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学ppt课件.ppt
第五编 宋代文学,绪 论第一章 宋初文学第二章 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第三章 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宋代文学,第四章 苏轼第五章 江西诗派与两宋之际的诗歌第六章 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第七章 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第八章 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第九章 辛弃疾和辛派词人第十章 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绪论,第一节 高度繁荣的文化及其对诗文的影响 一、宋代文化的特点:崇文抑武的国策;理学思想的形成;士大夫有强烈的使命感,十分重视诗文的政治教化功能;宋王朝十分重视文治教化,印刷业和教育事业空前发展;,二、宋代文化对宋代诗文的影响: 文以载道说的盛行,诗文的政治功能与议论成分加强。反映现实,干预政治,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刚健的骨力。 但严肃有余,灵动不足。,第二节 忧患意识与爱国主题的弘扬,一、什么宋代文人的忧患意识非常强烈?1、国家主人公意识十分强烈;传统:孔子云:“士志于道。”、“任重而道远”(论语)孟子云:“天下无道,以身殉道。”、“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孟子)-“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孟子滕文公下) -读书、修身,然后治国、平天下,现实:宋代为文人入仕提供了相当宽松的环境。其一,宋代是公认的科举盛世。其二,文官的政治地位高。 2、国势衰弱; 历史原因-后唐藩镇石敬唐割燕云十六州给契丹; 现实原因 -崇文抑武的国策 ,苟且求和 。,二、这种忧患意识在诗文中有何表现?1、很少歌功颂德,表现作者个人的抱负事业向当拘谨、收敛。诗文严谨,平实、细密、深沉,现实意义很强。不同于唐人天马行空,气冲斗牛的昂扬气概,也缺乏唐代诗人那种潇洒浪漫气息。2、爱国主义主题高扬。,第三节 宋代作家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一、宋代作家有着怎样的性格?前提:三教合一1、处世方式:承担社会责任与追求个性自由相整合;2、生活态度:理智、平和、稳健、何淡泊。与唐人相比,宋代文人的生命范式更加冷静、理性和脚踏实地,超越了青春的躁动,而臻于成熟之境。宋代的诗文,情感强度不如唐代,但思想深度则有所超越,不追求高华绚丽,而以平淡美为艺术极境。,二、宋代文人有着怎样的审美情趣? 审美态度世俗化; 审美情趣以俗为雅,更贴近日常生活。,儒释道三教合一,合在“心性”上,合在“修心”上 道:庄子追求超越有待的逍遥游,寻找绝对自由的“无何有之乡”,只有通过无名、无功、无用、无为、无己的修炼才能在内心找到;-后来的道教除了服食丹药以求长生外,还重视修性养神的内养功夫,如清静、寡欲、息虑、坐忘、守一、抱朴、养性、存思等。,佛教:-逻辑严密的哲学-彼岸世界。小乘佛教-持有佛国、净土说。大乘佛教-没有真实存在的物质性的极乐世界,众生住的地方就是佛国,通过净化意识来实现佛国,超度、净意,故得佛国境地。-具体思维方式是“入不二法门”:人在世俗当中,应没有区别,消除所谓虚妄分别,在意识中没有任何对立差别。-禅宗“不立文字,不加言说,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心心相印”。,儒教-理学(周敦颐)-“理与心一”,“心”为宇宙本体,道德理性在每个人的内心。 朱熹有一套“正心、诚意”的修身公式:-“古之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三教合一对宋人心态的影响:1、儒释道融合的理学,被宋人用来指导自己的安身立命和生存方式。他们注重对宇宙万物、人生本义的深邃思考,变得非常冷静。从注重外部事功向注重内心修养转变。内省、自律。生活态度是理智、和平、稳健和淡泊的。-审美态度也世俗化了。,2、承担社会责任与追求个性自由相整合的人生态度 -处世方式 面对社会责任,他们勇于承担,勤于政务,勇于言事,直言敢谏。但没有了唐人的狂傲,显得拘谨、收敛。表现在诗文创作上的“文以载道”。 生活上,宋人能够轻松的享受世俗生活,琴棋书画、歌儿舞女、美酒佳肴,不在话下。还能做到荣辱不惊,安之若命。表现在词创作上的“儿女私情”。,第四节 城市的繁荣与词的兴盛,一、宋词兴盛的原因是什么?1、城市的繁荣;2、士大夫优裕的生活(歌台舞榭,歌儿舞女成了士大夫私生活的重要内容。官妓营妓、家妓)和人生态度,用诗文来表现有关政治、社会等严肃内容,用词来抒写纯属个人私生活的幽约情愫。);3、社会的广泛需求对词人创作热情的刺激;,第五节 宋代文学的独特成就与历史地位,一、宋代古文对唐代古文的继承与发展表现在哪里?继承:古文的章法、句法等技巧和叙事、议 论等功能。