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ppt课件.ppt
第七章 地形图基本知识内容提要:7.1 地形图的比例尺 7.2 地形图的分幅与图外注记 7.3 地形图图式,第七章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一些概念:1、地(形)图(topographic map):按一定法则有选择地在平面上表示地球表面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图。可分为普通地图(general map)和专题地图(thematic map)。2、地形图:按一定比例尺(scale)、用规定的符号表示地物和地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图。(orthographic projection),71 地形图的比例尺,1.比例尺的定义: 地形图上任意一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实际水平长度之比,称为地形图的比例尺。,2比例尺(scale)的表示方法:,(1)数字比例尺 用1/M表示。如1500,1 1000,1 5000, M为比例尺分母。M越大,比例尺越小。(2)图示比例尺 可消除图纸伸缩的影响。,3地形图按比例尺分类:,(1)大比例尺地形图1:500、1:1000、1:2000、1:5000(2)中比例尺地形图1:1万、1:2.5万、1:5万、1:10万(3)小比例尺地形图1:20万、1:50万、1:100万4比例尺的精度 相当于图上0.1mm的实地水平距离。,72 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一、目的 为了便于对各种比例地形图进行统一管理。二、分幅的方法分类1梯形分幅(trapezoid map subdivision) 按经度、纬度分。 (1)适用于:小、中比例地形图。 (2)按照国际的统一规则分幅和编号。,(3)梯形分幅关系示意图及编号方法,2、地形图的矩形分幅与编号,用纵横坐标网线划分。适用于大比例尺地形图。按图幅西南角点的坐标公里数编号。图幅大小,主要有:,(1)50cm50cm或50cm40cm用于1:500、1:1000、1:2000(2)40cm40cm用于1:5000,编号方法:,1.图幅大小:,2.编号分幅:1)按图幅西南角点的坐标公里数编号:15000:以为单位;12000:以0.1 为单位;11000:以0.01 为单位;1500:以0.001 为单位。2)以15000:为基础进行编号:15000:仍用原编号;12000:在15000 基础上后缀罗马、 、;11000:在12000基础上后缀罗马、;1500:同前。,73 地形图图外注记,一、图名和图号1.图名:本幅图的名称(以本幅图内最著名的地名、厂矿企业和村庄的名称来命名)。2.图号:图号即为本幅图根据分幅所编的号。二、接图表 说明本图幅与相邻图幅的关系,供索取相邻图幅时用。三、图廓 图廓是地形图的边界。 1.内图廓:坐标格网线,是图幅的边界线; 2.外图廓:起装饰的作用。(以上详见下图),1.图号、图名和接图表2.比例尺3.经纬度及坐标格网4.三北方向图5.坐标系统 高程系统 图式、测图日期 测图者6.内、外图廓。,74 地物符号,地形图图式分为: 地物符号(feature symbols)、 地貌符号(geomorphy symbols)、 注记符号(lettering symbols)。地物符号分为:比例符号、半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地物注记符号。 (举例),一、比例符号某些地物的形状和大小可以按测图比例尺缩小,并用规定的符号绘在图纸上,这种符号称为比例符号。,二、非比例符号,有些地物因轮廓较小,无法将其形状和大小按比例测绘到图纸上,则不考虑其实际大小而采用规定的符号表示之,这种符号称为非比例符号。注意:符号中心位置与该地物实地的中心位 置关系。1.规则的几何图形符号:以图形几何中心点 为实地地物的中心位置。,2.底部为直角形的符号:符号的直角顶点为实地地物的中心位置。3.宽底符号:符号底部中心为实地地物中心。,4.几种图形组合符号:以符号下方图形的几 何中心为实地地物的中心位置。5.下方无底线的符号:以符号下方两端点连 线的中心为实地地物的中心位置。,三、半比例符号(线形符号),其长度可按比例尺缩绘,而宽度无法按比例尺表示的符号称为半比例符号。四、地物注记 用文字、数字或特有符号对地物加以说明者,称为地物注记。1.文字注记:2.数字注记:3.特定符号:,75 地貌符号等高线(contour),一、等高线的概念 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点所连接而成的闭合曲线。,等高线平距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d。,二、等高距(contour interval)和等高线平距(地面坡度),等高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h。,注:由于h为定值,所以 i 与d成反比。,三、典型地貌的等高线,1.山头(丘)和洼地:示坡线: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用以指示坡度下降的方向。,2.山脊和山谷:1)山脊:是沿着一个方向延伸的高地。山脊的最高棱线称为山脊线(分水线)。2)山谷:是沿着一个方向延伸的洼地。贯穿山谷最低点的连线称为山谷线(集水线)。详见下图。,3.鞍部:相邻两山头之间呈马鞍形的底凹部位。鞍部(S点处)往往是山区道路通过的地方,也是两个山脊与两个山谷会合的地方。,4.陡崖和悬崖:1)陡崖:坡度在70以上的陡峭崖壁。有石质和土质之分。2)悬崖:上部突出,下部 凹进的陡崖。,四、等高线的分类:,基本等高线首曲线(intermediate contour) (0.15);加粗等高线计曲线(index contour) ( 0.25);半距等高线间曲线(half-interval (contour)用长虚线表示;1/4等高线助曲线(extra contour) 用短 虚线表示。,5、等高线的特性,同一等高线上所有各点的高程相等。是闭合曲线。等高线越密,坡越陡。山脊线、山谷线与等高线垂直相交。过河时,要折向上游,过河后折向下游。只有在绝壁和悬崖处才会相交。,一帆风顺,祝同学们,思 考 题 与 习 题1.何谓地图与地形图?2.何谓比例尺的精度?它在测绘工作中有什么用途?3.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和半比例符号各在什么情况下应用?4.地形图有哪两种分幅方法?它们各自用于什么情况下?5.何谓更高线?试用等高线绘出山头、洼地、山脊、山谷和6.鞍部等典型地貌。7.等高线有哪些特性?8.用规定的符号,将图626中的山头、鞍部、山脊线和山9.谷线标示出来(山头、鞍部山脊线-、山谷线)。9.根据等高线的特性,试指出图627和图628中哪些等高线画得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