学事实II科学事实III提出科学概念,科学假说或科学定律科学定律以观察和实验结果为基础,具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进行逻辑推理、形成科学理论科学理论是由科学概念、原理、定律、论证组成的知识体系,具有真理性、全面性、系统性、逻辑性和预见性,5.3 科学价值观,当今时代,科学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涉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科学蕴含丰富的社会价值科学精神(求真务实、探索真理、开拓创新、有条理、有怀疑)科学思想科学方法,5.3 科学价值观,两种科学价值观的论证科学价值中立说科学是关于各种事物是怎样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知识,属于“是什么”的问题。伦理是关于人们行为的目的,属于“应当怎样”的问题。科学追求真理,价值追求功利科学负载价值说在理论方面,科学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或其过程的规律性,是人们从迷信中解放出来;在实践方面,、应用科学认识去改造自然,使人们从自然力的束缚下获得自由,本章学习重点,科学认识的基本特性科学精神、科学观念、科学方法对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两种价值观,6. 科学理论的形成,6.1 科学问题,科学问题的界定科学问题都有现实依据且与科学发展水平有关合理的科学问题都有明确指向,具有可解性,且暗含求解套路科学问题源自社会实践现有理论与科学实验的矛盾理论内部的矛盾不同学派的争论社会现实需要科学家的兴趣和心智偏好,6.1 科学问题,科学问题的提出是有条件的常识问题、无知问题、虚假问题不是科学问题。科学问题可以分为事实问题、理论问题、常规问题和反常问题等在研究工作汇总,适当地选择科研选题社会需要原则、理论创新与创新性原则、科学逻辑性原则和现实可行性原则、适度超前和冒险原则,6.2 科学事实的获取,获取和积累科学事实是科学认识的基础科学事实是单称的客观陈述,具有重复性和可验证性,尽可能给出定量描述,通常还要说明实验和理论背景科学事实主要通过观察和实验方法获得,这两种方法各有适用范围观察和实验不仅要注意预期现象的出现,而且要留心“意外的事件”,不期而遇的事件可能导致科学发现,6.2 科学事实的获取,观察实验与科学理论的辩证关系这不是简单的反映关系,“白板说”并不成立科学理论都有观察实验依据,但都经过了科学思维加工处理,蕴含了人的主观创造观察实验也渗透着科学理论,描述和解释方式都有“理论负载”,观察实验的价值取决于科学理论科学活动是依据人的认识和实践水平,设计观察实验,构造科学理论,6.3 科学假说的界定,科学假说的界定依据现有理论和感受,对未知事物的推测性说明或翻译,是新科学理论的雏形科学假说的产生出现前所未有的科学事实(科学发现,反常实例)原有理论的推广和衍生协调理论内部的矛盾纯粹的思维创造(实际意义若有若无),6.3 科学假说的界定,科学假说的特征有科学依据,合乎逻辑规范思维创造的能动性,个体认知差异较大科学认识的探索性,多数是昙花一现,以失败而告终,只有少数幸存下来,过渡进化为科学理论构造科学家说是科学认识的必经之路,本章学习重点,科学问题的来源,科学选题的原则实验观测与科学理论的关系科学假说产生条件,科学假说的特征,7. 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7.1 科学理论的逻辑检验,逻辑评价是指科学理论是否合乎逻辑认知和科学理性相容性评价(理论背景)自洽性评价(逻辑严密):科学悖论简单性评价(科学认知偏好),7.2 科学理论的经验检验,经验检验是指直接诉诸经验来检验理论的真伪,但经验检验原则尚未取得共识经验证实(经验主义、归纳主义、实证主义、操作主义观点)反驳证伪(批判理性主义、演绎主义、证伪主义观点)范式比较(历史主义、系统论观点),7.3 科学理论评价的困难,科学理论的鉴别和评价意义重大科学共同体需要去伪存真国家和社会各界需要扶优汰劣理论的鉴别和评价苦难重重、异常艰辛实践是终极标准,但检验无休无止,永无定论经验论和整体论各有利弊真正的证实和证伪几无可能逻辑经验也有难言之隐,对逻辑以外的认识无能为力,很难做到完备周详,7.4 科学理论的社会确认,科学理论的扩散传播和社会确认属科学传播学的问题科学创见具备主体际性(主体间性)科学理论讲求“修辞技巧”、“合时而用”科学理论的社会确认主要取决于社会文化环境,本章学习重点,科学理论的逻辑检验和经验检验进行分析比较(如何检验)逻辑检验和经验检验的困难科学修辞手段(科学的社会传播,社会确认),8. 科学理论的发展兴替,8.1 科学理论发展的模式,对科学理论变迁兴替、西方科学哲学先后提出过多种发展模式,体现了不同认知和策略逻辑经验主义注重归纳演绎方法论,认同循序渐进发展模式,合乎近代科学发展历程批判理性主义看重猜思演绎反驳方法,倡导“否定之否定”发展模式,突出20世纪初科学革命态势历史主义(科学社会学)看重科学文化背景,主张“范式”发展模式,体现当代科学发展状况,8.2 科学理论的结构性变动,科学理论的发展兴替在宏观层面,是渐进与飞跃,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常规科学与科学革命互为前提,交替出现在微观层面,是“范式”更新,理论结构性变动科学理论是由“硬核”和“保护带”组成“硬核”是理论的基本假设;是理论的核心部分,不容反驳“保护带”由一些辅助假设和初始条件组成,可以适当调整或变动,以对付“反常”情况的挑战,保护“硬核”免受侵犯,8.2 科学理论的结构性变动,常规科学时期,科学理论结构微调科学发展是原有理论的应用、深化、完善和修改,相当于调整“保护带”科学革命时期,科学理论结构更新“反常”冲击此起彼伏、理论无法自圆其说,假说激烈竞争,“保护带”失效,“核心”丧失权威,最终“胜者为王”,重建全新“核心”和“保护带”,导致理论的更替,8.3 科学理论的创新,科学理论创新的关键是提出新问题,新概念和新假说,这只能求助于创造性思维科学蕴含人的首创新,从经验事实到科学假说“没有逻辑通道”科学创造思维的基本形式是直觉、灵感和想象等在科学创造活动中,形式与逻辑思维兼收并蓄,同等重要,本章学习重点,科学理论的三种发展模式(三种发展观)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时期,科学理论的结构性变动,9-10. 