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环境价值评估方法ppt课件.ppt
第十章 环境价值评估方法,引言价值评估方法的框架 直接市场评价法 揭示偏好价值评估法 陈述偏好法评价方法的选择,第一节 引言,环境价值评估方法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技术环境经济评价技术或货币化技术。通过一定的手段,对环境资产所提供的物品或服务进行定量评估,并通常以货币的形式表征出来。,环境价值评估方法(货币化技术)的意义:对环境损害和效益进行价值评估则为制定环境经济政策提供了技术基础,并且是将环境问题的经济影响纳入到综合决策过程的一个重要步骤。(对环境进行经济价值评估衡量人们对环境物品或服务的偏好程度。)货币单位是衡量环境损害大小、效益高低的最适宜指标。货币交换支付意愿个人偏好,第二节 价值评估方法的框架,环境经济评价的基础获得人们的偏好(支付意愿或接受赔偿意愿)的途径:直接市场评价法揭示偏好法陈述偏好法,人们对于环境改善的支付意愿忍受环境损失的接受赔偿意愿,直接市场评价法:从直接受到影响的物品的相关市场信息中获得;揭示偏好法:从其他事物中所蕴涵的有关信息中获得;陈述偏好法:通过直接调查个人的支付意愿或接受赔偿意愿获得 。,第三节 直接市场评价法,直接市场评价法常规市场法物理影响的市场评价法。利用市场价格赋予环境损害以价值(环境成本)或评价环境改善所带来的效益 。(如果市场价格不能准确反映产品或服务的稀缺特征,则要通过影子价格进行调整)基本原理:把环境质量看作一个生产要素环境质量变化导致生产率和生产成本变化产品价格和产出水平变化剂量反应方法、生产率变动法、疾病成本法(人力资本法)、机会成本法,剂量-反应方法,通过一定的手段评估环境变化给受者造成影响的物理效果。 建立环境损害和造成损害的原因之间的关系,评价在一定的污染水平下,产品或服务产出的变化,并进而通过市场价格(或影子价格)对这种产出的变化进行价值评估。 为其他直接市场评价法提供信息和数据基础。,剂量-反应法获得环境变化所造成的物理效果的有关数据的渠道:实验室或实地研究。受控试验。通常采用统计回归技术试图将某种影响与其他影响分离开,这在健康影响研究中较为常见。根据实际生活中大量的信息,建立各种关系模型 。,生产率变动法,生产率变动法生产效应法环境变化具体步骤估计环境变化对受者(财产、机器设备或者人等)造成影响的物理效果和范围;估计该影响对成本或产出造成的影响 ;估计产出或者成本变化的市场价值。(考虑价格是否变动),通过生产过程生产者的产量、成本和利润通过消费品的供给与价格变动消费者福利。,生产率变动法方法:,式中:E净产值的变化;p产品的价格;c产品的成本;q产品的数量 ;x环境变化前;y环境变化后。,环境改变的生产效应,生产率变动法所需的数据与信息:,生产或消费活动对可交易物品的环境影响证据;有关所分析物品的市场价格的数据;在价格可能受到影响的地方(时候),对生产与消费反应的预测;如果该物品是非市场交易品,则需要与其最相近的市场交易品(替代品)的信息;对可能的或已经实施的行为调整进行识别和评价 。,疾病成本法和人力资本法,疾病成本法(cost of illness approach)和人力资本方法(human capital approach)估算环境变化造成的健康损失的成本通过评价反映在人体健康上的环境价值的方法。环境污染死亡率升高的直接损失、医疗费的增加、得病或死亡造成的收入损失,疾病成本法和人力资本法步骤与方法:,识别环境中可致病的特征因素(致病动因)环境中包含哪些可导致疾病或死亡的物质。确定致病动因与疾病发生率和过早死亡率之间的关系。(医学范畴病例分析、实验室实验、流行病数据资料分析)评价处于风险之中的人口规模 。,Ic由于环境质量变化所导致的疾病损失成本;Lii类人由于生病不能工作所带来的平均工资损失;Mii类人的医疗费用(包括门诊费、医药费、治疗费等)。,意义对疾病所消耗的时间与资源赋予经济价值,估算由于疾病导致缺勤所引起的收入损失和医疗费用。,t+i年龄为t的人活到ti年的概率;Et+i在年龄为ti时的预期收入;r贴现率;T从劳动力市场上退休的年龄,估算由于过早死亡所带来的影响:利用人力资本法来计算由于过早死亡所带来的损失,则年龄为t的人由于环境变化而过早死亡的经济损失等于他在余下的正常寿命期间的收入损失的现值。