发展:1、文体的多样化; 2、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整合; 3、风格趋于平易畅达、简洁明快。,二、宋诗对唐诗的因革表现在哪里?因:宋诗是唐诗发展的必然结果。 1、题材、语言上趋于通俗化,描写平凡、琐细的日常生活,采用俗字俚语从杜甫开始,韩、白、孟、贾、皮、罗发展,宋人更扬其波。2、诗歌中发议论,也是从杜、韩开始,杜牧、李商隐诗中也多见,入宋后更成为普遍风气。,革:1、宋诗在题材方面较成功地开拓,是向日常生活倾斜,选材角度去向世俗化,平易近人。但缺乏浪漫精神,奇情壮采。 2、美学追求以平淡为美。平淡,实为一种超越了雕润绚烂的老成风格,是一种炉火纯青的美学境界。 3、创建了唐诗之外又以美学范式。“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籍空灵;宋诗以意胜,过精能,而贵深折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三、为什么说宋词是宋代文学之胜?1、完成了词体的建设,艺术手段日益成熟。2、宋词在题材内容和风格倾向上,开拓了广阔的领域。,复习思考:1、宋代文化有何特点?它对宋代文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为什么宋代文人的忧患意识非常强烈?在诗文中有何表现?3、宋代文人有着怎样的个性特点和审美情趣?4、宋词兴盛的原因是什么?5、宋代古文对唐代古文的继承与发展表现在哪里?6、宋诗对唐诗的因革表现在哪里?7、为什么说宋词时宋代文学一代之胜?,第一章 宋初文学,第一节 宋初散文和复古思潮一、王禹偁的散文: 不满于晚唐五代的浮靡文风,其散文言之有物,清丽疏朗,在宋初文坛上独树一帜。二、宋初的复古思潮: 柳开-强调道而忽视文采;穆修-刊刻韩、柳文集,但他们自己创作不足。,第二节 宋初白体诗人和王禹偁,一、白体 宋初一批效法白居易做诗的诗人,-李昉、徐铉-模仿白居易与元缜、刘禹锡等人互相唱和的近体诗(闲适诗)-多留恋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切清雅,-馆阁之臣之间互相酬唱。,二、王禹偁 更重视白居易的讽喻诗,如对雪(P151); 晚年以杜甫为典范,对杜诗艺术境界的借鉴导致了对浅俗平易的白体诗风的超越。如村行(P153) 。 总体来说,王禹偁的诗平易流畅,简雅古淡,初步表现出对平淡美的追求。,第三节 宋初的晚唐体诗人,一、“晚唐体”: 宋初模仿晚唐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分两个群体:-九僧、隐逸之士(潘阆、魏野、林逋) 林逋山园小梅(P154)二、寇准: 阅读春日登楼怀归(P150),山园小梅二首 其一,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元方回瀛奎律髓汇评:“疏影、暗香之联,初以欧阳文忠极赏之,天下无异辞。王晋卿尝谓此两句杏与桃、李皆可用也,苏东坡云:可则可,但恐杏、桃、李不敢承当耳。予谓彼杏、桃、李者,影能疏乎?繁秾之花,又与月黄昏、水清浅有何交涉?且横斜、浮动四字,牢不可移。”,。,赏析,全诗之妙在于脱略花之形迹,着意写意传神,因而用侧面烘托的笔法,从各个角度渲染梅花清绝高洁的风骨,这种神韵其实就是诗人幽独清高、自甘淡泊的人格写照。,春日登楼怀归,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前三联写春日登楼的见闻,尾联由见闻而怀归, 全诗蕴含着游子对故乡的依恋之情。,第四节 西昆体的盛衰,一、“西昆体”的得名:西昆酬唱集 杨亿、刘筠、钱惟演等17位诗人,一个关系密切的群体。二、题材范围:狭窄:1、怀古咏史。2、咏物。3、描写留恋光景的生活。三、艺术特征:大多师法李商隐的雕润密丽,音调铿锵。,四、西昆体的得失: 得:对仗工稳,用事深密,文字华美,呈现工整、典雅的艺术特征。 失:1、缺乏李商隐诗蕴含的真挚情感和深沉感慨,徒得其华丽外表而无神韵;2、专事模仿而缺乏创新,没有自成一家的气概。五、西昆体的衰亡:原因:1、诗歌题材范围狭窄,缺乏时代气息;2、诗歌艺术立足于模仿,缺乏自立精神。 阅读刘筠汉武、杨亿 泪,与李商隐诗对照。,复习思考:1、何为白体?有何代表作家及作品?2、王禹偁的诗歌有何特点?3、何为晚唐体?有何代表作家及作品?4、西昆体是如何得名的?在题材范围和艺术特征上有何特点?有何代表作家及作品?5、西昆体衰亡的原因是什么?,背诵: 王禹偁村行 林逋山园小梅 寇准春日登楼怀归,第二章 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第一节 对五代词风的因革,一、晏殊珠玉词 : 因:内容多为抒写男女之间的相思爱恋和离愁别很。 形式上多为小令,风格上的婉约柔弱。 革:1、过滤了五代“花间词”的“轻佻艳冶”(如容貌色相的描写),纯净雅致,感情基调雍容和缓,淡淡的忧愁中时而透露自我解脱气度,语言一洗五代花间的脂粉气和浓艳色彩,变得清丽淡雅,温润秀洁。2、“情中有思”:在词中经常表现对生命的忧思,浓情中渗透着理性的思考。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P4),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张宗橚:细玩“无可奈何”一联,意致缠绵,语调谐婉,的是倚声家语,若作七律,未免软弱矣。 (词林纪事),二、欧阳修:因循中求变,变得成分更多一点。因循: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 踏莎行(候馆梅残)变革:1、扩大了词的抒情功能,抒发自我人生感受。朝中措平山堂 2、改变了词的审美趣味,通俗化与柳永相呼应,借鉴吸取民歌“定格联章”的表现手法。采桑子咏西湖十首、 南歌子(凤髻金泥),第二节 开拓词境的尝试,一、独辟蹊径的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 边塞词,豪放词。,二、贴近日常生活的张先:1、大量用词来赠别酬唱,扩大了词的实用功能。2、率先用题序,将日常生活引入词中,听歌饮酒。善用“影”字,“张三影”,通过物影来表现景物的动态美和朦胧美。 天仙子(水调数声),三、向诗风靠拢的王安石: 脱离柔情软调、男女之情,抒发自我性情怀抱,并进一步由表现个体人生的感受开始转向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历史感和现实感。 词的表现功能已由应歌娱人转向言志自娱,标志着词风正向诗风靠拢。 桂枝香金陵怀古 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第三节 柳永乐章集 一、创作背景:从柳三变到柳屯田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柳永出身士族家庭,从小接受儒家思想,有求仕用世之志。因天性浪漫和有音乐才能,适逢北宋安定统一,城市繁华,京城歌楼妓馆林林总总被流行歌曲吸引,乐与伶工、歌妓为伍,初入世竟因谱写俗曲歌词,遭致当权者挫辱,而不得伸其志。他于是浪迹天涯,用词抒写羁旅之志和怀才不遇的痛苦愤懑。,柳永词的新变,一、形式方面:1、大力创作慢词篇幅体制的扩大,扩充了词的内容含量,提高了词的表现能力。2、创调最多体制全备,令、引、近、慢,单调、双调、三叠、四叠。,二、审美趣味:世俗化,变雅为俗,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 “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内容:1、表现世俗女性大胆而泼辣的爱情意识。定风波(自春来)2、表现被遗弃或失恋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声。满江红(万恨千愁)3、表现下层妓女的不幸和她们从良的愿望(歌妓词)。4、多方面展现了北宋繁华富裕的都市生活和丰富多彩的市井风情。望海潮(东南形胜) 艺术:1、语言表达:日常口语和俚语。2、运用铺叙和白描的手法。雨霖霖(寒蝉凄切),定风波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张舜民画墁录卷一记载: 柳三变既以词忤仁庙,吏部不放改官,三变不能堪,诣政府,晏公(晏殊)曰:“贤俊作曲子么?”三变曰:“只如相公亦作曲子。”公曰:“殊虽作曲子,不曾道彩线慵拈伴伊坐。”柳遂退。,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把“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作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的第二种境界。这首词采用“曲径通幽”的表现方式,抒情写景,感情真挚。巧妙地把飘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融为一体。 这首词妙紧拓“春愁”即“相思”,却又迟迟不肯说破,只是从字里行间向读者透露出一些消息,眼看要写到了,却又煞住,掉转笔墨,如此影影绰绰,扑朔迷离,千回百折,直到最后一句,才使真象大白。,三、题材取向上的抒情自我化: 突破离愁别恨、男欢女爱的类型化情感,表现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心态。 鹤冲天(黄金榜上)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杆处,正恁凝愁。情感:羁旅行役之苦,游子思归情绪写景:侯鲭录引苏轼云:人皆言柳耆卿词俗,然如“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唐人佳处,不过如此,。,复习思考:1、晏殊、欧阳修对唐五代词的因革各表现在哪些方面?2、范仲淹、张先、王安石对宋词的创新个表现在哪些方面?3、柳永词的新变表现在哪些方面?,背诵: 范仲淹 渔家傲(塞上秋来) 晏殊 浣溪沙(一曲新词) 张先 天仙子(水调数声) 欧阳修 蝶恋花(庭院深深) 柳永 雨霖霖(寒蝉凄切)、 望海潮(东南形胜)、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第三章 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第一节 欧阳修的散文、词赋和四六,一、欧阳修为什么会成为文坛领袖? 1、诗文创作、学术著述成就卓著;诗、文、词;史书著五代史、参编新唐书;杂书洛阳牡丹记;经书。 2一代名臣,政治声望极高; 3、团结同道,汲引后进,众望所归。,二、欧阳修文学革新的主张是什么? 1、反对西昆体的浮靡文风和太学体的险怪艰涩。 