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之大乐》——优秀实用ppt课件.ppt
,庄子选读,先秦诸子选读,第三课:东海之大乐,“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苏东坡在朝廷当礼部尚书之时,在他被贬谪之前,有一日,他去王安石的书房乌斋去找王安石,王不在,见乌斋台桌上摆着一首只写得两句尚未写完的诗“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苏东坡瞧了又瞧,好生质疑,觉得明月怎能在枝头叫呢?黄狗又怎么会在花心上卧呢?以为不妥。于是提笔一改,将诗句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王安石回来后,对苏轼改他的诗极为不满,就将他贬到合浦。苏东坡到合浦后,一天,他出室外散步,见一群小孩子围在一堆花丛前猛喊:“黄狗罗罗,黑狗罗罗,快出来呀?罗罗罗,罗罗罗。 ”苏东坡出于好奇心,走过去问小孩喊什么,小孩说,我们叫虫子快点出来,好捉它。苏东坡凑近花前一看,见有几条黄色、黑色象芝麻大的小虫在花蕊里蠕动。又问小孩说这是什么虫?小孩说:黄狗虫,黑狗虫。苏东坡离开花丛, 来到一棵榕树下,正碰到树上一阵清脆的鸟叫声,问旁人,这是什么鸟叫?旁人答道:这叫明月鸟。此刻苏东坡才恍然大悟,知自己错改了王安石的诗。,思考:苏东坡为什么会犯错改了王安石的诗?,认识的局限导致他错改了王安石的诗。,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过程与方法:掌握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庄子散文想象奇特的特点。 2、追求高尚境界,谦虚谨慎,不断提高个人修养。,第一则选文,课前检测,请准下列字词的读音,1、涘s 9 、跗f2、闾l 10、虷蟹hn3、罍li 11、絷zh4、稊t 12、適t5、汒mng 13、商蚷j6、喙hu 14、跐c7、甃 zhu 15、奭sh8、呿 q 16、潦lo,读出下列字词的读音,吾常闻少仲尼之闻井鼃不可以语于海者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十年水潦,而水弗为加益且彼方跐黄泉而登大皇,shoytixanwiti,百川灌河 东面而视始旋其面目,古义:特指黄河。今义: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古义:脸朝东。今义:方位词,东面。古义:脸,面部。今义:脸的形状,相貌。,古今异义,至于北海 见笑于大方之家子之难穷也,至于:古义:到了。今义:表示达到 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北海:古义:北方的大海,指东海的北部; 今义:常指我国一部分海域。大方:古义:深明大义的人,或专通某种学问的人。今义:不吝啬;自然,不拘束;不俗气。穷:古义:尽。今义:贫穷。,古今异义,拘于虚也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虚:同“墟”,处所,所居之地。,多:赞许,称赞,推崇。,古今异义,词性活用,1、秋水时至2、顺流而东3、东面而视4、我常闻少仲尼之闻5、而轻伯夷之义者,(名词用作状语,“按季节”)(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向东流”)(方位名词用作状语。“面向东面”) (形容词的意动用 法,“以之为少”“小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之为轻”把看轻“轻视”),固定句式,1、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非则”,表示假设,译为:“不是 就” ) 2、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且夫”,再说,而且,用于承接上文,引出 另一层 意思。)3、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者,也, 表判断)4、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以为,是古汉语常见的固定格式,可译为“认为是” ),特殊句式,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又奚以自多莫吾能若也,宾语前置,宾语前置,被动句,宾语前置,宾语前置,学习第一则,【原文】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jng)流之大,两涘(s)渚(zh)崖之间,不辩牛马。 时:名词作状语,按时。【译文】秋天的洪水随着季节涨起来了,众多的河流注入黄河。水流巨大,两岸之间、水中洲岛与两岸之间,不能辨别牛马。【原文】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译文】在这个时候,河神非常高兴,沾沾自喜,认为天下所有盛美的东西都在自己的身上。顺着水流向东行进,到了渤海。面向东看,看不见水的尽头。,【原文】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以为莫己若者 宾语前置 我之谓也 宾语前置【译文】在这个时候,河神才改变(调转)了自己的脸色,抬头仰望着海神若感叹道:“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的道理多了,便认为天下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啊。,【原文】且夫我尝闻少(sho)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译文】而且我还曾经听说有看不起孔子的学识,轻视伯夷的节义的人。