,疾病成本法和人力资本法数据与信息,致病动因的水平(F);可致病的环境质量阈值(S);超过阈值的强度(X);与强度相对应的持续时间(Y);与上述因素相对应的发病率(N,每百万人口n例);暴露人群的评估:分布规律、敏感人群统计等;剂量-反应关系为: N=N(F) F=(S,X,Y,)与上述发病率对应的工时损失数和医疗费用耗费;单位工时工资、医生工资、设备折旧、药品价格等。,机会成本法,在评估无价格的自然资源方面,估算保护无价格的自然资源的机会成本用该资源作为其他用途时可能获得的收益来表征。 一般情况下,人们都是估算资源保护的机会成本,然后让决策者或公众来决定自然资源是否具有这样的价值或是否值得为保护该资源而放弃这些收益。用机会成本法计算由于环境污染引起的经济损失也是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采用直接市场评价法需要具备的条件:,环境影响的物理效果明显,而且可以观察出来,或者能够用实证方法获得;环境质量变化直接增加或者减少商品或服务的产出,这种商品或服务是市场化的、可交易的(有市场化的替代物);市场运行良好,价格是一个产品或服务的经济价值的良好指标。,直接市场评价法适用范围,土壤侵蚀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以及泥沙沉积对流域下游地区使用者造成的影响酸雨对农作物和森林的影响,以及它对材料和设备造成的腐蚀等影响;空气污染通过大气中的微粒和其他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影响;水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由于排水不畅和渗漏问题,造成受灌地的盐碱化,从而影响作物的产量;砍伐森林对气候和生态的影响 。,直接市场评价法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很难估计出对环境造成影响的活动与产出、成本或损害之间的物理关系;在确定对受者的影响时,通常很难把环境因素从其他影响因素中分离出来;当环境变化对市场产生明显影响时,就需要对市场结构、弹性、供给与需求反应进行比较深入的观察,需要对生产者和消费者行为进行分析,同时也要考虑市场与消费者的适应性反应。当确定一项活动对产出的影响时,需要预测“某个环境变化”存在与否的后果,即建立一个假如存在或假设不存在的后果序列;价格问题。必要情况下,要对价格进行调整。,直接市场评价法的实用性,在发展中国家或者正在建立市场经济的国家中使用本方法应注意以下问题:在不同自然条件和经济水平下建立起来的因果(剂量-反应)关系具有特定意义。在大多数生产力水平较低的经济系统中,产品市场要么不存在,要么发育不足。迂回的定价方法,第四节 揭示偏好价值评估法,揭示偏好法(revealed preference approach)通过考察人们与市场相关的行为,间接推断出人们对环境的偏好,以此来估算环境质量变化的经济价值。 私人物品与环境物品的相互替代关系与环境联系紧密的市场中所支付的价格或他们获得的利益内涵资产定价法、防护支出法、旅行费用法,内涵资产定价法,内涵资产定价法(hedonic property pricing)人们赋予环境的价值可以从他们购买的具有环境属性的商品的价格中推断出来 。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分析。通过揭示不同的房地产价格与不同的房地产的环境属性,采用多重回归方法来研究房地产价格与可能影响房价的许多变量的关系。工资差额比较法是用工资水平的差异来衡量环境质量的货币价值的方法。,内涵资产定价法步骤与方法 :,第一步:建立房产价格与其各种特征的函数关系: 假设上述函数是线性的,其函数形式为:Ph=0+1h1+2h2+khk,右图表示:当其他特性不变时,房产价格和空气质量之间的关系。,它表明买主在接受市场价格的情况下,有一系列房产价格和空气质量的组合(购买方案)可供选择。沿曲线移动,直到边际支付意愿等于边际购买成本(边际购买价格)时,空气质量使买主的效用最大。,内涵资产定价法步骤与方法 :,第二步:求出边际隐价格 。