2、主张继承韩柳古文运动传统,但又创新。(1)、对文与道的关系持有新的观点:a、认为儒家之道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b、文道并重;c、文具有独立的性质;由此提高了文学的地位。(2)、取法韩文文从字顺的一面,对韩柳古文已露端倪的奇险深奥则弃而不取。(3)、对骈文的艺术成就并不一概否定。,三、欧阳修的散文创作成就:1、内容充实,形式多样。a、议论文:政论文-针对现实,义正词严,充满政治激情,慷慨陈词,感情激越,如朋党论;史论-表带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如五代史伶官传序;序言-人生的低回往复,感慨淋漓。B、记叙文:言之有物,内容充实,更加注重抒情,哀乐由衷,情文并至。2、散文的实用功能和审美性得到了充分的显示,叙事、议论、抒情三种功能高度有机融合。,四、欧阳修对散文文体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1、对前代的骈赋、律赋进行了改造,去除排偶、限韵的规定,以单笔散体作赋,创造了文赋,如秋声赋.2、四六:对四六体(公文骈文)也进行了革新,参用散体单行之古文笔法,少用故事成语,不求对偶工切。,写秋声 摹秋状 论秋威 声悲 状惨 威烈 描写 描写 议论,叹人心之秋(忧劳) 摧残人之戕贼 抒情,体物,写志,秋声赋,赋者,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刘勰志-政治上不能有所作为的苦闷和清净自安的超脱心情。,思路上循序渐进,一个问题引出一个问题,有条不紊,纡徐从容,娓娓道来,推出自己的结论,点名主题。-文气纡徐委婉 参入大量散文句式,少用典故,减少排偶句、押韵句,语言自然明了、流畅自如。-文赋,五、欧阳修散文的风格特点:-平易自然,语言简洁流畅,文气纡徐委婉,有别于韩文的雄肆,柳文的峻切。如醉翁亭记。 南宋李涂文章精义:“韩如潮(雄肆),柳如泉(精深),欧如澜(纡徐平易),苏如海(汪洋恣肆)。”,第二节 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的诗歌,一、欧阳修的诗歌:1、题材内容:社会现实题材-食糟民、边户;抒发个人生活、情怀的作品-戏答元珍;历史题材-明妃曲。2、艺术特点:A、散文手法。以散文的句法、散文的叙事手段入诗。B、以议论入诗。议论精警,又富有情趣。C、流丽婉转的风格。,二、梅尧臣的诗歌: 1、关心时政; 2、开拓诗歌题材,写日常生活琐事。 3、艺术风格上追求平淡,偏离唐诗丰神情韵的方向,是宋诗风格的先导。他的平淡是一种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超越了雕润密丽的老成风格,有时带来词句枯涩,缺乏韵味的缺点。 鲁山山行和东溪,三、苏舜钦的诗歌:1、题材内容:A、痛快淋漓地反映时政,抒发强烈的政治感慨。B、写景,喜写雄奇阔大之景。2、风格:直率自然,意境开阔,以雄豪奔放的风格见长,这种风格主要体现在他的长篇古诗上。短诗也有相似的风格,但语言更为凝炼,如淮中晚泊犊头。3、不足:往往是落笔急书,推敲、剪裁的工夫略显不足,有些作品不够含蓄、不够精炼。,第三节 王安石等人的散文,一、王安石的散文: “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重视文学的实用功能。 作品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特别是短文,更能体现其作为一个政治家坚定、见识高远、刚毅果断的风度。直陈己见,不枝不蔓,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如答司马谏议书、读孟尝君传。 王安石的散文创作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用功能,提高了文体的实用价值;但过于注重逻辑说服力,对艺术感染力注意不够。,二、曾巩的散文: 曾巩的文学主张、散文风格接近欧阳修,但儒学正统味道浓厚。其散文议论委婉周详,文字简练平正,结构严谨而舒缓,长于议论,风格平正古雅。墨池记,第四节 王安石的诗歌,一、王安石的诗歌:以56岁退居江宁为界,创作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注重反映现实-河北民;抒情诗-思王逢原三首;咏史诗-明妃曲二首。后期:心情渐趋平淡,诗风随之趋于含蓄深沉。写景抒情的绝句-王荆公体、半山体。以丰神远韵的风格体现出向唐诗的复归。泊船瓜州、北陂杏花。,二、王令的诗歌: 27岁死。以抨击时弊、书写自己远大抱负为主要内容,风格雄伟奔放,语言奇崛有力。抒情诗也具有开阔雄大的意境,暑旱苦热。,复习思考:1、欧阳修为什么会成为文坛领袖?2、欧阳修文学革新的主张是什么?3、欧阳修的古文创作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4、欧阳修对散文文体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5、欧阳修散文有着怎样的风格特点? 6、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的诗歌在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方面各有何特点?7、王安石、曾巩的散文各有何特点?8、王安石的诗歌有何特点?