开始我还不相信;【原文】今我睹子之难(nn)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di)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译文】如今我看到你的无边无际难以穷尽,我如果不是到了你面前来,那就危险了。我会永远被懂得大道理的人笑话了。”,【原文】北海若曰:“井鱼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译文】渤海神若说:“对井里的蛙不可与它谈论关于海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地域的局限;【原文】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译文】对夏天生死的虫子不可与它谈论关于冰雪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时令的制约(固定、局限);【原文】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译文】对穷乡僻壤的人不可与他谈论关于大道理的问题,是由于他的眼界受着所受教育的束缚。,【原文】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译文】如今你从岸崖中出来,向大海观看,才知道你的浅陋,这就可以与你谈论大道理了。【原文】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 状语后置【译文】天下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了。万千条江河归向大海,不知什么时候停止,可它不满盈;,【原文】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译文】尾闾排泄它,不知什么时候停止,可它不虚空【原文】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sh)。【译文】春天、秋天它没有变化,洪水、大旱它不知道。它的容量超过长江、黄河的容量,不可以数量来计算。,【原文】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b)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译文】但是我未曾凭此夸耀自我,我自以为形体被天地包容(在天地之间掩护形体),从阴阳那里汲取气,我在天地之间,就好像小石小木在大山上一样。,【原文】方存乎见少,又奚以 自多!【译文】正存有相比显得少(的自我认识),又凭借什么 夸耀自我呢?【原文】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li空之在大泽乎?【译文】计算一下天下在天地间,不像小土堆在大泽里吗?【原文】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t米之在大仓乎?【译文】计算一下中原在天下,不像稊米在大仓里吗?,【原文】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译文】称天下的事物为万物,人类只是占万物中的一类;【原文】人卒(jng cu精粹)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译文】人类聚居在天下粮食生长的地方,车船通达的地方,个人只是人类中的一员;,【原文】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译文】个人与万物相比,不像毫毛的末梢在马身上吗?【原文】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译文】五帝禅让的,三王争夺的,仁人担忧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贤人劳碌的,都是如此而已。,寓言,河伯:,自以为美(孤立、片面),北海若:,不夸耀自己的美(智慧、全面),形成对比,结构,黄河开阔 不辩牛马,东海无际不见水端,河伯自满欣然自喜,于是焉,河伯自责望洋兴叹,于是焉,自我反省:恐见笑于大方之家,合作探究,1.河伯和海神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海神若的话说明一个什么道理?3.结合我们的学习生活,谈谈你对本则故事的理解,河伯和海神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明确:河伯: 知错能改,善于纠正自身不足的人。 海神若:谦虚不自满的人。,海神若的话说明一个什么道理?,明确: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在生活中人不应该自满,而是要不断地进取,不断地去认识未知的领域,去见识未知的世界,这样才能够达到人生新的境界,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结合我们的学习生活,谈谈你对本则故事的理解,第一、学习上不断探索,寻求新的知识领域去提高自己,发展自己。 第二、不自满,不自傲,虚心接受,不断提高个人的人生境界,实现更大的理想。,生活中、学习上有许多的未知需要我们去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发现,只有不自满的人,只有虚心的人才能够有的收获,取得新成功。要做到这样,首先就是我打消自满自傲的念头,时刻提醒自己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实践,在实践中增添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素养,从而使自己的人生迈入一个新的境界。