技术认识与技术方法,9.1 技术的本质和特征,技术活动是人类独有社会实践技术起源于人类社会劳动技术是人与自然互动作用的结晶技术与社会进步变革息息相关(唯物史观)技术具有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9.2 技术结构与技术变迁,技术结构与技术变迁三种技术结构及演变经验型技术结构(农业社会的主导技术结构)实体型技术结构(工业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知识型技术结构(在后工业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制约技术变革演化的诸因素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形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物质技术基础社会制度、社会文化和统治阶级意志,10.1 技术认识,技术认识的界定认识,利用和变革客观世界的技巧,途径和操作模式技术认识的基本特征科学合理性社会价值型实践指向性复杂综合性,10.2 技术认识的形成,技术认识和技术创造的四个阶段酝酿萌生期:社会需要、经验积累、理论转化创造研发期:原理构思、实验分析、方案设计测试验证期:工艺设计、中试论证、技术鉴定推广应用期:综合比较、技术改良、推广移植,10.3 技术的方法论特征,技术与科学是辨证关系(对立统一)技术认识和技术方法深受经济、政治、社会和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和制约技术注重改造自然、创造世界,是主观见诸于客观技术注重经验、技能、多快好省地解题技术强调从普遍到特殊,从要素到综合技术选择受到社会诸因素限制,本章学习重点,三种技术结构形态和技术演进变迁技术认识特征技术方法和科学方法对比,11-12. 技术创新与技术价值,12.1 技术创新的性质,技术创新是STS行动技术创新是一种社会经济活动,从根本上取决于社会经济形态和微观经济格局技术引进,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三者都有现实依据,不能厚此薄彼技术创新具有创造性,风险性,过程性,周期性,集群性等特点,12.2 技术创新的机制,技术创新涉及面宽广技术创新涉及制度创新,产业创新,市场创新等领域技术创新主要包括决策、研发、生产、市场营销、协调管理等多种创新主体企业是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源泉外部动力内部动力,12.2 技术创新的机制,当代中国的技术革新浪潮全面持久的现代化进程是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力技术引进,技术改革卓有成效,积累培植了技术创新的基础市场经济逐步完善,世界经济竞争激烈,催生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需求和意愿国家发展战略和政策推动科技创新行动,11.1 技术价值和伦理,技术价值无所不在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伦理价值、技术与人的解放、技术与人的异化、技术与人的未来等新技术与社会的互动新技术持续冲击社会伦理道德和人的行为方式时效:技术人性化+道德伦理变迁,11.2 两种技术价值观,技术与社会的互动作用问题,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技术决定论”(技术统治论,技术自主论),强调技术对社会的主导作用“社会决定论”(技术制约论,技术的社会形成理论SST)。强调社会对技术的决定性影响,本章学习重点,技术创新的宏观和微观机制分析当代中国的技术创新浪潮技术价值和技术伦理问题,13. 科技的社会进步,13.1 科技是社会实践,马哲认为,科技从属于社会科技是认识和改造自然地实践活动科技是直接和间接的生产力全人类共创共享,科技世代传承,讲求发展创新科技发展受制于社会形态,13.1 科技是社会实践,古代科技发展起伏不定科技实践尚无相应的社会地位作用科学与技术分离,科技创新是分散、零星进行,并无确切保障几乎没有专职科技工作者,科学探索者多为闲暇者、智者、哲学家、祭司、巫师等;技术发明者多为民间能工巧匠科技教育、传播、交流、推广等极度贫乏,13.1 科技是社会实践,近现代科技逐步走向社会化、体系化科技第一生产力效应驱动、催生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科技与社会一体化发展科技创新专门化、职业化,科学家、工程师构成科技共同体的核心力量科技教育、传播、交流、评审、推广等成为独立社会事业国家把科技创新当作战略产业,13.2 科技发展的不平衡性,科技的社会运行具有不平衡性(汤浅光朝规律)区域(空间)运行的不平衡过程(时间)运行的不平衡科学发展的不平衡技术发展的不平衡,13.3 科技运行的社会保障,现代科技运作有社会保障社会环境国家战略和科技政策科学奖励制度技术专利制度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本章学习重点,古代科技与近现代科技对比科技发展的汤浅光朝规律现代科技运行的社会保障,14. 