什么是“王荆公体”?,背诵: 欧阳修戏答元珍;梅尧臣鲁山山行;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王安石明妃曲二首其一、泊船瓜州;熟读: 欧阳修秋声赋、醉翁亭记、朋党论、五代史伶官传序;曾巩墨池记;王安石读孟尝君传、答司马谏议书、游褒禅山记;,第四章 苏轼,第一节 苏轼的人生观和创作道路第二节 苏轼的古文和词赋、四六第三节 苏轼的诗第四节 苏轼的词,第一节 苏轼的人生观和创作道路,一、儒、释、道融合的人生观: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然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了蔑视丑恶、消解痛苦。这种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含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因而苏轼在逆境中照样能保持浓郁的生命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补充:熔炼成独具风貌的完整的人生态度。1、顺逆不易的人生追求,一生始终贯穿儒家思想。有着独立不羁,不顾身害的人格操守,真正做到“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不合时宜。2、静达圆通的人生观。面对人生苦难,始终以道、释来关照、平衡。从而做到了蔑视丑恶,消解痛苦。-具体:超然通透的时空意识。时间上的变与不变;空间上,心游物外,“阅世走人间,观身卧云岭。” “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饱食惠州饭,细和渊明诗。”(黄庭坚),二、创作: 黄州、惠州、儋州 逆境中的创作高峰,第二节 苏轼的古文和词赋、四六,一、文学主张: 继承:文道并重,推崇韩愈。 独创:1、人为文章的艺术具有独立的价值。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2、苏轼心目中的“道”不限于儒家之道,而是泛指事物的规律。比欧阳修(儒家之道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更进一步。,二、风格: 1、总体风格:自然雄放。自然,渊源于庄子的丰富联想和自然恣肆的行文风格;雄放,渊源于孟子和战国纵横家的雄放气概。但其风格随着表现对象的不同而变化,像行云流水一样自然畅达,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2、极高的表现力。客观事物、内心情思。 3、气势雄放,语言却平易自然。,三、体裁: 1、议论文。表现了非凡的才华。A、史论:写作上善于随即生发,翻空出奇,论说技巧极高。早年纵横家气息较浓,又是故作惊人之论而不合义理。B、政论;早年有类似史论的风格,后期则剀切沉着,接近贾谊、陆贽。C、杂说、书札、序跋:更能体现苏轼的文学成就。同样善于翻新出奇,但形式更为活泼,议论更为生动,往往是夹叙夹议,兼代抒清,以艺术感染力来加强逻辑说服力,比史论、政论更具美文性质。,2、叙事游记文。叙事、抒情、议论三种功能更是结合的水乳交融。石钟山记,议论是在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中逐步展开的。3、辞赋。继承了欧阳修的传统(以单笔散体作赋,创造了文赋),但更多地融入了古文的疏宕萧散之气,吸收了诗歌的抒情意味,从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赤壁赋 4、四六。行云流水。公文。谢量移汝州表,第三节 苏轼的诗,一、题材内容:对社会的干预和对人生的思考。 1、干预社会现实,把批判现实作为诗歌的重要题材。“一肚子的不合时宜”,而且不限于眼前,伸向历史、本质。荔枝叹,2、善于从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也善于从客观事物中见出规律,在他眼里,极平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和子由渑池怀旧 3、诗中充分体现出旷达的态度。有痛苦、愤懑、消沉的一面,但更多是表现了对痛苦的傲视和对痛苦的超越。这种乐观旷达的核心是坚毅的人生信念和不向厄运屈服的斗争精神。所以,苏轼在逆境中的诗依然是笔势飞腾,辞采壮丽,并无衰疲颓唐之兵。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二、艺术特点: 1、纯熟的诗歌技巧。得心应手,翻新出奇,纵意所如,触手成春。A、诗中比喻,生动新奇,层出不穷。B、用典,信手拈来,左右逢源。用典稳妥精当,浑然天成,如盐入水。C、对仗,既精工又活泼流动,构思打破常规。正因为苏轼对诗歌技巧的掌握已臻化境,所以他能够超越技巧,作诗挥洒自如,丝毫看不出锻炼之痕。,2、惊人的表现能力。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几乎没有不能入诗的题材,即使是十分难于处理的题材,在苏轼的笔下往往能化难为易,举重若轻。 