,课堂讨论,这则寓言故事包含哪些道理?,人贵有自知之明,谦受益,满招损,自大由于无知,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片面性,有比较才有鉴别,“在别人之下,把自己当人;在别人之上,把别人当人。”,尊重自已,尊重他人。所以,我认为河伯在感叹大海的宽广时,千万别忽视了自己的价值,黄河必定也是宽广的伟大的。大海、黄河,甚至还有小溪沟,他们所处的角度,都有可能是我们每个人所站的位置。河伯不如大海,但小溪沟也不如河伯。,“肯定自己,每一个人都是一片风景”。,为什么是“秋水”,而不是“春水”?,秋水,指人成年之后的后天道物,水比道,秋比年长成人之后。因年长后视听言动大增,又加酒色财气欲念思虑,巨细皆来烦扰,后天道物需求甚多,故用浩浩秋水比之。 秋水阴寒,为肃杀之水,利少害多,非比春夏之水,如在童幼青少,道物外耗有限,且身内道物之化尚未成水,无非氤氲(yn yn)之气而已,故言秋水而不言春水。,选文哪些地方体现了庄子散文想象奇特、汪洋恣肆的特点?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点拨】如以“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来写水流之大,简洁有力,朴实生动;“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写出了渤海之大,用“不盈”“不虚”“不变”“不知”写出了大海之大;写河伯,忽然骄盈,忽然沮丧,写得淋漓尽致;写海神,“比形于天地”“方存乎见少”表现出他的大境界。通过这些语句,可以领会到庄子散文的特点。,学习第二则,【原文】公孙龙问于魏牟mu曰:“龙少学先王之道,长而明仁义之行;【译文】公孙龙问魏牟说:“我少年时就学习先王大道,年长后通晓仁义的行为;【原文】合同异,离坚白;然不然,可不可; 合、离:使动用法 然、可:意动用法【译文】把事物的同和异合而为一,把事物的硬度和颜色分别开来;以不然为然,以不可为可;【原文】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吾自以为至达已。【译文】穷尽百家的智慧,穷尽众口的辩才。我自认为已经是最通达事理了。,【原文】今吾闻庄子之言,汒mng然焉异之; 汒:通“茫”,迷惑 异: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异【译文】现在我听了庄子的言论;深感迷惆不解;【原文】不知论之不及与?知之弗若与?今吾无所开吾喙hu,敢问其方。” 与:助词,表疑问【译文】不知是我的辩才不及他高呢?还是知识不如他博呢?现在我都不知道从哪里开口了,请问其中的道理。”,【原文】公子牟隐机大息,仰天而笑曰:“子独不闻夫坎井之蛙乎? 机:通“几”,小桌子。 坎:坑。【译文】魏牟凭靠小几叹息,仰天而笑说:“难道你没有听说浅井之蛙的故事吗?【原文】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 与:助词,表感叹。【译文】井蛙对东海之鳖说:我多么快乐呀!,【原文】出跳梁乎幹gn之上,入休乎缺甃zhu之崖。 状语后置【译文】出来就在井栏上跳跃,进去就在井壁破砖瓦上休息。【原文】赴水则接腋持颐y ,蹶(ju)泥则没足灭附(f)。【译文】进入井水中,井水就浮着我的两腋,拖着我的下巴,踏在井底的泥巴上,泥巴就盖没了我的脚背。,【原文】还视虷(hn)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 宾语前置【译文】回头看看井中的孑孓、小螃蟹、小蝌蚪,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啊!【原文】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zh坎井之乐,此亦至矣。【译文】况且占据一沟水,跳跃或站立在浅井中的乐趣,这也就算达到极点了。【原文】夫子奚不时来人观乎?【译文】先生何不时常进来看看呢?,【原文】东海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絷zh矣。【译文】东海的鳖左脚还没有踏入井中,右膝就被绊住了。 【原文】于是逡qn巡而却,告之海曰: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译文】在这时候,有所顾虑而徘徊不前,退了回去,并告诉井蛙关于东海的大乐说:用千里的遥远,不足以穷尽它的宏大;用八千尺的高度,不足以穷尽海之深。,【原文】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译文】大禹的时代,十年有九年发大水,而海水并不因此而更增加;商汤时代,八年有七年闹旱灾,海水边沿也不因此而更减少。【原文】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于是坎井之蛙闻之,適適( t )然惊,规规然自失也。【译文】它不因为时间的短暂和长久而有所改变,不因雨水多少而增减,这也就是东海的大乐啊!浅井之蛙听了这些,惊怖不己,现出茫然自失的样子。,【原文】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竟,而犹欲观于庄子之言,是犹使蚊负山,商炬(j)驰河也,必不胜任矣。 竟:通“境”【译文】再说,你的智慧还未能通晓是非之界线,却还想观察领会庄子的言论,这就如同让蚊子背大山,让商蛆(q)在河中游一样,一定不能胜任。【原文】且夫知不知论极妙之言,而自适一时之利者,是非坎井之蛙与?【译文】况且你的智慧不足以论析极微妙之言论,而自满自足于一时口舌相争之胜利,这不是和浅井蛙一样吗?,【原文】且彼方毗(c)黄泉而登大( ti )皇,无南无北,奭(sh)然四解,沦于不测;无东无西,始于玄冥,反于大通。