边际隐价格表示在其他特性不变的情况下,特性i增加1单位,房产价格变动幅度。,内涵资产定价法步骤与方法 :,边际购买成本,边际支付意愿,内涵资产定价法应具备的条件:,房地产市场比较活跃;人们认识到而且认为环境质量是财产价值的相关因素;买主比较清楚地了解当地的环境质量或者环境随着时间的变化情况;房地产市场不存在扭曲现象,交易是明显而清晰的。,内涵资产定价法适合评价的问题:,局地空气和水质量的变化;噪声,特别是飞机和交通噪声;舒适性对于社区福利的影响;工厂选址、铁路以及高速公路的选线规划;评价城市中比较贫困的地区改善项目的影响。,内涵资产定价法存在的问题与局限性:,由于房地产市场并不是十分活跃和顺利运转的,因此难以得到可靠的数据; 需要收集和处理大量的数据,运用大量的统计和计量经济方法;环境变量可能难以度量;价值评估的结果依赖于函数形式和估算技术,因为环境因子等于回归的余数,函数的界定十分重要; 财产的价格可能会反应人们对未来房地产市场的期望,包括可能的环境变化情况。,防护支出法与重置成本法,防护支出法(preventive expenditure approach)根据人们为防止环境退化所准备支出的费用多少推断出人们对环境价值的估价,属于揭示偏好法。重置成本法(replacement cost approach)则是估算环境被破坏后将其恢复原状所要支出的费用,属于直接市场评价法 。,防护支出法与重置成本法,面对环境变化,人们可能会采取的防护行为主要包括:采取防护措施购买环境替代品迁移“影子/补偿”项目,防护支出法与重置成本法步骤与方法:,1.识别环境危害指出最基本的环境危害。把环境问题分为首要的和次要的,把针对主要环境问题的防护行为作为估算依据。2.界定受影响的人群 环境问题的扩散性对于某个给定的环境危害,应该确定受到威胁的人群范围,并区分出受到重要影响的人群和受影响相对较小的人群。,防护支出法与重置成本法信息来源:,直接观察对所有受到危害的人进行广泛的调查对感兴趣的人抽样调查专家意见,防护支出法与重置成本法应满足条件:,人们能够了解和理解来自于环境的威胁;人们能够采取措施保护他们自己免受影响;能够估算并支付这些保护措施的费用 。,防护支出法与重置成本法适用范围,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土壤侵蚀,滑坡以及洪水风险;土壤肥力降低,土地退化;海洋和沿海海岸的污染和侵蚀,防护支出法与重置成本法局限性:,防护支出法假设“防护支出”是必然发生的;当防护支出与减轻损害的费用之和少于所观察到的损害费用时,部分消费者将享受某种消费者剩余,而防护支出法忽视了这一消费者剩余;环境替代品的购买并不一定是环境损害程度的恰当体现;采用防护支出法的另一个假设是不存在与防护支出法或重置成本法有关的第二个效益。,防护支出法与重置成本法局限性:,寻求环境质量的完美替代品是根本不可能的;防护支出与重置成本都是基于处在特定的受威胁环境之中的社区人群的反应;防护费用法的有效性,要求人们对他们受到损害的程度比较了解,并能相应计算出防护费用的大小;即使人们知道应该采取的保护措施以及由此消耗的防护费用,然而由于市场不完善,他们采取措施的想法会受到限制,特别是处于风险中的人口的支付能力会限制防护支出法与重置成本法的应用。,旅行费用法,旅行费用法(travel cost approach)被用来评价那些没有市场价格的自然景点或者环境资源的价值。评估旅游者对这些旅游场所的支付意愿旅游者对这些环境商品或服务的价值认同。支付意愿=实际支付+消费者剩余,与距离相关,旅行费用法步骤与方法:,定义和划分旅游者的出发地区:以评价场所为圆心,把场所四周的地区按距离远近分成若干个区域距离的不断增大意味着旅行费用的不断增加。在评价地点对旅游者进行抽样调查。出发地区、每一区域内到此地点旅游的人次、旅行费用、被调查者的社会经济特征计算每一区域内到此地点旅游的旅游率。,旅行费用法步骤与方法:,求出旅行费用对旅游率的影响。 (回归分析) Qi=f (CTi,X1,X2,Xn) Qi=01CTi2XiQi旅游率,Qi=ViPi;Vi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推算出的i区域中到评价地点的总旅游人数;Pii区域的人口总数;CTi从i区域到评价地点的旅行费用;Xi包括i区域旅游者的收入、受教育水平和其他有关的一系列社会经济变量,Xi=(X1,Xn)。