3、艺术风格主张兼收并蓄,尤其重视两种互相对立的风格的融合,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互相渗透,刚柔相济,形成“清远雄丽”、“清雄绝俗”的风格,但“雄放”是主导。游金山寺(P170),第四节 苏轼的词,一、苏轼对词的变革: 1、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变革的指导思想。A、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从文体观上将词提高到与诗同等的地位。B、针对柳永的词风,提出“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其内涵包括:追求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词品与人品相一致,作词应像写诗一样,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2、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改革的主要方向。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之词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传统的表现爱情之词变革为表现性情之词,拓展了词清的范围。A、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沁园春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江城子密州出猎,B、表现对人生的思考。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C、描写外部世界、自然山水、日常交际、闲居读书、躬耕、射猎、游览等生活场景。念奴娇赤壁怀古,把对自然山水的关照于对历史、人生的反思结合起来,在雄奇壮阔的自然美中融入深沉的历史感和人生感慨。,3、“以诗为词”的手法变革词风的主要武器。A、用题序。在词中与诗一样大量采用标题和小序的形式,诗词的题序和词本文构成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有些词题序交待词的创作动机和缘起,以确定词中所抒情感的指向。水调歌头(中秋词)。有些题序与词本文在内容上互补。,B、大量使用典故。丰富和发展了词的表现手法。C、突破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四、苏词的风格多样化传统的婉约柔美之风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奔放豪迈、倾荡磊落,如天风海雨般新风格 念奴娇赤壁怀古,第五节 苏轼的意义,1、苏轼进退自如、荣辱不惊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世文人敬仰的范式。2、苏轼的审美态度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审美范式。后世文人心目中的天才的文学巨匠。,复习思考:1、苏轼有着怎样的人生观?对其文学创作有何影响?2、苏轼在古文方面有何文学主张?3、苏轼的散文有何艺术特点?概括其风格。4、苏轼的诗歌有何艺术特点?如何理解其“清雄”的风格?5、苏轼对词的变革表现在哪些方面?,背诵: 诗:和子由渑池怀旧、六月二十日夜渡海、游金山寺 词:江城子密州出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熟读散文:日喻说、石钟山记、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作业: 任选一个课题,深入研究,写成一篇不少于2000字的小论文。论文的具体题目自拟,但不能脱离课题内容。1、苏轼主张“诗词一体”,而李清照主张词“别是一家”,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2、苏轼和辛弃疾同为“豪放派”词人,但他们又是同中有异的。请对他们的词进行比较分析。,第五章 江西诗派与两宋之际的诗歌,第一节 黄庭坚的诗歌第二节 陈师道的诗歌第三节 江西诗派的形成 第四节 江西诗派的演变第五节 陈与义与曾几的诗歌,第一节 黄庭坚的诗歌,一、黄庭坚的创作道路: 前期:关注社会现实,流民叹; 中期:以书斋生活为主; 后期:抒写人生感慨为主;,二、丰富的人文意象: 文人气和书卷气 1、喜爱吟咏文化活动的产物或与文人生活密切相关的物品。书、画、亭台楼阁、笔、纸、砚、香扇等。2、写其他题材时也努力发掘其中的文人意识。,三、艺术个性:生新(新奇)廉悍(刚烈迅猛)1、诗不论长短,都包含多层次的意思,章法回旋曲折,决不平铺直叙。2、运用修辞手段,善于出奇制胜。比喻新奇,重视炼字造句,务去陈言,力撰硬语,用常见的字词组成新奇的意象.,3、声律奇峭。(1)句中音节打破常规,矫健奇峭。(2)律诗中多用拗句,以避免平仄和谐而成的圆熟声调. 寄黄几复,“黄庭坚体”或“山谷体” -句法奇矫,音律拗健,想象奇特不凡,有一股兀傲之气,典型体现了宋诗的艺术特征。,四、晚年诗风,归真返朴。