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四大客流组织ppt课件.ppt
大 客 流 组 织,4.4.1 大客流的定义指车站在某一时段集中到达的,客流量超过车站正常客运设施或客运组织措施所能承担的客流量时的客流。大客流一般在大型文体活动散场时或重要枢纽节假日期间发生。,4.4 车站大客流的组织,Page 4,4.4.1 大客流的定义可预见性大客流,采取措施尽快疏散乘客。突发性大客流,车站应按应急预案的规定及时向控制中心等报告,采取有关措施。,4.4 车站大客流的组织,Page 5,4.4.1 大客流的种类根据大客流产生的影响和后果不同一级大客流站台聚集人数达到或大于站台有效区域的80;持续时间大于实际行车间隔时间给乘客及轨道运营安全造成影响,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4.4 车站大客流的组织,Page 6,4.4.2 大客流的分类根据大客流产生的影响和后果不同二级大客流站台聚集人数达到站台有效区域的70;并有持续不断上升的趋势;乘客的正常出行和轨道交通所提供的服务水平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尚未对乘客及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造成影响。,4.4 车站大客流的组织,Page 7,4.4.1 大客流的种类从客流的时效性和产生原因可预见性大客流突发性大客流节假日大客流暑期大客流大型活动大客流恶劣天气大客流节假日、暑期和大型活动大客流为可预见性大客流。,4.4 车站大客流的组织,Page 8,4.4.1 大客流的特点1.节假日大客流特点主要由购物休闲、旅游观光和返乡探亲等乘客构成国家法定假期内,造成地铁各站客流较平时有大幅上升购买单程票和初次乘坐地铁的乘客居多,4.4 车站大客流的组织,Page 9,4.4.1 大客流的特点2.暑期大客流特点 暑期大客流主要由购物休闲、旅游观光和放暑假的学生等乘客构成每年7、8月地铁各站客流较平时有明显增加高峰时段一般集中在每日的8:0016:00。,4.4 车站大客流的组织,Page 10,4.4.1 大客流的特点3.大型活动大客流特点 在特定时间段(如大型活动结束后)客流会显著增加,一般都在周末举行所发生的时间和规模大多可预见,持续时间较短,影响范围有限,只对该活动地点附近的车站影响较大主要由购物休闲的乘客构成。,4.4 车站大客流的组织,Page 11,4.4.1 大客流的特点4.恶劣天气大客流特点指在出现酷暑、大雨、暴雪、台风等恶劣天气时,地面交通受到较大影响,市民改乘地铁或进入地铁车站避雨,造成地铁车站客流明显增加对车站客流组织带来一定困难,4.1 车站大客流的组织,Page 12,4.4.2 大客流控制原则和措施1.大客流控制应遵循的原则“由下至上、由内至外”的客流控制原则 在出入口、进站闸机、站厅与站台的楼梯、电扶梯处进行重点控制进站客流组织乘客上车,保证客流均匀上下扶梯,尽快上下列车及站台候车的安全,4.4 车站大客流的组织,Page 13,4.4.2 大客流控制原则和措施1.大客流控制应遵循的原则明确客流控制组织机构分工原则 客流控制组织机构分为点控和线控控制指挥中心负责地铁全线的客流控制车站站长或值班站长负责本站的客流控制,4.4 车站大客流的组织,Page 14,4.4.2 大客流控制原则和措施1.大客流控制应遵循的原则坚持集中领导、统一指挥的原则 车站在实施大客流控制之前,须向行车调度中心报告。 根据各城市轨道运营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大客流控制的具体措施,保证控制客流的顺利实施。,4.4 车站大客流的组织,Page 15,4.4.2 大客流控制原则和措施2.大客流控制的主要措施增加列车运能利用就近的折返线、存车线组织列车运行方案,实施增开临时列车,增加列车运能。