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社区照顾ppt课件.ppt
第七章、社区照顾,思考,社区照顾与 中国的社区服务,在中国,社区照顾是一个既新鲜又似曾相识的事物。,我们说它是一个新鲜事物,是因为它所使用的专业方法、组织形式和工作理念,对我们刚刚开始的社会工作来说,是全新的、需要认真学习掌握的理论和技巧。而我们说它似曾相识,则是因为邻里相伴、守望相助的传统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社 区 照 顾的背景,老年人概述,Sunset is no less beautiful than sunrise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世界人口老化特征,1.发展中国家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2.高龄老年人(75岁以上)增长速度快。3.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4.女性老年人增长速度快。(美国女性老人的平均寿命比男性老人高6.9岁,日本为5.9岁,法国为8.4岁,中国为3.4岁)。,我国人口老化特点,1.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绝对数最多的国家。老年总人数1.3亿,占总人数的10.09%。2.是世界上人口老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3.我国老年人口性别比例低,年龄结构轻。(60-69岁的低龄老人占总老人人口的61.84%)4.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老年人口的文化素质低。5.婚姻状况比较稳定,离婚率低。6.老年人人口中农业人口比重大。,人口老化带来的问题,1 社会负担加重。2 社会文化福利事业的发展跟不上老年人 的需要。3 家庭养老功能减弱。4 老年人对医疗、保健、护理及生活服务 的需求大大超过其他人。,老龄化: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上海为例),上海市2003年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254.67万人,占全市户籍总人口的18.89%。70岁以上老年人口138.64万,占总人口的10.33%。,上海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对于上海人口老龄化的预测更让人感受到上海所面临的“白发浪潮”冲击。预测把上海老龄化的发展区分为三个时期。2002年到2010年为快速增长期,在这10年中,上海的户籍总人口可以控制在1400万人以内,但是,60岁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将从2001年的246.61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325.63万,年均增加8.78万人,户籍老龄化指数从18.58%上升到23.29%。,上海老龄化的第二个时期从2011年到2030年,为迅猛增长期。这20年中,上海户籍人口始终在1400万人左右徘徊,但是,60岁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到2030年将猛增到561.26万人,户籍人口的老龄化指数将高达40.28%。其中,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将有101.30万人,比2001年增长3倍。第三个时期为2031年到2050年,为缓慢增长期。这一时期的户籍老龄人口开始下降,但是,由于上一阶段后期人口出生率的负增长,老龄化指数仍略有上升,到达了41.63%!,二、家庭:需求与功能的不对称,1,老人的居住情况据上海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上海60岁以上独居老人户数为217,700个,占同龄老人总户数的比重为13%。值得注意的是,与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相比,上海独居老人的增加幅度高达45.04%,而同期上海总人口的增长率仅为2.98%。,2,老人与子女共同吃饭的情况,3,家庭成员是否倾听老人讲心事,在宝山区的一份调查显示,即使配偶,也只有61.8%的人愿意倾听“讲心事”。儿子或媳妇、女儿或女婿分别只有52.2%和53.2%的人愿意倾听老人说心事。,今天的老人们像以前一样需要家庭的照顾与支持,但是,家庭功能的弱化却使老人们的很多需求难以在家庭中得到实现,出现了老人需求与家庭功能之间的不对称。从一定意义上说,近十多年来,城市中开展的社区建设任务之一就是希望为老人们提供超家庭的社会支持。,从社区照顾谈起,社区照顾概述,一、社区照顾的涵义1、定义:2、社区照顾的特点:二、社区照顾的起源和发展,1、社区照顾定义:,社区内对那些身体和精神有需要的人(老人、儿童、弱能者和残障者),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社会服务系统对其给予援助性的服务与支持。促使其过着正常人的生活。