,确定对该场所的实际需求曲线:根据第一步的信息,对每一个出发地区第一阶段的需求函数进行校正可求出每个区域旅游率与旅行费用的关系:,旅行费用法步骤与方法:,计算每个区域的消费者剩余。将每个区域的旅游费用及消费者剩余加总:得出总的支付愿望,即是评价景点的价值。,旅行费用法满足的条件:,这些地点是可到达的,至少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可以到达;所涉及场所没有直接的门票及其他费用,或者收费很低; 人们到达这样的地点,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或者其他开销 。,休闲娱乐场地;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用于娱乐的森林和湿地水库、大坝、森林等兼有休闲娱乐及其他用途的地方 。,旅行费用法适于评价:,旅行费用法需要注意的问题:,关于参观的多目的性问题;旅行效用或者负效用问题;评价闲暇时间的价值问题;取样偏差问题;关于非使用者和非当地效益的问题。,案例分析 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方法,步骤一:确定旅行人次和旅行费用之间的关系。,根据上表数据计算得: Y=V/1000=500-100X,“全经验曲线”,步骤二:设门票费分别为1、2、3、4元时,求旅游率和总旅游人数。,案例分析 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方法,步骤二:设门票费分别为1、2、3、4元时,求旅游率和总旅游人数。,案例分析 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方法,步骤二:设门票费分别为1、2、3、4元时,求旅游率和总旅游人数。,案例分析 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方法,步骤二:设门票费分别为1、2、3、4元时,求旅游率和总旅游人数。,案例分析 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方法,步骤三:门票费改变与总旅游人数的关系。,案例分析 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方法,步骤四:绘制消费者剩余曲线,计算总消费者剩余。,100 200 500 1200,4,3,2,1,总旅游人数(人/年),门票费(元/人),案例分析 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方法,第五节 陈述偏好法,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contingent valuation,简称CV法)是典型的陈述偏好法通过调查,推导出人们对环境资源的假想变化的评价假想评价法。基于调查对象的回答对某一环境改善效益的支付意愿、对环境质量损失的接受赔偿意愿。,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评估技术:,直接询问调查对象的支付或接受赔偿的意愿(投标博奕法、比较博奕法);询问调查对象对表示上述意愿的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量,并从询问结果推断出支付意愿或接受赔偿意愿(无费用选择法、优先评价法);通过对有关专家进行调查的方式来评定环境资产的价值(专家调查法)。,投标博奕法,投标博奕法(bidding game approach)要求调查对象根据假设的情况,说出他对不同水平的环境物品或服务的支付意愿或接受赔偿意愿。被广泛地应用于对公共物品的价值评估方面 。单次投标博奕和收敛投标博奕 。,应用方法单次投标博奕:,向被调查者解释要估价的环境物品或服务的特征及其变动的影响,以及保护这些环境物品或服务(或者说解决环境问题)的具体办法;询问被调查者最大的支付意愿为了改善保护该热带森林或水体不受污染他最多愿意支付多少钱或者反过来询问被调查者最小接受赔偿意愿最少需要多少钱才愿意接受该森林被砍伐或水体污染的事实。