保证大客流的疏散。,4.4 车站大客流的组织,Page 16,4.4.2 大客流控制原则和措施2.大客流控制的主要措施增加售检票能力售检票设备的准备设备维护人应事先对车站全部售检票设备进行维护、检修确保在大客流时售检票设备能正常使用,4.4 车站大客流的组织,Page 17,4.4.2 大客流控制原则和措施2.大客流控制的主要措施增加售检票能力车票和零钞的准备 预测以往大客流所消耗的车票及零钞数向票务部门申领和储备充足的车票和零钞,4.4 车站大客流的组织,Page 18,4.4.2 大客流控制原则和措施2.大客流控制的主要措施增加售检票能力临时售票亭的准备根据大客流的进出方向,选择在进站客流较集中的位置,设置临时售票亭站厅面积较小的车站,可考虑将临时售票亭设置在进站客流较多的通道内。,4.4 车站大客流的组织,临时售票亭,Page 20,4.4.2 大客流控制原则和措施2.大客流控制的主要措施增加售检票能力自动扶梯和垂直电梯的准备 事先通知厂商对车站全部自动扶梯和垂直电梯进行维护、检修,重点检查自动扶梯的毛刷、梳齿板和扶手带确保在大客流三级控制时,自动扶梯能正常开启转换,4.4 车站大客流的组织,自动扶梯,Page 22,4.4.2 大客流控制原则和措施2.大客流控制的主要措施增加售检票能力临时导向标志和隔离设备的准备 储备临时导向标志、告示牌和铁马、伸缩铁围栏、隔离带等隔离设备车站根据大客流的进出方向和客流组织的要求,选择适当的位置张贴和摆放,4.4 车站大客流的组织,护栏,4.4.2 大客流控制原则和措施2.大客流控制的主要措施控制车站客流控制站台客流 控制点在站厅与站台的楼梯(或自动扶梯)口将站厅与站台之间的自动扶梯改为向上方向,避免客流交叉。,4.4 车站大客流的组织,4.4.2 大客流控制原则和措施2.大客流控制的主要措施控制车站客流控制付费区客流 控制点在进站闸机处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关停部分自动售票机,进站闸机关停或将部分双向闸机设为只出不进紧急情况下采用隔离带、铁马隔离进站闸机减缓乘客进入付费区的速度,防止付费区压力过大,4.4 车站大客流的组织,4.4.2 大客流控制原则和措施2.大客流控制的主要措施控制车站客流控制非付费区客流控制点在车站出入口处车站组织人员人为地控制出入口的乘客进站速度必要时可关闭部分出入口,4.4 车站大客流的组织,4.4.2 大客流的组织与调整方法采取临时疏导措施出入口、站厅的疏导根据临时售检票位置的设置,限制客流的方向保持通道的畅通和出入口、站厅客流的秩序,4.4 车站大客流的组织,4.4.2 大客流控制原则和措施采取临时疏导措施站厅、站台扶梯以及站台的疏导尽量保证客流均匀上下扶梯和尽快上下列车保证站台候车的安全,4.4 车站大客流的组织,Page 29,4.4.2 大客流控制原则和措施采取临时疏导措施主要疏导措施设置临时导向、设置警戒绳或隔离栅栏人工引导通过广播宣传引导,4.4 车站大客流的组织,Page 30,4.4.2 大客流控制原则和措施关闭出入口或进行分流在难以采用有效措施及时疏散客流时采用阻止一部分客流或延长大客流疏散的时间,4.4 车站大客流的组织,Page 31,4.4.2 大客流控制原则和措施案例在早上7:309:30,下午4:306:30的高峰时段,将原来南北两条双向换乘通道改为单向通道,形成“顺时针”单向换乘的客流组织方式,减少不同方向的客流对冲。,4.4车站大客流的组织,Page 32,4.4.2 大客流控制原则和措施,4.4 车站大客流的组织,图8-1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大客流组织示意图,443大客流应急处理程序,(1)值班站长及时报告行车调度员,行车调度员通过监控系统加强对车站客流情况的监控。(2)车站应加强现场的疏导工作,增加工作人员的数量,利用隔离带、活动围栏做好秩序维护和服务组织工作。