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资本形成与金融发展 (《发展经济学》PPT课件).pptx
第四篇 发 展 要 素,第四篇 发展要素,第十一章 人口与人力资源第十二章 资本形成与金融发展第十三章 技术进步与创新第十四章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十二章 资本形成与金融发展,第一节 资本形成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第二节 资本形成的来源与途径第三节 金融制度与经济发展,第十二章 资本形成与金融发展,第一节 资本形成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第二节 资本形成的来源与途径第三节 金融制度与经济发展,第十二章 资本形成与金融发展,第一节 资本形成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资本与资本形成概念,资本可以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两个角度来考察。这里我们主要是从生产力角度来考察,把资本看作是一种生产要素。资本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二、资本形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资本形成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早期发展经济学家特别强调物质资本积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因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丰富,最稀缺要素就是资本。许多发展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论证了资本的重要性。,第一节 资本形成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该理论是美国发展经济学家纳克斯在1953年出版的欠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一书中提出来的。他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来论证缺乏资本导致贫穷恶性循环的根源。他发现贫困的根源是“贫困”正如他所说,“一个国家穷是因为它穷。”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加储蓄和投资,而且要对许多行业同时进行大规模投资,使行业之间的产品形成相互需求,从而扩大市场容量,冲破贫困的恶性循环,促进经济发展。,1.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第一节 资本形成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纳尔逊在1956年发表的“不发达国家的低收入均衡陷阱理论”一文中认为,发展中国家人民普遍处于生活贫困状态,高死亡率抑制人口增长,而一旦人均收入增长快于人口增长,生活改善将降低死亡率,人口就开始增长;但快速的人口增长又将人均收入水平拉回到原来的低水平状态,这样在发展中国家就存在一个低水平均衡陷阱。这实际上就是马尔萨斯的贫困陷阱论。纳尔逊认为只有通过大规模投资跳出贫困的恶性循环,使人均收入水平增长速度超过人口的增长速度。,2. 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第一节 资本形成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3. 大推进理论,该理论是罗森斯坦-罗丹在1943年发表的“东欧与东南欧的工业化问题”一文中提出的。该理论认为,由于资本、储蓄和市场需求具有不可分性,小规模、个别部门或者个别产业的投资难以启动一个停滞的经济,从根本上推动经济起飞,只有对所有的产业部门同时进行大规模投资,尤其是基础设施部门的投资,即采用“大推进”式的发展战略,冲破市场狭小的束缚,使各部门同时发展起来,才能摆脱停滞,进入工业化。,第一节 资本形成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4. 临界最小努力理论,美国经济学家莱宾斯坦在1957年出版的经济落后与经济增长一书中,通过引用“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提出了经济发展的“临界最小努力”理论。当压低收入的力量大于提高收入的力量时,人均收入增长会被人口过快增长所抵消并退回到原来的“陷阱”中;只有当提高收入的力量大于压低收入的力量时,人均收入才会大幅度提高,从而打破低收入稳定均衡。也就是说,要打破“恶性循环”,跳出“贫困陷阱”,必须使投资率达到一个临界水平,使国民收入的增长超过人口的增长,从而人均收入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即以“临界最小努力”使国民经济摆脱极度贫困的境地。,第一节 资本形成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第一节 资本形成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二)资本积累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发展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与发达国家相比,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发展中国家比在发达国家更大,这主要是因为发展中国家资本稀缺,资本边际报酬较高。此外,资本积累能促进原有较低水平的分工与专业化程度得到提升,使各种生产要素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转移到生产率较高的部门,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安格斯麦迪逊(1970)对1950-1965年期间22个发展中国家的实证分析结果是:资本资源、人力资源和资源配置效率对增长的贡献分别是55%、35%和10%。N.纳法(2017)最近对撒哈拉以南非洲20个国家的研究结论是:资本贡献率为52%,劳动力贡献是39%,而TFP只有8%。,第一节 资本形成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三、中国的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中国投资率的变化,第一节 资本形成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图12-1 19522015年中国投资率变化,第一节 资本形成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第一节 资本形成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二)中国高投资率的原因,(三)高投资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第一节 资本形成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四、新时代投资驱动型发展方式的转变,(一)投资驱动型增长方式的弊端,第一节 资本形成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二)投资驱动型发展方式的转变,投资驱动型发展方式从根本上说是由经济体制本身所决定的,因此在经济体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的情况下,经济发展方式难以得到有效转变。要改变投资驱动型发展方式,必须要深化改革。,第一节 资本形成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第一节 资本形成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第二节 资本形成的来源与途径第三节 金融制度与经济发展,第十二章 资本形成与金融发展,第二节 资本形成的来源与途径,储蓄,一、储蓄类别及其决定因素,(一)家庭储蓄及其决定因素,家庭储蓄被认为是一国投资资金的主要来源。一国家庭储蓄水平的高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第二节 资本形成的来源与途径,中国居民储蓄率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城乡居民银行存款增速一直高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其主要原因可能是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二)公司储蓄及其决定因素,1.