【译文】再说庄子之言玄妙莫测,就像正下踏黄泉,又忽而登上皇天,不分南北,四向离散,深入于不可知之境;不分东西,从奥妙幽远之境开始,再返回于无不通达之大道。【原文】子乃规规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辩,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子往乎!【译文】你竟然浅陋拘泥地用明察和辩论来寻求它,这只不过是从管子里看天,用锥子测量地之深,不也太小了吗?你去吧!,【原文】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译文】况且你难道没有听过寿陵少年在邯郸学习走步的故事吗?没有学会赵国人走路的技艺,反而把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记了,只好爬着回去!【原文】今子不去,将忘子之故,失子之业。”【译文】现在如果你不离开,将会忘记原来的技能,失去你本来的学业。”【原文】公孙龙口呿q而不合,舌举而不下,乃逸而走。 呿:张开。 逸:逃走。 走:奔跑。【译文】公孙龙听了这套高论,惊异得合不拢嘴,说不出话,就匆忙逃离了。,欣赏“井底之蛙”的故事,这则故事,魏牟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魏牟想告诉公孙龙什么?,井底之蛙 管窥蠡(l )测 邯郸学步,指出公孙龙不是智商不行,而是他原来的知识阻碍了他领悟大道理。,井底之蛙:管窥蠡测:邯郸学步:,比喻见识短浅的人。,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量海水,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比喻模仿别人不到家,连自己原来会的东西也忘掉了。,望洋兴叹:贻笑大方:,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微小,今多比喻想做一件事而又无能为力,无可奈何。 被有学问或内行的人所耻笑。,太仓:古时京城的粮仓;稊米:小米。大谷仓中一粒小米,比喻人和物处在广袤宇宙中极其渺小。用于形容人的微不足道。,大方之家:,原指深于道术的人,后指精通某种学问或技艺的专家。,太仓稊米:,作者举了几个寓言故事要什么说明道理,对我们有哪些启发?,生动地说明人的知识技能有限,如果满足于一知半解,盲目自满,无异于井中之蛙,邯郸学步,最终自取其辱,启示人们要谦虚好学,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课堂讨论,这则寓言故事包含哪些道理?,人贵有自知之明,谦受益,满招损,自大由于无知,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片面性,有比较才有鉴别,板书,黄河-河伯 (小) 学无止境 秋水时至 大海-北海若(大) 境界无限 (大) 相对主义 坎井之蛙 (窄) 不自满 龙牟之辩 东海之鳖 (阔) 求上进 (阔),文言知识归纳,古今异义,百川灌河 东面而视始旋其面目,古义,特指黄河。今义,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古义:脸朝东。今义:方位词,东面。古义,脸,面部。今义,脸的形状,相貌。,古今异义,至于/北海 见笑于大方之家子之难穷也,至于:古义:到了。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北海:古义:北方的大海,指东海的北部;今义:常指我国一部分海域。大方:古义:深明大义的人,或专通某种学问的人。今义:不吝啬;自然,不拘束;不俗气。穷:古义:尽;今义:贫穷。,古今异义:,拘于虚也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且夫擅一壑只水,虚:同“墟”,处所,所居之地。,多:赞许,称赞,推崇。,擅:占有,据有。,词类活用,1、秋水时至2、顺流而东行3、东面而视4、我常闻少仲尼之闻5、而轻伯夷之义者,(名词用作状语,“按季节”)(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向东”)(方位名词用作状语。“面向东面”) (形容词的意动用 法,“以之为少”“小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之为轻”把看轻“轻视”),特殊句式,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又奚以自多莫吾能若也,宾语前置,宾语前置,被动句,宾语前置,宾语前置,作者在提升自我方面渗透了怎样的思想?,(1)制约因素: 地域,时间,受教育程度。 努力摆脱这些蒙蔽,才能使境界不断得到提升。寓言启示我们必须时时省察是否遭受了类似的蒙蔽,激励我们超越这些蒙蔽,向理想的境界靠近。,(2)注意问题方面: 消除河伯以及坎井之蛙那种画地为牢、故步自封、安于小我的心态。这种心态让人既没有清醒地认识自我,又没有清醒地认识世界。 即便我们已经有了较高的精神境界,也不能够自满,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真实的高贵,悔恨自己的错误,而且力求不重蹈覆辙,这才是真正的悔悟。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海明威,“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倒,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饭吃。