(3)车站应在适当位置增设临时售票点,出售预制票,避免自动售票机前乘客排长队购票的情况出现。(4)车站应根据现场情况,利用提示牌、临时导向标志、车站控制室广播设备、手提广播适时做好乘客宣传和引导工作。(5)车站行车值班员应通过监控系统加强对现场情况的监控。(6)车站应加强对出入口、站厅、站台客流的监控及疏导,避免站厅非付费区内的客流过度拥挤或流通不畅。(7)车站应根据客流情况,实行楼梯和自动扶梯、匣机、出入口三级控制。,Page 34,1、节假日的类型 周末一年约分为52周,周六、日为假期1995年5月1日我国实行五日工作制,人们周末的出行习惯发生了较大变化周二、三、四具有比较相似的出行规律周一属于一周开始,周五为周末,4.4.4 节假日客流组织,Page 35,1、节假日的类型 其他节日元旦、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十一国庆节等春节、“十一”实行七天假日制度,更多的人们选择出门旅行,形成了罕见的高峰期节假日根据时间的长短分为13天(含3天)、45天、6天及以上,4.4 节假日客流组织,Page 36,2、节假日大客流特点分析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节假日交通问题日渐凸显,影响着居民和游客节假日活动的质量。节假日交通的分析主要以旅游、休闲和购物交通为中心。,4.4.4节假日客流组织,Page 37,2、节假日大客流特点分析节假日活动的类型维持型活动:购物A、探亲访友B、看病C;娱乐型活动:休闲娱乐D、就餐G。,4.4.4 节假日客流组织,Page 38,2、 节假日大客流特点分析从客流规模角度来看,春运、“五一”、“十一”成为峰值最大的日期。,4.4 节假日客流组织,Page 39,2、节假日的客流特点分析,4.4.4 节假日客流组织,图8-2 北京站“五.一”调查与平日调查流量比较,Page 40,2、节假日大客流特点分析案例:2006年“五一”期间对北京站的调查早晚8h进站人数达63465,出站人数达46682。与平日调查的早晚8h进站40564人、出站34494人相比,进站客流增加了5646,出站客流增加了3533,购买站台票的人数增加了7545。,4.4.4 节假日客流组织,Page 41,2、节假日大客流特点清明节的客流可能在部分区域形成高峰,但全城客流的峰值一般低于春运、“五一”、“十一”期间。有一些日期,虽然不是规定的假日,但客流规律仍会有些许变化,如教师节、圣诞节等。,4.4.4节假日客流组织,3节假日大客流的组织措施,(1)加强客运组织工作。 在客流高峰期到来之前,应确定工作人员的数量和职责,以保证引导客流工作的正常开展。在站台和扶梯口处利用广播对乘客进行引导,解答乘客提出的有关问题,做好乘客心理安抚工作。如果出现乘客拥堵现象,值班站长应立即派工作人员前往拥堵口,对拥堵原因进行分析,并解决拥堵问题,必要时可劝说乘客更换乘车工具。对整个车站要实行“集中领导、统一指挥”的原则,当出现电梯故障或其他设备故障时,要及时对客流进行控制,以防发生混乱。(2)做好票务组织工作。 在客流量较大的情况下应关闭所有匣机,等客流量减少时再放行,也可以关闭一两个出入口,延长客流疏散时间;在节假日,应根据乘客出入的方向,在客流较为集中的位置增设临时售票亭,其位置要以不妨碍客流疏通为基本原则。(3)注重对车站内各种设备的升级和管理。 在车站内应增设临时导向标志并增加广播的频率,使乘客能够明确乘车地点和方向;还可以增设发光二极管( light emittingdiode,LED)指示灯等设备来辅助乘务员进行客流组织工作。地铁控制中心应根据客流量的多少对列车的车次和间隔进行调整,适当增加车次,以提高输送乘客的能力。应将列车内的硬件设施配置齐全并保证其使用质量,不得出现损坏、不显示等情况。由于乘客对引导标志的信赖度和依赖度非常高,因此换乘站应着重加强对引导标志数量和质量的投入工作,并在其中加入更多高新技术,为乘客全方位介绍车次、人流量、换乘方向等内容,让乘客不会产生焦灼心理,能够以平和的心态有秩序地乘车。