科技的社会建制,14.1 现代科技的体制化,近300年来,科技运行逐渐体制化,形成科技运行的制度保障经济支持制度法律保障制度知识传播和扩散制度科技教育制度科技管理体制,14.2 科技的社会组织形态,科技事业的组织形态科技工作者组织,如科技学会、科研院所、科研联合体等科技出版和学术交流机构大专院校科技决策、咨询和管理机制,14.2 科技的社会组织形态,科技组织内部的社会分层科学家和工程师是科技组织的核心主题学科专业、分工合作、社会角色、社会责任、行为范式分层依据是专业职称、学术职务、学术声望,同时也受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影响科技分层的金字塔结构,“马太效应”科技组织内部有错综复杂的作用,14.3 科技的社会规范,科学共同体由牛顿范式发展而来,以研究探索为己任,增进全社会的认知能力和水准科学学派和“无形院校”作用最为明显遵循“默顿准侧”(公有主义、普遍主义、无私利性、独创性和有条理的怀疑主义),14.3 科技的社会规范,技术共同体由瓦特范式发展而来,以发明创造为己任,壮大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调控人与自然关系具有技术创新小组,企业研发团队,民间社团等组织、非正式、非体制作用明显遵循的社会规范兼顾功利性、局部性、权威性、定向性和专门性,本章学习重点,科技活动的社会建制(组织形态、人员分层、内部关系等)(马太效应、金字塔)比较科学共同体与技术共同体特征,15-16. 科技与社会的协同发展,15.1-15.3 现代科技与社会发展,科技是人类历史发展进步的“火车头”近现代科技革命连绵不断,科技进步改变了历史面貌产业革命与科技革命联袂而行、席卷全球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稳步提升,推动经济高速增长,引发产业结构更新换代欧美国家大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知识经济逐步取代传统经济,维持资本主义强势,16.1 科技革命与中国社会变迁,科技革命是引发中国现代化变革的重要动力近现代科技对旧中国现代化建设影响极大: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民国工业化建设等科技革命促进了50年代新中国现代化建设高潮当代中国认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6.2-16.3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科技创新是战略抉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能力,谋求可持续发展优先抉择教育和科技事业,构造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立高新技术产业群,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大新兴学科研发力度,如能源、信息、生物、农业、医疗、环保、航天、海洋等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并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并重,16.4 中国科技潜力无限,21世纪的中国科技具备前所未有的发展潜力持久而深刻的社会进步变革,引发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需求3500万人的科技队伍,120万研发人员,具备完整的学科体系和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教育的普及与提高,科技人才储备雄厚无比中外科技交流、合作环境大为改善独特国情民意和文化传承,中国科技蕴含诸多发展空间,本章学习重点,现代科技革命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在科技革命时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模式21世纪中国科技事业发展前景(怎么发展怎么转变,为何要转变,转变方式),17 科学的道德和伦理,17.1 科学的道义和责任,科学工作的使命追求真理、造福人类作为共同的价值追求,致力于促进人的自由发展和人与自然地和谐,注重科学的人文关怀和社会关怀以科学救国到科教兴国,依靠科学和民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100年来中国科技工作者的使命,17.1 科学的道义和责任,科技工作的责任遵守国家法律和公民道德,用科技创新服务社会恪守人类社会和生态的基本伦理,尊重自然,珍爱生命,捍卫人的价值和尊严自觉规避科技的负面影响,承担起科技后果评估和消除的责任珍惜职业荣誉,反对科学沙文主义,俾面科技的不当运用,避免资源的滥用,17.4 科学道德与学术自律,科研工作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自律确保研究工作的创意构象,项目资助,研究设计,资源采集,数据模型等真实有效在保守国家秘密和保护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公开科研过程和结果相关信息对竞争者和合作者做出的贡献,都应给与恰当认同和评价,进行讨论和学术争论时,应坦诚直率公布研究成果时,所有主研人员都享有署名权,辅助人员致以谢忱在项目申请、成果鉴定、职务评聘等活动中,利益相关人员应回避,本章学习重点,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科研工作中的学术自律(学术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