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复习 ppt课件.ppt
第七章 力复习,第一章 力复习课,第一节 力,1、力是 ;,2、力的符号是 ,单位是 ,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 N;,3、力的作用效果是 和 ;,4、力的三要素: ;,5、力的示意图,是 表示力,其中箭头表示 ,起点或者终点表示 ,长度表示 ;,6、力的作用是 的;,7、游泳时人向后划水,人就前进,为何?,答、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对水有向后的推力,水对人也有向前的推力;,物体对物体的作用,F,N,1,改变物体形状,运动状态,大小、方向、作用点,带箭头的线段,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力的大小,相互,8、相互作用力的特点: 、 、 、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作用在对方物体上,1、如图所示,(a)(b)两图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a)图主要表示了力能使物体的 发生改变;(b)图主要表示了力能使物体的 发生改变。,实战演练:,运动状态,形状,2、关于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有力存在,一定有施力物体存在B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C物体间相互接触就会产生力D物体间有相互作用才会产生力,3关于力的认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的作用,C,D,4、站在滑板上的甲、乙两位同学,分别拉住绳子的两端,如图所示。甲同学用力拉绳后,两位同学相互靠近。这现象表明 。,5、足球场上,进攻方运动员发出任意球,进攻方运动员乙头球攻门,对方守门员丙接住来球,如图所示,这个过程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运动状态改变,6、 有一个圆球用一根细绳拉住静止在斜面上,如图所示,绳的拉力为10牛,用力的图示法画出绳对圆球的拉力。,7、有一个中学生在劳动时用50牛的力提一个水桶,请你用力的图示法画出该中学生所用的拉力。,第二节 弹力,2、物体由于 而产生的力;,1.弹性:能 的形变. 塑性: 的形变;,4、 常见的弹力 ;,3、产生弹力的条件 :,5、弹簧测力计是测力的工具;它是利用 的原理制成的;,6、弹簧秤的使用:看清 和 ;拉力方向要和弹簧 方向相同;读数时视线要和刻度 ;使用时要使挂钩和外壳不要 ;,自动恢复原状,不能自动恢复原状,弹性形变,相互接触、发生弹性形变,压力 拉力 推力 支持力,弹簧的伸长和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分度值,量程,轴线,垂直,摩擦,实战演练:,1.一弹簧测力计水平放置,两人分别用2N的力拉挂钩的吊环,则测力计的读数为 N.,2.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时,测一个物体重力时,手持挂钩,将物体挂在拉环上,测力计的读数为5N,则物体的重力为( )大于5N B. 等于5N C. 小于5N D.以上都有可能.,3、图中弹簧秤的读数是 N;,2N,B,2.8N,3、一位同学在制作橡皮筋测力计的实验中得到下面数据,(已知钩码每个是50g)请回答:(1)此实验中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 、 ;(2)没挂钩码时,橡皮筋长度是 cm;(3)请将表格中的空格填写完整;(4)实验中应该对第 组和第 组数据比较;(5)分析数据可以得到结论: ;,刻度尺,弹簧测力计,4.5,1.8,1,3,在弹性限度内,橡皮筋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第三节 重力,1、重力:物体由于 而受到的力;,2、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3、重力的计算公式: ,其中g= ,它表示 ;,5、重力的方向总是 ;,6、重心: ,规则形状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 ;,7、重心的寻找方法: ;,地球的吸引,地球,G=mg,9.8N/Kg,1Kg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竖直向下,指向地心,重力的作用点,几何中心,二次悬挂法,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没有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同一物体在任何地方,质量不变。,同一物体在地球不同地方或不同高度,重力大小略为不同,千克 (kg),牛顿(N),m,G,天平,弹簧测力计,G=mg,质量和重力,实战演练:,1、下列物体中受到的重力约为40牛的是 ( )A一只羊 B中学生背的书包 C一瓶饮料 D一只鸡蛋,2 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5:2,则甲、乙两物体的重力之比为 若甲物体的质量是20 kg,则乙物体的重力大小是 。,B,5:2,200N,3、如图所示,一个重力为20牛的物体静止在斜面上,请用力的图示法法画出物体所受的重力。,4、做出飞机受到的重力示意图;,5、一根绳子可以承受的拉力是1470N,现在有一个物体的质量是200Kg,问绳子可否拉起这个物体。,6、再探究“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做了如下记录,问:(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 ;(2)有表格可知重力G和质量m的比值是 ;(3)由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结论是: ;,天平,弹簧测力计,10N/kg,物体所受重力大小跟它的质量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