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养医结合ppt课件.pptx
嵌入式养医结合,国家卫计委:“医养结合”有四种模式,国家关于医养结合的11个重要政策,嵌入式养医结合进社区,智慧医养科技手段让专家用碎片时间进行健康指导,养老机构如何定位医养结合,目录,挖掘市场刚需,找到赢利点,实现可持续,一、国家关于医养结合的11个重要政策,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 推动医养融合发展。 各地要促进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卫生管理部门要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医疗机构要积极支持和发展养老服务,有条件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当开设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数量,做好老年慢病防治和康复护理。要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当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建立社区医院与老年人家庭医疗契约服务关系,开展上门诊视、健康查体、保健咨询等服务,加快推进面向养老机构的远程医疗服务试点。医疗机构应当为老年人就医提供优先优惠服务。 健全医疗保险机制。对于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符合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条件的,可申请纳入定点范围,入住的参保老年人按规定享受相应待遇。完善医保报销制度,切实解决老年人异地就医结算问题。鼓励老年人投保健康保险、长期护理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人身保险产品,鼓励和引导商业保险公司开展相关业务。,2、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 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等加强合作。 在养老服务中充分融入健康理念,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支撑。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的业务协作机制,鼓励开通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预约就诊绿色通道,协同做好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护理。增强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便捷、优先优惠医疗服务的能力。推动二级以上医院与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等之间的转诊与合作。各地要统筹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资源,合理布局养老机构与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等,形成规模适宜、功能互补、安全便捷的健康养老服务网络。,3、发展改革委、民政部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健康与养老服务工程建设的通知(发改投资20142091号) 养老服务体系主要任务包括为老年人提供膳食供应、个人照顾、保健康复、娱乐和交通接送等日间服务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主要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健康护理、康复娱乐等服务的老年养护院等专业养老服务设施,具备餐饮、清洁卫生、文化娱乐等服务的养老院和医养结合服务设施,以及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的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14号) 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等加强合作。推动中医药与养老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和养生保健优势。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的业务协作机制,鼓励开通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预约就诊绿色通道,协同做好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护理。增强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便捷、优先优惠医疗服务的能力。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设置养老床位。推动二级以上医院与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等之间的转诊与合作。在养老服务中充分融入健康理念,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支撑。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统筹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资源,合理布局养老机构与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等,研究制订老年康复、护理服务体系专项规划,形成规模适宜、功能互补、安全便捷的健康养老服务网络。,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32号) 发展中医药特色养老机构。 鼓励新建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主的护理院、疗养院。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以老年病、慢性病防治为主的中医诊室。推动中医医院与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等开展合作。 促进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开设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数量,开展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为老年人就医提供优先优惠服务。支持养老机构开展融合中医特色健康管理的老年人养生保健、医疗、康复、护理服务。有条件的中医医院开展社区和居家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建立医疗契约服务关系,开展上门诊视、健康查体、保健咨询等服务。,7、 九部委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指导意见 意见明确了五方面重点任务。 一是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鼓励养老机构与周边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协议合作。通过建设医疗养老联合体等多种方式,为老年人提供一体化的健康和养老服务。二是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养老机构可根据服务需求和自身能力,按相关规定申请开办医疗机构,提高养老机构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能力。