炉火纯青,形迹尽灭 “平淡而山高水深”(黄语)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P166) 跋子瞻和陶诗(PJ91),复习思考题:1、名词解释:江西诗派;“点铁成金”;“活法”;2、为什么说黄庭坚的诗歌有丰富的人文意象?3、黄庭坚的诗歌有何艺术个性?如何理解“生新廉悍”的风格?4、黄庭坚的诗论有哪些内容?5、江西诗派是怎样形成的?6、简述江西诗派的演变过程。,第六章 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的词坛,两大创作群体:一、苏门词人群体:苏轼(领袖)、黄庭坚、秦观、晁补之、赵令畤、陈师道、毛滂。(晏几道、贺铸虽不属苏门,但过从甚密。)二、大晟词人群体:周邦彦(主帅)、曹祖、万俟咏、田卫、徐伸、江汉,均供职大晟府。,词风却是“各尽其才,自成一家。”苏轼:在柳永、王安石之后进一步大力拓展词境而开宗立派;黄、晁:师法苏轼而自成面目;黄:雅俗并存,兼学苏柳;晁:吟咏性情、隐逸主体;秦观:学柳永又自成新境;晏几道:承传“花间”传统,继续用小令开创出独特的艺术世界;贺铸:从唐诗中汲取养料,豪侠之气与绮丽柔情融为一体;周邦彦:在音律、句法、章法上建立起严整的艺术规范,另开一派格律派。,第二节 晏几道,一、生平: “四痴”(黄庭坚小上词序) “仕途连骞,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不肯依附权贵,连苏轼想见他一面,也被拒绝。);论文自有体,不肯作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科举作文不肯随流俗);费资千百万,家人饥寒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不擅理财);人百负之而不恨,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多情)。,二、创作:1、承传“花间”传统,固守小令阵地,写男女悲欢离合之情。 2、超越“花间”:(1)内容相近,但表现出的感情质地却不同。 (2)在生死不渝的苦恋中渗入自己辛酸的生事之感 。,三、精讲作品: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Pz13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Pz14,三、风格特色: 工于言情,清丽凄清1、如梦如幻的艺术境界。 梦境 追忆2、语淡情深:用平淡的语言,常见的景物,表现不同寻常的深情。 “字外盘旋,句中含吐” 、 “透一层”的句法 。少年游PJ110,第三节 秦观,一、词风与个人经历、气质的关系: 伤心人的伤心词(格调悲苦): 经历- 仕途坎坷; 个性气质:气格纤弱,期望过高,心理承受能力较弱。,二、精讲作品:鹊桥仙(纤云弄巧)Pz42满庭芳(山抹微云)PJ112望海潮(梅英疏淡)Pz40,三、艺术特色: 内容并没有脱离传统的离愁别恨的藩篱。 (一)“情韵兼胜” (二)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情韵兼胜”1、秦观多情善感,词中情感多真实而深挚,深于情又纯于情,使某些艳情题材闪耀着精神的升华。鹊桥仙 2、词情柔婉而幽微。周济称“少游意在含蓄,如花初胎,故少重笔”(四家诗选序论)3、韵。 古人云:“词笔莫妙于能留,盖能留,则不尽而有余味。”留,含蓄也。a、借景抒情。善用景语,多融情于景。 b、不平铺直叙,善于运用顿断层折的手法。,层折-即前人所说的“透过一层”或“进一层”、“加一等”。 人人尽道肠断初。那堪肠已无。 (阮郎归潇湘门外水平铺) 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 (阮郎归湘天风雨破寒初),第四节 贺铸,一、奇特的个性: 英雄豪气与儿女柔情并存。 长相丑(贺鬼头),词妙丽; 赳赳武夫,又是一介书生,内心体验非常细腻,情感丰富。,二、词风:1、豪放与婉约并存豪放词:抒发自我人生感慨,表现自我人格,有英雄豪侠之气。六州歌头(少年侠气)Pz48婉约词:真挚凄婉。悼亡词,含思凄婉。鹧鸪天(重过阊门);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Pz46;2、深婉密丽的语言风格。长于造语,多从唐人诗句中汲取精华。,第五节 周邦彦,一、题材:1、羁旅行役之词: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Pz532、咏物词:将身世飘零之感、仕途沦落之悲、情场失意之苦与所咏之物融为一体,为南宋咏物词的重寄托开启了门径。六丑蔷薇谢后作PZ44,三、艺术特点:追求词作的艺术规范性1、章法结构:柳永词是线性的直叙,周邦彦词则是回环状的曲叙,顺叙、倒叙、插叙错综结合,时空跳跃,回环往复;过去、现在、将来,我方、他方时空交错,章法严密而结构繁复多变。 兰陵王柳Pz542、句法:融化前人诗句入词(字面、意境)。西河金陵怀古Pz58,3、音律:调美、律严、字工 注重词调的声情与宫调的音色情调协调一致; 擅长拗句,在拗怒中追求音律的和谐统一,清真词独创。 审音用字,严格精密,不仅分平仄,且分平上去入,使字音与曲调旋律的变化密切配合;,第七章 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南渡词人:以李清照、朱敦儒、张元干、叶梦得、李刚、陈与义为代表。