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单元教材分析ppt课件.ppt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三思而行 把握本质落实素养,张张大师,思,研究教材,课程标准,学生情况,教学建议,单元教学目标,例1、例2:面积的意义,例3:面积的单位,例4例6: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例7:面积单位的进率,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一、研究教材内容教学内容,思,一、研究教材内容地位作用,一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上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三上周长的意义和计算,面积的意义,面积的单位与换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四下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认识,五下多边形的面积计算,五下圆的周长与面积,六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已学过的相关内容,本单元主要内容,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而且还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思,图形的测量,二、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思,二、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结合实例认识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估计给定简单图形的面积。,思,思,1.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知识基础:点 线 面的过渡生活经验:地面、桌面活动经验:测量长度、研究图形,三、学情分析,三、学情分析,2.思维特点由形象到抽象的过渡阶段第一次接触面积,一维 二维,三、学情分析,3.困难预测(1)周长与面积的意义混淆不清(根本)(2)面积与周长的计算混淆不清(3)不能选择合适的单位描述图形或物体的面积,思,研究教材,课程标准,学生情况,教学建议,单元教学目标,四、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含义和实际大小;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2.通过拼摆、测量和简单推理等活动,自主探索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并由此类推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够利用公式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3.认识面积单位,探索面积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图形与几何的学习经验,不断丰富解决有关图形与几何的策略,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4.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五、教学重点和难点,建立初步的面积概念面积公式的探索,重点,难点,面积的意义常用的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六、教材特点,(一)一条主线面积的意义(本质是“量”)(二)两种思想抽象概括、类推迁移(三)三个重视重视体验、探索、测量(四)四大素养空间观念、模型思想、 应用意识、 符号意识,面积是一个确定的量,面积是可以测量出来的。一个物体的面积就是看它包含了几个面积单位 阶段1:量的初步认识(确定的大小)阶段2:量的间接比较(用另一个量为“中介”比较)。阶段3:认识面积单位。(用标准的面积单位测量面积)阶段4:探索面积公式并应用(面积就是包括多少个面积单位),一条主线,阶段1:量的初步认识确定的大小,阶段2:量的间接比较(用另一个量为“中介”比较)。,阶段3:认识面积单位。(用标准的面积单位测量面积),阶段4:探索面积公式并应用(面积包括多少个面积单位),抽象概括,类比迁移,两种思想,重视对实际生活的体验,三个重视,重视探索过程把公式的应用设计在试一试,重视测量,四大素养,空间观念模型思想符号意识应用意识,七、落实核心素养,(一) 理解面积意义,把握数学本质,摸比指说,1.调动多种感官,重点感受“面”,涂比,2. 动手操作实践,重点感受“积”,一个方格相当于一个面积单位,图形里有几个方格,面积就是几个单位。,八、落实核心素养,(二) 发展空间观念,建立正确表象,1.引出,学生体验人类创造面积单位的历史过程,2.体验,3.使用,八、落实核心素养,(三)初步建立模型思想,渗透符号意识,1.经历三个层次的操作活动,全拼全摆,只摆一排,不摆,2、 总结规律建立模型符号化,九章算术中:“有田广十二步,纵十四步”,为田几何?,八、落实核心素养,(四)沟通新旧知识,提高应用意识,1.在教学中区分周长与面积,(1)区分概念,(2)区分单位,(3)具体问题中区分,安装玻璃1.需要金属框多长2,需要多大的玻璃,在游泳池:1.走一圈走了多少米?2.游泳池的水面面积是多大?,2.设计周长与面积的课外作业或活动,沿着操场的长和宽走一走,看看走了多少步根据步测的结果,估计操场的周长与面积,教学片段例2,感谢聆听欢迎您的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