三是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与社区、居家养老结合,与老年人家庭建立签约服务关系,为老年人提供连续性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服务。四是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在制定医疗卫生和养老相关规划时,要给社会力量举办医养结合机构留出空间,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五是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统筹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资源布局,提高综合医院为老年患者服务的能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护理床位占比,全面落实老年医疗服务优待政策。,8、民政部、卫生计生委关于做好医养结合服务机构许可工作的通知(民发201652号) 通知要求,申办人拟举办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的,民政、卫生计生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请后,按照首接责任制原则,及时根据各自职责办理审批,不得将彼此审批事项互为审批前置条件,不得互相推诿。通知指出,支持医疗机构设立养老机构,支持养老机构设立医疗机构。通知要求,各地民政、卫生计生部门高度重视做好医养结合服务机构许可工作,加强沟通、密切配合,打造“无障碍”审批环境。,9、民政部、卫生计生委关于确定第一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的通知 (国卫办家庭函2016644号) 确定北京市东城区等50个市(区)作为第一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通知要求各试点单位要结合实际,统筹各方资源,全面落实医养结合工作重点任务;要在各省级卫生计生部门和民政部门的指导下,制订年度工作计划,建立部门协作、经费保障和人员保障机制,加强管理,确保试点取得积极进展,收到良好社会效果。同时指出各省(区、市)要积极探索地方医养结合的不同模式,并积极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2016年底前每省份至少启动1个省级试点,积累经验、逐步推开。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民政部将会同相关部门适时组织督导调研。,10、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人社厅发201680号) 协同推进长期护理服务体系建设和发展。积极推进长期护理服务体系建设,引导社会力量、社会组织参与长期护理服务,积极鼓励和支持长期护理服务机构和平台建设,促进长期护理服务产业发展。充分利用促进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和资金,鼓励各类人员到长期护理服务领域就业创业,对其中符合条件的,按规定落实相关补贴政策。加强护理服务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加大护理服务从业人员职业培训力度,按规定落实职业培训补贴政策。逐步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充分运用费用支付政策对护理需求和服务供给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引导保障对象优先利用居家和社区护理服务,鼓励机构服务向社区和家庭延伸。鼓励护理保障对象的亲属、邻居和社会志愿者提供护理服务。,11、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民发2016107号) 对医养结合发展,规划提出,统筹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资源布局,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重点发展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增加养护型、医护型养老床位,提高养老服务有效供给。到2020年每千名老年人口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5-40张,其中护理型床位比例不低于30%。,6、十部委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民发201533号) 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或与医疗卫生机构签订协议,为老年人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对养老机构设立医务室、护理站等医疗机构给予大力支持,积极提供便利;按规定进行设置审批和执业登记。 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符合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条件的,要按规定申请纳入定点范围。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医疗康复项目费用,可按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 扶持和发展护理型养老机构建设。对民间资本投资举办的护理型养老机构,在财政补贴等政策上要予以倾斜。要将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及其医护人员纳入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统一指导,在资格认定、职称评定、技术准入和推荐评优等方面,与其他医疗机构同等对待。,二、国家卫计委:“医养结合”有四种模式,“嵌入式”医养结合进社区,1、嵌入社区,不脱离居住活环境,便利;2、充分利用社区闲置资源,公建民营;3、通过体检实现社区健康数据的统筹管理,提供健康指导、健康预警、用药管理、术后照护,找到医养服务亮点;4、合理分配资源,1中心多站点,嫁接技术平台、智能终端实现居家医养;5、规模小、投资少、覆盖面广、易复制。,嵌入式:“大社区,小居家,大服务” 规模小、投资少、易复制,建立健康大数据,通过互联网+智能终端,利用专家碎片时间让老人足不出户实现与专家线上互动,四、智慧医养科技手段让专家用碎片时间进行健康管理,便利,省时,省力,省钱,智慧医养优势:,资源优化整合 价值最大化,轻资产,1、面临问题:* 老年人绝大多数不用智能手机,离互联网比较远; * 老年人由于观念和收入原因,支付能力不足; * 子女对老年人远没有对儿童那么关注。2、产生的商业机会* 适老化智能产品的研发,打开居家医养服务窗口; 智能化服务平台的整合,刺激惠老消费;* 子女APP软件的研发带动子女孝文化消费; 大数据管理带来的精准化医养服务,互联网+智慧医养助力养老轻资产,1、“医养结合” 还是“养医结合”? 医疗服务仅仅是养老服务内容之一,国家之所以 提出医养结合,是为了解决养老机构医疗服务的 职能缺失,提高养老服务水平。 医疗功能投入成本高、风险大,需要根据养老项 目的定位综合考虑医疗职能的合理配置。 养老机构是养为主,医为辅,养老机构医疗服务主要以术后康复、慢病管理为主、它属于预防医学范畴。,五、养老机构如何定位医养结合,2、养老机构适合提供那些医疗服务? 健康体检、档案维护、健康预警、健康指导、慢病分类管理、 康复理疗、用药管理、家庭病床、运动养生、临终关怀等,帮助老人做好疾病风险防控、减少发病频次、促进康复,帮助临终老人减轻临终痛苦,获得心理慰藉。,养老中心,六、挖掘市场刚需,找到赢利点,实现可持续,2015年中国养老服务需求调研数据:,医,康,健康体检、专家咨询、就医通道、临床护理、远程医疗 (慢病、术后、失能半失能老人),康复指导、中医理疗、康复锻炼、中药膳食、养生运动 (亚 健 康 老 人),享,培训学习、旅居、社团娱乐、文化交流 (健康、活力老人),居,助餐、助浴、助行、超市配送、家政服务、安全监护 (居家老人),分析国内养老市场将养老服务群体定位4大类,养老五环:五大养老方式,智能养老,自助养老,科技养老,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