,社区照顾经常涉及到的层面: 行动层面 物质层面 心理层面 环境层面社区照顾种类: 1. 正规照顾. 非正规照顾2社区内照顾、由社区照顾,社区照顾的分类,1、“社区内的照顾” (care in the community) 。亦即不使被照顾者离开他(她)所熟悉的社区,而是在本社区内对其提供生活服务。2、“由社区来照顾” (care by the community) 。也就是动员本社区的人力资源,运用社区支持(非)体系开展照顾服务。,是一种服务的过程是一种服务的网络是一种专业化、职业化的社区工作的方法也是一种服务的模式有其特定的服务对象,社区照顾的特点,1、以服务对象的原来熟悉的正常化的环境和方式向其提供照顾,修正机构院舍照顾引起的对服务对象的问题。 2、注重利用社区中存在的非正式的自然关系网络和正式网络的结合,向服务对象提供帮助和服务。3、发挥社会支持网络中的正面的社会资本作用,避免由此引起的社会排斥。,4、注意现代社会变迁引起的社会非正式关系网络的破损,一方面要尽量修补钩联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另一方面要强调正式组织在社区中的扎根和延伸。5、不能借口社会非正式网络的存在就减轻政府和机构等正式网络对社区提供的服务。,社区照顾的起源 与发展,社区照顾产生的历史背景,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是福利国家衰落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服务。至70年代,社区照顾在英国各地已相当普及。,社区照顾产生的历史背景,一、“反院舍化”运动。a机构照顾的负面影响。 院舍化(现象) 不利于儿童和成人的心理成长; 工作人员养成对住院人员的非尊重的行为方式 官僚化(现象) 工作人员缺乏主动性,漠视受照顾者的实际需要,一切严格遵守院舍的规章制度,僵化的制度使得社区照顾偏离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过度的保护反而剥夺了他们选择只有生活的权利,b“正常化”和公民权利的兴起:所有的人都有资格、有权利生活的尽可能正常且普通人一样。应该在正常人的环境中,过正常的生活。正常化实质是人性的复归。特点:1.为受照顾者提供像正常人一样的便利生活2.服务者努力适应需要照顾的人士,如修建盲人、残疾人通道3.组建社区日托班,等等。,二、福利国家的困境。 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开支的沉重负担,院舍照顾转为社区照顾。减轻地方政府的负担,鼓励非正规服务及私有化服务。收缩政府开支,推动社会服务市场化。 20世纪80年代后英国政府开始以社区照顾为主要的福利哲学,主张服务资源与权力的下放。,国家社区照顾的转型,国家福利化社区照顾的弊端1.大包大揽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2.家庭不需要承担应有的家庭责任;3.个人责任与集体责任相混淆;4.在风险与安全方面,国家风险在不断加大;福利国家的新理念1.国家将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通过教育和培训的途径投资于人力资本,而尽量不直接给予利益或提供经济资助。2. 鼓励非正规服务和私有化服务的发展。,非正规照顾,非正规照顾的相对于国家承担主要责任的照顾而言的。非正规照顾也可称为民间机构或组织的照顾。特点:1.经费来源不固定2.服务照顾者中有像职工一样拿工资的,也有许多是义工或拿很少的薪水3.照顾环境有好有坏。,三、新保守主义思潮新保守主义对新自由主义平等观的猛烈抨击,认为对弱势群体应当区别对待。四、社会对社区照顾的现实需要1养老需求的增长 2居民需求更加全面、周到的社会服务,社区照顾的假设、任务和目标,社区照顾的基本假设,1、服务对象生活的原环境优于机构的环境; 2、社区可以有效地利用非正式资源对需要照顾人士实现支持和照顾。,社区照顾的任务,1、将服务对象留在社区内接受服务,为其提供足够及素质高的服务; 2、使有困难的社区居民所需要的家庭照顾社会化,减轻家庭的负担; 3、建立社区支持网络,以形成社区内居民的良好人际关系; 4、为照顾者提供服务。,社区照顾的目标,任务目标:为社会有需要的人群提供照顾和支援过程目标:建立一个具有关怀性的社区具体目标:,社区照顾的具体目标,CHegirlbotham在回归社区:志愿者道德与社区照顾一书中提出了一些执行或落实社区照顾理念的原则和基本环境因素,我们统称他的这个理念为“源自关怀社区的照顾”,它有五点理想 :1、新公民社会意识。 2、政府与社区建立伙伴关系 。 3、帮助服务对象正常地融入社区 。4、使服务使用者参与表达他们的愿望 , 并能够承当倡议者的角色。 5、建立理想和关怀的社区。,具体目标:政府与社区/社群建立伙伴关系。协助服务对象正常地融入社区。唤起服务使用者的参与和倡议角色。提倡新的社会伦理。 实现关怀的社区。,1、促进社区互助意识的形成。 2、促进社区成员的社区参与意识。 3、唤起社区居民的社会融入意识。,二、社区照顾的策略,1、确定社区照顾的服务对象群及居住所在,与之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并探索他们自身的潜能与资源,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2、建立社区照顾网络和自助组织。 直接服务的自助组织服务系统。同类型服务对象的互助组织的服务系统。 