,Page 43,1、大型活动交通特性 交通流时间与空间高峰显著大型活动中,由于活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固定,活动举办场馆、换乘枢纽、场外交通节点存在交通短时积聚、消散的特点活动举办场馆的行人交通,主要出现在观众进场和散场时,4.4.5 大型活动中的客流组织与管理,Page 44,1、大型活动交通特性 出行者出行要求差异显著交通参与者包括:贵宾及官员、活动主要参与者(运动员等)、观众、媒体记者、服务人员、城市其他出行人员不同参与者对于出行的要求有着显著的差异,4.4.5 大型活动中的客流组织与管理,Page 45,1、大型活动交通特性 采用交通工具差异明显活动组织者需要根据不同出行者的不同出行要求,主动地提供不同的交通服务,4.4.5 大型活动中的客流组织与管理,Page 46,1、大型活动交通特性 保证优先,兼顾公平针对不同出行者的出行要求的差异性,制订不同的优先级制订相应的交通政策和管理措施,来保证高优先级群体出行的便利,使大型活动顺利组织和开展。,4.4.5大型活动中的客流组织与管理,Page 47,1、大型活动交通特性 保证优先,兼顾公平在保证出行优先级不同的前提下,应对不同出行群体的公平性加以考虑对城市居民正常出行提供额外的服务,补偿其为保证活动进行而受到的损失,4.4.5大型活动中的客流组织与管理,2大型活动的客流组织措施,(1)高强度客流集聚安全措施控制人流集聚密度。 对大型活动场所内的主要客流聚集区,应设定人流密度安全预警标准。当聚集区的人流密度达到安全预警值时,须通过分流、限行等措施禁止行人进入该区域。预留客流安全缓冲区。 当有大量行人聚集时,人群内部的一个偶然事件(如受到惊吓)可能会导致整个群体发生混乱,从而导致不可预料的结果。因此,在高密度人群聚集区域的附近可预留一定大小的缓冲区。避免行人流线交又冲突。 行人活动流线的交又会降低步行效率,同时会增加人群碰撞、拥挤踩路等事故发生的风险。因此,应通过步行空间的分离化设置,辅以引导标志、现场安排工作人员引导等方法优化行人的空间活动流线,以减少不同方向人流在空间上的冲突和缩小交织区域。,2大型活动的客流组织措施,(2)有序排队控制措施。 排队等候区人流组织管理的重点是保证人员有序、舒适地排队,并使排队人员不超出划定的排队区,以免影响其他区域的活动。 对于空间有限但排队需求大的区域,可通过隔离栏等设置迂回排队,增加行人的实际排队空间。 一些展览活动的排队时间分析表明,参观游客最大等候时间以不超过2h为宜,极限情况可达到34h。若能使等候时间维持在1h以内,则游客的心理接受程度会大大提高。当可能出现长时间排队情形时,可在排队区内设置顶棚和娱乐设施,避免乘客因过长时间排队而产生焦躁情绪,从而影响排队秩序。,2大型活动的客流组织措施,(3)特殊人群管理措施。 大型活动一般都会有一些具有特殊需求或优先通行权的人群参与,如VIP贵宾、轮椅使用者等行动不便的人群。VIP贵宾 在大型活动中需要将VIP贵宾和普通参与者在参观流线上完全分离,通常使用的方法是开设专用的VIP入口和VIP通道,并通过专人管理等手段禁止普通参与者进入这些活动空间。行动不便者 本着人性化的理念,对于大型活动中任何行人可利用的空间都需要设置专供行动不便者使用的无障碍通道、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座椅、无障碍卫生间等专属设施,并设置无障碍设施标志;同时,当行动不便者和一般人群发生流线交织冲突时,应通过设置标志、安排工作人员引导等方法保证行动不便者的优先通行权。,2大型活动的客流组织措施,(4)信息发布与引导措施。 由于大型活动时空组织具有复杂性,因而及时、准确地发布信息成为正确引导人们活动的重要手段。信息发布包含两个方面:活动前的信息发布。 