公司储蓄的构成,第二节 资本形成的来源与途径,2.公司储蓄的决定因素,中国公司储蓄一直呈上升趋势。2004年之后稳定在20%以上的高位上,第二节 资本形成的来源与途径,(三)政府储蓄及其决定因素,政府储蓄是指政府部门的财政收入减去财政支出的余额。政府储蓄可被用来投资,可以直接对企业投资,也可以用作公共投资。影响政府储蓄的主要因素有税收、政府经常性支出、政府的目标等。,第二节 资本形成的来源与途径,中国政府储蓄率一直在上升,从1998年的4.83%增加到2008年的11.98%,最近几年呈下降态势。政府储蓄的变化与税收收入变化密切相关。,(四)国外储蓄及其决定因素,国外储蓄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国外私人储蓄与国外官方储蓄。国外私人储蓄由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组成,其中,债券融资有境外商业借贷等,股权融资则通常分为外国直接投资(FDI)和证券投资。国外官方储蓄主要是外国政府或国际组织的贷款和外国援助。,第二节 资本形成的来源与途径,国外储蓄的决定因素,二、发展中国家储蓄的来源与途径,(一)发展中国家储蓄的构成,相比国外储蓄,国内储蓄在一国国民可支配收入中一般占较大比重,而国内储蓄中私人储蓄的比重又远大于政府储蓄,其中公司储蓄占比大于家庭储蓄。,表12-1 19902012年各类收入国家国内储蓄构成 单位:%,第二节 资本形成的来源与途径,(二)发展中国家储蓄资金筹措的途径,第二节 资本形成的来源与途径,发展中国家为了在短期达到一个较高的资本积累率,往往采取强制性手段筹集发展资金,即通过税收或价格剪刀差的方式来抽取农业部门的剩余。还可以通过通货膨胀的方式来进行。,三、中国高储蓄率及其形成的原因,(一)中国储蓄率的变化趋势,60多年来,中国储蓄率的总趋势是上升的,由1952年的21.1%上升到2016年的46.4%,增长了1.2倍,第二节 资本形成的来源与途径,如果说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是资金短缺时代,那么90年代之后资金过剩就成为显著的时代特点,这一时期不仅储蓄出现了过剩,外汇资金也出现了过剩,国民经济进入了一个“双溢出”的阶段。,最终储蓄率(%),图12-2 19522016年中国储蓄率变化图,第二节 资本形成的来源与途径,第二节 资本形成的来源与途径,(二)中国高储蓄率形成的原因,第一节 资本形成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第二节 资本形成的来源与途径第三节 金融制度与经济发展,第十二章 资本形成与金融发展,第三节 金融制度与经济发展,一、金融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二、金融发展的理论观点,(一)古典经济学的货币理论,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们普遍持有货币中性的观点,即认为货币仅仅是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数量的变化只影响物价水平而不影响实际经济活动。因此,就整个经济而言,货币只是覆盖在实体经济之上的一层“面纱”,揭开这层“面纱”,人们就会发现,货币对经济并无任何实质性影响。,20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维克赛尔创立货币经济论,打破了传统货币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二分法,指出货币金融对实体经济活动具有重大的、实质性的影响,随后,米尔达尔、林达尔、米塞斯、哈耶克以及凯恩斯等先后阐述了货币金融对经济活动及商业循环的重要影响。,第三节 金融制度与经济发展,(二)马克思的金融发展理论,马克思的货币与金融理论主要体现在其著作资本论中,可分三个方面:,第三节 金融制度与经济发展,总结:马克思金融发展理论是基于市场行为视角分析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一方面,强调了经济发展对金融发展的决定作用,金融发展取决于经济发展的水平;另一方面,也肯定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如果金融发展脱离经济发展则会造成过渡金融化和虚拟化,带来经济波动。,(三)现代金融发展理论,金融发展理论产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60年代的代表人物有雷蒙德戈德史密斯、格利和肖以及帕特里克等。雷蒙德戈德史密斯(1969) 通过对35个国家近100年的资料研究得出结论:金融相关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并且有逐步提高的趋势;金融资产的构成也影响金融发展水平,金融越发达,金融机构持有的金融资产占金融总资产的比例就越高,银行系统的资产在金融部门总资产中占的比重就会下降。同时,新的、更加专业化的金融机构的资产在总资产中占的比重就会上升。,第三节 金融制度与经济发展,七十年代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他们的著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和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同时在1973年出版,标志着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金融发展理论的真正产生。,第三节 金融制度与经济发展,第三节 金融制度与经济发展,三、金融自由化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一)金融自由化改革的核心内容,第三节 金融制度与经济发展,(二)金融自由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第三节 金融制度与经济发展,(三)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的经验教训,金融自由化改革的利弊使人们认识到,为纠正金融抑制而实行金融自由化是一个国家改善金融结构、加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不顾自身条件的金融自由化不但不会带来经济的增长,反而会造成金融秩序的混乱,加剧金融的脆弱性,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隐患。,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改革的进展状况是相当不平衡的,在已经进行的改革中,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世界银行总结了其经验教训,第三节 金融制度与经济发展,四、中国金融制度的发展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一)中国金融制度的发展历程,第三节 金融制度与经济发展,党的十九大强调了在确保守住底线的同时深化金融改革,守住底线就是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通过加强和改进中央银行宏观调控职能,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在防风险的同时要加强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具体还包括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以及发展绿色金融等。,第三节 金融制度与经济发展,(二)中国金融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经验研究表明,金融相关率、金融结构比率和储蓄贷款比率与人均GDP之间存在显著的长期相关性;而进入90年代以后金融相关率、金融结构比率和储蓄贷款比率与人均GDP之间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但资本市场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很弱。,第三节 金融制度与经济发展,思考题,如何认识资本形成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请结合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分析现阶段中国的经济发展与资本形成概况。储蓄是投资资金的主要来源,那么储蓄是怎样转化为投资的?为什么在发展中国家中家庭储蓄在国内储蓄中的比重逐渐下降而公司储蓄占比却逐渐上升?试分析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试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金融制度的改革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