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不必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合作探讨,一、庄子在他的文章中是很擅长用对比手法来讲道理的,例如我们学过的逍遥游中鹏与蜩、学鸠的对比,小年与大年的对比等。请在本文中找找如何运用对比手法。,合作探讨,河伯自己前后对比,礨空之在大泽的对比,稊米之在大仓的对比,毫末之在马体的对比,河伯和海神若的对比,庄子对河伯的“喜”和“叹”各持什么态度?,喜:否定,不赞成,河伯有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联系实际,你觉得河伯到底该不该喜该不该叹呢?,合作探讨,叹:肯定,赞成,认识自己的不足,有自知之明。,观点:河伯因为“百川灌河”而且“不辩牛马”。有了喜的资本,可以喜,值得肯定。一个人有了自己的特色,有了自己的优势,你月考考好了,你的文章被发表了这时喜一下不可以吗?但是不能喜得无法无天,喜得天下无敌了。对自己的优点一点都不在乎的人,只能是妄自菲薄,自轻自卑。,观点:该叹,但不能一味地叹,要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不要在巨人面前变成沙子了,当你把别人看得过高时,往往你是跪在地上的,甚至是趴在地上的。,肯定自己,每一个人都是一片风景。但人外有人,山外有山,要不断地追求更高的境界。,思考:庄子的文辞有什么特色?,想象奇特 境界阔大,对比鲜明 寓意深刻,夸张手法 意境壮美,巧用对话 形象生动,“说一说”对庄子的认识,李怀宁在忙里偷闲读庄子一文中这样形容:他是个特立独行的思想家,是文采斐然的散文家,是幽默大师,是故事大王,是心理医生,是穷光蛋,是常常感到寂寞的隐士,是藐视权贵的奇才,是淡泊名利的高人,是悲天悯人的仁者,是滔滔不绝的辩士,是好抬杠的朋友,是田园诗人,是经常援引神话的无神论者,是喜欢异想天开的理想主义者,是濮水边的渔翁,是田间的歌者。然而,这一切仍然不足以概括他。,“庄子的思想像燃烧千年的精神圣火,照亮了许多作家的人生之路,庄子的人格像一堆精神篝火,烘烤着现代人潮湿的心灵。”,谢谢大家,主旨归纳 选文都运用了寓言说理的方法,且寄寓的主旨是一致的,都向我们阐明了为人要虚心,不能故步自封、骄傲自满,要不断追求更高境界、气象、格局的道理。但两则选文的主旨也不完全相同,第2则选文除了讲明要虚心不能骄傲自满的道理外,还讲明了虚心学习的时候要看对象、要讲方法的道理。庄子警示人们,人自身可能有很多很多的局限,跳出这些局限,才能够提升自己的境界、气象和格局;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人永远不应该自满。,这两则选文各是从什么方面来阐明“学无止境,境界无限”的? 本节第1则选文,主旨是说大小的相对性,启发人们超脱对自我的偏执;第2则选文,主旨是批评公孙龙那种自满于一时口舌之利、自恃见识最高远最通晓事理的人物,说他们就好比是井底之蛙,说他们试图以明察和辩说来探求庄子,就好像是用竹管来窥视天之广、用锥子来测量地之深一样。,研读两则寓言故事,简要分析其写法上的特点。 (1)展示了一个奇特的艺术世界。河伯、海神若、坎井之蛙、东海之鳖作为寓言的主体形象,映衬着井鱼、夏虫、蝌蚪等小生物,传达着庄子对社会人生睿智而深刻的洞察,给读者一种鉴赏童话世界般的愉悦。 (2)两则寓言分别含有一组对比。河伯与海神若;坎井之蛙与东海之鳖。 (3)运用了一些独具匠心的比喻。 (4)常常用很少的文字写出事物的情态。坎井之蛙听说了东海大乐“適適然惊,规规然自失也”,写活了其情貌。 (5)想象丰富气象壮阔。,“知鱼乐”之辩,【原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之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注解】1. 濠梁:濠水的桥上。濠,水名,在安徽凤阳。梁:桥。2. 鯈tio鱼:古同“鲦”。白鲦鱼。3. 从容:悠闲自得。4. 是:这是。5. 固不知子矣:固,固然。6. 子固非鱼也:固,本来。7. 全:完全,确定是。8. 循其本:从最初的话题说起。循:追溯。其,话题。本:本源。9.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你说“汝安知鱼乐”等等。汝安知鱼乐:你怎么(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云者:如此如此。10. 安:疑问代词。怎么,哪里。11.既:已经。之:助词无实意。12.已:已经。13.安:怎么(前一个) 哪里(后一个)。,【原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译文】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上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又不是我,你哪里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庄子说:“请我们从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里知道鱼快乐的话,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上的桥上知道的。”,“知鱼乐”之辩,“知鱼乐”之辩,本文以故事为载体,以庄子与惠子辩论的方式讨论了一个命题,由庄子提出这一论题:,按你的逻辑,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对啊,我不是你,所以不知你怎么知道鱼快乐,那么你也不是鱼,所以你也不知道鱼快乐,这不全了?,你怎那么糊涂?你不是问我“安知鱼乐”吗?说明你已知道我是知鱼快乐的,你不是明知故问吗?不过,我还是告诉你吧,我是在濠河岸上知道鱼快乐的。,这里有什么问题吗?问题出在哪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