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个人理财》ppt课件 09税收规划及遗产规划.ppt

    • 资源ID:1421549       资源大小:243.50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个人理财》ppt课件 09税收规划及遗产规划.ppt

    第九章 个人税收及遗产规划,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概述第二节 个人税收筹划原则与方法第三节 税收筹划实务第四节 遗产筹划,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概述,一、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二、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三、个人所得税的优惠规定四、应纳税额的计算,一、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我国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有两种居民纳税人:就其来源于境内、境外的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非居民纳税人: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居民纳税人与非居民纳税人,居民纳税人(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指习惯性居住,而非实际居住)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在中国境内居住,居住满一个纳税年度(从1月1日到12月31日),且不离境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在中国境内居住,居住满一个纳税年度,且临时离境(一次离境不超过30日,且多次离境累积不超过90日),在中国境内有住所,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在中国境内居住,不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个纳税年度,不满一个纳税年度,居民,非居民,临时离境,非临时离境,不离境,非居民纳税人(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且不在中国境内居住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在中国境内居住,但不满一个纳税年度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在中国境内居住,居住满一个纳税年度,但非临时离境(一次离境超过30日,或多次离境累积超过90日)。,例题1,张先生是美籍华人,因工作需要,2005年1月2日开始居住在中国境内,直至2006年12月29日离开中国境内,不再返回。请问,张先生是中国的居民纳税人还是非居民纳税人?张先生是非居民纳税人,因为在2005年纳税年度或2006年纳税年度,张先生在中国境内居住都不满一个纳税年度。一个纳税年度是指从公历1月1日到12月31日的期间。如果一个纳税人在中国境内实际居住时间已超过365天,但从每一纳税年度看都没有居住满一年,则该个人不能被认定为中国的居民纳税人。,例题2,某外籍个人2001年度在华工作,多次出入境,先后共离境3次,每次离境时间分别为15天、5天、10天、20天。该外籍个人2001年度是否为我国的居民纳税人?该外籍人士每次离境未超过30天,且多次离境累积未超过90天,因此属于临时离境,在2001年度应为中国的居民纳税人。其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和境外的所得均应按规定在中国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二、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共十类),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得奖、中奖、中彩、受赠),三、个人所得税的优惠规定,个人所得税的免税规定省级以上单位颁发的科教文卫体等方面的奖金教育储蓄存款、国债的利息所得福利券、抚恤金、救济金保险赔款军人转业费、复员费按国家规定发放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按规定扣缴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个人所得税的减征规定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的所得因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其他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减税的,四、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各类征税收入中,用来计算所得税的基数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应纳税额纳税人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金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对于超额累进税率,应分段计算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纳税人当月工资、薪金收入总额-2000元应纳税额=当月应纳税所得额分段适用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例子,案例资料:小王2009年11月工资与奖金共6900元,其11月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是多少?方法一,分段计算:应纳税所得额=6900-2000=4900元应纳税额 = 5005%+ (2000-500) 10% + (4900-2000) 15% =610元方法二,用速算扣除数计算:应纳税所得额=6900-2000=4900元应纳税额=490015%-125=610元,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和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 纳税人年度的收入总额 - 年度成本、费用及损失应纳税额= 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分段适用税率 =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扣除800元的费用,税率20%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1600元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扣除20%的费用,适用累进税率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1-20%)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分段适用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稿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稿酬收入享受30%的税收减征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税率20%(没有累进税率)应纳税所得额=稿酬收入-800元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稿酬收入-800元)20%(1-30%)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20%,税率20%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1-20%)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稿酬收入(1-20%)20%(1-30%),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税率20%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800元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每次收入额-800元)20%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20%,税率20%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1-20%)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每次收入额(1-20%)20%,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扣除相关支出后,再扣除费用800元,税率20%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准予扣除项目(税费)-修缮费用(以800元为限)- 800元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扣除相关支出后,再扣除费用20%,税率20%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准予扣除项目(税费)-修缮费用(以800元为限)】 (1-20%)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个人按市价出租居民住房所得,税率为10%,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税率20%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财产原值(含建造或取得财产的税费)-合理税费(财产转让中的税费)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20%利息税税率已调整为5%,补充说明,居民纳税人来自于境外的收入,如果已在境外缴纳个人所得税,已缴部分可以抵扣境内个人所得税个人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的公益捐款,可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不得超过30%),第二节 个人税收筹划原则与方法,税收筹划通过对纳税主体的涉税事项事先安排,达到少缴税和递延纳税目标的规划活动。税收筹划的原则合法性原则规范性原则财务利益最大化原则稳健型原则综合性原则便利性原则节约性原则,税收筹划的方法,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选择最小化税率选择合适的扣除时机最大化税收减免递延纳税时间递延收入的实现时间加速费用摊销选择合理的预缴方式缩小计税依据不可抵扣的费用、支出最小化扩大税前可扣除范围利用避税地降低税负,第三节 税收筹划实务,略,第四节 遗产筹划,遗产税制度种类总遗产税制:对遗产一次性总体征税分遗产税制:遗产先进行分割,再对各继承人继承的遗产分别征税混合遗产税制:先对遗产一次性总体征税,再对各继承人继承的遗产分别征税当前我国已出台遗产税暂行条例(草案),遗产税免征额为20万元,至今尚未正式开征遗产税。将房产和银行账户改列孩子名下,可能会被视为“赠与”,在未来一并征收遗产税,

    注意事项

    本文(《个人理财》ppt课件 09税收规划及遗产规划.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