利用各种媒体手段进行综合信息发布,让人们在参与大型活动之前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活动的相关信息。对于规模非常大的活动,可以直接给观众分发宣传手册,如历届奥运会的信息手册。活动中的信息发布。 活动过程中发布的信息要实时、准确、有针对性且醒目,如活动安排与导览信息、排队时间信息、人群聚集度信息等。对于活动中可能造成影响的异常状况信息也要及时发布。对于大型活动中发布的实时信息,推荐采用可变电子信息牌,因为其具有位置灵活、信息可变等优点。,Page 52,1、典型活动交通组织案例分析 1970年大阪世博会大阪世博会园区外交通组织,4.4.5大型活动中的客流组织与管理,大阪世博会不同交通方式分担情况统计表 表8-1,Page 53,1、典型活动交通组织案例分析 2005年爱知世博会园区外交通组织,4.4.5大型活动中的客流组织与管理,爱知世博会场外交通分担统计 表8-4,Page 54,4.4.6突发事件客流组织,突发事件客流指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在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内、列车上或其他设备设施内突然发生的危及人身安全的事件。自然灾害地震、人为因素爆炸、设备故障火灾等。突发事件发生时在车站内或列车上的客流均称为突发事件客流。,Page 55,4.4.6 突发事件客流组织,突发事件客流各车站应根据本站具体情况建立切实可行的突发事件客流组织预案。车站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客流组织办法对乘客进行疏导。主要有疏散、清客、隔离三种办法。,Page 56,4.4.6 突发事件客流组织,疏散指在紧急情况下,利用一切通道和出口迅速将乘客从危险区域全部转移到安全区域包括车站疏散和隧道疏散,Page 57,4.4.6突发事件客流组织,疏散车站疏散组织办法车站疏散需要各个岗位密切高效配合,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快疏散客流疏散办法应该定期进行现场模拟演练,让每个岗位工作人员充分锻炼才能有效保证真正的突发事件来临时能做到井然有序地进行疏散。,Page 58,4.4.6 突发事件客流组织,疏散车站疏散组织办法值班站长工作内容宣布车站执行疏散程序,在上级领导未到达前担任现场临时指挥;指挥抢险或乘客疏散;疏散完毕后,检查是否还有乘客滞留,关闭出入口:如灾害危及车站员工安全,应组织员工到紧急出入口或后备紧急出入口集中;如乘客被困在站台,应要求行调安排一列空车前往车站疏散乘客,安排人员安抚和维持站台秩序,组织全部乘客上车后,指示站台保安向驾驶员显示“好了”信号后,登乘驾驶室离开;需要外部支援时安排一名站务员到紧急出入口引导支援人员进入车站。,Page 59,4.4.6 突发事件客流组织,疏散车站疏散组织办法行车值班员工作内容 报告行调疏散原因、是否影响列车运行、是否需要支援;视情况致电119、120请求支援;通知地铁公安到场维持秩序;需要时,开启相应环控模式;按动AFC紧急按钮,使闸机为常开状态,并将TVM和AVM设为暂停服务;通过乘客咨询显示系统发布疏散信息;通过广播通知银行、商铺工作人员和乘客疏散(注意尽量不要引起乘客恐慌)。向站长通报有关情况;当留在车控室有危险时应到安全地点集中。,Page 60,4.4.6 突发事件客流组织,疏散车站疏散组织办法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 客运值班员协助伤者离开危险区域或指引乘客疏散;厅巡负责打开员工通道和协助客运值班员工作,视情况关停相关扶梯;站厅保安到站台疏散乘客;站台保安将站台乘客往站厅疏散;如安排列车接载站台乘客疏散时,乘客及车站其他在站台疏散人员上车完毕后向驾驶员显示“好了”信号,并进入驾驶室;售票员到楼梯、扶梯口维持秩序,需要时其中一人应到紧急出入口接应外部支援人员。