社区危机处理的自助组织服务系统。,实施中的社会工作者角色,实施中的社会工作者角色,治疗者:社会工作者以个案或小组的方式介入,为有需要的个人和家庭提供心理治疗、家庭治疗或小组治疗。辅导者:社会工作者以辅导者或教师的角色介入到有需要的家庭,为家庭成员提供辅导服务,也可以为社区有共同需要的多个家庭提供小组训练课程。倡议者:社会工作者以倡议者的身份为社区有需要的个人或家庭倡议,争取合适的服务。顾问:社会工作者在个案和小组中,向有需要的个人和家庭提供活动和发展方向上的意见,社工与有需要的个人和家庭构成伙伴关系,社工所提出的意见只供参考,不介入决定过程。,工作技巧与工作策略,不同的专业角色采取不同的工作技巧和 策略,微观技巧,微观技巧惠特克 (Whittaker) 认为 , 就微观层面而言 , 社区照顾包括以下专业角色 : 治 疗者、辅导者 / 教师、经结、倡议者、顾问。,宏观技巧,就宏观层面而言 , 介入技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 资源调动、社区联络、社区教育、业务培训社会立法,社区照顾的具体形式,社区照顾的具体形式,(1)由地方政府出资兴办社区服务中心。该中心设有老年人服务、残疾人服务和学龄前儿童服务项目,工作人员大都是政府雇员,活动经费主要来自政府拨款,基本上属于无偿服务。(2)开办社区老年公寓。这是政府为社区内有生活自理能力但身边无人照顾的老年人提供的一种服务设施。其收费标准大体相当于政府发给每个老人的养老金。(3)家庭照顾。这是政府为使老人留在社区、留在家庭而采取的一种政策措施,具体表现为由家庭成员进行照顾,但政府发给适当的津贴。具体形式,(4)设立短期护理机构-暂托处。主要是为了解决因家庭有事外出或离家度假而得不到照顾的老年人、残疾人的问题。暂托处的照顾服务可以是几小时,也可以是几天或两个星期。(5)上门服务。这是对居住在自己家里,但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老人提供的一项服务。服务项目包括上门送餐或做饭、洗衣、洗澡、理发、打扫卫生、购物、陪同上医院等等。(6)开办社区老人院,集中收养生活不能自理又无家庭照顾的老年人。英国开展社区照顾的经验对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我国的香港地区都产生了一定影响,社区照顾模式的评估,社区照顾的正面说法,为了维持家庭的正常照顾功能。使被照顾者可以就近留在熟悉的社区,会达到较好的适应。与正式照顾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关系。使被照顾者可以经由社区照顾的支持后,有办法独立生活。可动员社区资源,相互责任分担。提升社会福利服务的可近性,促使社会福利确实落实于基层。建立社区休戚与共、相互扶持的生命共同体意识。,社区照顾的批判性说法,传统上由国家设置的大型照顾机构,常给人有“虐待、管理不当”的负面印象,为了改善对大型机构照顾的负面形象,于是倾向提倡“社区化”。减轻政府因为福利支出而造成的财政负担。鼓励社会福利服务的私有化。加重了女性家庭照顾的责任。良好的社区照顾比良好的机构照顾,其成本要来得更为昂贵,因为它代表稀有技能及资源的分散,而非技能及资源之集中。,以上海浦东的罗山市民会馆的个案为例,探讨在我国的社区建设中,发展社区照顾的方法。,罗山市民会馆是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探讨社会福利社会化的产物。在社区建设中,如何引进市场机制,将国家投资的公共服务设施委托给非政府组织经营,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以满足社区居民社会服务的需求,是浦东新区在社区建设中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目标。因此,当罗山街道社区于1995年建成时,社会发展局提出了一个新的社会服务体制改革思路,把闲置的公共配套设施改建成一个具有综合社区服务功能的市民休闲中心。他们把这个中心命名为罗山市民会馆,并选择委托上海基督教青年会进行经营管理。,基督教青年会是一个具有100多年社会服务传统与经验的非营利民间组织。他们将会馆4000平方米的占地面积和2260平方米的使用面积建成20多个室内外设施,开发出包括文化娱乐、康体、社区教育、社区卫生和社区照顾等在内的50多个经常性项目,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政府对会馆基本没有日常运营成本的补贴,财政负担需要青年会自行解决。为此,他们将所开发的项目分为微利、持平、差额补贴和全额补贴四类,严格管理。其中,属于公共福利服务、需要全额补贴的项目,占项目总数的32.78%。从1996年到1999年,三年时间达到财政收支基本平衡。罗山会馆的经验对于怎样通过制度创新使社区服务成为非政府操作的独立事业,具有重大的意义。,罗山会馆与目前由街道承办的社区服务中心作比较,可以清晰地看到政府角色的重大变化。街道承办的社区服务中心,其所有权、运营权和管理权统统由街道办事处垄断。罗山会馆却冲破了这种旧体制,形成了一整套新的组织关系和组织形式。政府只保留所有者的权利,而将生产经营权交由一家体制外的社团独立执掌。,思考,建立全面性的社区照顾是不是最好的策略?社区照顾的背景、涵义、目标、功能、专业过程及其对中国社区服务于社区发展的启发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