生活时代:和平-战乱;创作:吟风弄月、风格婉丽清雅-忧患、慷慨悲壮。,第一节 李清照,一、李清照其人: 大家闺秀,出身高贵,生活优越,有修养,有才华,但又非常自负,少顾忌,我行我素。与她才华过人、家庭地位、出身地域有关。,“易安倜傥,有丈夫气,乃闺阁中之苏、辛,非秦、柳也。” -沈曾植菌阁琐谈 “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籍也。” -王灼碧鸡漫志,二、词论: 1、词“别是一家”: 这是词史上首次为诗词之别所立的界石。指出词是不同于诗文的独立的抒情文体,认为词比诗有更严格的声律要求。 2、对词体提出了具体的美学要求: “词需典雅有情致”。,三:创作:生动展现了生命历程和情感历程。 以靖康之变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生活舒心适意。多写闺情,如如梦令(昨夜雨骤风急)、醉花荫、一剪梅、凤凰台上忆吹箫等,基本上主题是伤春伤别,表现出她多愁善感的才思和情态; 有的表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洒脱的个性,如如梦令(长记溪亭日暮); 也有展示她精神境界雄奇扩大的一面的如渔家傲(天接运涛连晓雾),梁启超评:“绝似苏辛派”。,后期:南渡避难,国破家亡夫死,晚年漂泊无依,受尽劫难折磨,命运的巨变也引起心境和词境的变化。 词多感伤时事,悲今悼惜,咏物自伤。 声声慢、永遇乐(Pz70),四、艺术手法:1、善于牢牢抓住内心深处难以名状的的情感着力描摹,着力渲染,着力烘托,将最深沉的感受白描化;2、经常能够用新颖独创、自然工巧的语句使全篇增辉。“词眼” 分析声声慢(Pz69),五、朱淑真: 一生都受情感的折磨,其词主要表现没有爱情的婚姻所引发的忧愁怨嗟、孤独寂寞。 减字木兰花,第二节 朱敦儒,其词继承和发展了苏轼抒情自我化的词风,具有鲜明的自传性特点,完整地表现出自我一生行藏出处、心态情感的变化,后来者只有辛弃疾。词风以清疏晓畅见长,语言通俗,明白如话。,一、青年的放浪形骸。寻欢作乐,蔑视功名权贵,追求自由独立的人格精神。鹧鸪天西都作二、中年的漂泊忧愤。靖康之难后,辗转逃难,词凄苦忧愤。卜算子(旅雁向南飞)三、晚年的逍遥自在。灰心失望,干脆任性逍遥。好事近渔父词,第三节 张元干等词人,以南渡为界,词风由柔丽婉转变为慷慨悲壮,时代感和现实感得到加强。以张元干、叶梦得、陈与义为代表。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第四节 李刚岳飞等词人,“南宋四大明臣”李刚、赵鼎、李光、胡铨和大将岳飞-为抗金救国而呼号,代表着时代最强音。 李纲:苏武令(塞上风高)、喜迁莺真宗幸澶渊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第八章 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第一节 陆游的创作道路和诗歌渊源第二节 陆游诗歌的特点与成就第三节 陆游的影响第四节 杨万里和范成大,“中兴四大诗人” 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第一节 陆游的创作道路和诗歌渊源,师承江西诗派(曾几、吕本中)而又超越、突破;广泛学习前代优秀诗人-推崇屈原、李白、杜甫、岑参、陶渊明;陆诗的题材和风格多样化;,第二节 陆游诗歌的特点与成就,一、题材内容:1、抗敌复国主题: 关山月、书愤2、隐逸情趣(日常生活): 游山西村、临安春雨初霁3、爱情诗: 沈园二首,二、艺术风格平易晓畅中的恢宏之气1、气势奔放、境界壮阔,多借梦境、幻境来一吐胸中的壮怀英气;2、兼融李白的飘逸奔放与杜甫的沉郁顿挫;3、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4、七言诗的成就最高;,第四节 杨万里和范成大,一、杨万里的“诚斋体”:1、题材:自然风物、日常生活2、风格特征:活泼自然、饶有谐趣3、形成诚斋体的要素: a、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最大程度地投射在客观事物上; b、想象奇特,但语言浅近流畅。,二、范成大-诗歌语言自然清新,风格温润秀婉1、使金纪行诗-亲临其境,感情真切-州桥2、田园诗-四时田园杂兴-全面、真切地描写了农村生活的各种细节,第八章复习思考题:1、简述陆游诗歌创作的渊源。2、简述陆游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3、杨万里的“诚斋体”有何特点?4、范成大的使金纪行诗和田园诗各有何特点?,第九章 辛弃疾和辛派词人,中兴词人群-辛弃疾、陆游、张孝祥、陈亮、刘过和姜夔为代表。 “苏辛” 辛派词人群体 姜派词人群体,第一节 辛弃疾的创作道路,一、生平: 1、一个真正的英雄志士 2、壮志难酬 二、创作: 1、创作主张: “陶写之具” 2、风格:雄豪壮大之美情怀的雄豪激烈,意象的雄奇飞动,境界的雄伟壮阔,语言的雄健刚劲,,第二节 辛弃疾对词境的开拓,一、英雄形象的自我展示: 抒情主人公形象类型: 唐五代-红粉佳人 北宋-失意文人 南渡初年-苦闷志士 辛弃疾-虎啸风生、气势豪迈的英雄,具体内涵:1、以英雄自许,望成为曹操、刘备、孙权那样的英雄。2、抗金复国的使命感异常强烈而执着。3、表现出英雄的心态和情感豪情激扬 (与晏欧的从容平和-苏轼的超然旷达-秦周的悲戚