,Page 61,4.4.6 突发事件客流组织,疏散隧道疏散组织办法 车站值班站长担任临时应急负责人。接到行车调度员或列车驾驶员需要隧道疏散的通知后,通知各岗位员工执行车站疏散程序,指定客运值班员负责组织指挥疏散车站乘客。开启隧道灯,需要时开动隧道风机进行排烟(或由环控调度员开启)。带领站务员或站台保安,穿好装备,到隧道疏散现场负责引导乘客往车站疏散。疏散完毕,在确认乘客疏散完毕和线路出清后,报告行车调度员,关闭车站。消防人员到车站后告知有关情况,带领员工参加应急处理救援工作。,Page 62,4.4.6突发事件客流组织,清客 指当车站或列车出现异常时,需要将乘客从某一区域全部转移到另一区域包括车站清客和列车清客,Page 63,4.4.6突发事件客流组织,清客 车站清客组织办法值班站长的工作内容a组织车站员工对车站乘客进行清客,引导乘客退票b待乘客全部出站后,检查站厅、站台是否有滞留乘客,关闭出入口C安排车站人员到紧急出入口处执勤d召集车站其他工作人员留守车站,等待恢复运营e将情况向站长汇报,并做好详细记录。,4.4.6突发事件客流组织,清客 车站清客组织办法行车值班员的工作内容a通知各岗位员工车站停止服务,执行清客程序b通知地铁公安人员到现场维持秩序c做好乘客广播工作d通过乘客资讯系统发布相关服务信息c及时将清客完毕时间汇报给行车调度员,4.4.6突发事件客流组织,清客 车站清客组织办法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a站厅巡视员和站台保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列车上乘客的清客工作b站厅巡视员和站台保安引导乘客退票或在同站台或另一站台等候下一列车C售票员负责办理退票业务。d站台保安负责维持秩序,4.4.6突发事件客流组织,清客(2)列车清客隧道清客由主任调度员下令实施驾驶员清客前应做好防溜措施,并待车站员工到达后开始实施清客环调应根据列车停车位置做好隧道通风安排车站安排至少两名人员到列车现场引导乘客清客线路上如有渡线或可进入邻线通道,车站应安排人 员在该处进行引导,Page 67,4.4.6突发事件客流组织,隔离指采用某种方式或设备人为地隔开人群或封闭某个区域。根据造成隔离的原因使用不同的隔离组织方法。,Page 68,6.4 突发事件客流组织,隔离非接触纠纷隔离乘客发生口头纠纷时,离现场最近的工作人员要立即上前调解必要时要把纠纷双方分别带到人少的地方(或带到车站会议室),进行劝说和调解有其他乘客围观,应及时劝离现场,维持好车站正常秩序。,Page 69,6.4 突发事件客流组织,隔离接触式纠纷隔离发生打架时,离现场最近的工作人员要立即赶到现场,与车站保安人员一起把打架双方隔开,并通知地铁公安到场。车站控制室通知值班站长赶到现场处理,将肇事双方移交地铁公安处理。车站要及时疏散围观的其他乘客,并寻找目击证人填写事件记录。,Page 70,6.4 突发事件客流组织,隔离客流流线隔离当车站某一端排队购票队伍与进、出客流发生交叉干扰时,车站工作人员可以利用伸缩铁围栏、隔离带、铁马等设备器具人为地隔开人群利用手提广播引导一部分乘客到人少一端购票进站,避免乘客排长队的现象。,Page 71,6.4 突发事件客流组织,隔离疫情隔离车站发现有恶性传染疫情时,必须采取隔离组织办法,关闭各出入口,列车不停站通过,对与疑似人员有过密切接触过的物品、人员进行消毒、隔离未经防疫部门的许可不能离开车站。,本节总结:,1、大客流的种类和特点2、大客流控制原则和措施3、大客流应急处理程序4、节假日大客流组织5、大型活动中大客流组织6、突发事件客流组织,作业:,1、大客流的种类有哪些?2、大客流的控制应遵循什么原则?3、大客流控制的主要措施有哪些?4、大型活动中的交通特性有哪些?5、隔离的组织方法可分为哪四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