,应用方法收敛投标博奕,在收敛投标中,被调查者不必自行说出一个确定的支付意愿或接受赔偿意愿的数额,而是被问及是否愿意对某一物品或服务支付给定的金额,根据被调查者的回答,不断改变这一数额,直至得到最大支付意愿或最小的接受赔偿意愿 。,比较博奕法,比较博奕法(trade-off game approach)权衡博奕法,它要求被调查者在不同的物品与相应数量的货币之间进行选择。 在环境资源的价值评估中,通常给出一定数额的货币和一定水平的环境商品或服务的不同组合。给定被调查者一组环境物品或服务以及相应价格的初始值,然后询问被调查者愿意选择哪一项。,比较博弈法案例分析 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方法,假设就某一小区的公园扩建计划,调查小区居民对公园扩建计划的支付意愿。我们从对小区居民的调查中需要获得的信息是居民对公园面积边际增量的支付意愿。 假设公园的现有面积为1km2,小区居民总数为20000人。,比较博弈法案例分析 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方法,步骤:1、选定被调查者。被调查者必须具有代表性。选择6个具有代表性的人。2、详细介绍要评价的环境物品或服务的属性。3、向被调查者提供两套选择方案。 A、公园仍然保持1km2的面积,因此居民也不需要付钱。 B、扩大公园面积,同时支付若干数额的货币。4、选择净效益最大的扩建方案。,比较博弈法案例分析 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方法,表1 利用比较博弈法估算小区居民对公园扩建方案的支付意愿,比较博弈法案例分析 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方法,表2 被调查者对扩大公园面积的不同方案的支付意愿,无费用选择法,无费用选择法(costless choice approach)通过询问个人在不同的物品或服务之间的选择来估算环境物品或服务的价值。该法模拟市场上购买商品或服务的选择方式,给被调查者两个或多个方案,每一个方案都不用被调查者付钱,从这个意义上说,对被调查者而言,是无费用的。,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需要注意的问题:,在设计意愿调查方案时,需要特别注意3个统计方面的问题:样本数目;对偏差较大的答案(或答卷)的处理;与汇总有关的问题。,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的局限性:,各种偏差的存在信息偏差、支付方式偏差、起点偏差、假想偏差、部分-整体偏差、策略性偏差;支付意愿与接收赔偿意愿的不一致性(研究表明支付意愿比接受赔偿意愿低1/3)抽样结果的汇总问题。,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的适用范围:,空气和水质量;休闲娱乐(包括钓鱼,公园,野生生物);无价格的自然资产的保护,如,森林和原始区域;生物多样性的选择价值和存在价值;生命和健康影响或风险;交通条件改善;供水、卫生设施和污水处理 。,第六节 评价方法的选择,我们可以把环境影响的方面分为4大类:生产力、健康、舒适性和环境的存在价值。针对不同的影响,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价值评估 。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是唯一的能够揭示环境资源存在价值的方法,因为其他方法考虑的都是使用者的各种直接和间接成本与效益 。,方法选择的依据,影响的相对重要性信息的可得性研究经费和时间,思考题,1.环境损害与效益价值评估方法的定义2.为什么要进行环境损害与效益的价值评估 ?3.理解和掌握价值评估方法三种类型的基本内容。4.对不同的环境影响如何选择价值评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